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基礎教育改用中國的數學課本,要給中國交版權費嗎?

2021-01-09 詩安

英國的基礎教育,改用中國的數學課本後,當然要給中國交版權費!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呢?

我查了下外媒的英文報導,都只提到英國政府引進了《真正上海數學》(Real Shanghai Mathematics)給英國的中小學生使用。這套教材一共36本,是給小學1-6年級的學生準備的,由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Happer Collins)出版。

哈珀柯林斯並不是免費使用這套教材。

他們按照商業流程和這套教材的中國版權方籤訂了合同,並由上海的部分老師以及其他專家一字一句翻譯後才出版的這套教材。

當時哈珀柯林斯集團稱這次籤約是「歷史性的時刻」——因為是首次原封不動地把一套給中國學生用的教材,引進給英國的學校。

哈珀柯林斯集團到底花了多少錢來付版權費,網上並沒有報導,但是這套教材在他們的官網上賣8鎊一本(約70元人民幣),一套書36本,全部買齊的話要2500元左右。下圖是哈珀柯林斯的官網截圖。

哈珀柯林斯當然更不可能無償讓英國免費使用這套教材。

據媒體報導,英國將在未來4年陸續投入4100萬英鎊 (約合3.5億元人民幣),在8000 所小學推廣中國數學教育模式,其中包括採用《真正上海數學》這套教材。

所以,英國的基礎教育,改用中國的數學課本後,不但要交巨額版權費(通過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還要付出更大代價來宣傳、推廣中國先進的數學教學模式,這個費用也不低呢!

