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3天,總感覺日子空虛,人生無意義」

2020-12-05 秦芩說

1

你可能偶爾也有這樣的感受。

自己不是一個負能量的人,每天實際上也能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工作和生活,而且時不時還會傲嬌一下,自詡為嘴臭的小賤人,有一股愛誰誰的天然氣場。

但非常莫名的,一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感覺生無可戀。

這日子非常準,準的和女生的大姨媽一樣,每月必有,一來就有好幾天。

感覺自己無事可做,感覺自己對什麼都沒興趣。

還有一種情況是,明明馬上就要處理棘手的事情,要面對重要工作或者考試,還在抓緊準備的過程中,就會莫名惶恐。

一旦這些事情處理完畢,也會馬上洩氣,覺得日子沒有奔頭了。

現在又到了考試的關頭,我後臺的留言關於這類情況的苦惱又多了起來。

有讀者會和我說:

怎麼辦?馬上就要考試了,可我感覺自己根本考不上啊。

每天都在背知識點,但總也記不住,我肯定完蛋了。

就算考上研究生又能怎樣啊,好像也沒什麼用吧。

我最近特別害怕上班,但不知道為什麼。

坦白說,我也是從這樣的階段走過來的,所以我特別理解這種莫名焦慮的感受。

它還不能被簡單稱之為喪,它比喪其實更加嚴重一點。

也沒遭遇什麼大的磨難,但過一段時間就感覺日子生無可戀。

好像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情都毫無意義。

做的時候懷疑人生,做完後又感覺在虛度人生。

正如一位讀者說的,就感覺日子過得很空虛。

2

我們做事,需要看到回報。

在這種回報裡,有一種潛在的自我肯定價值,簡單稱之為做事的意義。

只有你感覺現在正在做的事情對自我有價值,能夠正面回饋,我們才會心甘情願地費心費力去完成它。

而許多時候,無意義感會一再侵擾自己的內心。

嚴重的時候,這種無意義感會讓自己感覺非常痛苦。

舉個例子。

當你在完成一項工作時,暫時沒有看到回報,毫無進展,這時又遭遇到了別人的不理解和指責,你也沒有辦法進行有力的反擊。

那麼,這種無意義感就會自然而然侵蝕內心,讓你也開始懷疑自我,覺得現在做的事情其實也沒什麼用處。

無意義感,就是你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沒用,也沒辦法得到別人的認可,自我和別人都沒有一個積極的反饋。

那麼,看起來這些事就完全沒有做的必要了,哪怕你曾經那麼深刻地篤定它非做不可。

而且,這種無意義感,通常和金錢也沒直接關係。

就像很多人,哪怕做事賺錢,但一直得不到別人認可,大家還質疑錢的來路,其實也沒有什麼成就感。

同時,這種無意義感,其實和快樂也沒直接關係。

也就是說,做事有意義,不等於做事快樂。

因為,無論你在做怎樣的事情,其實快樂和痛苦都是相互伴隨的。

3

有時我和一些讀者聊天,他們會抱怨現在做的事情不順利,做的工作不滿意。

我問為什麼?他們會列舉出一些原因。

其中必然有一條是,做得不開心。

這時我就會反問,那你覺得做什麼事情最開心?

有時他們會陶侃,無所事事最開心。

這恰好反映出一個真相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做起來是絕對開心的,甚至連無所事事都不一定會時時開心。

很多人,因為做一些事沒有體驗到隨時的開心,便覺得它沒有意義。

但實際上,這裡面有一個認知錯誤是:你感覺現在的無意義,是不是有一個原因是,你把意義和快樂劃為了等號。

感覺開心,就覺得是有意義,感覺痛苦,就覺得是無意義。

這種認知,會讓人們一旦在遇事時稍微感覺痛苦,就會馬上懷疑意義。

而這,最終會形成一種逃避機制。

你質疑自己做的事情沒有意義,實際上是在懷疑為什麼做事不快樂,你並非是在追求意義,你只是在追求一種心情。

這種逃避痛苦和渴望做事快感,其實從源頭來講,就是錯誤的。

你要知道,想要過有意義的人生,做有意義的事情,也一定會伴隨著陣痛,甚至是痛苦。

所以,快樂這件事,在意義這個層面上,不能夠作為一種依據,它僅僅只是一種伴隨感受。

你也應該明白,所謂意義這件事,它不是一個終結狀態,它是一個過程。

怎麼理解呢?

