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體測」已成職業?「替跑」價格驚人!網友:接受不了

2020-12-02 騰訊網

文|小玉說

說到「體測」,可能是很多學生童年的陰影,到了大學,體測雖沒有高中時候要求那麼嚴格,但不合格,仍然會影響畢業,一想到800米結束後那種心臟要跳出體外,嘴裡充斥著血腥的感覺,很多大學生就開始頭疼。

曾經有人在網上做過一項調查,調查的題目是你最怕的體育項目是什麼?結果有3.7萬人選擇了800米,還有跳遠、引體向上、體前屈等紛紛上榜,所以為了逃避體測,一種新的職業在大學裡面誕生了。

大學生「體測」已成職業,「替跑」價格驚人!

為了應對「體測」帶來的不適感,又為了能順利地通過體測,很多大學生想到了一個辦法,「替跑」,漸漸的替人參加體測考試在大學裡開始流行,每到每年體測時間,很多大學生就會找人「代替自己考試」。

因為在大學裡很多老師和同學是並不熟悉的,所以很多學生認為與其自己跑得累死累活,還不能通過,還不如花點錢,找人代跑通過了也不影響畢業,就是這樣的一種想法每到大學體測的月份,「代跑」就成了一種兼職。

很多平時熱愛運動的大學生,還有院校體育學院的學生,都能憑藉「替跑」這個兼職賺得盆滿缽滿,價格均在50-200元之間不等,價格十分驚人,生意還很火爆,很多身體素質好的學生,一天能跑好幾次,實現了既鍛鍊身體又能賺錢的目標。

為此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體測項目本來就是為了督促大學生強健體質而設定的,而很多大學生為了能通過找人替考,這樣不僅違背了體測的本意,一旦被老師發現,替考的學生和僱傭的學生都會取消成績,受到嚴厲的懲罰,那麼為什麼很多大學生都會選擇替考呢?

大學生體測作弊的原因有哪些?

1. 身體素質差很難完成體測項目

其實體測的其他項目還不算太難,主要就是800米跑,這個項目,對於很多身體素質差的學生真的是一個「噩夢」,大學生們平時運動的就比較少,再加上學習、熬夜、打遊戲等,長時間不運動是很難完成800米的。

另外長時間不運動的大學生們跑過800米,身體上就會出現一些應激反應,如:咳血,哮喘、或者是暈倒等情況,尤其是一些女孩子很難堅持到終點,體測基本都不會達標,所以才會選擇「替考」。

2.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近年來很多大學都把「體測」納入大學畢業的標準之中,體測不合格,就要 不考補課不合格就要面臨「延畢」的問題,所以很多不能完成體測,又不願意努力的大學生就開始花錢找人替考。

尤其是很多高校體測並不是很嚴格,如果「體測」和高考一樣嚴格,這種「替考」的職業也就不會產生了,所以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其實這就是不自律的學生給自己找的一個投機取巧的辦法。

3. 女生身體不方便

很多女生在體測那幾天,可能會有不方便的時候,會出現身體不適、腹痛等情況,為了不耽誤體測,又不想不考,所以就萌生了找人替考的想法,在加上體育本來就是女生的弱項,即便自己考也未必能考得過,所以才花錢替考。

為什麼高校把「體測」納入畢業考試之中?

體測考試是各高校培養學生體育素質成果的體現,高校在近年來也是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情況,所以才會把體測納入畢業考核之中,但雖然體測的部分項目不容易通過,但是體測達到50分就可以及格,只是大學生們平時太不注重體育鍛鍊才會不及格。

另外將體測列入畢業考核之中也是想要督促大學生們加強體育鍛鍊,畢竟作為大學生一定要全面發展,不僅要成績好,身體素質也要過硬,如果大學生們每天都堅持鍛鍊,體測真的不難通過。

寫在後面的話:

