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暑假,許多中國小朋友就奔波於各種補習、興趣班之間,孩子的課業負擔甚至比平時還重。那麼在鄰國日本,小朋友們是如何度過暑假的呢?
日本孩子的暑假作業:自由研究
日本的兒童教育學家將孩子10歲之前的這一時間段,稱為「加速」時間段,並告誡父母們在孩子的「加速」時間段內,要養成孩子好的生活習慣,並注意在生活中和玩耍中寓教於樂,真正培養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和喜愛,為孩子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這樣,孩子們才會隨著成長在學習中展開翅膀,一鼓作氣地「加速」「離陸」「飛行」。
自由研究的領域分為:①科學和理科實驗、②圖畫和藝術創作、③觀察植物和昆蟲等、④社會科學方面的調查、⑤其它。
有研究人體結構的學生:以動畫《口袋妖怪》裡的角色為研究對象,把人物的骨骼一一繪出。
報告中有對每個動畫人物的骨骼架構圖解說。
還結合了物理因素,把繪圖變成專業的科學研究報告。
還有用一次性筷子做成傳統建築的五年級男孩;
首先是,尋找課題。例如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喜歡什麼?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很難花費1個月時間去研究。如果過於簡單、很快就結束的課題不適合自由研究。
其次是,設定主題。研究的主題如果和過去相同也沒關係,只要在某些地方根據自己的情況繼續下功夫即可。然後,要進行具體的準備和預先調查。如果是科學實驗,有時要借用學校的顯微鏡等,因此需要老師的許可。即使是植物和昆蟲觀察以及圖畫創作等,也需要準備工具和材料。如果進行調查,要去圖書館借相關的書籍,或者讓父母購買。接下來,要制訂研究計劃,確定暑假的前半段、中間、後半段做的事情,獲取數據,或者進行問卷調查。
最後是,進行總結。為了易於發表研究內容,孩子們要把總結寫到大紙上,或者想方設法使數據一目了然。研究結果會在開學的時候交給老師,並在全班進行公開展示。老師還會把父母都召集起來,輪流展示研究成果。日本的孩子們的選題也很豐富多樣,例如:「下水道井蓋調查」、「恐龍滅絕探究」、「喇叭花的生長過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