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2020-11-29 閩南網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根據規定,泉州市各學校本月25日要完成所有學生體測的相關數據,然後統一上報省教育廳。我市目前體育教學進行得如何?新版體測的測試結果如何?學生們最怕什麼項目?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新版體測各年級項目及所佔比重

  取消自選項,增加附加分項目

  在舊版體測標準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測試,包括投實心球、踢毽子、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等。新版體測取消了自選項目,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組別的測試指標均為必測指標,其中,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而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學生的必測項目全部一致,分別為: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新版體測對於各年級和不同性別也制定了詳細的得分標準,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小學階段,一分鐘跳繩成為附加分項目,而中學階段的附加分項目則是長跑和引體向上、一分鐘仰臥起坐。

  根據要求,泉州市鯉城區各學校10月25日前需完成測試並將成績上傳到系統內。9月份開學,扣除國慶長假,實際上課時間僅有40天左右。泉州六中體育老師黃老師說:「按照初中每周三節、高中每周兩節來算,總共也就十幾節體育課,既要讓學生練習各個項目,又要留出考試的時間,練習的時間太少了,只能是邊練邊測。」

  部分小學生不懂跳繩 中學男生「惡補」引體向上

  這份新《標準》被網友封為「史上最嚴」,而且對比於舊標準變化不小,學生們是否能適應得過來?

  據晉江鳳竹小學體育課尤老師介紹,跳繩項目是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攔路虎。「很多一年級學生不是體質的問題,而是根本還不知道怎麼跳,一分鐘17下的及格標準對他們來說難度不小。」

  從初中至大學,「引體向上」是新增加的男生必測項目,這讓許多學生叫苦不迭,並且取代了「長跑」項目,成為男生們覺得最具難度的項目。據規定,初三男生1分鐘低於6個不及格,而高三男生低於9個不及格。泉州六中初二男生李同學說,由於長時間沒有練習過,他目前一個都做不上,身邊的同學能達到「及格」的也不多,大部分同學都要進行體能「補習」。

  黃老師認為,新版的體測項目只要投入足夠的練習時間,大部分學生都是可以通過的。但目前就測試的情況來看,新增加的「引體向上」項目最堪憂,黃老師分析道,這是由於學生之前接觸較少,練習不夠,因此測試的成績不甚理想。

  體測達標才能參加評獎評優 家長擔憂「拉後腿」

  對於新版體測標準,家長吳女士表示,長跑和引體向上簡直就是「公害」,當年她為了中考體育能夠過關,不得不在課後找體育老師額外培訓。「人家補的是文化課,我居然補體育,好搞笑啊!」

  相比之下,豐澤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葉凌峰的父親葉長茂對兒子參加體測一點都不擔心。他告訴記者,平時兒子的體育成績比較突出,是班上的體育健將。不管新版體測中新增加什麼樣的項目、採用怎樣的計分方式,兒子都能輕鬆達標。葉先生認為:「新版體測有利於提高孩子們進行身體鍛鍊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而家住東海的林玉華女士對新版體測與評獎評優甚至畢業掛鈎,表示不能認同。她的女兒徐湘婷今年剛上初一,目前在體育方面還好,但並不突出,「如果體育成績作為評獎評優的加分參考,可以接受,但作為前提和必要條件,就顯得有些苛刻了。」

  相關連結

  近三十年來

  學生體質持續下滑

  《近三十年來學生體質變化狀況》的報告是教育部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除肺活量和爆發力素質出現好轉之外,大學生們的耐力素質持續下滑;速度素質,以50米跑為例,城市女大學生成績甚至低於高中生和初中生;力量素質,以女生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或斜身引體為例,下降速度被稱為「減緩」,大學男生成績與初高中生成績持平,女生成績低於高中生和初中生。

  參照中國教育網絡電視臺的報導,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教授曾介紹道,從2002年到2007年到2014年,這12年期間,《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修訂了3次,2007年的版本裡其實也有規定,如果體育達標成績低於50分只能肄業。到了如今又重複提這個問題,很顯然2007年到現在的這七年時間裡,文件的效果並不理想,學生體質還在繼續下滑。

  「我們現在的學生的跑步,和1985年相比速度慢了10%。10%是個什麼概念,就是過去我們的大學生跑一千米到達終點了,現在的學生可能與終點還有二百米左右,就慢到這個程度,引體向上也是的,據教育部官方的消息,我們現在有50%的學生,標準的引體向上一個也拉不上去,可想而知我們現在的男同學叫手無縛雞之力了。」王宗平列舉了這一形象的對比,直觀近年學生體質下滑。(海都記者 葉碧玉 實習生 蔡梅瑩)

  關注微信「海都好學堂」

  獲取更多教育資訊

  名師高考講座、招考前沿信息、小記者酷炫活動……海峽都市報閩南版《教育周刊》推出的官方微信公眾服務號——海都好學堂,就是一個為學生提供升學考試服務信息、為家校搭建溝通橋梁、解讀各類招生政策、分享教育資訊等具有多方面功能的陣地。

  掃一掃二維碼,更多驚喜等著您!