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作為大學生,更應該懂得自律,鍛鍊身體本來就是一件對自己有益的事情,不要把它當成負擔,更不要利用「替考」的方式通過考試,小心偷雞不成蝕把米,大學生更應該有良好的行為作風。

今日探討話題:你最害怕的「體測項目」是什麼?你會為了應付考試而找人「替考」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說起體測大家都不陌生,大學生一年一體測已是雷打不動的規定,大學生體育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每年測試一次,測試結果上報國家體育測試中心,項目看似簡單,仍然讓不少大學生叫苦連天。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體測:及格大學生不到六成   據了解,各高校自2004年左右開始,每年都需進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普查工作,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立定跳遠、肺活量和臺階上下跳等項目。一般體測時間為每年的9月到12月間。   2011年地大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大一學生的及格率最低,為46.49%;大三學生及格率最高,為64.58%。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2014年,大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已經高達86.36%,也就是說,10個大學生裡至少能看到8個戴上了眼鏡。和肥胖檢出率相反的是,在視力不良檢出率上,女大學生要比男生更高。近視、變胖的大學生運動能力也不是很好。體測的成績就「出賣」了大學生不發達的運動細胞,例如考察速度和靈敏度的50米跑,跟前幾屆相比,這幾屆大學生所需用時越來越長。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健康標準不合格,不能畢業!作為加強本科階段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政,處在風口浪尖的大學生怎麼看待,又該如何應對呢?其中不少同學對此表示理解:「其實沒有太大的震動」、「對於這一政策,其實我覺得——真的挺好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鍛鍊很重要,但是若沒有頭上懸著的那把劍,很多人都會鬆懈"。
  • 別讓自招體測合格成為大學生最後一個身體素質目標
    如,《華南理工大學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規定,增加面向所有自招考生的體質測試,考生從身體指數(體重/身高2)、肺活量、坐位體前屈、50米跑、立定跳五項中選取三項進行測試,其中兩項不合格者不給予自主招生入選資格。(3月29日 金羊網)面對如此改革,不少網友紛紛誇讚,為體現教育公平、重視學生身體素質的自招規定點讚。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調查顯示大學生體測最怕這個項目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文件規定,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隨之,該規定引起熱議。 南都記者就此發起調查,五成以上投票者表示該規定沒有問題,超六成投票者認為體育鍛鍊在學生的每個階段都要強化,一半投票者擔心自己引體向上/1分鐘仰臥起坐無法達標。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金秋10月,很多高校都在10月進行體測項目,同學們注意了,你的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嗎?引體向上能做幾個?耐力跑多久沒練了?探馬運動為你收集了一些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快來看看你達標了沒有!沒達標的抓緊鍛鍊起來!
  •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體測,校方的深意你不得不知
    體測名媛拼團衍生文案也就此誕生: 體驗項目:體測800米,前面790米你跑,最後十米衝刺我來 拼團要求:身體好高素質的姐妹來,體育生優先。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這句中國教育界的「戲言」,放在中國大學生的畢業體育考試中,是否還能發揮「奇效」?  為「拯救」下滑的大學生體質,新華社記者了解到,部分高校陸續祭出「殺手鐧」:體測不達標,不發畢業證。還有高校用APP考核學生日常鍛鍊情況,納入體育課考試成績……  這眾多手段,又能否真正「拯救」日趨下降的大學生體質?
  • 「體育不合格就不能畢業」,多少大學生慌了
    以針對大一大二男生們的標準為例,50米跑要拿60分得跑9.1秒,立定跳遠的60分是203釐米,引體向上是10個,1000米跑是4分32秒。 就這要求,實在沒有多少男生可以全部合格。 其中,引體向上與1000米跑每年都會成為網友吐槽的集火點,無法達標的同學不在少數。
  • 江蘇版「體測」標準比國標更嚴 女生要跑2000米
