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實人,是怎麼被社會淘汰的?(深度)

2021-01-21 會說話的男子

- 01 -


現在各大城市用戶口搶人才,和網際網路平臺燒錢搶用戶的本質是一樣的。


在利益面前,當大家都在不擇手段,那些守規矩的老實人,反而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投機取巧者。

同樣,那些投機的炒房客,積累的財富,往往也遠遠超過那些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的實幹主義者。


再想想平時常見的例子:


我們平時乘公交或地鐵,規矩排隊者總是被擠得東倒西歪,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夠捷足先登,能搶到一個座位;


而當我們在一群人裡打車,站在路邊規規矩矩等車的人,總是被強行站到馬路中間的人搶去機會。

  

也因此我們就明白了下面的現象:

做真貨的,比不過賣假貨的;


做科研的,比不過做金融的;


做文藝的,比不過做娛樂的。


在一個社會裡,當有一小撮人因為投機取巧而先獲得利益,此時如果社會的懲罰和價值體系不能使他們付出代價,那麼剩下的大部人必然也不會再堅守自己原則:聰明人會把才華用在利益的爭奪上,平庸的人為了爭取利益則會鋌而走險。

  

經濟上叫:「劣幣驅逐良幣」,社會上就是:「壞人淘汰好人」。


好人被淘汰的結果是什麼呢?



還是拿上面兩件事為例,為先登上車,大家都不去排隊,結果車輛一來,眾人就爭先恐後,所以上車的效率就低了,最後誰也都沒有佔到便宜;


為了先打到車,大家都站到馬路中間去伸手攔車,結果馬路上的人越來越多,佔據大半個車道,導致道路越發擁堵,大家打車的效率也都變慢了。


這就是最終結果:每個人都互不相讓,不再遷就別人,也不再相信公理,然後互相提防、人人自危。


僵持在一種互相制衡的尷尬狀態,然後大眼瞪小眼。此時社會的運作效率大大降低,經濟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現在我們都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項目越來越難做,創業越來越艱難,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信任,無論你說什麼,無論你承諾什麼,別人都不信了,每個人都緊緊捂著自己的一畝三分田,生怕一鬆手就被別人搶去了。


- 02 -


為什麼房價還在升高?就是因為其他實業和創業都很難賺到錢了。結果大家發現還是那幫炒房的人最聰明,於是大家都去買房了。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次我們在探討高房價對經濟的傷害,我們都對高房價深惡痛覺,但聊完之後他第二天就去排隊買房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每一個人面對不公平都有情感上的憤怒,但當大家發現只有跟隨那一小撮人後面才能保證自己的利益的時候,只能跟著他們後面行動。



我相信社會上的大部分人都有公德心、公理心,但是社會上的全部人都是堅守自己利益的,所以我們明明知道盲從購房對經濟有傷害,但是還都往這個大泡沫裡吹氣,為這種野蠻的行徑添磚加瓦。


最後的結果就是,每個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把房價捧的越來越高,有房的人看著自己的紙面財富而心安理得,沒房的人對社會憤憤不平。


歸根結底,只要先不遵守秩序的人沒有遭受應有懲罰,就會帶動大家一起不遵守秩序。


- 03 -


我們都知道,數學上的乘法有一個基本法則:正負得負、負負得正。


即:一個負數乘以一個正數的結果是負數,而一個負數乘以一個負數的結果卻是正數。


所以,在一個出錯的大多數裡,我們往往被逼著去犯錯,去變壞。這也負負反而得正了。


一個好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壞的?從他覺的不公平的那一刻起。


一個有才的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俗的?從他看透芸芸眾生的那一刻起。


芸芸眾生的錯在哪裡?在於平庸之惡。


竇娥含冤被押赴法場,行刑之前問竇娥還有何話講?竇娥說:


一、如果我是冤的,人頭落地便大雪紛飛;

