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大學生體測,校方的深意你不得不知

2020-12-02 騰訊網

地坪邦邦,地坪人自己的平臺~

每年的十月十一月,一年一度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便會如約而至,今年也不例外。

體測名媛拼團衍生文案也就此誕生:

體驗項目:體測800米,前面790米你跑,最後十米衝刺我來

拼團要求:身體好高素質的姐妹來,體育生優先。

項目描述:體驗重回校園的快樂時光,切身感受體測的緊張與疲憊,操場風景絕佳,少男少女極多,先到先得!

01

大學生的體測焦慮

體測,每年都能引發一些大學生的集體焦慮。光是想想在跑800/1000米時的畫面,都覺得有些難以呼吸。

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50米、坐位體前屈、1000米(男)/800米(女)……一個都逃不了。

大多數院校都實行體測成績與畢業掛鈎的制度,讓人想划水也沒有那個勇氣。成績沒達標不能評獎評優也就算了,還要補測那可是又要遭第二次罪。

「體育學渣」們從得知要體測的前一個月就瑟瑟發抖,想盡辦法臨陣磨槍但效果並不顯著,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耐力也不是幾天就能練出來的

即使是熱愛體育的運動健將們,在眾多體測項目前也很難成為全才。50米跑的時候爆發力出眾,長跑的時候卻腳下灌鉛;擁有兩條美麗的大長腿令人豔羨,卻在坐位體前屈上折戟——因為腿太長了,所以只能推到負數。

體測後,大家的身體狀況也總是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學校的醫務室也會因此忙碌起來。肌肉拉傷跑吐了之類的都是小問題,令人難過的是,每年都有因為體測而送命的人。

在體測結束的操場上,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兄弟姐妹相擁哭泣,不是因為獲得了多好的成績,而是終於過了體測這道坎,活下來了!

02

校方努力提升學生們的身體素質

想要熬過體測,功夫還是要花在平時,國內的各大高校深知這一點,從近幾年開始,也重視起了平時對大學生的體育教育。

清華大學是國內TOP2,在體育方面也同樣是佼佼者,近幾年關於體育的熱度一直都不低。不僅有遊泳過不了不能畢業的規定,還狠抓長跑。從1998年開始,清華的體育課就要開始測試長跑,並且是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清華學子因此送清華一個「花名」:五道口男子體校。

南開大學同樣也響應了了「陽光長跑」的號召。每個學期,南開學子們都要用「創高」app打卡跑步100公裡,並計入到體育成績當中。

南開大學體育鍛鍊計分表

因此,「松江女子體育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三墩鎮體校」(浙江大學)等等花名也應運而生。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代跑代測業務也在此期間風靡了大學校園。一個人跑步的同時,攜帶著幾部室友的手機也是常態;如果學校開啟了刷臉,那大家可能橫穿操場;如果學校開了GPS限制了時間,那大家也可能找一輛自行車慢慢騎……

03

加強自身鍛鍊最重要

平時的打卡雖然可以作弊,但是到了體測那一天基本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體測雖然艱難,但是現在大學生身體素質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從1985年開始,中國已經完成了七次全國性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第八次於2019年開啟)。從結果來看,大學生的身體真的越來越差了。

