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師遠赴英倫教數學 英國孩子「顫抖」了嗎?

2021-01-08 觀察者網

據看看新聞2月1日報導,今年是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的第五個年頭。前不久,86名上海中小學數學教師應邀前往英國,在43所公立學校展開了為期兩周的交流。看看新聞Knews記者跟隨上海教師的步伐遠赴英倫,零距離記錄上海老師的英國教學。英國娃是怎麼學數學的,上海數學老師的到來,會讓他們「顫抖」嗎?

部分設備無法播放視頻請點擊這裡觀看

六串糖葫蘆,怎樣分給三個小朋友?面對這群兩年級的英國孩子,來自上海浦東南路小學的徐穎捷老師妙招不斷。發現孩子們有點跟不上,徐老師又緊接著拿出餅圖、色塊等道具,一點點的引導、示範。很快,孩子們領會到了分數這個概念。

對於這堂有些「超綱」的數學課,孩子們都很喜歡。蘭福德小學二年級學生諾亞說:「我喜歡它,因為它讓我感覺像在做遊戲。」學生哈娜也說:「有挑戰就會讓我成長,有挑戰會讓我學到更多。」

來自七寶明強小學的老師楊麗給五年級的學生們帶去的是巧算課程,這可是英國小朋友從未接觸過的運算方式。楊老師還自創了一些小朋友容易明白的「英文名字」,目標就是讓每個孩子都能聽得懂、跟得上,並且愛上數學。

課堂裡聽課的不僅有小學生,還有來自英國各地,乃至歐洲其他國家的老師或學者,有時候他們的聽課態度甚至比學生們更認真。公開授課結束,他們還要和中國同行舉行一次課後交流討論。旁聽交流,記者發現上海和英國在數學教學方面存在的差異還真不小。

在英國,小學生從一年級就會逐步接觸分數和小數的概念,相關的教學會一直持續到小學高年級;然而上海只在三年級打個基礎,八或九年級才開始介入分數的運算。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還發現,倫敦的小學低年級學生採用的是全科老師的教學模式,老師們一人身兼文法、數學、科學等多個科目,這樣做的好處是知識點豐富,但是常常會出現「學過」但沒「學會」的情況。像分數這樣的知識點,就會反覆出現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知識點多又缺乏關聯,使學生常常「消化不良」,實際學習效率遠不如上海。

上海的數學教學還有一些方面令英國同行印象深刻。比如徐穎捷老師對道具的運用,就讓英國老師很受啟發。通過使用道具,能先讓這些概念在學生的腦海中具象化,然後再教授更深入的知識。對於上海在數學教育上,重基礎、講方法的教學模式,英國的教育工作者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蘭福德小學老師馬克•史蒂芬遜認為,上海老師設計問題時非常用心,會用很多時間去推敲,確保問題環環相扣。英國國家卓越數學教學中心初中部主任卡羅爾•奈茨,則非常欣賞上海老師們把更多精力用在教授數學基礎概念的做法,她認為這樣能幫助學生構建更為深入的理解。

另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就是課後作業。英國的小學幾乎沒有作業,不少學校甚至把禁止留課後作業寫進了校規;初中的作業量也不大。在英國,一堂課持續一個小時。在課堂上,老師會花大量時間帶領學生一起做練習,減輕課後的負擔。而在上海老師看來,小學35分鐘、初中40分鐘的課堂時間最有效率,而適當的課後作業則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也可以幫助老師評估學生個體的學習效果。

另外,英國學生做題通常直接寫答案,不用寫明解題過程。上海老師就發現,在解方程式的時候,不少英國學生會拿自然數一個個填進方程,把答案湊出來。結果自然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在上海的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的是解題過程,有時甚至要求一題多解。

而對於遠赴重洋的上海老師們來說,圍坐式的課堂、活潑的氛圍、更像朋友般的師生關係,這些英式教育中的亮點,也讓他們大受啟發。七寶明強小學數學教師楊麗舉了個例子:有的老師會跪在地上跟小朋友互動,這樣的課堂氛圍更好,師生的關係也就更加平等。

教學相長,兼容並蓄,交流項目給中英雙方的數學課堂帶來的變化,讓教師和學生都受益匪淺。

中英兩國在數學教育上的跨國交流起於2014年。至今已互派中小學教師約548人次,英格蘭地區有5000所公立學校先後迎來了上海數學老師授課交流,旁聽觀摩的英國教師超過12000名。當地教育部門希望通過借鑑更注重優質均衡的「上海模式」,來縮小尖子生與掛車尾學生之間的差距。而上海的老師們也在交流中取長補短,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蘭福德小學校長西姆斯•吉本斯介紹說,如今他們教學變得更慢、更深入了,因為要確保每個學生都掌握,每個人都能跟上進度。英國國家卓越數學教學中心小學部主任黛比•摩根說:「管用的是"上海魔法"。師生之間的交流就像打桌球一樣有來有回,這讓學生學的效果更好,也更享受學習數學。」