二、如果我是冤的,我死後三年大旱。


竇娥人頭落地之時,竟真的忽然大雪飄起。而且她死後果真大旱三年,當地百姓顆粒無收。



多年後,竇娥的父親金榜得中做了高官。回鄉重審竇娥案,殺了那個貪官。


這時鄉親們紛紛來看望竇父,說:「我們當時知道竇娥是冤枉的,怎奈畏懼貪官的權勢,敢怒不敢言。可是我們又沒加害竇娥,為什麼要受這三年大旱之苦呢?」

竇父說:「你們明知竇娥是冤的,卻不敢說句公道話,是謂不義。更有人相信貪官,認為竇娥真的殺了人,而誣衊忠良,是謂不仁。老天有眼,沒有無妄之災,天災人禍就是在懲治不仁不義之徒哪!」


- 04 -


什麼是作惡?並不是殺人放火才是作惡,面對大多數人的惡行,如果為了自保而選擇沉默,或者為了利益最大化,而選擇做一個盲從的幫兇,你就已經站在了惡人一邊!


如今在高房價面前,我們就像著了魔:早就沒有了「大是大非」,只會權衡自己的利弊。然後奮不顧身的做一個投機者,都是在增加行惡的機會!


什麼時候能有一種制度,使惡人永遠受到懲罰?


對於社會上大多數人來說:


當我們埋怨社會太不公平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在利益面前就那麼輕而易舉的放棄了原則?


當我們埋怨淘寶假貨太多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那麼喜歡佔便宜?


當我們埋怨小鮮肉賺的太多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自己如此迷戀娛樂、選秀節目、和韓劇?



有什麼樣的消費者就有什麼樣的產品,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節目,有什麼樣讀者就有什麼樣的作品,有什麼樣的民眾就有什麼樣的社會。


所以,很多有才華的人往往選擇放棄原則,因為堅守的意義是什麼呢?難道是為了守衛那些剩餘的大多數平庸者嗎?


人體內有兩種細胞,一種是正常細胞,一種是癌細胞,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癌細胞」總會被「正常細胞」吞噬清理,而一旦「癌細胞」的繁殖速度過快,並且壓過「正常細胞」時,人體就開始變質,這就是癌症。


社會上也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正常情況下好人遠比壞人多,壞人成不了氣候,而一旦壞人越來越多,社會風氣「正不壓邪」的時候,社會也開始變質…





 我去過兩次黃山,一次是1984年,一次是2009年。但是我都沒上黃山。這次,接待我的人對於我兩次到黃山而不上山表示詫異。我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


很多事情,在別的地方辦不成,只有在飯局上能辦成。


所謂人脈、機會、圈子、資源、感情、生意,都是在飯局上聊出來的。



飯局在中國,已經變成了男人的戰場。


入座、點菜、敬酒、遞煙和吹牛,每一項都要把握得恰到好處,小心翼翼。


吃得好,那就是「煮酒論英雄」,吃不好,那就是「鴻門宴」。


看一個人在飯局中的表現,幾乎便可以洞悉其人品、人脈、財富、地位與格局。


所謂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大火的《歡樂頌》裡就有這樣一幕。


王柏川創業之初,沒資源、沒人脈,公司發展艱難。於是安迪特意邀請王柏川參加飯局。



在這個飯局中,王柏川結識了當地龍頭企業-包式集團的領導小包總。


王柏川在飯局上表現優秀,很快就爭取到一個和包氏集團合作的機會,之後的事業也得到小包總的幫助,事業發展越來越順暢。


所以說,飯局上,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得體的飯局社交往往能讓你事半功倍。




但事實上,想玩轉中國式飯局並不容易。


你經歷過的人生,你的教養,你的脾氣秉性,在你對菜的選擇,你吃飯的姿勢,對服務員的態度中,都會在飯局中一點點暴露出來。



無格局的人飯局失態,酒後妄言,讓人看清原來是草包或是人品不佳,使人心生鄙夷。


小格局的人畏首畏尾,支支吾吾,飯局永遠坐在角落裡,埋頭苦幹只是吃飯;


大格局的人用飯局成就人生,說話永遠得體,肚裡有貨,心裡有分寸,用飯局打通人脈,贏得美人青睞!


