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現在各大城市用戶口搶人才,和網際網路平臺燒錢搶用戶的本質是一樣的。
在利益面前,當大家都在不擇手段,那些守規矩的老實人,反而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投機取巧者。
同樣,那些投機的炒房客,積累的財富,往往也遠遠超過那些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實幹主義者。
再想想平時常見的例子:
我們平時乘公交或地鐵,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夠捷足先登,能搶到一個座位;
而當我們在一群人裡打車,站在路邊規規矩矩等車的人,總是被強行站到馬路中間的人搶去機會。
也因此我們就明白了下面的現象:
做真貨的,比不過賣假貨的;
做科研的,比不過做金融的;
做文藝的,比不過做娛樂的。
在一個社會裡,當有一小撮人因為投機取巧而先獲得利益,此時如果社會的懲罰和價值體系不能使他們付出代價,那麼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會再堅守自己原則:聰明人會把才華用在利益的爭奪上,平庸的人為了爭取利益則會鋌而走險。
經濟上叫:「劣幣驅逐良幣」,社會上就是:「壞人淘汰好人」。
好人被淘汰的結果是什麼呢?
還是拿上面兩件事為例,為先登上車,大家都不去排隊,結果車輛一來,眾人就爭先恐後,所以上車的效率就低了,最後誰也都沒有佔到便宜;
為了先打到車,大家都站到馬路中間去伸手攔車,結果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佔據大半個車道,導致道路越發擁堵,大家打車的效率也都變慢了。
這就是最終結果:每個人都互不相讓,不再遷就別人,也不再相信公理,然後互相提防、人人自危。
僵持在一種互相制衡的尷尬狀態,然後大眼瞪小眼。此時社會的運作效率大大降低,經濟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現在我們都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項目越來越難做,創業越來越艱難,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信任,無論你說什麼,無論你承諾什麼,別人都不信了,每個人都緊緊捂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生怕一鬆手就被別人搶去了。
- 02 -
為什麼房價還在升高?就是因為其他實業和創業都很難賺到錢了。結果大家發現還是那幫炒房的人最聰明,於是大家都去買房了。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我們在探討高房價對經濟的傷害,我們都對高房價深惡痛覺,但聊完之後他第二天就去排隊買房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每一個人面對不公平都有情感上的憤怒,但當大家發現只有跟隨那一小撮人後面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只能跟著他們後面行動。
我相信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有公德心、公理心,但是社會上的全部人都是堅守自己利益的,所以我們明明知道盲從購房對經濟有傷害,但是還都往這個大泡沫裡吹氣,為這種野蠻的行徑添磚加瓦。
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把房價捧的越來越高,有房的人看著自己的紙面財富而心安理得,沒房的人對社會憤憤不平。
歸根結底,只要先不遵守秩序的人沒有遭受應有懲罰,就會帶動大家一起不遵守秩序。
- 03 -
我們都知道,數學上的乘法有一個基本法則:正負得負、負負得正。
即:一個負數乘以一個正數的結果是負數,而一個負數乘以一個負數的結果卻是正數。
所以,在一個出錯的大多數裡,我們往往被逼著去犯錯,去變壞。這也負負反而得正了。
一個好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壞的?從他覺的不公平的那一刻起。
一個有才的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俗的?從他看透芸芸眾生的那一刻起。
芸芸眾生的錯在哪裡?在於平庸之惡。
竇娥含冤被押赴法場,行刑之前問竇娥還有何話講?竇娥說:
一、如果我是冤的,人頭落地便大雪紛飛;
二、如果我是冤的,我死後三年大旱。
竇娥人頭落地之時,竟真的忽然大雪飄起。而且她死後果真大旱三年,當地百姓顆粒無收。
多年後,竇娥的父親金榜得中做了高官。回鄉重審竇娥案,殺了那個貪官。
這時鄉親們紛紛來看望竇父,說:「我們當時知道竇娥是冤枉的,怎奈畏懼貪官的權勢,敢怒不敢言。可是我們又沒加害竇娥,為什麼要受這三年大旱之苦呢?」
竇父說:「你們明知竇娥是冤的,卻不敢說句公道話,是謂不義。更有人相信貪官,認為竇娥真的殺了人,而誣衊忠良,是謂不仁。老天有眼,沒有無妄之災,天災人禍就是在懲治不仁不義之徒哪!」
- 04 -
什麼是作惡?並不是殺人放火才是作惡,面對大多數人的惡行,如果為了自保而選擇沉默,或者為了利益最大化,而選擇做一個盲從的幫兇,你就已經站在了惡人一邊!
