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閱讀|你的暑假科學作業做完了嗎?大禮包來了!老師選了三道難題...

2020-11-22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暑假眨眼過了大半,各位小主的作業進度條是啥狀態?即將大功告成,還是隻字未動?有沒有被又要動腦又要動手的科學作業難住?我們在朋友圈手機了三道有點難的暑假科學作業題目,請來幾位科學老師,給大家指點迷津。

01

製作並觀察一個生態瓶

——小學新五年級科學暑假作業

製作方法:

1.找一個透明的大塑料飲料瓶或透明飼養盒,清洗乾淨,剪去飲料瓶上面部分。

2.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乾淨的沙,再裝入大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在瓶中種植一些水草,也可再在水面放置浮萍。

4.待植物存活後再放入小魚、小蝦、泥鰍或螺螄等小動物。

製作要求:

1.思考生態瓶裡各種生物之間有什麼關係,如何讓這些生物在生態瓶中生活更好?

2.不定期觀察生態瓶裡發生的變化,用畫圖或拍照的形式做好記錄(附樣表),並寫好生態瓶觀察報告(要求圖文並茂)。

這是一個觀察實驗。老師布置這份作業是為了讓大家預習——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生物和環境」。同學們通過分別改變生態瓶裡的動物、植物和水的量,來觀察生態的變化。

許多娃拿到作業後開始發愁:萬一作業還沒上交,生態瓶裡的小動物和花花草草統統死光了怎麼辦?

杭州安吉路實驗學校科學老師袁發苗建議:把動植物中途死亡的情況記錄下來,並分析死亡原因,然後重新製作生態瓶,直至動植物存活。「這個實驗就是想讓孩子們知道動植物為什麼會死亡,和哪些因素有關係,從而理解什麼是生態平衡。」

袁老師建議大家製作生態瓶時,最好用自然水域的水,不能直接用自來水。因為自來水中有氯,不利於動物生存,必須靜置一段時間,氯才會揮發掉。所以,如果用自來水,請將自來水靜置兩天再裝入。

同時,要控制好生態瓶中動植物的數量,動物數量太多,水中的氧氣不夠;植物太多又影響動物的活動。

還要注意控制溫度,溫度高了水中氧氣揮發就快,也會造成缺氧。

至於動植物數量和溫度,應控制在一個什麼範圍內,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需要各位小主在實驗中自己不斷摸索。生態瓶最終沒有製作成功也沒有關係,只要大家認真思考過失敗原因,目的就達到了。

02

月相觀察記錄

——小學新二~初中新一科學暑假作業

製作要求:

請你每天選擇合適的時間觀察一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30天,記錄在本子上。

同學們記錄的月相

這大概是今年暑假普及度最高的一項科學作業,不止新二年級的娃娃們,連初一新生也遇到了。因為「月亮」在中小學科學課本裡是妥妥的C位——除了二年級上冊裡有「月亮」的相關內容,初一還會講到每種月相在天空的位置和出現的時間,以及相應的地月關係。

原本覺得觀察和記錄月相,就是每天對著天空畫月亮,但畫了兩三天以後,不少小朋友發現這份作業比想像中難。月相不是每天都能看到,很難堅持;月相變化、月相形狀,不容易理解;畫月相時還涉及到方位等多種因素,很難畫……

舟山南海實驗長峙小學校區校長周燕娜從事小學科學一線教學多年。她告訴小朋友們:畫月相有一定方法。

比如,選擇合適的時間觀察,下半個月的月亮在下半夜出來,這個時間段,不要說孩子們了,連大人都睡覺了,不太可能去觀察月亮,所以可以選擇白天看。

周校長提供了一份月亮出現的時刻表:若是農曆初一(新月),月亮在早上6點升起,晚上6點落下。若是農曆初七、初八(上弦月),月亮在中午12點升起,晚上12點落下。若是農曆十五(滿月),月亮在晚上6點升起,早上6點落下。若是農曆二十二、二十三(下弦月),月亮在晚上12點升起,中午12點落下。

她建議,如果晚上看不到月亮,可以白天觀看;白天也沒觀察到,可以先空著不畫。30天後,可以推測、找規律,空著的那幾天月亮亮著的部分可能是什麼形狀,把你猜測的形狀畫上去,並在下面做好記號。也可以藉助觀星觀月軟體看。