很簡單,找到意義並非是你排解壓抑情緒的途徑,那個結果其實並不重要。

並不是意義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

是追求意義的這個過程,會讓你越來越好。

4

追求意義,遠比意義本身,更具有人生反饋的正面積極作用。

追尋,是我們人生的動力。

就在這條路上,且走且觀望,拿起一些來把握,放棄一些留下空間,找到一些錯誤的,又找到一些對的。

在面對意義這件事上,我們應該把時間點無限拉長。

某個時間點裡,你可能在做錯誤的事情,你覺得毫無意義甚至是滑稽。

但把時間拉到更長時,你就會發現自己現在的作為到底有什麼真正的利弊。

或許,你是錯過了對的,那麼在以後就要學會揚長避短。

或許,你只是暫時迷失了方向,那麼在以後就要學會更加清醒和做有利選擇。

或許,現在錯,意味著你要緊接著觸底反彈,不久的將來就會遇到對的。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某一時刻,而在於宏觀價值。

一時對錯,只能說明你當下的選擇,但人生卻是一個不斷延續的過程,這裡面包含的東西實在太多,單憑一些情緒是根本無法概括的。

我們總在說胸懷、眼界、格局,說到底,都是在培養和訓練你要用更加宏大的視角去看待你的人生。

這並非是一種形上學的自我安慰。

這是我們在追尋人生意義時的方法論。

在這種方法論下,你才能夠發現自己人生其實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哪怕身居陋室也不會禁錮自己的思維。

在保持自己正確的前行方向時,更要有一種未來眼光去看待現在自己的人生。

在面對自我時,不設限,也不誇大,用現實去衡量,再用博大去預設,如此,意義這件事,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

要明白,所謂人生的意義,其實不是一種模樣。

它和你的人生一樣,是豐富多彩的。

而且,它取決於你的人生。

你過著怎樣的人生,就有怎樣的意義。

你的人生單調乏味,那麼你的意義也同樣,你的人生豐富多彩,那麼你的意義也會同樣斑斕起來。

5

說一句真話,現在很多人感覺人生無意義,不因別的,只是因為年輕人還缺乏對生活的真切感受,缺乏自我體驗。

自我體驗這件事非常重要。

就像一道菜,光看別人描述,光看別人試吃,自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其中的滋味。

只有自己親自吃過才能知道,想要更深入一些,只有自己真正知道做法,並且嘗試去做過,這道菜的真正意義才會停駐在你的心裡。

不管這道菜你是做成功了還是做失敗了,它都具有意義。

是的,痛苦、糾結、焦慮、失敗等等負面因素,其實也都是具有意義的。

意義的價值,不在於能讓你變得多快樂。

意義的價值,其實就是你真切的體驗。

這裡面的底層邏輯是,如果你一直都被別人灌輸,都被別人主導,那麼就算你找到了所謂的意義,你依然會感覺空虛,只有自己主動去嘗試,哪怕做錯,都會讓你有一種踏實活著的感覺。

我們都在談意義的價值,實際上,意義本身並無價值。

我們都說意義是個幌子,實際上,很多事情本身也的確沒有什麼意義。

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

但為什麼我們還要樂此不疲地去做這件事呢?

