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進物理系
打死也要進去
11月12日,日本物理學家小柴昌俊於東京都內醫院離世,享年94歲。
2002年,他憑藉1987年首次觀察到的超新星中微子,拿下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桂冠。
但這位成就斐然的物理學家並非天生的學霸,相反,在校期間他是不折不扣的「差生」。他曾在諾獎發布會上,他曬出了一張倒數第一的成績單,讓所有人意識到,眼前的這位76歲的諾獎得主,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好學生」。
小柴昌俊出版的自傳《我不是好學生》更是記錄了他作為「差生」的往事,許多為成績單感到喪氣的年輕人在他的鼓勵下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
小柴昌俊
從小就是搗蛋鬼
1926年9月19日,小柴昌俊出生於日本的愛知縣豐橋市。
7歲時,剛上小學的小柴,可以說是「幹啥啥不行,調皮搗蛋第一名」。
練過幾天劍道,武士道精神沒學到多少,暴力傾向倒是挺嚴重的,見到啥不爽的,砸,被爸媽罵了,摔東西出氣。
別的小男孩雖然也調皮,但好在沒幹啥出格的事,最多也就是挨挨老師的罵。他倒好,膽子大到連政府門口的玻璃都敢砸。
而他砸玻璃的原因,竟然還是因為嫌它們擺得太整齊,這可氣壞了校長和老師:「這種學生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以後砸的就是我們的頭了!」
就這樣,小柴在日常表現的「操行」一欄中,被老師打了個最低分的「丙」。這還是老師看在他平時學習成績還過得去的份上,手下留情了。
然而,小柴這個奇葩學生,對於自己成績單裡的這個「丙」,越看越礙眼,竟然萌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既然這個「丙」去不掉,那我把其他的科目也變成「丙」,不就好了?
慢慢的,小柴的成績被其他同學甩開了好幾條街。
不過他也沒在怕的,畢竟他的夢想不是成為科學家啥的,而是成為一名和爸爸一樣的軍人:「文化課成績差不多夠用就行,練好劍道才是我該做的。」
然而,他的軍人夢,也沒有做多久。
突如其來的小兒麻痺症,讓他落下了病根——右胳膊不好使了。
無奈之下,小柴只能乖乖的回到學校繼續上學。
靠著以前的底子,小柴勉強考入了高中。
可家裡實在是太窮了,作為長子的他,不得不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供弟弟妹妹讀書。
他自己的成績也因此一落千丈,在學校混不下去了,他便整日在社會上跟著小混混到處欺負人,還沾上了抽菸的惡習,甚至一度想去紋身,加入黑道。
但好在,他殘疾的右胳膊讓黑老大一臉嫌棄,連黑道的門都沒讓他踏進去。
打死也要進物理系
當兵當不上,黑道也嫌棄他,留給小柴昌俊的唯一一條路,只有考大學。
但那時其他的同學,早就進入高考衝刺階段了,小柴落下的功課太多,完全不知道該從哪下手。
然而,有一天他來到澡堂洗澡時,無意間聽到別人對他的議論,徹徹底底的改變了他的一生。
「小柴君準備考哪個系?」「小柴君的成績不行啊,不管他要報什麼專業,反正肯定不會是物理,哈哈哈......」
後面回答的那個人,就是小柴昌俊的物理老師。
聽到物理老師的這番嘲諷,小柴在氣憤之餘,也暗自下決心:「我還偏就要學物理,狠狠地打你的臉!」
可他憑什麼能逆襲呢?要知道,物理是他最差的學科,高中幾年加起來都沒幾次及格那種。東大物理系,對於他來說,應該是毫無希望。
「我想進東大物理系,打死也要進去!」
學霸舍友朽津耕三(後來東大化學系名譽教授)聽到了小柴的這番話,決定幫一幫他,輔導他學習物理。
從那天開始,小柴幾乎天天跟在朽津耕三屁股後頭,沒日沒夜的學習物理,終於,在三個月後,他考上了東京大學的物理系,兌現了自己的諾言。
大學吊車尾
然而,考上大學,並沒有讓小柴昌俊一飛沖天。由於家裡還是一樣窮,他只能將全部精力都放在打工賺錢上。
因此,大學時代的小柴昌俊,幾乎沒有正經上過一節課。
成績嘛,當然是慘不忍睹了,除了實驗課,沒有一個優,全班倒數第一,面臨著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境地。
小柴昌俊的大學成績單
然而,「流氓地痞」的辦事風格,卻讓他和老師們的關係異常的好,其中一位老師,山內恭彥教授,甚至閉著眼睛就給他的畢業論文一個「優」,讓他順利畢了業。
山內恭彥:是看在你請我吃飯的份上!
不僅如此,在山內恭彥的推薦下,小柴昌俊竟然還進了研究院......
