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測成績將入檔作為升學依據 大中學生每年必測長跑

2020-12-02 人民網

3月29日,2014年清華大學舉行自主招生複試,學生在進行體能測試。(資料圖片)譚青 攝

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剛剛印發的《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中小學校體育工作評估辦法》、《學校體育工作年度報告辦法》三個規範性文件。根據文件要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將成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測試的重要指標,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

此外記者還獲悉,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擬將升級為國家級考試,共涉及14門課程。試點省份將有望在今明兩年率先嘗試改革後的高中學業水平測試。

發布

學生每年都要參加體測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小學、初中、高中、中職、高校的各年級學生,每年都要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參加相應的項目測試。

測試項目包括身體形態類、身體機能類和身體素質類。其中,身體形態類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的項目包括肺活量等,身體素質類的項目包括跳繩、50米、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000米、800米等。

每個學校每學年要按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本校所有學生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測試的單項與總分的評價等級分別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分別記入每個學生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全國各級各類學校每年均直接將本校各年級測試數據,經當地教育部門審核後報送至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數據管理系統」。

體測成績將成升學依據

在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教育部提出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作為學校招生重要參考。而此次頒發系列「辦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深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測試和考試制度改革,完善學校體育工作評價機制。

教育部要求,學校要製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規範記錄每一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其評定等級。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副司長申繼亮透露,教育部準備專門將學生身心健康狀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其中包括學生的體質達標測試、體育鍛鍊和體育特長等情況。同時,體育課也將作為必修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中。

具體到各個學段而言,小學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列入學生成長記錄或素質報告書,初中以上學校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學業水平考試的重要指標和內容。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

此外,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為評價學校教育質量和地方教育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體測結果要在校內公示

根據規定,學校要按年級、班級、性別等不同類別在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中小學校要將有關情況向學生家長通報。教育部門將每年委託高等學校、研究機構以及有關社會組織作為第三方機構,在各地上報測試數據基礎上,進行數據的研究分析。

在各地上報測試數據

基礎上,教育部將綜合考慮學校類型、學生性別、年級學段、區域布局等因素,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學校作為考查樣本,進行測試工作和測試數據的現場抽查覆核。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通過監測評價動態把握學生體質健康變化趨勢,開展體質健康預警,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改善措施。