因為,它就是你抵禦偶爾感覺生無可戀感受時的一劑良藥。

人生瑣事有大有小,應該學會把每樣事情都做一種鄭重其事的標註,哪怕自拍,都覺得是在做一件具有儀式感的事情。

把這些事情都鄭重對待起來,任何一件小事都能夠用心去感受,那麼所謂的意義就會在無形之中產生。

你可能也想不明白這意義到底是什麼,但就是在你真實體驗和鄭重對待的時候,你會感覺自己在一點點變好起來。

變好也不一定是每天開心,變好是你可以更加遊刃有餘地應對和解決那些不開心。

意義的價值,就在於此。

你能夠應對情緒,妥善處理爭議,遭遇困難時也井井有條,認真對待生活,這就是意義的正面反饋。

哪怕在生無可戀和感覺無所事事的時候,你都覺得自己沒有那麼糟。

這才是意義啊。

相關焦點

  • 對抗人生無意義感非實用指南
    這讓他很抓狂,三十歲之前沒結婚生子有份穩定工作讓他感覺自己好像犯了什麼彌天大錯,這種自我意願和「社會時鐘」之間的拉扯讓他懷疑起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如何對抗和克服人生的無意義感或許是很多人一輩子都要面對的問題,當然一千個人對於人生的解讀會有一千種意義,而對於人生無意義感的對抗和克服,我總結了以下五點:一、人生原本就毫無意義:或許意義本身就是「人們編造的一個故事」,你怎麼活,就賦予了人生怎樣的意義,也因此
  • 畢淑敏:人生沒有意義,為什麼我們還要努力
    「例如,我們從小就被家長灌輸過人生意義的答案。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諄諄告誡的老師和各種類型的教育,也都不斷地向我們批發人生意義的補充版。但是有多少人把這種外在的框架當成自己內在的標杆,並為之下定了奮鬥終生的決心?」「人生沒有意義,但我們每個人要為自己確立一個意義「。
  • 人生本無意義,因愛與被愛的期盼,人生便也有了意義
    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相信許多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人生就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當中擺動。人生本來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人生無意義,那麼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今晚(9月20日)7:50湖南衛視《青春在大地》講述的是輪椅上的「扶貧花仙子」,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獲得者楊淑亭的故事,她的故事很好地回答了人活著的意義,以及人生的意義。
  • 如何應對人生的無意義感
    回到我自己,我一直覺得人生本來就沒有特定意義,要靠我們去賦予它意義。在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突然想認真地探索一下,去看看人生無意義感裡更深的東西。而在"人生"這個詞上,它如此重要,如此稀缺。所以,人生意義的探尋,必然是大多數人所嚮往的。人生的無意義感,從字面來說,就是生活沒有意義,任何事都沒啥意思,做事鼓不起勁,沒有目標方向,過一天是一天。更深一層來看,這像是一場自我放逐,放棄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主動權。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戰俘聽到嗒嗒聲,以為是自己的血在滴,第二天戰俘氣絕身亡。其實,納粹沒有抽他的血,聲音只是來自自來水。有一類叫做心理燙傷實驗,研究者用一支鋼筆接觸被催眠者的手臂,告訴他這是燒熱的刺刀,很快,一個水泡在筆尖接觸的地方出現了。科學難以解釋這些實驗結果,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意識有這麼強大?2.這本書只用了一章,說人生的問題。
  • 福音單張——從空虛到滿足
    人生追尋……從空虛到滿足這是一個苦悶迷茫的世代
  • 你離開後,我怎感覺人生再無意義了呢?
    >如有侵權 聯繫及刪,圖片源於網絡這一天又是小美去問老公要生活費的日子如有侵權 聯繫及刪,圖片源於網絡其實小麗也是名牌大學畢業的,找份工作還是不難,人本身也漂亮,她發誓一定要活得好,下輩子就為自己再活一次,但沒過半年,前夫就找到了她,說著後悔的話,說著她離開後的空虛
  • 人生存在處境之無意義
    有人在生活中設立一個又一個目標,被驅使著忙碌不停,以免被追逐他們的無意義感追上。這種強迫性的活動局限了生命的內容,無法使人實現更多的潛力,原因還是在於沒有意識到生命意義主題的危機。有人對生活中的一切感到虛無和絕望。有人處在一種無目標感和冷漠狀態。
  • 老樹:人生本無意義
    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俱增。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置於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
  • 人生無意義,卻值得一過