吃飯事小,出局事大。



幾乎每個飯局高手都是情商極高,他們對氛圍、說話時機把握地恰到好處,懂得隨機應變,能把想說的事拐著彎談,話裡藏鋒,步步為營,在嘻嘻哈哈間把對方摸清楚。


如何做到?


你需要擅長察言觀色,具有極高的談話技巧,還要深諳人性,看懂每個行為背後的動機;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能夠接住任何話題。



如果你讀書少肚裡沒貨,藏是藏不住的,飯桌上,高手一眼就能看穿了你所有的內涵和人品,你已然一絲不掛了。


別人談的你聽不懂,想插嘴沒談資,安排點事兒禮節一概不知......


就只能咋咋呼呼、支支吾吾,或者一直吹牛,誰不厭煩?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讀書,只能讀書。


讀書可以提升你的情商,拓展你的格局。


讓你在飯桌上永遠不會無話可講陷入尷尬;

讓你能夠見人下菜碟,無論要「搞定」誰,都能和他有共同話題,投其所好;

讓你智慧增長,內斂城府,一舉一動更加老練通透,看透他人......



然而,在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能夠堅持閱讀的人並不多。


沒時間:工作很忙啊,家裡還一堆事;

選擇困難:那麼多書,從哪兒看起;

想讀名家經典,可是每部都是大塊頭,看著就累人......


有沒有超有效率、超快速又超輕鬆的讀書方法?


當然有!



我建議你加入簡知精英書院180天聽書計劃,每天上下班坐車、運動健身,睡前15分鐘,隨時隨地輕鬆聽書,吸收30本書的精華,做一個高情商、有格局、腦子聰明的精英男人!



180天聽書成長計劃,不用擔心沒時間看書、不知道看什麼、看不進去、看不懂,只要用手機聽書就可以了!


不用盲目選書、花錢買書,我們找到全網評分最高,最多名人推薦的適合男性閱讀的書籍;


不用苦苦啃書,專業團隊把書揉碎了、啃爛了,找出最能幫到你的精華部分,帶你1周讀完一本書;


每天只需要15分鐘聽書,開車的時候、上班路上、做家務時、早起洗漱時、睡前躺床上,聽著專家講書就可以了。


180天就能聽完6大領域、26本全球熱銷經典好書,成為一個有胸懷、有進取心、高情商的大格局男人!


現在加入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只需交99元押金

每天15分鐘聽書,並且堅持180天打卡

學期結束時,99元押金全部退還

相當於免費學習,不花一分錢

長按下方二維碼,馬上加入

↓↓↓



簡知精英書院180天讀書計劃

26本經典暢銷好書,橫跨6大領域

每天只需花15分鐘

讓你遇見一個

高情商、有格局、腦子聰明的自己


無論是上下班坐車、運動健身、睡前的15分鐘,都可以輕鬆聽書提升自我,解決了你認為自己沒時間讀書、不能堅持讀書的困惑。


伴隨朗朗讀書聲,26本好書精華輕鬆掌握。10萬+學員共同學習,讓你在半年內完善知識結構,養成自律好習慣,成為一個會處事、有底氣的高情商男人!


聽書,已成為精英男人圈子裡的潮流

《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已經幫助20萬學員擺脫困境

實現人生逆襲,職場躍升

收穫更好的人生

👇👇👇

現在加入180天讀書成長計劃

只需交99元押金

每天15分鐘聽書,並且堅持180天打卡

學期結束時,99元押金全部退還

相當於免費學習,不花一分錢

長按下方二維碼,馬上加入

↓↓↓


說我不上黃山是由於黃山太矮。對方問我上過多高的山。我說珠穆朗瑪峰,而且登頂過200餘次。對方不信,我說我有隱形翅膀,能助我飛躍珠峰。

  世界上有兩種山,一種是自然界的山,一種是人生的山。我偏愛爬人生的山。我的書已經銷售出1.5億本,按每本1.5釐米的厚度計算,將它們疊置,相當於200餘座珠穆朗瑪峰。這兩天,《人民日報》一位記者採訪我,她對於我一個人寫《童話大王》半月刊寫了24年感到不可思議,我說這源於我有隱形的翅膀。

