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2020-12-02 中國新聞網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昨日下午,人大女生在操場上進行800米體測

  幾日前,一則「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的消息著實引起了不少人民大學準畢業生的恐慌,「我實在預料不到我居然會因為體育不及格畢不了業!」往年只在大一和大二進行的體質健康測試,今年大三、大四的學生也要參與,但對於這些忙於考研、找工作且缺乏鍛鍊的高年級學生而言,這如同「一劫」。對此,校方體育部稱目前「不大可能實施」。

  突擊體測高年級學生措手不及

  「體測掛鈎畢業證」傳言引發校園恐慌

  人大英語專業的肖同學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的體育課只在大一和大二開設,第一學期作為公共課全部都上田徑課,之後的三個學期就變為了選修課,有太極拳、健美操等多種項目可以選擇。肖同學說,他們只在大一上田徑課的時候測過800米跑,此後就再也沒有了。所以這次學校規定大三和大四的學生也要參加體測,這讓不少高年級的學生措手不及。

  通過對人大學生的採訪,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高年級的學生普遍對這次體測有著不滿情緒。「如果校方想讓我們鍛鍊身體,應該在大三和大四加設體育課,而不是搞這種突擊測試。對於一兩年都沒有怎麼運動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測試反而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應啊。」一位大三的女生說。除了有牴觸情緒,不少不在校的大四學生早已有安排也是不滿體質測試的原因之一,「我認識的同學目前大多都不在學校,這次通知體測時間很緊,多數人已經有安排並決定不回來體測了。我想學校不可能因為一個體育成績就不發給我們畢業證吧。」一名大四學生說。

  人大體育部:

  未接到通知與畢業證掛鈎

  對於學生擔心的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一說,人大體育部的工作人員給學生的回應是,這次體測是為了把數據上報學校和教育部,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修訂提供數據。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多所高校體育部的證實。至於體測不合格會有何後果,工作人員說,50分及格的標準是國家制定的,但以前學校並沒有嚴格執行,他們也沒有接到確切通知說體測成績一定與獎學金、畢業證掛鈎,目前2010、2011級不大可能執行。不過,工作人員也說,體質測試也是為了督促學生鍛鍊,且按照以往的經驗,只要學生好好準備,就沒有太大問題。

  「體測掛鈎畢業證」系教育部規定

  多數高校體測不掛鈎畢業證

  對於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一說,北青報記者查詢《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看到,裡面的確寫著「《標準》測試的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肄業處理」。不過,這條規定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並不是那麼順利。

  記者查詢得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02年開始試行。據一名體育老師介紹,《標準》的規定對於11年後的學生來說,完成起來很難,目前高校基本上不把畢業證跟它掛鈎。

  教育部一項2010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身體素質呈現「緩慢下降」趨勢。與2005年相比,19~22歲城市男生、鄉村男生10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了3.37、3.09秒;城市女生、鄉村女生800米跑成績分別平均下降了3.17、1.87秒。

  記者調查得知,包括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在內的多數高校,目前體測成績不與畢業證掛鈎。據多所學校體育部工作人員證實,對於《標準》中要求的體測項目、體測標準等,教育部都要重新修訂。

  現場

  800米長跑 四分之一女生不及格

  「我都兩年沒跑過步了。」昨天,人民大學的體質健康測試正式開始,一位跑完800米的女生蹲在草坪上嘔吐起來。她說,這是因為跑步之前剛吃完午餐,而自己已經兩年沒有進行過這麼高強度的鍛鍊了,上次跑800米還是在兩年前的體育課上。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體質測試現場,一個班級約有四分之一的女生跑不進4分23秒的及格線,還會有兩到三名女生的800米跑成績在5分鐘左右,按照教育部規定的《大學生體質測試部分項目評分表》,這幾名女生的單項成績只有10分(滿分100分)。「現在的及格線比2007年以前已經慢了40秒,要是用以前的標準,一半以上的學生都要不及格。」一名計時的體育老師說。