如今在高房價面前,我們就像著了魔:早就沒有了「大是大非」,只會權衡自己的利弊。然後奮不顧身的做一個投機者,都是在增加行惡的機會!
什麼時候能有一種制度,使惡人永遠受到懲罰?
對於社會上大多數人來說:
當我們埋怨社會太不公平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在利益面前就那麼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原則?
當我們埋怨淘寶假貨太多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那麼喜歡佔便宜?
當我們埋怨小鮮肉賺的太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如此迷戀娛樂、選秀節目、和韓劇?
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產品,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節目,有什麼樣讀者就有什麼樣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民眾就有什麼樣的社會。
所以,很多有才華的人往往選擇放棄原則,因為堅守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守衛那些剩餘的大多數平庸者嗎?
人體內有兩種細胞,一種是正常細胞,一種是癌細胞,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癌細胞」總會被「正常細胞」吞噬清理,而一旦「癌細胞」的繁殖速度過快,並且壓過「正常細胞」時,人體就開始變質,這就是癌症。
社會上也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正常情況下好人遠比壞人多,壞人成不了氣候,而一旦壞人越來越多,社會風氣「正不壓邪」的時候,社會也開始變質…
♣
我去過兩次黃山,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2009年。但是我都沒上黃山。這次,接待我的人對於我兩次到黃山而不上山表示詫異。我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
很多事情,在別的地方辦不成,只有在飯局上能辦成。
所謂人脈、機會、圈子、資源、感情、生意,都是在飯局上聊出來的。
飯局在中國,已經變成了男人的戰場。
入座、點菜、敬酒、遞煙和吹牛,每一項都要把握得恰到好處,小心翼翼。
吃得好,那就是「煮酒論英雄」,吃不好,那就是「鴻門宴」。
看一個人在飯局中的表現,幾乎便可以洞悉其人品、人脈、財富、地位與格局。
所謂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大火的《歡樂頌》裡就有這樣一幕。
王柏川創業之初,沒資源、沒人脈,公司發展艱難。於是安迪特意邀請王柏川參加飯局。
在這個飯局中,王柏川結識了當地龍頭企業-包式集團的領導小包總。
王柏川在飯局上表現優秀,很快就爭取到一個和包氏集團合作的機會,之後的事業也得到小包總的幫助,事業發展越來越順暢。
所以說,飯局上,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得體的飯局社交往往能讓你事半功倍。
但事實上,想玩轉中國式飯局並不容易。
你經歷過的人生,你的教養,你的脾氣秉性,在你對菜的選擇,你吃飯的姿勢,對服務員的態度中,都會在飯局中一點點暴露出來。
無格局的人飯局失態,酒後妄言,讓人看清原來是草包或是人品不佳,使人心生鄙夷。
小格局的人畏首畏尾,支支吾吾,飯局永遠坐在角落裡,埋頭苦幹只是吃飯;
大格局的人用飯局成就人生,說話永遠得體,肚裡有貨,心裡有分寸,用飯局打通人脈,贏得美人青睞!
吃飯事小,出局事大。
幾乎每個飯局高手都是情商極高,他們對氛圍、說話時機把握地恰到好處,懂得隨機應變,能把想說的事拐著彎談,話裡藏鋒,步步為營,在嘻嘻哈哈間把對方摸清楚。
如何做到?
你需要擅長察言觀色,具有極高的談話技巧,還要深諳人性,看懂每個行為背後的動機;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接住任何話題。
如果你讀書少肚裡沒貨,藏是藏不住的,飯桌上,高手一眼就能看穿了你所有的內涵和人品,你已然一絲不掛了。
別人談的你聽不懂,想插嘴沒談資,安排點事兒禮節一概不知......