  其實,所有人出生時,都擁有隱形翅膀——想像力,但是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加,絕大多數人的隱形翅膀會和主人分道揚鑣。沒有想像力這雙隱形翅膀,人就不能飛躍事業的巔峰,一生只能重複前人發明的知識,不能進行創造性勞動。

  我的隱形翅膀是我的小學老師趙俐給我保留住的。記得二年級一次上課時,趙老師推薦我們看一本童話書,它的作者是張天翼。當時我正處於急於擺脫胡思亂想也就是想像力的年齡段,那時我回家對弟弟妹妹說得最多的話是「幼稚」。如果你對別人經常說「幼稚」兩個字,這就是你的想像力即將離開你的危險信號。換句話說,你已經到了人生最危急的關頭:當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還是當終生重複前人知識的人。我看了張天翼的這本童話,我覺得他比我還胡思亂想,而且他還把自己的胡思亂想出書了!從此,我的想像力再也沒有離開過我,使得我終生擁有了隱形的翅膀。好的童話就像一把鎖,能鎖住孩子想像力的隱形翅膀。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我慶幸自己擁有想像力的隱形翅膀,她幫助我一個人寫一本名叫《童話大王》的半月刊長達24年,她幫助我創造了皮皮魯、魯西西、舒克和貝塔。最有魅力的往往是肉眼看不見的東西,比如想像力。想像力給你插上隱形的翅膀,使你成為能進行創造性勞動的人,飛躍人生事業的巔峰,一覽眾山小。

