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編寫組回應

2020-12-05 東方網

原標題:《暑假生活》編寫組:感謝專家和讀者指出問題

《暑假生活》編寫組積極回應了新民晚報的報導 圖片來自網絡

  在每天晚上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然而,由於月亮每天升起時間都要比前一天晚50分鐘左右,這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本周,本周報導了「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觀月題存「科學漏洞,引起讀者和廣大網友熱議。對此,《暑假生活》編寫組積極回應:非常歡迎專家和讀者指出《暑假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暑假生活》明年變臉

  《暑假生活》編寫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報導刊發後,編寫組除了請天文專家協助對這道題目進行完善外,也已經組織各學科專家學者對各科題目集中「把脈」。此外,由於本市小學一年級今年秋季語文科目啟用全國統編教材,這本孩子們熟悉的《暑假生活》也將順應教材變化進行修訂,明年將新裝亮相。

  相關負責人表示,《暑假生活》始終倡導孩子利用假期走進自然、觀察生活,激發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各年級的《暑假生活》均設計了一定量的研究類作業,在今後的修訂過程中,這一編寫原則不會改變。

  建議增加實踐探究任務單

  「確實,這是一個比較冷門的知識點,即便高考加試地理的學生,也未必知曉。」上海市地理特級教師、閔行中學校長何美龍介紹,在高中地理教材第一冊中,有一個主題關於月球,但是對於學生的知識要求集中於掌握月相變化及其對潮汐的影響,了解日、地、月三者關係等,學生若沒有對圖表進行進一步分析,很難發現月亮每日「作息規律」不同。另一方面,相比其他學科,天文愛好者在學生中處於「小眾群體」。近幾十年來,隨著城市光汙染日益嚴重,市區觀測條件日益不足,留給孩子「抬頭望天」的時間和空間也越來越少。

  在何美龍看來,每天堅持觀察月亮本身是一次非常好的實踐探究,這樣的實踐探究活動,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是塊「短板」。他建議,如今,申城博物館、圖書館資源日益充足,不妨邀請專業場館的專家一起參與《暑假生活》編寫,結合場館資源,在《暑假生活》中為中小學生設計一些「活動任務單」,引導學生利用假期走出家門,在專業人員指導下豐富知識體系,感知科學探究過程,培養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相關焦點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資料)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新民晚報7月31日報導,「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今年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學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 科學作業本身或許存在科學常識漏洞,這難免讓人遺憾;不過,也有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對幼小銜接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萌發孩子熱衷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的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太難了」英文咋說?
    眼看暑假過去了一半,小夥伴們,作業寫得咋樣?有沒有被什麼題給難住嘞?
  • 上海一小學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觀月題存科學漏洞
    上海一小學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觀月題存科學漏洞 2017-07-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小學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原標題: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察月亮 專家: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
  • 滬小學"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重要
    原標題: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發爭議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科學作業莫留漏洞  「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時至9時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
  • 小學暑假神題「難倒」天文學家:看似浪漫有趣 問題出在哪?
    李剛/攝資料圖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中的一項作業,就狠狠地打了大人的臉。「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乍看之下,此題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可一位上海天文學家指出,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一年級作業難倒天文學家 月球每天遲到50分鐘升起
    這是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  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爭議與回應
    「統編本」教材自2017年在全國小學、初中一年級投入使用;2018年在小學、初中一、二年級投入使用;2019年全面覆蓋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年級。2001年,全國基礎教育開始實行課程改革,放開教材編寫權,各出版社可依據課程標準自行組織編寫教材,各地可選用不同版本教材進行教學。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湘教版等十餘種版本教材形成「一綱多本」的局面,如今「統編本」一統江湖。
  • 這幾道小學題目,難倒很多大學生,老師:全對的人智商200以上!
    許多小學考試題目也高深莫測,難度堪稱高考試題,讓許多家長也束手無策,21世紀的小學生可真不得了,每天的作業堆積如山,還要去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就連作業都不是一般的難度。一般的小學生的題也不能拿我們成年人的思維做,而這些題的解題方法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有些看似很簡單的題總是難倒大部分家長,不知從何下手,對於不懂得變通的的家長更是燒腦。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難倒大學生的小學題目。
  • 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
    往年科學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才有,從本學期開始,科學課與語文、數學一樣,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成為基礎課程,教育部對科學課的重視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新學期已經開始,南京小學一年級的科學課學什麼?低年齡的孩子們對這門新增的課程興趣如何?紫金山記者昨日上午走進南京外國語學校青奧村小學,跟一(6)班的孩子們一起坐在教室裡,上了他們班的第一節科學課。
  • 杭州某民辦小學一年級科學作業:觀察樹葉,寫12頁的調查報告!爸爸...
    告訴你,這些都是一年級的科學作業。一位爸爸在朋友圈吐槽:一年級的兒子最近有項科學作業簡直逆天了。「名字挺好——《葉問》,一年級才學一個半月,字都寫不了幾個,要完成科學老師完全沒有帶過的12頁手寫項目學習報告,我看,名字還是改成《咋整》吧。」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各位家長,科學暑假作業從七月五日開始做到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