都看到這兒啦,順便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徐令予:女王陛下,你的子民要用洋人的數學課本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令予】 3月14日在英國倫敦的書展上,《柯林斯學習》與《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籤署了翻譯出版上海小學數學課本協議。《柯林斯學習》是世界著名的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的英國分部,他們計劃從今年9月起發行英文版上海小學數學課本,全套為36冊供英國學生使用。
  • 上海老師遠赴英倫教數學 英國孩子「顫抖」了嗎?
    據看看新聞2月1日報導,今年是中英數學教師交流項目的第五個年頭。前不久,86名上海中小學數學教師應邀前往英國,在43所公立學校展開了為期兩周的交流。看看新聞Knews記者跟隨上海教師的步伐遠赴英倫,零距離記錄上海老師的英國教學。英國娃是怎麼學數學的,上海數學老師的到來,會讓他們「顫抖」嗎?
  • 英國引進《真正上海數學》教材,明年初走進英國小學課堂
    目前,在柯林斯學習出版社官網上,已經有關於《真正上海數學》的專門介紹。出版社稱,「《真正上海數學》是一套面向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數學教程,該教程以高質量的課本為核心。這些浸入式教育資源,翻譯自上海最暢銷的數學教程,將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熟練掌握數學知識,並開發出他們的無限潛力。」
  • 英國教師「化身」小學生「模擬數學課堂」與中國教師切磋教學技巧
    李立基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 (陳靜 劉文婷)107名英國教師17日「化身」成為「小學生」,他們跟著上海市黃浦區曹光彪小學的陳懿懿老師和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小學的繆敏珠老師「學習」滬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的《數射線上的分數》部分。在「模擬數學課堂」上,英國老師們積極參與到兩位中國老師的課堂教學活動中。
  • 日本的基礎教育讓我感到震撼
    我對日本基礎教育的了解是從日本著名漫畫家佐佐木洋子的一套漫畫書開始的。     那是2007年年底,我的兒子一歲半,經朋友推薦,我買了佐佐木洋子編繪的噼裡啪啦叢書給他看。這套書共有7冊,每一本書講的事情都是寶寶身邊的事情,有的教小孩子怎麼大便,如《我要拉巴巴》;有的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我去刷牙》。
  • 閱讀、數學、科學能力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是教育強國了嗎?
    如果讓你對中國學生的綜合能力在全世界中進行排名,你會給他們排到第幾?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上海、北京、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取得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均排名世界第一的好成績。本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好消息,但數據公布以來,圍繞這一排名所產生的質疑和發問從未停止過:PISA權威嗎?這個成績真的能代表我國學生的真實水平嗎?中國是教育強國了嗎?
  • 英國要用中國方法教小學生數學了,英國網友炸開了鍋
    英國人數學差,是出了名的。前首相卡梅倫去年在一次講話中強調乘法表的重要性,然後記者問他8x9等於多少……他直接轉移話題,說自己只在送孩子上學的車裡和孩子練乘法表。英國國家數學能力中心的調查顯示,英國成年人數學不好導致英國政府每年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200億英鎊。痛定思痛,英國政府決定向數學大國,中國,取經。
  • 不僅數學好,長得還帥,然而他們的顏值全被課本毀了
    整日待在實驗室,穿著工作服忙碌得沒時間打理自己真是這樣的嗎?英國物理學家「電學之父」和「交流電之父」課本上現實中麥克斯韋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現實中牛頓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闡述三大運動定理被譽為「近代物理學之父」課本上現實中
  • 日本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中國學生:確定不是送分題?
    大家好,本文和大家分享一道日本初中數學競賽題:分解因式。分解因式是初中數學非常重要的知識板塊,國內學生都會進行大量的練習,不少國內學生看到這道題後表示這就是一道送分題,甚至有學生表示這道題還沒有中考題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
  • 特級教師的心聲:基礎教育最需要什麼
    他們一點也不居功自傲,反覆述說的是對母校的深深眷戀和感激之情;是對當年服從祖國的需要,去農村、去基層、去邊疆的選擇無怨無悔;是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反思。    農村缺乏好教師    「我只想提一個問題,一定要重視農村的基礎教育。」    湖北黃梅縣第一中學特級教師嚴志學是北師大歷史系64屆畢業生,在基層的教師崗位上他已默默耕耘了30多年。
  • 沒有哪國的基礎教育不挨罵,虎媽的中西結合路線才是正解
    自從2013年,上海15歲組學生在以閱讀、數學、自然科學為主的PISA測試中獲得65個國家中的第一名,世界就開始聚焦中國的基礎教育。▲丹麥9年級的孩子做中國中考數學試卷平均分為30,這還是抽掉了超出丹麥教學大綱的題目之後的得分第二支紀錄片,講的是5名中國老師在英國漢普郡的一所中學實施了4周的中國式教學試驗。
  • 世界網友討論誰的數學最難,五個亞洲國家入選,三個受到中國影響
    2015年的BBC紀錄片《中國老師來了》記錄了一次中國老師和英國老師長達四周的對決,這不僅是老師與老師之間的較量,更是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的對決,在這四周內,英國學生完全感受到了中式教育的可怕,但是四周後的測驗上,他們的測驗成績超過了英國老師帶領的班級。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基礎教育不紮實,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 「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8月6日,數學大師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開門見山道出了他的隱憂。 作為目前華人數學界的領袖人物,丘成桐先生不僅在學術上造詣深厚,而且十分關注國內數學人才的培養。
  • 課本裡的中國科學家
    課本裡的中國科學家【課本裡的中國】在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日復一日、專心致志地探索未知世界,用智慧和汗水不斷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創造了聞名於世的科技成果,書寫著屬於中國的科學故事。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烙印——中國科學家。
  • A-level數學很難嗎?英國人的數學怎麼樣?
    兩者獨立性 A-level數學要比GCSE的數學更加獨立,ALEVEL的細分版塊裡還有力學、統計學的內容,這就需要學生有很高的適應能力,因為你的精力不僅僅只是數學了。
  • 今年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誕辰110周年!
    曾經學過的這類問題嗎?當你想泡壺茶喝時洗水壺要1分鐘,燒開水要15分鐘,洗茶壺要1分鐘,洗茶杯要2分鐘,拿茶葉要1分鐘你應該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才能保證喝到茶並且所花時間最短呢?熟練運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比如放學一回家,就讓媽媽開始做炸雞,與此同時自己開始寫作業,等作業寫完炸雞也做好了,就能一邊啃著炸雞一邊看動畫片了在不斷地學以致用中我們也懂得了應該如何合理、高效地安排時間而《統籌方法》這篇課文的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數學之父」「人民的數學家」——華羅庚
  • 數學、英語、語文——基礎教育的「主科」為什麼是這三科
    每一個小朋友從讀書開始就要面對數學、語文和英語三門課,被我們那一代人稱為「主科」,直到上了大學文理科生才會開始分別不再學習「數學」和「語文」。這三科很少有孩子都喜歡、都擅長的(個別學霸除外),那麼為什麼新中國要選擇這三科作為基礎教育雷打不動的「主科」呢?
  • 8000所小學將用中式方法教數學 英國網友怎麼看?
    (文/ 觀察者網 陳軒甫) 英國教育部12日宣布,半數小學將採用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的數學教學方法,涉及的小學總數約8000所,撥款達5400萬美元,觀察者網此前也做了報導。 然而,這幾天陸續有國內媒體發表評論,稱「英國孩子們也要死記硬背學數學了」,「『死記硬背』法的漂洋過海,或有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徵象,但也不足以體現填鴨式教育的高人之處」。 當然,這種論調在英國也有市場,可隨意貼標籤的說法早就被英國官方打臉了。
  • 小學數學:從9到1加減得100,家長怒斥出錯題,老師默默拿出課本
    班主任出面了,她對大家說,「這道題出自我們的數學課本第35頁,認為它是錯題,說明沒有認真看書預習;知道題意卻做不出來,說明孩子還需要家長數學思維的訓練。」臉紅的家長翻開課本,果然是書上的練習題,題意是可以用相鄰的數字組成兩位數,考察學生對100以內混合加減法的掌握情況。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呢?
  • 英國專家:中國數學教學體系能促進社會階層流動
    校對:mathyrl微信、手機QQ搜索關注 MathDuoDaa 每獲得更多數學趣文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中國上海在2009年和2012年參加了三年一度的針對15歲學生學術能力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PISA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