他們一家有時比賽穿衣服,有時比賽穿鞋子……作者的爸爸總結了很多節約時間的好辦法:扣扣子從面開始扣;衣服、襪子、帽子都放在固定的地方;把鞋帶系松一點……作者向爸爸學習,在周五晚上就安排好周六周日的工作。笫二天,按時間有條理地做事,省下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作者成績很好,而且第二課堂又特別出色,真讓我羨慕不已!
  這篇文章告訴我,做任何事都要講效率,拖拖拉拉就會失敗。回想我以前寫作文,總不專心,寫一篇文章寫幾句,就和別人聊幾句,一篇文章下來,用去兩個小時有多。而且時間用去了,可作文卻沒寫好,有時還要被老師罰我重新寫一遍呢。
  媽媽經常批評我做事不講效率,但我卻是「意見接受,行動照舊」。所以總不見我有什麼事是成功的,就拿這次的數算比賽來說吧,比賽前還跟同學誇下海口,說一定會贏他。比賽時,我發現他早就口算完,在仔細複查了,我卻還有很多題沒寫完呢。成績出來後,跟那個同學一比,真是望塵莫及啊,羞愧得我真想找個洞鑽進出呢!嗨,都是拖沓這傢伙拖後腿,我必須扔掉它!
  記得周老師常鼓勵我說:「快!快!快!不要像個老太太!」她講課時還說,現在的社會是個講求效率的社會,快人一步,理想達到。她不批准我參加學校的籃球訓練是因為我做事拖沓,連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要是我能合理安排時間,學會快速把事情辦好,就一定能擠出時間去參加學校的訓練。我聽了,就像加滿油的車子,充滿了動力。我想,既然文中的小作者能學習訓練兩不誤,為什麼我就不行呢?我也能行!我就向他學習,事事講求效率,一定能跟我的摯愛——籃球天天在操場上並肩作戰的。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韓愈有言:「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於是,非常神往「默焉而其意已傳」的「知言之人」的境界。
  然而,談何容易!
  波蘭作家雅-伊瓦什凱維奇說「誰若真想探究蕭邦音樂的精神,理解蕭邦音樂跟波蘭有著何等密切的聯繫,誰就應悉心體會歐根·德拉克洛瓦所謂的蔚藍的色調,它是波蘭景色和在這大平原上誕生的藝術家的音樂的共同色調」,有幾人真正領會得?王熙鳳的「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的八面玲瓏又有幾人做得到?舒婷表述了「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愛情觀,同時她又明白「但沒有人聽懂我們的言語」。魏徵之所以能夠讓唐太宗一再納諫,燭之武之所以能夠「退秦師」,藺相如之所以能夠完璧歸趙並且在澠池之會上爭勝,與他們都是擁有三寸不爛之舌的「知言之人」大有關係!
  這些音樂語言、文學語言、政治語言、外交語言,還都在人類語言的範疇,即使不能一目了然,反覆揣摩總能得之。
  面對非人類的語言,你能否做個「知言之人」呢?
  竺可楨的《大自然的語言》熟悉嗎?「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你若「知言」,可以未雨綢繆。
  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熟悉嗎?「如果沒有那些舊房子和路,沒有揚起又落下的塵土,沒有與我一同長大仍舊活在村裡的人、牲畜,沒有還在吹刮著的那一場一場的風,誰會證實以往的生活?」村裡的這些,都會說話,你若「知言」,那村莊就還是你的村莊。
  勞倫斯《鳥啼》熟悉嗎?「當大地還散落著厚厚的一層鳥的屍體的時候」,鴿子、斑鳩、畫眉紛紛開始了它們的啼叫。作者明白:「無論人們情願與否,月桂樹總要飄出花香,綿羊總要站立舞蹈,白屈菜總要遍地閃爍,那就是新的天堂和新的大地。」這些鳥兒都是「向死而生」的主兒。你若「知言」,你對生活的感悟力就會不同尋常。
  周曉楓的《斑紋》熟悉嗎?蛇因為誘惑夏娃偷食禁果而被上帝懲罰,沒有聲帶,沒有聽力,沒有好的視力,沒有四肢而只能用肚子行走。當他們的鱗環疊合在一起時,振動起來就像響板——這是一種罪惡的音樂,因為常常是發出攻擊的前奏。如果你不「知言」,會有性命之憂。
  其實,只要有心,有識,你就可以由「不知言」而「知言」。
  做個「知言之人」,真好!
  我一直相信,人在極端環境下所爆發出來的求生欲,往往不是來源於「我還沒活夠」,而是來於「還有人在等著我去照顧」。
  看完《南極之戀》,我更加相信了這個道理。
  一個傻兮兮的沒有戶外生存經驗的土豪,憑什麼能在南極經歷過各種磨難還能生存下來?
  就憑他有喜歡的人,就憑他被需要。
  你也許覺得這是在開玩笑,那就當開玩笑吧,反正命運跟我們開過的玩笑也不少。
  如果你也曾孤獨過,你就會明白,「被需要」的感覺是有多好。
  在無數個深夜,你曾拿起手機,想找喜歡的人說話,但你拿了又放,寫了又刪,發送又撤回,因為你怕。
  你怕一廂情願。
  你怕你需要對方,但對方不需要你。
  你是如此的怕打擾,以至於就連發一句「打擾了」,也覺得這句話本身也是一種打擾。
  你是一根蠟燭,願意用生命為她燃燒。
  聽起來很美。
  但不湊巧的是,她的生活燈火通明,根本不需要被你這點微弱的燭光。
  孤獨,是燭光無處安放;相愛,是彼此燃燒照亮。
  每個孤獨的人,都渴望「被需要」。
  在《無問西東》裡,黃曉明抱著毀容的章子怡說了一大段情話,很多人被那段話所打動。
  但我印象更深的卻是黃曉明的另一句臺詞:「我有需要照顧的人」。
  對一個人表達愛意,當然可以用千言萬語,但如果僅用這一句「我有需要照顧的人」,也足夠了。
  《南極之戀》裡也有很多戳動人心的臺詞,這些臺詞也在詮釋什麼是「被需要」。
  比如男主富春對女主如意說的那句:「如意,我回來了」。
  這句話太平淡,平淡到像櫻桃小丸子的那句「我回來了」。
  但正是這句話,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家是很暖的地方,而在南極,恰巧需要這份暖。
  他每天出門尋找希望,後來才發現,屋子裡的她才是希望。
  所謂彼此牽掛,無非是外面的他想回家,裡面的人在等他。
  又比如「我怕風停,因為風停了就沒聲音了;但我又怕起風,風一起,身後的腳印就沒了」。
  這句臺詞把孤獨和無助詮釋得淋漓盡致。
  在不見人煙的南極,你能聽到的幾乎只有風聲,於是你希望有風作伴。
  但是風一起,你又怕腳印消失而找不到回去的路。
  這是一個矛盾。
  所有的孤獨患者都有這樣的矛盾,他們的精神世界就像南極一樣荒蕪冰冷。
  你渴望找一個人去化解孤獨,但又怕找錯了人,反而會更加孤獨。
  男女主角就是在這樣一個孤獨的環境裡互相取暖,他們因為求生而走到一起,又因為走到一起而堅定了求生。
  這部電影很暖,因為詮釋了相濡以沫。
  這部電影又很冷,因為相濡以沫的人最終還是要面臨一個選擇:要不要相忘於江湖?
  世間最殘忍的事,不是讓你失望,而是先給你希望。
  去看這部電影吧,如果你此刻幸福,看完你會更加珍惜。如果你此刻孤獨,看完你會嚮往幸福。
  願你早日找到需要照顧的人,也願你能早日被人照顧,更願你從此不再失望。


