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業孩子變看客 三年級孩子做水鍾全家總動員

2021-01-08 新華網

  暑假漸入尾聲,許多學生與家長開始為暑期作業煩心。

  放假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暑假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學校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研究布置學生暑假作業。嚴禁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尋找夏季大三角、自編小報、製作水鍾、烘焙打卡,記者調查多個學生家庭卻發現,很多暑期作業孩子很難完成,為了讓孩子能上交一份漂亮合格的暑假作業,不得不全家總動員,甚至會找專業人士代做。

  形式各異的作業在增加家長壓力的同時,代做、代勞也無益於孩子的思維啟發。假期作業並不是在「親子」的名義下為難家長與孩子,而是讓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多實踐、多探究,家長們並非甩手不管,而是為孩子提供必需的工具,與孩子一起梳理知識,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有難度 三年級孩子做水鍾全家上手

  木架、紙殼、水瓶……組成的水鍾終於完成,劉先生拍打著頸椎長出一口氣。

  「總算幫兒子把作業趕完了,基本屬於全家總動員了。」劉先生坦言,製作水鍾主要是完成由擺錘和齒輪操縱的計時器。對於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手工作業有些難度,家長不替孩子「代工」,幾乎很難完成。

  劉先生先是百度了解如何製作,再由妻子準備木頭、紙箱等工具材料,身旁的孩子則圍在父母周圍打轉。劉先生利用紙箱剪下圓形鐘錶盤時,妻子已經將羅馬數字查好,帶著孩子一起在錶盤上塗寫。

  按照圖示,劉先生一步步地組裝木架、標記刻度。劉先生表示,學校布置的一些作業難度較大,儘管要求要由學生完成,但真實的情況卻是,如果家長不幫忙、不代勞,對孩子來說,一些作業便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家長李女士也有同樣的感覺,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每到寒暑假,便留有不同樣式的作業,手工作業、調查報告、PPT……有時候需要孩子完成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最後呈現出來的要包含照片、文字等。「只有通過家長的手來幫孩子去做這些,有的時候甚至集全家之力。」

  今年,李女士收到的孩子作業是「尋找夏季大三角」。尋找夜空中織女星、天津四、牛郎星三顆亮度極高的恆星,進而形成的巨大三角形。「家長要把觀測的照片拍下來,最好用遠程高清晰的相機拍攝出夏季大三角星空,最後交到學校。」

  在李女士看來,今年的暑期作業雖然也讓家長參與其中,但是對於這種實踐的方式,她較為認可。「和孩子一起觀星是一種好操作,孩子能夠全程參與又有一定意義的行為,相比於此前浪費實踐走過場的作業好很多。」

  太奇葩 每天要在微信群裡曬家長體重

  奇葩的作業不僅在中小學中出現,在幼兒園留下的暑期作業,同樣讓家長很心傷。

  徐女士的女兒即將升入幼兒園大班,在暑期的一個月時間中,幼兒園給孩子留下了一些作業,而作業的內容則讓徐女士有些心傷。

  每周需要在家長群中打卡烘焙,對於徐女士來說,這成了她每周最大的負擔。家長群中,一些家長踴躍曬出烘焙過程及成品照片,讓本想隨便應付一下的徐女士有些坐不住。她開始在網上訂購了全套的烘焙用品,下載了多份製作方法,每到周末就忙碌在廚房中,而女兒則在客廳裡聞著烤箱裡飄出的奶香味。

  最讓徐女士心傷的是在群內每天統計孩子的身高體重,同時還要上報各位媽媽的體重。徐女士體重超過130斤,被要求減肥。而一些體重只有90多斤的家長,則被老師要求日後要營養均衡。「這簡直沒法理解,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整個暑假中,還時不時地監督一下。」在徐女士看來,對於暑期帶著孩子做家務這樣的打卡方式,自己比較贊同。但是,強迫要求烘焙打卡,監督家長體重則十分無奈。「雖有意見又沒法直說,群裡有的家長十分熱衷這樣的監督和打卡,為了不讓孩子在開學後的總結中比較失落,自己也只有硬著頭皮去做。」