    當我合上《人性的枷鎖》下冊這本書的時候,人生無意義這句話,猶如一個魔咒在我的腦海裡縈繞著,揮之不去。菲利普,一個落魄的小貴族,帶一點身體的殘疾。借著繼承父母的一點點遺產,可以任性的嘗試了會計員,畫家等不同的職業,其中畫家的經歷,可謂是他人生中一段比較重要的嘗試吧。
  • 淺談一下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得其樂,享受自由自在,開心一天就賺一天。被人或物奴役,你就虧了。有人說,任何人生都是有意義的,只不過意義各不相同而已,換個對象,你覺得螞蟻的蟻生有沒有意義?不能因為你找不出別人人生的意義,就裁決別人的人生沒有意義。就算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其實仍然是有意義的。
  • 給你一個「人生意義」
    原因是——大腦意識需要不斷吞食「故事」(意義)以維持「健康」。但是,當我們的「主食」——人生意義——「老婆孩子熱炕頭」(多數人)的代價高到遙不可及的地步時,就好比「主食」斷糧了。於是,我們的思維沒法再欺騙自己,沒法繼續為日復一日努力工作「編故事」了。沒有了故事,就是「無意義」。
  • 「拆二代」收租月入60萬 為何感覺人生毫無意義
    但是他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為了體驗生活,尋找生命的真諦,他選擇當一名計程車司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現在,他感覺自己的生活很充實,每天都有事情做,雖然不缺錢,但是精神上有了依託。
  • 人生本無意義,只是追求更好
    在社會設定的模式下,在父母親人的期待裡,開始規劃人生,開始向更好的生活奔跑。人就是這樣被動的進入了社會設定的軌道。許多人就這樣跑過了一生,活著有什麼意義,從未思考過,只是重複先輩們的歷程罷了。有一句話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最符合人生不過了。
  • 考研最後30天,我感覺我考不上了
    壯壯作為一個考研過來人,也對經歷過的衝刺階段刻骨銘心,我也曾熬過這樣痛苦的日子,我想說的是,學習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最後35天,並非是所有人都到達頂峰的日子,更多的是在半山腰努力攀爬。雖然我並不能保障所有人都能在35天後成功登峰,但我保障所有能登上峰頂的人都不會因為看不到質變就半途而廢,質變到來的快慢取決你的堅持!
  • 人生的意義
    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點:1、滿足自我;2、滿足同類;3、滿足自然法則。這裡,我先從「意義」二字本身說起。意義是人對自然或社會事物的認識,是人給對象事物賦予的含義。情感的賦予是為意義。意義是有無與人的程度表達。情感的賦予,就是事物的意義,意義的事物在情感裡的關係程度,就是意義的本身。意義的事物,就是有無的事物。全部的事物意義,就是有無的一切,一切有無的關係表達,是事物本身的意義。一切的有無都有其意義,有無即意義,有無的基本意義是在意識裡達成了有無的關係,有無的主要意義是有無的一切隨著意識的變化,意義的有無也就跟著變化。
  • 我今年才22歲,可是我感覺生活毫無意義
    我有個已經工作一年的朋友小A在前幾日突然私信給我說,「小蝸,我今年才22歲,可是我感覺生活毫無意義」。看到這個消息的我腦袋一陣嗡響,因為這句話實在是太震驚了。為什麼震驚呢?如果這句話是從一個普通的日常消極的人口裡說出來,我只會開玩笑說:「得了吧,生活有什麼意義不意義的,得過且過吧。」
  • 宇宙大爆炸之前,空虛(無真空的空虛)是如何存在的?
    宇宙最初的空虛,究竟是怎樣的空?圖源:sohu如果你假設真空只是虛無,這是大分離的起始物質,在大分離中,重力與排斥重力的對抗是大爆炸中「爆炸」的動力來源,那麼解釋就非常簡單。圖源:tech而在大爆炸發生之前這裡的假設是「大爆炸之前」實際上有某種意義。讓我們以「詢問「以前」是沒有意義的」的日常情況為例。我問你午飯前吃早餐了嗎?假設你吃了午飯,那就意味著什麼。如果你沒有吃過午飯,那就沒什麼意義了。在目前情況下,我並不否認大爆炸的可能性。
  • 人生之中,最無意義的三件事!
    人生短短幾十年,一定要好好珍惜,多做些對自己、對社會有意義的事,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無聊的事情上。下面這三件事,最沒有意義,純屬浪費時間。一,抱怨。世事無常,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誰都有遇到坑坑坎坎的時候,有人選擇了沉默,有人就選擇了抱怨。
  • 講座|青年人普遍感覺人生無意義?中國當代的精神史危機
    不久前,四成北大新生患「空心病」的文章在網絡上引起了激烈討論,這一新聞事件把當代中國的普遍性「精神危機」問題拉回了公眾視線內,也讓人聯想起八十年代曾轟動一時的「潘曉討論」 ——有關「人生意義」思考的署名「潘曉」的來信曾攪動整整一代人。2005年一位北京大學本科生的自殺事件,直接影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的賀照田先生轉向關於當代中國大陸精神倫理問題的研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