    ­  昨天公布的《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對大學生心肺耐力要求更高了,男生跑2400米,女生跑2000米。另外,江蘇版「體測」標準還將「三級蛙跳」列入男、女生必測項目。資料圖。­江蘇版「體測」標準提高了­  昨天,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標準》),具體列出兩塊考核項目。心肺耐力是必測項目,男生跑2400米、女生跑2000米。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新版體測取消了自選項目,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組別的測試指標均為必測指標,其中,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共性指標。而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學生的必測項目全部一致,分別為: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更新學長焦慮畢不了業
    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不過,讓大三大四的學長學姐們抹不平的是,「同樣是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大一大二女生做26個就及格了,大三大四要27個。所有項目標準都是大三大四比大一大二高。在大部分高校,大三大四已經不開設體育課了。」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走訪中,省內多所高校的大學生都表示關注到了這則新聞。雖然不少體育課困難戶有點擔憂畢不了業,但大部分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幾所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出臺細則,落實好這項規定。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體育是弱項,不讓畢業有點殘酷。」 10月15日,在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隨機走訪時,說起「體測與畢業掛鈎」話題,學生們議論紛紛。有的學生調侃:「請把中學的體育課還給我們。」有的表示,希望根據具體情況,對考核指標有靈活要求。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肖同學說,他們只在大一上田徑課的時候測過800米跑,此後就再也沒有了。所以這次學校規定大三和大四的學生也要參加體測,這讓不少高年級的學生措手不及。  通過對人大學生的採訪,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高年級的學生普遍對這次體測有著不滿情緒。「如果校方想讓我們鍛鍊身體,應該在大三和大四加設體育課,而不是搞這種突擊測試。對於一兩年都沒有怎麼運動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測試反而會造成身體的不適應啊。」
  • 每個大學生都經歷的噩夢體測,體校畢業的我有話要說!
    畢竟就這樣,這個跑3000米的傳統就一直保持,陽光長跑的活動也一直繼續,我們也就這麼成了五道口男子體校。不過,在這麼多年的跑步和體測過程中,我也逐漸摸出了一些通過體測的技巧幹貨,今天就分享給大家!為了好看,我用色素把水染成了粉紅色。先來個慢吹。
  • 濟南開展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近半學生不合格!
    「跑完這個800米可累死我了!」11月份,駐濟高校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陸續展開。14日下午記者來到山東大學,正逢一批大學生正在測試。在他們眼裡,最難的就是女生跑800米、男生1000米了,有的學生提前兩周開始準備,有的跑完1個多小時後才緩過勁兒來。正在測試1000米的男生。
  • 大一新生1000米體測,倒地身亡,是「猝死」還是「意外」?
    近日,網絡上一則新聞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徐州醫科大學的18歲大一新生杭某,10月27日上午9時參與學校的1000米跑步體測時,跑了600米,突然倒地,搶救無效死亡。延伸閱讀1、很多人在懷疑大學生的體測有無必要,因為每年都有大學生因體測身故,不是體測有問題,而是大學生們的體質太差了。2、猝死的誘因很多,但是統一的認知為:猝死系潛在或者長期積累導致的疾病死亡。例如,熬夜後,滅有吃早飯,就參與體測猝死,這種情況發生過。3、如何參與體測?
  • 大學生體質測試豈能走歪
    細看報導,原來,這一事件之所以被解讀為「生死狀」,是因曾有大學生在學校的體育會運動上,或者入校軍訓中,時不時曝出了猝死的事故。來自其他高校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所以,天津這一高校在學生體質測試前,出臺了這一「新鮮舉措」。從目前來看,儘管當事學校已作出取消與學生籤訂體質測試免責的決定,但這起事件還是留下了不少難以拉直的問號——在一些大學,學生參加體質測試為何竟成了高危行為?
  • 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出臺規定: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高校:這次動真格有媒體稱,近日,安慶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章翔表示,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以前學校對體測工作沒有特別重視,導致代測現象嚴重,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因此不斷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