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杭州風華中學校長高永剛給初一新生的建議是,先仔細觀察滿(望)月、新(朔)月、上弦月和下弦月幾個特殊時刻的不同月相,等到上課講解規律的時候,再聯繫起來看。

滿(望)月的時候,地球空間位置在月亮和太陽中間(但不是在一直線上,如果恰好一直線,就是月食);新(朔)月的時候,月球在中間,陽光照到月球的背面,所以地球看不到月亮;上弦月、下弦月則是三者關係的平面投影成九十度,所以只能看到一半月亮。

03

模擬人類的呼吸過程

——小學新四年級科學暑假作業

製作要求:

所有生物都需要呼吸,魚類用鰓呼吸,昆蟲用氣門呼吸,而哺乳動物用肺呼吸。人屬於哺乳動物,我們的肺是如何工作的?用兩隻氣球、兩根皮筋、一根吸管和一個塑料瓶來模擬。

這是給新四年級小朋友的任務,一個家庭小實驗,因為四年級的科學課,大家會學習呼吸單元。

肺位於人體內部,大家很難有直觀的感受,通過動手實驗,可以加深對肺的結構、功能和呼吸過程的了解。這個實驗的動手難度比較高的,包括打孔、氣球連接等,很多孩子都表示嘗試了很多遍才能成功。

杭州錢江外國語實驗學校的同學們在科學老師的指導下,總結了一下成功經驗,跟小夥伴們分享:

先將塑料瓶瓶蓋和底端剪兩個洞,然後拿出其中一個綠氣球,把氣球上端剪掉,底部打一個結,綁到塑料瓶上,用皮筋固定。再把吸管穿進瓶蓋,用皮筋把紅色氣球固定在吸管上,最後把紅氣球放進瓶子裡,蓋好瓶蓋,模型就做好了。