美中不足的是,自己研究生的學費還沒有著落,眼看著又要過上半工半讀的日子。
這時,山內恭彥教授又出現了,他告知小柴,研究生院有一個誘人的湯川獎學金:只要你拿下這筆獎學金,研究生幾年的學費就不用愁了。
194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湯川秀樹為了紀念自己獲諾獎而設立的獎學金制度,針對學習成績優秀的人,給予每年4萬日元的獎勵。
在獎金的誘惑下,小柴昌俊硬著頭皮寫出了他人生中第一篇理論物理論文《μ粒子的核相互作用》。
然而,論文因為計算錯誤的問題被多次打回,最後還是在山內恭彥教授的指導下,才終於獲得了通過,順利拿下了獎學金。
這麼一個差生拿了獎學金,自然是轟動了全校,甚至有人質疑說小柴的能力不可能拿獎學金。
這個消息傳到了朝永振一郎教授的耳中,但他似乎更願意看到「差生」逆襲的故事,竟然主動給他送上了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offer。
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朝永振一郎
離開了熟悉的日本,小柴沒有了天天混社會的誘惑,加上每月都有108美元的獎學金,小柴終於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這時的他完全丟掉了在日本上學時的懶散,一心鑽研實驗。
僅僅用了一年零八個月,就拿到了羅切斯特大學的博士學位。這在羅契斯特大學的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畢業之後,小柴昌俊去到了芝加哥大學,跟著著名物理學家、當時的宇宙射線國際合作的負責人——馬歇爾·肖恩做研究。
然而,小柴來了沒多久,悲催的肖恩就在一次滑雪運動中,莫名其妙的摔死了......而最熟悉業務的小柴,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新的負責人。
就在小柴慢慢的混出名堂、站穩腳跟時,他卻在1958年毅然選擇了回國,原因竟然是他覺得用英文跟這邊的科學家交流起來很費勁,吵架啥的總是吵不贏......
讓世界沸騰的中微子
回到了母校東京大學,小柴昌俊就一直在原子核研究所任副教授,並將目光投向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中微子。
中微子,輕子的一種,是組成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粒子之一,質量非常輕,不帶電,以接近光速運動,可自由穿過地球,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十分微弱,號稱宇宙間的「隱身人」。
1978年,小柴昌俊向政府提議建造大型中微子探測器——神岡探測器。
他親自帶領著工作人員,歷時五年,終於在一座深1000米的廢舊砷礦井中建起了這個巨型圓桶。
探測器造出來了,大家都在等待超新星爆發,不過在那之後的四年內,這個斥巨資建造的「神器」,一直沒有任何動靜。
小柴昌俊深知,這是一個諾獎級別的成果,但如果在他退休後,這個檢測器檢測到了中微子,諾獎也不會頒給他。
而那時,他已經61歲了,距離退休只有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他幾乎陷入了絕望。
當他無奈地嘆息著「上帝再一次跟我開了天大的玩笑」時,神岡探測器突然覺醒了!
某天下午,他如往常一樣,更換著觀測磁帶。突然間,磁帶上出現的信號,讓他瞪大了雙眼:距離地球16萬光年的大麥哲倫星雲,超新星1987A大爆發了!
超新星的爆發,釋放出大量中微子,估計有1億億個中微子穿過了神岡探測器,而真正被接收到的中微子,僅有11個。
但是,這11個中微子就足以讓小柴昌俊乃至全世界沸騰了。
因為這是人類第一次探測到來自太陽系之外的中微子,也是世界上第一次準確記錄了中微子發生的時刻、運動方向和能量分布。
2002年,為表彰小柴昌俊在中微子探測上的成就,諾貝爾委員會把物理學獎頒給了他。
在頒獎後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小柴昌俊竟特地曬出了大學那張倒數第一的成績單。
16門科目中,拿優的只有兩項,引得全場眾人大笑。
他說:「我是以倒數第一成績畢業的,但東京大學卻接受我當了講師、教授,我非常感謝東大的知遇之恩。」
小柴沒有辜負東京大學對他的信任,這個等了1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是最好的證明。
事實上,在小柴得知自己獲得諾獎的那天,還發生了一件趣事。
他收到了在東大時老師南部陽一發來的一份傳真,上面畫著一隻黑猩猩,生無可戀地躺在地上,似乎是看書看睡著了,旁邊配著文字:「好想當物理學家啊」。
南部陽一送給小柴昌俊的畫
這是南部陽一多年前畫的,雖然有一點嘲諷的意味,但更多的卻是對小柴的一種期待,對他「敢做夢」的肯定。
小柴昌俊也說,「每當看到這幅畫,就能感受到學生時代的那股衝勁,這麼多年過去了,想想還是會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