以肺活量為例,從1985年到2005年,大學生肺活量的均值一直都在下降,2005年後雖然有所提升,但是還不如1985年的水平。

「50米跑和立定跳遠的調研結果也出賣了大學生逐漸下滑的運動細胞。從數據上來看,1995年後,大學生一屆比一屆跑得慢,一屆比一屆跳得近。

所以,還是應該在平時多多鍛鍊身體,擁有健康的作息。體測標準的設置自然有其道理,只要堅持鍛鍊,對於大部分人而言,體測並不難。

不僅是為了體測,長遠地來看,更是為了提升身體素質和形成一種更好的生活方式。

END

你覺得大學體測有必要嗎?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體測不合格不能畢業!拿什麼拯救你,我的體測
    作為加強本科階段教育水平的又一新政,處在風口浪尖的大學生怎麼看待,又該如何應對呢?其中不少同學對此表示理解:「其實沒有太大的震動」、「對於這一政策,其實我覺得——真的挺好的」、「雖然大家都知道鍛鍊很重要,但是若沒有頭上懸著的那把劍,很多人都會鬆懈"。可以看出,當前加強體育鍛鍊,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已經成為了當代大學生的共識。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天氣轉冷,一年一次的大學生體測又來了。對於部分大學生來說,體測就是在渡劫,甚至在體測前一周,就已經開始惴惴不安、腳底發軟、如臨大敵。近日,教育部發文明確表示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無法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的不能畢業。
  •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畢業季,你會因體測丟掉畢業證麼?  新華社記者  時值高校學生畢業季,在憧憬未來生活的時候,中國的大學生們,可能還要為體質測試頭疼。因為體測不達標,很可能導致他們拿不到畢業證。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說起體測大家都不陌生,大學生一年一體測已是雷打不動的規定,大學生體育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每年測試一次,測試結果上報國家體育測試中心,項目看似簡單,仍然讓不少大學生叫苦連天。
  • 體測| 體測怎麼過?這份寶典助你輕鬆應對
    體測 | 體測怎麼過?>激動的心 顫抖的手今天,NCUT將迎來大學生體質測試第一次參加大學體測的你,和已經是體測經驗豐富型選手的你知道今年體測的具體內容和新變化嗎?
  • 大學生「體測」已成職業?「替跑」價格驚人!網友:接受不了
    為了應對「體測」帶來的不適感,又為了能順利地通過體測,很多大學生想到了一個辦法,「替跑」,漸漸的替人參加體測考試在大學裡開始流行,每到每年體測時間,很多大學生就會找人「代替自己考試」。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體測:及格大學生不到六成   據了解,各高校自2004年左右開始,每年都需進行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普查工作,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立定跳遠、肺活量和臺階上下跳等項目。一般體測時間為每年的9月到12月間。   2011年地大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大一學生的及格率最低,為46.49%;大三學生及格率最高,為64.58%。
  • 每個大學生都經歷的噩夢體測,體校畢業的我有話要說!
    不過,在這麼多年的跑步和體測過程中,我也逐漸摸出了一些通過體測的技巧幹貨,今天就分享給大家!正常的姿勢應該先站立做幾次預擺動作,讓身體協調著搖啊搖,雙手和身體同時向前真沒想到9012了我還在這裡教大學生如何跳遠,但我相信你周圍一定有用的上的人,可以轉發給ta看看。引體向上(男)引體向上作為男生體測的專屬項目,是很多男生心中的痛:坐位體前屈還能想法設法衝一下,跑步咬咬牙也能快個一兩秒。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對此,校方體育部稱目前「不大可能實施」。  突擊體測高年級學生措手不及  「體測掛鈎畢業證」傳言引發校園恐慌  人大英語專業的肖同學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的體育課只在大一和大二開設,第一學期作為公共課全部都上田徑課,之後的三個學期就變為了選修課,有太極拳、健美操等多種項目可以選擇。
  • 體測來了,如何優雅應對?
    開學兩個多月了,當你還沉浸在假期happy生活之中時,體測就像一顆定時炸彈,悄然來到了你的身邊,此時此刻的你,是不是慌亂失措了呢?別擔心,小妮今天將給大家帶來滿滿的乾貨,你準備好了嗎?快跟上小妮的步伐,一起去看看吧!Here We Go!
  • 別讓自招體測合格成為大學生最後一個身體素質目標