就只能咋咋呼呼、支支吾吾,或者一直吹牛,誰不厭煩?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讀書,只能讀書。
讀書可以提升你的情商,拓展你的格局。
讓你在飯桌上永遠不會無話可講陷入尷尬;
讓你能夠見人下菜碟,無論要「搞定」誰,都能和他有共同話題,投其所好;
讓你智慧增長,內斂城府,一舉一動更加老練通透,看透他人......
然而,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能夠堅持閱讀的人並不多。
沒時間:工作很忙啊,家裡還一堆事;
選擇困難:那麼多書,從哪兒看起;
想讀名家經典,可是每部都是大塊頭,看著就累人......
有沒有超有效率、超快速又超輕鬆的讀書方法?
當然有!
我建議你加入簡知精英書院180天聽書計劃,每天上下班坐車、運動健身,睡前15分鐘,隨時隨地輕鬆聽書,吸收30本書的精華,做一個高情商、有格局、腦子聰明的精英男人!
180天聽書成長計劃,不用擔心沒時間看書、不知道看什麼、看不進去、看不懂,只要用手機聽書就可以了!
不用盲目選書、花錢買書,我們找到全網評分最高,最多名人推薦的適合男性閱讀的書籍;
不用苦苦啃書,專業團隊把書揉碎了、啃爛了,找出最能幫到你的精華部分,帶你1周讀完一本書;
每天只需要15分鐘聽書,開車的時候、上班路上、做家務時、早起洗漱時、睡前躺床上,聽著專家講書就可以了。
180天就能聽完6大領域、26本全球熱銷經典好書,成為一個有胸懷、有進取心、高情商的大格局男人!
現在加入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只需交99元押金
每天15分鐘聽書,並且堅持180天打卡
學期結束時,99元押金全部退還
相當於免費學習,不花一分錢
長按下方二維碼,馬上加入
↓↓↓
簡知精英書院180天讀書計劃
26本經典暢銷好書,橫跨6大領域
每天只需花15分鐘
讓你遇見一個
高情商、有格局、腦子聰明的自己
無論是上下班坐車、運動健身、睡前的15分鐘,都可以輕鬆聽書提升自我,解決了你認為自己沒時間讀書、不能堅持讀書的困惑。
伴隨朗朗讀書聲,26本好書精華輕鬆掌握。10萬+學員共同學習,讓你在半年內完善知識結構,養成自律好習慣,成為一個會處事、有底氣的高情商男人!
聽書,已成為精英男人圈子裡的潮流
《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已經幫助20萬學員擺脫困境
實現人生逆襲,職場躍升
收穫更好的人生
👇👇👇
現在加入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只需交99元押金
每天15分鐘聽書,並且堅持180天打卡
學期結束時,99元押金全部退還
相當於免費學習,不花一分錢
長按下方二維碼,馬上加入
↓↓↓
說我不上黃山是由於黃山太矮。對方問我上過多高的山。我說珠穆朗瑪峰,而且登頂過200餘次。對方不信,我說我有隱形翅膀,能助我飛躍珠峰。
世界上有兩種山,一種是自然界的山,一種是人生的山。我偏愛爬人生的山。我的書已經銷售出1.5億本,按每本1.5釐米的厚度計算,將它們疊置,相當於200餘座珠穆朗瑪峰。這兩天,《人民日報》一位記者採訪我,她對於我一個人寫《童話大王》半月刊寫了24年感到不可思議,我說這源於我有隱形的翅膀。
其實,所有人出生時,都擁有隱形翅膀——想像力,但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加,絕大多數人的隱形翅膀會和主人分道揚鑣。沒有想像力這雙隱形翅膀,人就不能飛躍事業的巔峰,一生只能重複前人發明的知識,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