教育周刊微信號

相關焦點

  • 濰坊大學生體側成績不夠50分 拿不到大學畢業證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規定大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不能拿到畢業證。新規引發不少爭議。7月28日,記者走訪濰坊高校了解到,「體測成績與畢業證掛鈎」的要求並非新政策。
  • 這所大學動真格的了!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出臺規定: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降,大學生不愛好鍛鍊,在宿舍打遊戲、玩手機的現象很普遍。△安慶師範大學官方微博也稱,「確實是動真格的,不信明年6月見分曉」。據介紹,畢業體測時,測試單位將派專人進行現場錄像,杜絕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代測、代籤現象。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昨日下午,人大女生在操場上進行800米體測  幾日前,一則「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的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少人民大學準畢業生的恐慌除了有牴觸情緒,不少不在校的大四學生早已有安排也是不滿體質測試的原因之一,「我認識的同學目前大多都不在學校,這次通知體測時間很緊,多數人已經有安排並決定不回來體測了。我想學校不可能因為一個體育成績就不發給我們畢業證吧。」一名大四學生說。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記者  時值高校學生畢業季,在憧憬未來生活的時候,中國的大學生們,可能還要為體質測試頭疼。因為體測不達標,很可能導致他們拿不到畢業證。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 今年起高中體測不達標,畢業證書緩發!上大學都成了問題...
    體測不達標,畢業證可能拿不到!這是真的!↓↓↓   3月28日,泰州市教育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普通高中學生身體素質訓練的通知」,其中規定:從2018年起,對普通高中身體素質測試不達標的學生實行畢業證書緩發。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將開始實施。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這就意味著今後體質測試成績將正式與畢業證掛鈎。目前,我區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如何,高校體育教育是否有「硬槓槓」,記者進行了採訪。寧大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男生是女生4倍多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大學生體測結果不盡人意,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趙奮軍告訴記者,2017年度該校上報了14697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其中不及格率即低於60分的學生佔比達到12.49%,低於50分的學生佔比達5%左右,優秀率僅0.52%。
  • 有學校說拿不到高中畢業證就不能參加高考,是真的嗎?
    我是河北的,在我們這裡不論你是否拿到高中畢業證,都是可以參加高考的。區別就這在於,如果你有高中畢業證,那就是以應屆生的身份報名;如果沒有高中畢業證,只能以社會青年的身份報名。一般來講有部分軍校、警校在招生時會要求必須是應屆生,對考生身份有限制。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接下來準備夜跑,一定多鍛鍊,拿到畢業證。」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體育是弱項,不讓畢業有點殘酷。」 10月15日,在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隨機走訪時,說起「體測與畢業掛鈎」話題,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學生調侃:「請把中學的體育課還給我們。」
  • 高中會考與畢業證
    會考成績結果會記錄在學生的個人電子信息檔案,以等級形式呈現高校錄取作為參考成績。 詳細一點就是如果兩個學生高考分數一樣的話,高校就會參考會考等級高低進行擇優錄取。這時就會體現出會考成績的作用。 會考成績等級如果為D級,嚴重後果就是拿不到高中畢業證。三年高中結束,沒法證明自己就讀過高中。
  • 要求:6% 成績:0.009% 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為何「優秀難」?
    安徽財經大學 2019 年全校學生的體測優秀率不到 1%。而合肥工業大學 2019 年的體測優秀率僅為 0.009%。中國科技大學也表示:體測成績不太樂觀,優秀率更低。安慶師範大學的體測優秀率為 4%,在記者採訪的眾多高校中,算是高分了。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調查顯示大學生體測最怕這個項目
    體育不合格的學生當年可補考拿到畢業證 教育部2014年發布《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標準明確提出,各高校要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隨著中考體育、大學體育的考核更加規範、嚴格,「加強學生體育素質之路」逐漸成為學生繞不開的路。
  • 廣西:體測不合格高中大學難畢業 教育部門蠻"拼"-廣西新聞網
    自治區教育廳推新措施加強學生體育鍛鍊 體測不合格 高中大學難畢業 小學體育課統一為每周4學時,初高中(含中職)每周3學時     廣西新聞網對比目前實施的標準,則相當於小學三至六年級和高中學生每周增加了1節體育課。     在大學方面,《意見》規定,各高校必須為一、二年級本科學生開設不少於144學時(專科生不少於108學時)的體育必修課,每周安排體育課不少於2學時,每學時不少於45分鐘,同時為其他年級學生和研究生開設選修課;實施體育選課制度的普通高校每節體育課學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30人。
  • 體測成績將入檔作為升學依據 大中學生每年必測長跑
    根據文件要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將成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測試的重要指標,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 此外記者還獲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擬將升級為國家級考試,共涉及14門課程。試點省份將有望在今明兩年率先嘗試改革後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 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原標題:體測不是一測了事 最近,一則體育成績將與畢業證掛鈎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教育部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放出大招,規定「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我讀初中的時候,中考體育成績佔30分。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導讀近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指出要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如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達不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同時,對學生體能成績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喜歡並支持子女進行體育鍛鍊、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落實較好,是影響學生體能的積極因素。健康標準不合格,不能畢業!作為加強本科階段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政,處在風口浪尖的大學生怎麼看待,又該如何應對呢?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1]體測標準降低了,但是依然好難大學生的發育越來越好,但肺活量越來越小,視力越來越差,跑也跑不動,跳也跳不遠。大一大二還好,對於大三大四的學生,體測就更折磨了。大學生體測一共測七個項目,分別為體重指數(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男生的引體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的一分鐘仰臥起坐和800米跑。
  • 大學生「體測」已成職業?「替跑」價格驚人!網友:接受不了
    文|小玉說 說到「體測」,可能是很多學生童年的陰影,到了大學,體測雖沒有高中時候要求那麼嚴格,但不合格,仍然會影響畢業,一想到800米結束後那種心臟要跳出體外,嘴裡充斥著血腥的感覺,很多大學生就開始頭疼。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在華中科技大學正在進行的體測中,記者拿到的8個院系成績表顯示,參測的2065人 中 , 合 格 率 為59.71%;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1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該校17954名學子參加的體質健康測試中,及格率僅為57.5%。
  • 體測成績成升學重要依據 高中體測不足50分難畢業
    一年一度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提交工作將正式結束。今年是全面實施教育部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第一年,首次將50米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等8個新項目納入測試中,每名學生每學年必須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結果將進入檔案,成為升學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