瓶子底部的綠色氣球,模擬的是肺部下方的膈肌,上方的紅氣球模擬的是肺,吸管模擬的是呼吸道。

拉動綠色氣球,紅色氣球就鼓了起來,這就是人體在吸氣。

吸氣時膈肌收縮,空氣就從呼吸道流進了肺,鬆開後,紅氣球就癟了下去,這就是呼氣運動。呼氣時膈肌變鬆弛,肺部彈性回縮,氣體就排出了。

這是因為膈肌拉緊,裡面容納空氣的量變大,於是空氣就從吸管進入肺泡,鬆開以後,原來的空氣空間變少了,所以紅色氣球的空氣就要從呼吸道流出人體。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老師,暑假作業交備孕表行嗎?收到家長私信,杭州一位小學科學老師...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
  • 暑假作業的焦慮:杭州小學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10多個家長...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小學生暑假作業:「求圓的面積」做成美術題!老師看了想要撕本子
    除了需要迎接即將到來的漫長的上學時光,大多數孩子因為還有一大堆暑假作業沒有完成,從而心慌意亂。所以,開學了,不止是學生「慌」了。其實,暑假作業更「慌」!有些同學為了趕在開學前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暑假作業上的答案更是填寫的五花八門,老師看了,「撕本子」的心都能有。
  • 你討厭的家庭作業做完了嗎?
    愉快的周末過完了,問一句傷及靈魂的問題: 你的家庭作業做完了嗎? 這位家庭作業之父當年也是一個慈祥的教師,但是學校裡的熊孩子太鬧心了,納維利斯無論如何苦口婆心都搞不定愛鬧的學生們,他搞不清楚這些學生每天都待在一起怎麼還有那麼多話說呢?
  • 暑假作業答案軟體哪個好 不妨試試這幾款
    放假了,學生朋友都有自己的暑假作業,許多同學玩著玩著就忘記了自己的作業的事情,小編帶來了暑假作業答案軟體,給喜歡學習的同學使用,做完暑假作業,可以自己通過暑假作業答案軟體找答案,挑出錯的題目,補足自己的知識盲區,有效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 暑假專屬!有趣的「中國好作業」又發布了,看看你能做幾道?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委員吳凡介紹自己的出題設想暑假將至,你的暑期計劃做好了嗎?提起暑假作業,很多孩子表示「不開心」;但是,有一份陪伴青少年走過7年時光的「作業」,卻讓無數孩子覺得有趣又著迷。7月1日,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暑假熱門「選修課」——2020「中國好作業」公益活動將再次重磅開啟。
  • 體溫曲線圖作業交「備孕表」 杭州小學科學老師鬱悶了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錢報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學過的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私信她: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寶上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她:是不是就這樣填?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資料)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專家 科學啟蒙與月相知識哪個更重要
    今年本市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道「觀月題」難倒有些天文專家,引發爭議。在天文專家看來,科學探究重要的不在於結果而是過程,從而引導孩子掌握實事求是、探明真相的方法。一些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鼓勵孩子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太難了」英文咋說?
    眼看暑假過去了一半,小夥伴們,作業寫得咋樣?有沒有被什麼題給難住嘞?
  • 老師布置體溫折線圖作業:孩子畫浪費時間 家長想到用現成備孕表代替
    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萬萬沒想到,最近接二連三有家長發來私信:開學直接讓孩子交這個行嗎?後面附著某購物網站的備孕表購買連結。或者發來一張空白備孕表問:是不是這樣填?
  • 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觀月題」難倒天文專家引爭議:科學啟蒙和月相...
    科學作業本身或許存在科學常識漏洞,這難免讓人遺憾;不過,也有教育專家、一線老師認為,對幼小銜接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萌發孩子熱衷觀察周邊變化、激發探究興趣的科學啟蒙,遠比月相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這是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生活》的一項作業,看上去是否簡單又有趣?然而,這道題目卻把上海市天文學會秘書長、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學傳播工作室高級主管湯海明難住了。原來,根據天文規律,月球每天升起的時間都會比前一天推遲50分鐘左右,也就是說,每個月約一半時間,月亮要到在第二天凌晨甚至一早才升起,又在白天悄悄落下。孩子無法按照題目要求,在7點至9點找到月亮的蹤影。
  • 小學生暑假作業「神題」:12345609猜一成語
    近日,一則「小學生暑假作業神題」的網帖,被網友們瘋狂轉載並評論,連日來成為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  記者昨日採訪了多位教育工作者,其中,長春市吉林大學附屬小學的劉老師表示,這類「神題」不是常規性的作業題,但是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揮想像,通過思維碰撞產生新的理解,由此提高自己的創造力。
  • 科學老師讓學生做體溫曲線圖 有家長打算交「備孕表」代替
    暑假過半,各位小主的作業完成進度如何?記者聽說,有爸媽已經開始為此焦慮,也有老師正在為此鬱悶。孫老師是杭州一所知名公辦小學的科學老師,今年教三年級。因為三年級下學期有個單元講溫度計,所以她布置的暑假作業是測量體溫並記錄,希望學生能將課本上的理論付諸實踐,進而鞏固已學知識。
  • 你的暑假作業是搬磚?是不是對我的專業有什麼誤會?
    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暑假必不可少的就是吃喝玩樂不,是暑假作業進入大學之前大家都說「上了大學就沒有暑假作業了」然而實際上我國大學專業各有千秋各個專業的作業也同樣豐富多彩這些作業給枯燥乏味的學習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有哪些「特殊」的暑假作業吧!
  • 【快樂三選一】蜻蜓和蝴蝶誰的眼睛⊙▾⊙多?你知道答案嗎?
    原標題:【快樂三選一】蜻蜓和蝴蝶誰的眼睛⊙▾⊙多?你知道答案嗎?在這個暑假,你將跟隨和和與毛毛的腳步,繼續探索神秘奇幻的大自然 就可以進入動物樂園 玩動物三選一小遊戲哦~ 試試看,你能答對幾道題呢?
  • 輔導作業只能緊盯?腦科心理學教授做一個實驗,透露最佳陪寫方法
    事發烏漆嘛黑的半夜10點半,對面樓一媽媽毫無意外的再次對全小區居民進行作業洗禮: 「這是小a,你整個大A幹啥,啊!」 「學老了你啊?幹啥啥不會!」
  •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上海小學一年級暑假作業難倒天文學家,「觀月題」有科學漏洞 新民晚報7月31日報導,「從現在開始,請你每晚7點至9點之間觀察1次月亮,把看到的月亮形狀畫下來,堅持28天。」
  • 倡導暑假快樂閱讀蔚然成風
    暑假將至,廣州市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社會影響最廣的小學科普教育主題活動也拉開了序幕。這次由廣州市小學科學教學研究會、廣東省中小學生主題讀書活動組委會、廣東教育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學科學,愛科普」主題系列教育活動從一開始就好評如潮。
  • 暑假作業孩子變看客 三年級孩子做水鍾全家總動員
    放假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中小學生暑假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學校要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研究布置學生暑假作業。嚴禁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