  在徐女士看來,自己好像被裹挾其中,既不能不做,又很不情願去做。每次烘焙,孩子就是拍打拍打麵團,更多的時候是坐在桌上等著成品。「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作業沒有太多的作用。監督體重,是為了跟孩子一起有健康的飲食方式,但是這樣的監督讓家長十分不舒服。不得不做又不能不做,暑期作業成了一種負擔和羈絆。」

  趕進度 家長給孩子買寫字機器人

  「這款寫字機器人,可以模仿你的筆跡,寫字繪畫都不成問題。」快要開學,某電商平臺上售賣的寫字機器人,銷量也隨之上升。該「機器人」更像是一條機械臂,筆能夾在臂的一端,機械臂控制著筆在紙上順滑地寫下文字。

  某電商平臺網店銷售人員介紹,只需要將寫字機器人連接到電腦,下載相關軟體,並提供電子版文稿,它就能把文稿內容原原本本地抄寫到紙上。如果要抄寫書本上的文字,沒有電子版文稿,只需要將書本上的文字拍照下來,軟體能抓取圖片中的文字,同樣能實現抄寫。「可以模仿本人的筆跡,字體庫裡我們已經創建好了手寫字體,有800多種字體。你也可以創建自己的字體,需要一個個錄入字體庫,國標一級字庫3755個漢字,使用頻率達到了99.9%,錄入它們就能滿足日常書寫需要。」

  小何在8月初就購買了這款寫字機器人,他告訴記者,這個機器人特別厲害,簡直是寫作業神器。「只需要把要寫的內容弄到電腦上,它自己就能寫了,我在一旁幹別的事情就好了。」小何知道這款「作業神器」,是因為同學的推薦。「眼看假期要結束了,作業還有一大半沒完成。」

  該寫字機器人的售價為800元至1000餘元,甚至還有家長主動購買它來替孩子完成抄寫。在某網店的評論區,有買家留言:「我是買來幫孩子抄題的,沒辦法老師留的作業太多了,一個小學生每天寫到夜裡12點,而且有時候老師罰抄,作為家長只能想辦法應對……」記者私聊該買家,他表示,只會用機器人來給孩子抄題目,答題還是孩子自己來。

  專家點評

  多實踐、多探究的作業更應提倡

  快要開學,李女士和即將升入五年級的兒子趕製起了手抄報。她告訴記者,學校常會布置一些手工作業,像是用家裡易拉罐、瓶蓋拼裝成小火車小檯燈,或者是一些科技小製作、小實驗。手抄報也是孩子經常做的,一般會做語文課文的讀書筆記手抄報,像是《西遊記》、《城南舊事》,或者以春節、國慶這些節日為主題去寫內容、畫圖。「一般來說,家長都會一起完成手工作業,比如說科技小製作,家長得給孩子備材料,有些材料特別不好找。對於手抄報,孩子年級低的時候也沒法獨立完成,我得跟孩子一起設計,一起製作,至少也得啟發他怎麼設計。」

  「很多家長幫孩子做手抄報,結果大部分都成了家長做,孩子就寫點字。有的家長不會做手抄報,只能求助親戚,或者是找代做,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的手抄報在班上能獲獎。」一位教育工作者表示,其實做手工作業是考慮到孩子的素質教育,但這麼弄反而變了性質。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雲曉認為,一些較為奇葩的假期作業不僅不能讓孩子受益,反而成為孩子與家長的負擔,甚至因為家長無力應對,影響了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學校以任務的方式,家長在群中打卡響應,也讓一些家長不堪其擾。也才有了以代做作業等不良方式來敷衍應付老師與學校。

  「中小學生最好的暑假作業就是社會實踐,假期就是要過不同於學校的生活,而一場讓孩子記憶深刻的社會實踐,可以豐富孩子的人生閱歷,甚至會讓孩子終身受益。」孫雲曉表示,假期作業並不是在「親子」的名義下為難家長與孩子,而是應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去多實踐、多探究,家長們並非甩手不管,而是為孩子提供必需的工具,與孩子一起梳理知識,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為孩子的興趣創造條件,不影響他們的觀點,也不幹涉他們的興趣自由。不能讓家長成為完成作業的主力,而孩子則在一旁旁觀。(記者 趙喜斌 謝宇航)

