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和地球一樣,都圍繞著太陽進行運轉,所以,每隔26個月,從地球去往火星「最近的通道」就會被打開,很多科學家也都在這個時候準備對火星展開一番觀測,希望可以對火星有個更深入的了解。不過,伴隨著今年火星窗口期的到來,我國的「天問一號」、阿聯的「希望號」都準備朝火星出發,NASA的「毅力號」卻又延期了。
一個月改期3次的「毅力號」
說起來,論火星探測器的發射經驗,美國無異於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國家,原本很多人也都是很看好「毅力號」今年的發射任務,不過伴隨著NASA接連宣布改期,也讓很多人擔心,「毅力號」趕不上今年的窗口期。
一開始,「毅力號」的發射日期定於7月17日,不過後來卻因為吊車出現問題而宣布延期。後來「毅力號」又將發射日期定在了7月22日,不過同樣出現了問題,於是,根據《澎湃新聞》7月13日的報導,NASA目前發布的「毅力號」發射日期,最早不會超過7月30日,而最晚則會在8月15日之前。
頻繁的改期最終的結果或許只有一個,那就是和歐盟、俄羅斯聯合研發的ExoMars火星漫遊車一樣,最終取消今年的發射計劃,改為在2022年的時候,再朝著火星出發,如果真的這樣,那麼NASA「毅力號」的探測目標,或許也都要全面調整。
「毅力號」的探測目標是什麼?
今年,「毅力號」的火星探測重點,放在了尋找「火星生命」的身上。因為根據「好奇號」火星車傳回的數據資料,再加上多年來科學家們對於火星的觀測研究,種種數據都表明,在遠古時期,火星上曾經經歷過一段和地球差不多的時光。
至少早10多億年之前,火星上還是溫暖潮溼的氣候,甚至還有科學家認為,太陽系最早的生命並不是出現在地球之上,而是在火星。所以,「毅力號」這次就準備在火星上尋找可能存在過的遠古生命,比方說火星生物的化石,或者是從火星上檢測到證明火星存在過生命的元素出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在火星上尋找是否仍然存在著生命,比方說微生物等肉眼看不到的生命形式,此前,曾經有NASA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土壤中生物檢測呈「陽性」,認為火星土壤中存在生命,這個問題一直到今天都爭議不斷,所以,「毅力號」也希望可以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
不過,如果今年「毅力號」不能成功發射,那麼等到2022年它再去探測火星的時候,可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已經被其它火星探測器搶先解答了,畢竟今年的「天問一號」、「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它們的任務之一,也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至於「毅力號」能否成功加入今年的探測軍團,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消息
《澎湃新聞》7月13日文《毅力號火星車裝上火箭,已三度推遲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