浦東南路小學數學教師徐穎捷自豪地說:「現在上海的數學教育已經被越來越多全球發達國家所認可,這是我覺得十分自豪的地方。」

近年來,上海基礎教育在全球影響日益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各種渠道借鑑上海中小學數學教育經驗,探尋上海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奧秘。輸出海外的「上海模式」,背後正是上海基礎教育多年來不忘教育本質、以每一個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己任的生動體現;勇於擔當教育綜合改革的先行者、實踐者和推廣者,這也是上海數學教育的魅力源泉。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驥 劉水 視頻編輯:李吟濤)

相關焦點

  • 英國引進《真正上海數學》教材,明年初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英國《衛報》在介紹「上海精熟教學模式」時稱,這種模式強調「全班整體教學」,每節課集中講授一個數學概念,不是點到為止,而是突出教學的深度,直到全班所有同學都掌握之後,老師才會繼續傳授新的東西。在上海的小學裡,對於沒有完全理解課程內容的學生,老師還會經常在當天補課,以確保這些學生能夠在第二天開始學習新內容之前,與其餘學生處於同等水平。
  • 英國專家:中國數學教學體系能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結果是上海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國際上排名第一,德國,英國,美國,甚至連新加坡,日本都排在後面,這裡的奧秘是怎樣的呢? 上海小學教師的教課生涯和世界其他國家老師是不一樣的,有一點就是,每一個老師專攻一定的科目,如果你教數學的老師那你就只教數學。這些專業的教師需要連續5年接受專業的培訓,這個培訓針對固定年齡層的學生,在這5年中,教師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從事的科目和學生的學習情況。
  • 「上海方法」讓英國超5000所學校著迷,魔法秘密就在這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下同)給孩子們帶來全新數學學習體驗的老師,來自他們在地圖上標註了很久的地方——中國,上海。從2014年起,上海市教委、英國教育部分別通過上海師範大學和英國國家卓越數學教學中心代表共同啟動了一項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截至目前,中英雙方分別在此框架下共計互派中小學教師約548人次。
  • 「九九乘法表」被英國引進,英國老師驚嘆:原來中國孩子是這樣算數的
    2015年英國的廣播公司BBC拍了一個紀錄片,引起了全球的廣泛關注,紀錄片中,一所英國的中學請了幾位中國的老師前去授課,因為中國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非常聞名的。在片子裡,我們看見了英國的學生與中國老師鬥智鬥勇,也正是在視頻裡我們發現,原來英國的數學教育那麼差。
  • 上海培訓首批具備國際教學能力的自然科學老師
    對話:培訓班負責人、曾赴英國教過數學的曹楊中學政教主任莫文驊英國不缺乏學霸,厲害的學生把我這個中國老師也問倒了澎湃新聞:這次參加自然科學學科國際教學能力培訓的學員普遍比較年輕,而且英語老師居多,學校在學員的選拔上有哪些要求嗎?
  • ...上海,人工智慧,附中,教材,開學,數學,老師,物理,-上海頻道-東方網
    報到、入住、領取新生大禮包、參觀校園……學生、家長和迎接他們的老師、學生志願者們都忙得不亦樂乎。在環境與地理科學學院,來自遼寧的一對父母開著房車來送孩子,他們的雙胞胎女兒一個考入上海師大,一個考入南京師大,家長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這次坐房車經過4天的長途旅行來報到也是初次體驗。接下來,這對父母還將繼續開車,把妹妹劉翔飛送到南京師大報到。
  • 上海一體育老師舉辦數學補習班,學校不幹預,家長覺得撿了便宜
    上海一體育老師舉辦數學補習班,學校不幹預,家長覺得撿了便宜。關於補課,在家長們的認知範疇內,一要有優秀的學科教師任教,二要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至於補課費用,儘管付出去時感覺很咬手,但為了孩子提高成績,眼不眨心不跳大把大把地擲出」銅的銀的「,很是豪爽。
  • 英國要用中國方法教小學生數學了,英國網友炸開了鍋
    英國人數學差,是出了名的。前首相卡梅倫去年在一次講話中強調乘法表的重要性,然後記者問他8x9等於多少……他直接轉移話題,說自己只在送孩子上學的車裡和孩子練乘法表。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的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導致英國政府每年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200億英鎊。痛定思痛,英國政府決定向數學大國,中國,取經。
  •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老師:孩子對乘法真正理解了嗎?
    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老師:孩子對乘法真正理解了嗎?很多孩子應用題不會列式,原因是什麼,一部分原因是對運算的含義並不是很理解,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主要讓孩子理解乘法的含義,孩子們到底學得怎麼樣,接下來老師分享一套二年級數學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 A-level數學很難嗎?英國人的數學怎麼樣?