    而且,大多學生只重視部分體測項目的練習,未得到足夠練習的機能逐漸退化,造成學生身體素質不平衡的後果。自招體測,僅能促使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加強鍛鍊。進入了大學,沒有升學壓力約束和配套教育體系,再加上學生因學習、戀愛、兼職等事「繁忙」,疏於體育鍛鍊,大學生身體素質仍然堪憂。每年(或每學期)的體測成績僅用一次測試衡量,短期突擊訓練足以滿足需求。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金秋10月,很多高校都在10月進行體測項目,同學們注意了,你的體重在正常範圍內嗎?引體向上能做幾個?耐力跑多久沒練了?探馬運動為你收集了一些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快來看看你達標了沒有!沒達標的抓緊鍛鍊起來!
  • 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安徽安慶師範大學出臺規定:從2019年起,應屆畢業生如果體測不合格,就不予頒發畢業證書。體測不合格不發畢業證?章翔直言,網絡時代,不少大學生在沒課的時候都選擇在宿舍蝸居,學校操場和運動場館已經很難看到學生了。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持續下降,大學生不愛好鍛鍊,在宿舍打遊戲、玩手機的現象很普遍。△安慶師範大學官方微博也稱,「確實是動真格的,不信明年6月見分曉」。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走訪中,省內多所高校的大學生都表示關注到了這則新聞。雖然不少體育課困難戶有點擔憂畢不了業,但大部分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幾所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出臺細則,落實好這項規定。 教育部官網截圖 不少學生覺得必要,部分學生表示擔憂 「大學生就應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沒毛病。」 「接下來準備夜跑,一定多鍛鍊,拿到畢業證。」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調查顯示大學生體測最怕這個項目
    大學體測的單項指標和權重分別為,體重指數(15%)、肺活量(15%)、50米跑(20%)、坐立體前屈其中,跑步的權重為40%,可見體測對學生跑步能力的考察力度更大。 以引體向上(男)/1分鐘仰臥起坐(女)為例,引體向上(男)的及格線為10次(大一大二)、11次(大三大四);鍾仰臥起坐(女)的及格線為26次(大一大二)、27次(大三大四)。
  • 大一新生1000米體測,倒地身亡,是「猝死」還是「意外」?
    徐州醫科大學的18歲大一新生杭某,10月27日上午9時參與學校的1000米跑步體測時,跑了600米,突然倒地,搶救無效死亡。醫院病史錄顯示:患者20分鐘前跑步時突發暈厥伴抽搐,呼之不應,隨之意識喪失,校醫務人員予以持續胸外按壓至120急救人員到達,隨後入院。CT報告顯示,杭某臨床診斷為猝死。
  • 大學生體質測試豈能走歪
    (10月10日 《中國青年報》)大學生的一項體質測試,何以引來輿論圍觀?細看報導,原來,這一事件之所以被解讀為「生死狀」,是因曾有大學生在學校的體育會運動上,或者入校軍訓中,時不時曝出了猝死的事故。來自其他高校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所以,天津這一高校在學生體質測試前,出臺了這一「新鮮舉措」。
  • 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原標題:體測不是一測了事 最近,一則體育成績將與畢業證掛鈎的消息在網絡上引發了熱烈討論。教育部為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放出大招,規定「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高中生、大學生體測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我讀初中的時候,中考體育成績佔30分。
  • 掃盲貼 關於投影機你不得不知的四件事
    而小編在這裡為你推薦另一種生活方式。或許,當你每天下班後開車到了自家樓下,然後從那對兒Q裡走下來,鎖上車,上樓走進自己那2室1廳的城堡奢華級公寓,只是看看電視或玩玩電腦的話是不是真的太單調無聊了呢?若這時你的家裡有一臺投影機,和家人一起或者叫來朋友欣賞大片會不會是件很愜意的事情呢?若你認為是,並且真的心動了,那麼小編今天就為你解疑,讓你從菜鳥變影音專家。
  • 華人教授親歷:美國大學生如何看待中國?
    近期中美關係陰雲密布,如何客觀認識中國兩種價值觀體系的差異和共同點?學人Scholar採訪了在美工作多年的阿勒格尼自由自由文理學院伍國副教授,從他的觀察和思考中,或許可以對美國年輕一代有更全面客觀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