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年到了 6 月,體質測試工作已經進行了一半,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全校體測目前還沒開始。" 眼看著一學期即將結束,安徽的不少高校體育老師都有點 " 著急 "。
讓他們心裡沒底的不僅是今年的學生體測工作沒開展,更是擔心 " 宅 " 了這麼久,體測 " 優秀率 " 達標怕是要 " 難上加難 " 了。
2018 年起,安徽省教育廳印發相關文件,要求各高校體測的優秀率達 6%。而記者通過調查收集了安徽省內多所高校近年來的體測數據,雖說及格率基本在 90% 左右,但優秀率卻基本不超過 1%,有的高校去年的優秀率甚至只有 0.009%,與 6% 的目標相距甚遠。
【數據】
探訪省內高校體測優秀率
多數不到 1% 低的僅有 0.009%
近日,記者對安徽省內多所高校的大學生體測情況進行了探訪。由於疫情關係,原本定於上半年的一次體測只能暫緩,尚無數據。
安徽農業大學是傳統體育強校,並連續三屆獲得省運會的團體總分冠軍。然而,該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校體測的優秀率 2017 年為 0.5%,2018 年為 0.6%,2019 年只有 0.3%。
安徽師範大學體測工作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2019 年該校體測優秀率不到 1%,大多數學生分數都在 70-80 分。安徽財經大學 2019 年全校學生的體測優秀率不到 1%。而合肥工業大學 2019 年的體測優秀率僅為 0.009%。中國科技大學也表示:體測成績不太樂觀,優秀率更低。
安慶師範大學的體測優秀率為 4%,在記者採訪的眾多高校中,算是高分了。
【現狀】
引體向上是男生 " 痛點 " 不少學生拿 0 分
有學生因體測不合格肄業
據各高校提供的數據來看,想要達到 6% 的優秀率,著實有些困難。
那怎樣的體質測試成績可以算是優秀呢?記者了解到,根據目前大學生男女生體質健康評分標準,按照各個測評項目的加權分值,以男生為例,涉及身高體重比值、肺活量、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1000 米長跑、50 米短跑等項目,各項成績按照權重計算總分後達 90 分為 " 優秀 "。
記者採訪多位從事大學體育教學 20 年以上體育專業老師得知,從近五年來的體測成績來看,優秀率達到 6% 難度非常大。很多老師都表示,從這些年的實踐來看,大學生的整體體質是在下降的。
優秀率如此之低,除了和學生體質下降有關,體育老師們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
大學生體質測試項目中,女生的 800 米長跑、男生的 1000 米長跑,是讓大部分同學最 " 頭痛 " 的項目,引體向上更是很多男生的 " 痛點 ",有的同學甚至一個都做不了。
安徽農業大學體育老師稱,近年來,體育某一項拔尖的學生不少,但要想全面 " 開花 ",整體拿到優秀確實較難。
安徽師範大學體育老師則認為,這和學生自己的重視程度也有很大關係。" 打個比方,有的學生能跑 80 分,但這對他的畢業成績沒有多少影響,就及格萬歲了。"
安慶師範大學 2019 年的優秀率高達 4%,該校體育老師表示,這與他們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不無關係。該校目前將體測成績與畢業掛鈎,且體測分數只有達到良好以上,學生才能夠參與評獎評優。去年,該校就有一名學生因為體測成績不合格而肄業。
【外省】
大學生體測成績也不樂觀
及格率、優秀率均呈下降趨勢
是否只有安徽省高校體測優秀率偏低呢?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特意查詢了資料,聯繫長三角地區以及北京等地幾所高校,看一看他們的大學生體測狀況如何。
浙江省、上海市的大學體育老師均表示,學生體測成績不容樂觀,但兩省並未其優秀率納入考核。
江蘇省教育廳於 2019 年 1 月印發《關於在南京地區普通高校試點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級證書的通知》,南京地區高校對畢業年級學生進行測試,成績達到 90 分及以上的頒發優秀等級證書,成績達到 60 分至 89.9 分的頒發合格等級證書,不及格和免測的學生不頒發等級證書。目前,該地區優秀等級佔 2.07%,合格等級佔 70.59%,不及格及免測佔 27.34%。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的老師表示,2015 年至 2019 年該校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及格率一直在 90% 左右,優秀率這幾年都在 0.1%,2019 年達 0.49%,已是近四年最高成績。" 大部分學生集中在 60 分到 80 分這一檔。"
北京科技大學老師則表示,從近三年來看,學生體測及格率、優秀率均呈下降趨勢,不及格率是上升趨勢,不及格率能達到 3.5%,優秀率還不到 1%。
【部門聲音】
6% 優秀率標準從何而來?
安徽省教育廳:根據《"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目標制定
既然眾多高校的大學生體測優秀率僅在 1% 左右,那這 6% 優秀率的要求又從何而來呢?
記者經過採訪確認,該標準為安徽省教育廳擬定,於 2018 年通過文件發放給各高校執行。那麼該標準定下的依據又是什麼呢?據知情人士介紹,2016 年,國務院印發的《" 健康中國 2030" 規劃綱要》中要求 " 到 2030 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 25% 以上。" 在《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也提到," 到 2022 年和 2030 年,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良率分別達到 50% 及以上和 60% 及以上。" 據此,安徽省教育廳制定了學生體質優秀率逐年遞增的規定。
記者查找資料發現,在 2017 年,安徽省教育廳曾印發《安徽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在 " 工作任務 " 中明確,根據全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2017 年全省各類學校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應達優秀率指標定為 4%,2018 年起,全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優秀率指標每年上調 2-3 個百分點。因此 2018 年開始,優秀率提升到了 6%。《方案》中也明確了,體測結果將每年公布,公開發布《安徽省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藍皮書》,並制定了相關的考核要求。
【專家分析】
體育鍛鍊在高中階段存在斷檔
建議體測成績掛鈎學生考核評優
安徽省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訓練與競賽組組長、安徽農業大學體育部副教授詹新平分析,相較於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曲線的上揚,目前安徽省在校大學生的體質健康則不容樂觀。
" 近些年,上級部門把大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優良率和達標率列為學校總體考核工作以後,情況有所好轉,但是總體情況依然不容樂觀。"
大學生體質健康優秀率遠低於 6%,原因何在?詹新平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高中階段要應對高考,大部分學校體育課成了擺設,學校和家長不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練,都會導致學生體質整體下降。另一方面,進高校後,大部分學校一、二年級開設體育課,但是考核的標準不高,學生自覺鍛練的習慣沒有養成。"
詹新平分析,目前安徽省大多高校沒有把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成績掛鈎學生年終評優、評獎和畢業推研等。在教學上,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技術技能傳授,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項目關注程度不高等。" 據我了解,安徽省許多高校也正在做出改變。"
對於當前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體質健康,詹新平給出了建議:" 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鍛練習慣,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個階段的體育鍛練連接起來,不要讓大學階段來補前面的體育短板。" 此外,他也建議將體育測試成績納入學生的年度考核、評優、評獎學金和推免研究生等,也把測試成績作為大學體育老師的年終考核項目等。
" 我很支持將體育納入高考,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鍛鍊的重視程度。此前體育納入中考且分值逐年提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詹新平建議。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劉梅梅
【來源:合肥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