相關焦點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日本孩子「別樣」暑假作業,至少用一個月時間。網友:我都想做了!
    一到暑假,許多中國小朋友就奔波於各種補習、興趣班之間,孩子的課業負擔甚至比平時還重。那麼在鄰國日本,小朋友們是如何度過暑假的呢?日本孩子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日本的兒童教育學家將孩子10歲之前的這一時間段,稱為「加速」時間段,並告誡父母們在孩子的「加速」時間段內,要養成孩子好的生活習慣,並注意在生活中和玩耍中寓教於樂,真正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和喜愛,為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這樣,孩子們才會隨著成長在學習中展開翅膀,一鼓作氣地「加速」「離陸
  • 有孩子做點家務要給錢,也有孩子給錢也不做家務 面對「小懶蟲...
    新華調查「暑假與其逼孩子做作業,不如教他做家務。」「孩子做不做家務,直接影響學習和就業!」「暑假讓孩子做些啥?快收下這份兒童做家務年齡對照表,捨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進入暑假以來,多個微信公眾號不約而同發文勸家長讓孩子做家務。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詞彙表匯總,涵蓋所有課文!開學變黑馬!
    開學變黑馬!在小學語文階段,生字詞彙是非常重要的知識。不管是閱讀理解還是寫作,甚至是審題,都需要有豐富的詞彙量。才能正確而熟練的解讀題目的意思,做出正確的解答。認識生字是學習的第一重點,上課之前老師都會讓同學們把生字詞預習一遍,不認識的自己查字典,才能有助於理解全篇文章的意思。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別人家孩子」有秘密 保持積極情緒
    小睿漸漸不開心起來,做作業、看書的積極性不高了,還越來越拖拉,學習效率大不如以前。  後來,媽媽意識到小睿的變化,每天抽出時間接他放學。從學校步行回家的40分鐘,成了母子倆最親密的交流時間。小睿給媽媽講學校的見聞、自己的進步,媽媽的傾聽和讚賞給了小睿很大的鼓勵。雖然和媽媽一起走回家比坐校車費時間,但小睿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很快完成作業後,又像以前一樣興致勃勃地讀起書來。
  • 三年級數學:乘除法豎式練習60頁!可當暑假作業布置,很實用!
    進入小學三年級,數學這門學科的難度也變得更高了,尤其是計算部分,難度可不只是一二年級時候口算就可以解決的,而且在計算當中已經需要孩子們進行豎式之類的計算的。鑑於此,對於小學的三年級的孩子來說,作為家長我們是可以幫孩子培養這部分的技能的,尤其是暑假的時候就更是練習的好機會了,所以說老師為大家準備了60頁的計算練習題,希望家長們為自己孩子列印收藏!文末有全文電子版列印方式。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就多多關注吧!
  • 愛閱讀|你的暑假科學作業做完了嗎?大禮包來了!老師選了三道難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暑假眨眼過了大半,各位小主的作業進度條是啥狀態?即將大功告成,還是隻字未動?有沒有被又要動腦又要動手的科學作業難住?我們在朋友圈手機了三道有點難的暑假科學作業題目,請來幾位科學老師,給大家指點迷津。
  • 孩子做作業拖拉,家長束手無策,寫作業需陪伴?家長該如何教育
    最近經常上熱搜了一個話題,就是家長該不該陪孩子寫作業?我在抖音上也刷到很多這類的視頻。其中有一個視頻是這樣的,一個媽媽正在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應該是一,二年級,因為在寫漢語拼音的時候呢,孩子不會分開寫,而是寫成一長串像寫英文一樣。
  • 二升三年級的同學,把握好暑假準備好這些資料,學習如虎添翼
    #時間流逝如此之快,以至於二年級學生眨眼間又迎來了新一個暑假。暑假後就要升入三年級!大家都知道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語文學習的知識難度和深度都已經增加。結合閱讀理解和作文,尤其是作文,它確實是對每個孩子教科書所學知識的全面測試。學習和閱讀積累的水平可以看出孩子們的差距。甚至我們的老師,當他們提到暑假後的三年級,尤其是作文時,也會擔心。
  •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轉眼間,暑假已經過半,同學們有沒有按時完成暑假作業呢?還是在家裡看電視作業還沒開始做呢?從家長們給我反映的反映來看,大多數的同學們都不能按時完成暑假作業,也沒有實施自己的暑假計劃,就知道在家裡看電視睡懶覺,在家長千般的催促之下,才能勉強動動筆,看看書,寫寫作業。開學之後,同學們又將會面臨不同的挑戰,迎接新的學習難度。
