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教體藝[2007]8號文件正式頒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辦法。
這是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積極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
全面推行「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落實胡錦濤同志主持政治局會議「研究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和網絡文化建設工作」精神的一項重要舉措。
是「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勺指導思想,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是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的評價體系。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適用於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的在校學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按百分制計分。
測試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握力、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仰臥起坐、臺階試驗、50米跑、50米×8往返跑、800米跑、1OOO米跑等22個項目。
按學生的年級組別有不同的必測和選測項目,根據測試結果給出評分和評價等級。
一、《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大學生測試項目及測試方法
(一)50米跑
1.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測試。站立起跑,受試者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
發令員在發出口令的同時要擺動發令旗。計時員視旗動開表計時,受試者軀幹部到達終點線的垂直面停表。
以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小數點後第二位數按非零進1原則進位,如10.11秒讀成1O.2秒記錄之。
2.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速度、靈敏素質及神經系統靈活性的發展水平。
(二)800米或1000米跑
1.測試方法
受試者至少兩人一組進行測試,站立式起跑。當聽到「跑」的口令後開始起跑。計時員看到旗動開表計時,當受試者的軀幹部到達終點線垂直面時停表。以分、秒為單位記錄測試成績,不計小數。
2.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心血管呼吸系統的機能及肌肉耐力。
(三)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育的水平及營養狀況。
2.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併攏,足尖分開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與立柱相接觸,軀幹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
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於受試者頭頂。
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記錄員複述後進行記錄。以釐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測試誤差不得超過O.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