  相比於測完長跑乾嘔不止或者癱坐在地上的高年級學生,幾日前,北青報記者在人大操場上見到的練習跑圈的大一和大二學生身體的不適反應顯然要小得多。「老師,我跑進4分鐘了嗎?」兩圈下來,幾名大二女生圍著體育老師問來問去,除了喘氣頻率加快,這幾名看上去較為瘦弱的女生並沒有特別明顯的不適症狀,還能自如地與其他同學一起打鬧玩笑。在量身高、稱體重、測肺活量、1000米、800米等體質健康測試項目中,學生最為恐懼的就是男生的1000米跑和女生的800米跑。而儘管恐懼測試長跑,以提高跑步成績為主的田徑課卻是學校裡眾多體育類課程中學生最為反感的。10年期間,長跑達標的標準也不斷下調,但即便這樣,仍然有很多學生無法完成。

  觀察

  北大:體測掛鈎學分影響保研

  北京大學今年的體質健康測試在上個月底結束。據體育部的賀老師介紹,北大的體測成績不與畢業證掛鈎但是與學分掛鈎。在北大,體育課屬於全校必修課,佔4個學分,每個選修體育課的學生都要參加體質測試,一名學生四年期間至少要參加四次。體測在100分的體育課成績中佔了20分,因為北大要算績點成績,1分對於學生保研、出國、評優來講都十分重要,這對於引導學生鍛鍊十分有益。賀老師說,去年北大體測的及格率為87.3%,良好的學生比上一年增加了20%,可見學校用學分來激勵學生鍛鍊好身體的舉措是成功的。

  清華:體育成績掛鈎學位證

  在清華大學,雖然體質測試成績與畢業證無關,但體育成績與學位證掛鈎的做法已經延續了100年。清華大學體育部副主任劉靜民負責全校的體質測試工作,他告訴北青報記者,在清華大學,學生每年都要進行體質測試,60分及格,比教育部的要求還要高出10分,目前清華大學體質測試的合格率在88%左右,優秀率為0.4%,良好率是30.1%。劉靜民表示,清華的學生會有6個學期的體育課,體質測試在體育課成績中佔10分,這也是為了督促學生勤加鍛鍊。雖然體質測試不與畢業證掛鈎,但是本科生任何一個學期的體育課不合格學校都會扣留學生的學位證,「每年有100人左右因為體育課不合格拿不到學位證。」劉靜民說。