我的隱形翅膀是我的小學老師趙俐給我保留住的。記得二年級一次上課時,趙老師推薦我們看一本童話書,它的作者是張天翼。當時我正處於急於擺脫胡思亂想也就是想像力的年齡段,那時我回家對弟弟妹妹說得最多的話是「幼稚」。如果你對別人經常說「幼稚」兩個字,這就是你的想像力即將離開你的危險信號。換句話說,你已經到了人生最危急的關頭:當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還是當終生重複前人知識的人。我看了張天翼的這本童話,我覺得他比我還胡思亂想,而且他還把自己的胡思亂想出書了!從此,我的想像力再也沒有離開過我,使得我終生擁有了隱形的翅膀。好的童話就像一把鎖,能鎖住孩子想像力的隱形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慶幸自己擁有想像力的隱形翅膀,她幫助我一個人寫一本名叫《童話大王》的半月刊長達24年,她幫助我創造了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最有魅力的往往是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比如想像力。想像力給你插上隱形的翅膀,使你成為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飛躍人生事業的巔峰,一覽眾山小。
他們一家有時比賽穿衣服,有時比賽穿鞋子……作者的爸爸總結了很多節約時間的好辦法:扣扣子從面開始扣;衣服、襪子、帽子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把鞋帶系松一點……作者向爸爸學習,在周五晚上就安排好周六周日的工作。笫二天,按時間有條理地做事,省下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作者成績很好,而且第二課堂又特別出色,真讓我羨慕不已!
這篇文章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講效率,拖拖拉拉就會失敗。回想我以前寫作文,總不專心,寫一篇文章寫幾句,就和別人聊幾句,一篇文章下來,用去兩個小時有多。而且時間用去了,可作文卻沒寫好,有時還要被老師罰我重新寫一遍呢。
媽媽經常批評我做事不講效率,但我卻是「意見接受,行動照舊」。所以總不見我有什麼事是成功的,就拿這次的數算比賽來說吧,比賽前還跟同學誇下海口,說一定會贏他。比賽時,我發現他早就口算完,在仔細複查了,我卻還有很多題沒寫完呢。成績出來後,跟那個同學一比,真是望塵莫及啊,羞愧得我真想找個洞鑽進出呢!嗨,都是拖沓這傢伙拖後腿,我必須扔掉它!
記得周老師常鼓勵我說:「快!快!快!不要像個老太太!」她講課時還說,現在的社會是個講求效率的社會,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她不批准我參加學校的籃球訓練是因為我做事拖沓,連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要是我能合理安排時間,學會快速把事情辦好,就一定能擠出時間去參加學校的訓練。我聽了,就像加滿油的車子,充滿了動力。我想,既然文中的小作者能學習訓練兩不誤,為什麼我就不行呢?我也能行!我就向他學習,事事講求效率,一定能跟我的摯愛——籃球天天在操場上並肩作戰的。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韓愈有言:「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於是,非常神往「默焉而其意已傳」的「知言之人」的境界。
然而,談何容易!
波蘭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說「誰若真想探究蕭邦音樂的精神,理解蕭邦音樂跟波蘭有著何等密切的聯繫,誰就應悉心體會歐根·德拉克洛瓦所謂的蔚藍的色調,它是波蘭景色和在這大平原上誕生的藝術家的音樂的共同色調」,有幾人真正領會得?王熙鳳的「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的八面玲瓏又有幾人做得到?舒婷表述了「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愛情觀,同時她又明白「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魏徵之所以能夠讓唐太宗一再納諫,燭之武之所以能夠「退秦師」,藺相如之所以能夠完璧歸趙並且在澠池之會上爭勝,與他們都是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知言之人」大有關係!
這些音樂語言、文學語言、政治語言、外交語言,還都在人類語言的範疇,即使不能一目了然,反覆揣摩總能得之。
面對非人類的語言,你能否做個「知言之人」呢?