  • 蘭州市小學生暑期作業花樣百出 勞動類「新」作業讓學生快樂過假期
    假期作業裡書面的內容減少了,而做家務、逛超市、旅行、看電影等這一類邊學邊玩的「新型」「綜合」作業多了。由此,孩子們對這個剛剛啟動的假期充滿了憧憬。數學作業是進超市購物剛放假,城關區的陳女士問小學三年級的女兒,假期作業是什麼?「假期數學沒作業!」小姑娘挺開心。
  • 浦江黃宅鎮小:玩轉科學實驗 享受快樂暑假
    小朋友們,你們的暑假是怎麼過的?看電視,玩遊戲還是輔導班?浦江黃宅鎮中心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過得可有趣了。你們瞧!雞蛋在鹽水裡浮起來啦!今年暑假,黃宅鎮中心小學不僅布置了常規暑假作業,而且還額外布置了能夠啟發孩子思維的有趣的個性暑假作業。
  • 孩子通過夢想卡等方式表達新學期願望
    2013年09月03日 01:35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別具一格的暑假作業,新奇有趣的開學典禮……  昨天是各個中小學正式上課的第一天,學生們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迎接新學期的開始
  • 暑假孩子近視度數又漲了?開學臨近,這些防控近視的知識,家長一定要...
    又過了一個暑假,孩子的視力怎麼樣啦?  最近,中教君看到中國青年報社對近兩千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8.6%的受訪家長稱孩子在暑假視力下降了。對於孩子暑假視力下降的原因,82.8%的受訪家長歸因於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  暑假期間,很多孩子無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加上不健康的用眼習慣,導致視力下降。  有家長開始擔心,孩子這麼小就近視了怎麼辦?
  • 孩子學習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除法的那兩周!
    孩子學習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除法的那兩周!1孩子學習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除法的那兩周,可以用一句話予以概括:「孩子身體無比得累,像被掏空;心太累,有一種劫後餘生的錯覺。」2 孩子學習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第一單元小數除法的那兩周,學習基本不在線(不在狀態),頻頻出錯。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學校數學老師把作業給撕了,不同的作業在兩天內被撕了兩次。
  • 一個邊緣ADHD孩子的故事
    有時候借著上廁所的名義和其他男生在廁所裡逗留15分鐘,英語老師讓他做作業,他說「現在是課間休息時間」,堅決不做作業;三是和同學相處不好,經常打鬧起來,他總是有一套說辭,比如「自己沒動是別人來找他」之類。總之,這個小孩在學校裡就是人憎狗厭的「皮孩子」,老師們覺得他「油鹽不進」。我感覺他上學的過程是惡性循環的「內耗」。
  • 如果覺得自己是好媽媽,陪孩子過一個暑假試試
    孩子放暑假全職媽媽心裡苦,上班的媽媽更是心提到了嗓子眼。職場媽媽平時就算沒精力照顧娃,擔心老人幫忙帶吃不消,但至少娃在學校在幼兒園的那段時間,自己和老人是安全的。孩子每天背起書包,甜甜地說聲「媽媽再見!」自己下班回來,儘量擠出時間陪孩子寫寫作業。大家相安無事,假裝一對歲月靜好的溫馨母子。可是,要放暑假了啊!熊孩子要開始每天24小時在家模式。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察月亮 專家: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
  • 孩子二年級看圖寫話就寫不好,開學上三年級作文怎樣開竅
    孩子開學就上三年級了,對於在二年級看圖寫話都寫不好、不會好的孩子來說,最著急的可能就是媽媽了,這要是上了三年級不要寫作文了,可怎麼辦啊?先別急,且聽小徐老師來傳授幾招。對小學生來說,作文入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觀察到創作,從句子到段落再到一篇結構嚴謹的作文需要一步步的訓練,不可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