  本組文/本報記者 董鑫 實習記者 陳碧瑩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相關焦點

  • 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出臺規定: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為了激勵學生積極鍛鍊身體」「每年學生體測的項目除了基本的身高、體重、肺活量測量,還包括跑步、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等。」參與了今年秋季第一批體測工作的大二學生陳虎說,幾乎每個項目都有一部分學生不合格。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記者  時值高校學生畢業季,在憧憬未來生活的時候,中國的大學生們,可能還要為體質測試頭疼。因為體測不達標,很可能導致他們拿不到畢業證。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寧大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男生是女生4倍多記者了解到,近幾年,大學生體測結果不盡人意,寧夏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趙奮軍告訴記者,2017年度該校上報了14697名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其中不及格率即低於60分的學生佔比達到12.49%,低於50分的學生佔比達5%左右,優秀率僅0.52%。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陳博雷 實習生湯丹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在運動會上取消長跑一事引發各方關注,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令人擔憂。   體測:及格大學生不到六成   據了解,各高校自2004年左右開始,每年都需進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普查工作,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立定跳遠、肺活量和臺階上下跳等項目。一般體測時間為每年的9月到12月間。   2011年地大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大一學生的及格率最低,為46.49%;大三學生及格率最高,為64.58%。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教育部官網截圖 不少學生覺得必要,部分學生表示擔憂 「大學生就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沒毛病。」 「接下來準備夜跑,一定多鍛鍊,拿到畢業證。」
  • 廣東高校學生體質抽測 超80%男生引體向上不及格
    11月6日,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學校體育研究與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授牌成立。該中心是廣東省第一家落戶高校,面向全省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以提升學校體育工作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研究機構。中心當日公布了《2017年廣東省8所高校學生體質健康抽查測試工作報告》,抽測數據顯示,各高校學生體質測試成績都不高,總體平均分僅為65.12分,合格率為63.73%。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將開始實施。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
  • 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更新學長焦慮畢不了業
    「要好好鍛鍊了,否則畢不了業啊」,新學期,教育部發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新標準將體育測試成績與畢業證掛鈎,讓很多學生感覺畢業路上突遇「猛虎」。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不過,讓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們抹不平的是,「同樣是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大一大二女生做26個就及格了,大三大四要27個。
  • 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原標題:體測不是一測了事 最近,一則體育成績將與畢業證掛鈎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教育部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放出大招,規定「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我讀初中的時候,中考體育成績佔30分。
  • 濰坊大學生體側成績不夠50分 拿不到大學畢業證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規定大學生測試成績列入學生檔案,畢業時,學生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或肄業處理,不能拿到畢業證。新規引發不少爭議。7月28日,記者走訪濰坊高校了解到,「體測成績與畢業證掛鈎」的要求並非新政策。
  • 大學生「體測」已成職業?「替跑」價格驚人!網友:接受不了
    文|小玉說 說到「體測」,可能是很多學生童年的陰影,到了大學,體測雖沒有高中時候要求那麼嚴格,但不合格,仍然會影響畢業,一想到800米結束後那種心臟要跳出體外,嘴裡充斥著血腥的感覺,很多大學生就開始頭疼。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答案是否定的,2017年的《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發布時,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表示,大學生的體質依舊在下降,只不過下降的速度有所減緩。[1]體測標準降低了,但是依然好難大學生的發育越來越好,但肺活量越來越小,視力越來越差,跑也跑不動,跳也跳不遠。大一大二還好,對於大三大四的學生,體測就更折磨了。
  • 清華公布去年體質測試結果 六成不及格無人優秀
    清華公布去年體質測試結果 六成不及格無人優秀 2012年03月20日04:03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同時,對學生體能成績的影響因素分析發現,良好的體育鍛鍊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喜歡並支持子女進行體育鍛鍊、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落實較好,是影響學生體能的積極因素。健康標準不合格,不能畢業!作為加強本科階段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政,處在風口浪尖的大學生怎麼看待,又該如何應對呢?
  • 福州一中高一新生昨體能測試 超半數學生不及格(組圖)
    與高一學生們優異的中考成績比起來,他們的體測分數要遜色不少:高一年段有8個班已完成測試,409人中,206人不及格。  長跑成為新生們的「死穴」,女生800米,4分23秒以內及格;男生1000米,4分31秒以內及格,面對這樣不算高的要求,男女生中均有超過35%的學生難以達標,這也成為本次體測總體成績難以令人滿意的關鍵因素。
  • 教育部劃出學校體育「及格線」 體測結果進入學生檔案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 (董洪亮、孫蕊)教育部2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剛剛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3個文件。「三個辦法」規定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及格線」,規定學生體測成績將進入學生檔案,並作為中考、高考升學重要參考,此外,教育部門將委託第三方機構分析學生體測數據。 據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身體形態類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的項目包括肺活量等,身體素質類的項目包括跳繩、50米、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000米、800米等。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調查顯示大學生體測最怕這個項目
    體育不合格的學生當年可補考拿到畢業證 教育部2014年發布《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標準明確提出,各高校要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隨著中考體育、大學體育的考核更加規範、嚴格,「加強學生體育素質之路」逐漸成為學生繞不開的路。
  • 體測| 體測怎麼過?這份寶典助你輕鬆應對
    體測 | 體測怎麼過?04體測的入場秩序安排受疫情影響,體測的入場秩序安排遵循「 錯時、錯峰、限流」原則,每個安排考試的場次將限制人數。進入考試場地前,場地門口將為體測學生提供一張卡,錄入個人信息後,體測的學生依次就考試項目,刷卡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將卡返還。
  • 高中會考與畢業證
    高中會考的全稱為「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 會考成績關係到高中畢業證。河南考試時間為高二上學期12月份或者次年一月份,速看!河南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定了(附考試範圍)考試時間並不固定,持續考三天,信息技術考試在其他科目考試之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