相關焦點

  • 四川將體質健康測試成績作為升學依據 不達50分不能畢業
    各學校將製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規範記錄每一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其評定等級。同時,將體質健康測試情況作為高等學校學生評優評先、畢業考核或者升學的重要依據。  體測成績將作為升學依據  據了解,今後我省每個學生每年都要參與體質健康測試。學校要按年級、班級、性別等不同類別,在校內公布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總體結果。
  • 體測成績成升學重要依據 高中體測不足50分難畢業
    一年一度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提交工作將正式結束。今年是全面實施教育部新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第一年,首次將50米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男生引體向上等8個新項目納入測試中,每名學生每學年必須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測試結果將進入檔案,成為升學重要依據。
  • 體側成績不達標高中大學拿不到畢業證 各校25日前將完成體測
    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即教育部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標準》),按規定,高中生、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將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畢業時,如果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將拿不到畢業證。這些規定,再次讓人們的目光聚焦到體測這件事上來。
  • 大學生體測不到六成及格 長跑總體吃不消
    在華中科技大學正在進行的體測中,記者拿到的8個院系成績表顯示,參測的2065人 中 , 合 格 率 為59.71%;而在最新發布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1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該校17954名學子參加的體質健康測試中,及格率僅為57.5%。
  • 江蘇版「體測」標準比國標更嚴 女生要跑2000米
    另外,江蘇版「體測」標準還將「三級蛙跳」列入男、女生必測項目。資料圖。­江蘇版「體測」標準提高了­  昨天,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江蘇省大學生體能考核指導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標準》),具體列出兩塊考核項目。心肺耐力是必測項目,男生跑2400米、女生跑2000米。
  • 武漢3名大學生長跑接連暈倒 及格線將第四次調低
    而在6個月前,武昌一所高校長跑測試中,一名大二學生倒在跑道上險些喪命。每當這樣的事發生,人們總不禁為現在的學生體質而擔憂。  就在3天前,從教育部傳出消息:將長跑列為中學、大學體育課中的必測項目,同時會降低長跑及格的標準。這一退一進中有何原因?本報記者採訪了參加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標準修訂的有關專家,及高校體育部門負責人,共同解讀新政。
  • 高校體測開始了,探馬運動整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您達標了嗎
    教育部日前發布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以下簡稱新標準),將開始實施。相對於舊版標準,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測引體向上。測試成績要與畢業證掛鈎,不少網友大呼:要好好健身,再也不敢逃體育課了!
  • 武漢3名大學生長跑中暈倒 及格線將第四次調低(圖)
    而在6個月前,武昌一所高校長跑測試中,一名大二學生倒在跑道上險些喪命。每當這樣的事發生,人們總不禁為現在的學生體質而擔憂。  就在3天前,從教育部傳出消息:將長跑列為中學、大學體育課中的必測項目,同時會降低長跑及格的標準。這一退一進中有何原因?本報記者採訪了參加教育部國家學生體質標準修訂的有關專家,及高校體育部門負責人,共同解讀新政。
  • 體測| 體測怎麼過?這份寶典助你輕鬆應對
    (長跑將配套使用螢光小馬甲、計時手環輔助計分。)04體測的入場秩序安排受疫情影響,體測的入場秩序安排遵循「 錯時、錯峰、限流」原則,每個安排考試的場次將限制人數。進入考試場地前,場地門口將為體測學生提供一張卡,錄入個人信息後,體測的學生依次就考試項目,刷卡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將卡返還。
  • 本科生體測和畢業掛鈎?多少大學生慌了
    「我們學校挺重視體測的,體育成績會算入每年期末的總分,大部分學生考試前會集中鍛鍊。」山西大學一名大二學生說,根據學校的課程安排,入學第一年,學生可以在體能訓練和遊泳裡二選一。除了普通的跑步等鍛鍊項目外,體育課程內容還包括網球、排球、足球、籃球等球類運動,以及武術、太極拳、瑜伽等特色體育項目,學生可以根據興趣自主選擇。
  • 體測不合格 拿不到畢業證
    據介紹,畢業體測時,測試單位將派專人進行現場錄像,杜絕在測試過程中出現代測、代籤現象。參加體測的學生必須持有校園「一卡通」、學生證和身份證,通過系統驗證才能進行體測。「為了激勵學生積極鍛鍊身體」「每年學生體測的項目除了基本的身高、體重、肺活量測量,還包括跑步、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等。」參與了今年秋季第一批體測工作的大二學生陳虎說,幾乎每個項目都有一部分學生不合格。
  • 你如何看待大學生體測,校方的深意你不得不知
    01 大學生的體測焦慮 體測,每年都能引發一些大學生的集體焦慮。光是想想在跑800/1000米時的畫面,都覺得有些難以呼吸。 大多數院校都實行體測成績與畢業掛鈎的制度,讓人想划水也沒有那個勇氣。成績沒達標不能評獎評優也就算了,還要補測那可是又要遭第二次罪。
  • 人大「體測不及格不給畢業證」傳言引發學生恐慌
    突擊體測高年級學生措手不及  「體測掛鈎畢業證」傳言引發校園恐慌  人大英語專業的肖同學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的體育課只在大一和大二開設,第一學期作為公共課全部都上田徑課,之後的三個學期就變為了選修課,有太極拳、健美操等多種項目可以選擇。
  • 體測,中國大學生的噩夢
    體測的成績就「出賣」了大學生不發達的運動細胞,例如考察速度和靈敏度的50米跑,跟前幾屆相比,這幾屆大學生所需用時越來越長。另一個運動項目立定跳遠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將這七個項目的指標得分與對應的權重相乘得到的分數就是你的體測總分。體測分數滿分為100分,達到60分才能及格,不合格的需要補測,如果你的分數不到50分,就拿不到畢業證了。[2]有趣的是,大三大四體測的必測項目中除了體重指數,其他項目的及格線要求高於大一大二,而這和體質情況正好相反。
  • 教育部劃出學校體育「及格線」 體測結果進入學生檔案
    「三個辦法」規定了學校體育工作的「及格線」,規定學生體測成績將進入學生檔案,並作為中考、高考升學重要參考,此外,教育部門將委託第三方機構分析學生體測數據。 據悉,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身體形態類的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的項目包括肺活量等,身體素質類的項目包括跳繩、50米、坐位體前屈、引體向上、1000米、800米等。
  • 童鞋該動下了 教育部:大中學生體質測試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
    因為昨天,湖北省教育廳就向媒體透露,今秋起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執行新標準,其中規定,高中生、大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低於50分將不能畢業,要想評優與評獎,測試成績也得達到良好及以上。今年我國出臺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與舊版標準相比,新標準取消了選測項目,設置統一的必測項目,中學生和大學生必須測長跑,初中以上男生必須測引體向上。按照《標準》要求,初中、高中、大學各年級學生的必測項目則全部一致:50米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 要求:6% 成績:0.009% 高校大學生體質測試為何「優秀難」?
    記者了解到,根據目前大學生男女生體質健康評分標準,按照各個測評項目的加權分值,以男生為例,涉及身高體重比值、肺活量、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1000 米長跑、50 米短跑等項目,各項成績按照權重計算總分後達 90 分為 " 優秀 "。記者採訪多位從事大學體育教學 20 年以上體育專業老師得知,從近五年來的體測成績來看,優秀率達到 6% 難度非常大。
  • 大學生體測不及格率高達12%
    說起體測大家都不陌生,大學生一年一體測已是雷打不動的規定,大學生體育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50米跑、1分鐘仰臥起坐(女),引體向上(男)、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每年測試一次,測試結果上報國家體育測試中心,項目看似簡單,仍然讓不少大學生叫苦連天。
  • 寧波一高職大一大二百分百長跑,一年跑16萬公裡,繞地球4圈多
    不僅如此,學生還可通過微信公眾號查看個人運動記錄,預約體質測試,查詢體育課和體測成績等。教師則可以利用後臺數據長跑監測、學情分析和體測水平診斷,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多維度綜合性智能評價,精準評估教與學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