    有人覺得英國人數學很差,真的有這麼差嗎?我給你舉個幾個慄子。據統計,有一半的英國人數學運算能力只達中國小學生畢業水準。 英國人的數學不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為了挽回顏面,英國首相德蕾莎·梅伊在2018訪華時,首站落地武漢便籤下了價值5.5億英鎊的中英教育協議,此外針對英國教師數學教學能力的培訓,
  • 給孩子「魔法棒」,網課數學老師硬核提分40
    李老師說,孩子的教育需要父母、學校、老師共同配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成績,情緒激動,甚至打罵,這反而會帶來副作用。李老師多次與廣熙父母溝通,並建議與學校老師加強聯繫,問明原因,幾方一起努力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 英國的基礎教育改用中國的數學課本,要給中國交版權費嗎?
    英國的基礎教育,改用中國的數學課本後,當然要給中國交版權費!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呢?我查了下外媒的英文報導,都只提到英國政府引進了《真正上海數學》(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給英國的中小學生使用。
  • 上海數學老師讓孩子給父母出考卷,2位100分的家長,卻大不相同
    原來在上海市世界外國語小學,比孩子先走上考場的,是一群爸爸媽媽。  期末複習課上,五年級數學老師龔豪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業——請孩子結合本學期數學課內容,出一張完整的考卷,由爸爸媽媽來完成,再交給孩子們批改訂正。  ——1月10日《新民晚報》
  • 二年級孩子數學考95.5,老師卻說不算優秀,寶媽質問老師反被打臉
    所以,很多家長都會在孩子考試前說上一句「加油考啊,爭取考到90分以上,要是考到滿分,爸媽給你一個大獎!」不過,有時候老師和家長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一位小學老師說,孩子雖然考了95.5分,但這並不優秀。這又是為什麼呢?
  • 華裔數學天才8歲高考得760分,31歲獲數學界諾獎!他會回國嗎?
    一、智商超越愛因斯坦的數學天才陶哲軒1975年7月份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是上海人,畢業於香港大學,後來移民澳大利亞成為了一名醫生,母親曾做過中學數學教師,是是數學和物理專業的高材生。由此可以看出,陶哲軒後來之所以能在數學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有一半功勞源自父母的優秀基因以及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 上海產石油鑽井平臺遠赴波斯灣採油
    「能源顯現者」踏上了遠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迦港的航程。 龔軻軻 攝中新網上海10月27日電(陳靜 葉真於)27日,滬產石油鑽井平臺「能源顯現者」(Energy Emerger)出境「服役」,將赴波斯灣採油。
  • 傳說英國人民數學差 7張圖告訴你有多差
    話說英國政府最近終於意識到,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一年導致英國經濟損失200億英鎊!! 他們發現上海工人階級的小孩的數學能力都超過他們上流白領階層小孩的數學的時候,終於決定從中國引進最NB的數學老師來英國,教他們怎麼教數學-。- ……好吧。來圍觀下英國人的數學能力。
  • 他們,數學真是體育老師教的!
    上海一中學班主任「跨界」輔導學生數學,有人提升20多分!而他竟是體育老師…相信很多人都開過這樣的玩笑「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這句調侃,在上海師範大學第三附屬實驗學校卻是一個例外。學校內有一位老師,他不僅是體育老師、班主任,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數學成績,在和數學老師商量後,還在放學後開了一個數學輔導班。
  • 數學試卷91分孩子笑了,老師卻不開心:誰教你「錢」是單位的?
    小強是個小學三年級學生,最近班裡換了個數學老師,一下子讓他有些適應不過來。這個老師特別嚴厲,要求全班學生都要盡全力學習,爭取成為全級數學最優秀的班級,所以對每一次的作業和考試,他都一絲不苟。甚至孩子考了試卷91分,他看到了也還是不開心。
  • 英國教師「化身」小學生「模擬數學課堂」與中國教師切磋教學技巧
    李立基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陳靜 劉文婷)107名英國教師17日「化身」成為「小學生」,他們跟著上海市黃浦區曹光彪小學的陳懿懿老師和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小學的繆敏珠老師「學習」滬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數射線上的分數》部分。在「模擬數學課堂」上,英國老師們積極參與到兩位中國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