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伴隨著火星探測窗口期的到來,阿聯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紛紛選好時間準備朝著火星前進,不過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卻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接連宣布推遲發射,根據NASA的最新消息,如今「毅力號」火星車的發射日期,最早也不會超過7月30日。
為何「毅力號」多次推遲發射?
說起來,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也是最有經驗的國家,早在1964年,美國的火星探測器就已經成功發射了,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裡,幾乎每當火星探測窗口期到來的時候,美國都會發射火星探測器,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最有經驗的NASA,接連將發射時間改日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最後測試的環節中,NASA發現「毅力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所以,為了確保順利和安全起見,便只能一再推遲發射後日期了。一開始,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NASA就已經早早宣布了「毅力號」的發射計劃,表示在7月17日會發射,不過後來卻因為一臺吊車出現了問題,導致很快宣布了發射延期。
之後,在「毅力號」最後檢測環節中,NASA表示發現存在著汙染的隱患,所以,又再次將發射日期推遲到了7月22日,而這一次,則表示又因為技術問題需要再次延期,所以,NASA表示最早不會超過7月30日發射,而最晚則會在8月15日之前。
當然,計劃沒有變化快,如果在後續的檢測環節中,「毅力號」再次出問題,那麼發射計劃或許會再次延期,如果8月15號之前「毅力號」沒有辦法再次發射,那麼就會錯過今年的最佳發射時期,只能再等到2022年發射了。
除了「毅力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延期?
說起來,今年最早宣布發射延期,不再參與2020年火星探測器角逐的,是來自於歐洲航天局和俄羅斯聯合研發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因為技術問題,在短期內沒有辦法成功發射,所以,不得不放棄了2020年的發射機會,選擇在2022年重新發射。
ExoMars火星漫遊車的主要技術問題有哪些呢?目前主要問題出在飛行器的降落傘身上,在去年ExoMars火星漫遊車的兩次高空試驗過程中,降落傘都在充氣的時候撕裂,並且ExoMars火星漫遊車的一些設備也都出現了軟體故障問題,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原因,導致工程師們沒有辦法如期進行檢修和測試工作,所以,只能選擇延期。
這次如果「毅力號」沒有如期發射,那麼它很可能會在2022年的時候,和ExoMars火星漫遊車一起去往火星,不過到時候它們的探測任務,可能都需要進行調整了,畢竟如果阿聯的「希望號」和我國的「天問一號」明年成功抵達火星的話,會比「毅力號」和ExoMars火星漫遊車提前探測火星2年左右的時間,或許已經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重大發現。
今年火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根據目前公開的資料顯示,阿聯的「希望號」主要的探測任務,是去研究火星的大氣層結構,分析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處都有哪些。而我國的「天問一號」和美國的「毅力號」則是以在火星表面採樣分析、收集數據為主,當然,除了這些之外,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探測任務,那就是在火星上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
這裡的尋找「火星生命」一共分為2種:第一種是通過地層勘測取樣等,去證明火星早期曾經存在過生命,只不過後來都消失了,並且去探索火星之所以會變成如今這樣的原因都有哪些;第二種則是去尋找如今荒涼的火星上,是否還有生命存在,比方說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等等,分析人類改造火星、火星移民等的可能性。
如果今年「毅力號」成功發射,那麼本輪火星探測器的「太空競技」就是三方競爭,如果「毅力號」再次延期或者取消今年的發射,最終的勝利者就要在「天問一號」和「希望號」身上抉擇了。
當然,這兩個探測器都是首次發射前往火星,除了成功發射離開地球後,它們還需要面臨進入火星軌道、成功在火星表面著陸等一系列問題,究竟能不能成功,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