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熟悉嗎?「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你若「知言」,可以未雨綢繆。
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熟悉嗎?「如果沒有那些舊房子和路,沒有揚起又落下的塵土,沒有與我一同長大仍舊活在村裡的人、牲畜,沒有還在吹刮著的那一場一場的風,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村裡的這些,都會說話,你若「知言」,那村莊就還是你的村莊。
勞倫斯《鳥啼》熟悉嗎?「當大地還散落著厚厚的一層鳥的屍體的時候」,鴿子、斑鳩、畫眉紛紛開始了它們的啼叫。作者明白:「無論人們情願與否,月桂樹總要飄出花香,綿羊總要站立舞蹈,白屈菜總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這些鳥兒都是「向死而生」的主兒。你若「知言」,你對生活的感悟力就會不同尋常。
周曉楓的《斑紋》熟悉嗎?蛇因為誘惑夏娃偷食禁果而被上帝懲罰,沒有聲帶,沒有聽力,沒有好的視力,沒有四肢而只能用肚子行走。當他們的鱗環疊合在一起時,振動起來就像響板——這是一種罪惡的音樂,因為常常是發出攻擊的前奏。如果你不「知言」,會有性命之憂。
其實,只要有心,有識,你就可以由「不知言」而「知言」。
做個「知言之人」,真好!
我一直相信,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來源於「我還沒活夠」,而是來於「還有人在等著我去照顧」。
看完《南極之戀》,我更加相信了這個道理。
一個傻兮兮的沒有戶外生存經驗的土豪,憑什麼能在南極經歷過各種磨難還能生存下來?
就憑他有喜歡的人,就憑他被需要。
你也許覺得這是在開玩笑,那就當開玩笑吧,反正命運跟我們開過的玩笑也不少。
如果你也曾孤獨過,你就會明白,「被需要」的感覺是有多好。
在無數個深夜,你曾拿起手機,想找喜歡的人說話,但你拿了又放,寫了又刪,發送又撤回,因為你怕。
你怕一廂情願。
你怕你需要對方,但對方不需要你。
你是如此的怕打擾,以至於就連發一句「打擾了」,也覺得這句話本身也是一種打擾。
你是一根蠟燭,願意用生命為她燃燒。
聽起來很美。
但不湊巧的是,她的生活燈火通明,根本不需要被你這點微弱的燭光。
孤獨,是燭光無處安放;相愛,是彼此燃燒照亮。
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
在《無問西東》裡,黃曉明抱著毀容的章子怡說了一大段情話,很多人被那段話所打動。
但我印象更深的卻是黃曉明的另一句臺詞:「我有需要照顧的人」。
對一個人表達愛意,當然可以用千言萬語,但如果僅用這一句「我有需要照顧的人」,也足夠了。
《南極之戀》裡也有很多戳動人心的臺詞,這些臺詞也在詮釋什麼是「被需要」。
比如男主富春對女主如意說的那句:「如意,我回來了」。
這句話太平淡,平淡到像櫻桃小丸子的那句「我回來了」。
但正是這句話,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家是很暖的地方,而在南極,恰巧需要這份暖。
他每天出門尋找希望,後來才發現,屋子裡的她才是希望。
所謂彼此牽掛,無非是外面的他想回家,裡面的人在等他。
又比如「我怕風停,因為風停了就沒聲音了;但我又怕起風,風一起,身後的腳印就沒了」。
這句臺詞把孤獨和無助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不見人煙的南極,你能聽到的幾乎只有風聲,於是你希望有風作伴。
但是風一起,你又怕腳印消失而找不到回去的路。
這是一個矛盾。
所有的孤獨患者都有這樣的矛盾,他們的精神世界就像南極一樣荒蕪冰冷。
你渴望找一個人去化解孤獨,但又怕找錯了人,反而會更加孤獨。
男女主角就是在這樣一個孤獨的環境裡互相取暖,他們因為求生而走到一起,又因為走到一起而堅定了求生。
這部電影很暖,因為詮釋了相濡以沫。
這部電影又很冷,因為相濡以沫的人最終還是要面臨一個選擇:要不要相忘於江湖?
世間最殘忍的事,不是讓你失望,而是先給你希望。
去看這部電影吧,如果你此刻幸福,看完你會更加珍惜。如果你此刻孤獨,看完你會嚮往幸福。
願你早日找到需要照顧的人,也願你能早日被人照顧,更願你從此不再失望。
免責申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素材來源網絡,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