免責申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部分素材來源網絡,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忠厚老實人為什麼難成大器?只因有這3個毛病
    過去人們都說人要忠厚老實,這樣的人才能成大器,可是縱觀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能大事者都不是真正的「老實人」,比如像劉邦、朱元璋這樣的人。看電視也能知道,忠厚老實人最多只能被重用,是一個好的員工,但不能做成自己的一番事業。為什麼他們不能成大器?
  • 「玩夠了,就嫁給老實人」把老實人當歸宿,是女人最大的錯覺
    長時間在感情裡遊戲的女人,她們大多抱著這樣的心理:等我哪天玩夠了,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如果被老實人知道女人的如此心思,只怕他們會滿肚子委屈,"我們老實人得罪誰了?這樣的鍋,我們可背不起。"
  • 《一個勺子》:老實人被欺辱,是我們應該反思的痛
    勺子的解釋通篇貫穿著兩個詞,一個是「老實人」,另一個就是「傻子」,傻子老不老實不知道,但似乎老實人都是傻子。到影片後半部分的時候,這兩個詞彙被大量提及,一點點砸向老實人固有的信仰。如果善良都是錯,那誰該為罪惡買單?先簡單介紹一下本片的主要角色:拉條子:一個為了給坐牢的兒子減刑,花錢託人辦事兒的老實農民。金枝子:拉皮條的媳婦兒,外地人,除了拉條子,她無依無靠。
  • 無論社會怎麼變,這種人一定不會被社會淘汰
    一個人上進不上進和家裡有錢沒錢無關,有時候家裡越窮的人越努力,也有的人家裡腰纏萬貫依然起早貪黑奮鬥。無論什麼時候,社會都不會淘汰有技能愛拼搏的人。俗話說「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沒有人會嫌棄有能力的員工,也沒有人會遠離有實力的老闆。
  • 為什麼「老實人」總受欺負?另類解讀告訴你不一樣的「老實人」
    在很多人印象中,老實人等於無心機、淳樸,從來不會玩心眼。也有一些人常用「老實人」來標榜自己,證明自己為人可靠、實誠。「老實人」真是這樣完美的人設嗎?那為什麼總會出現「領導為什麼不提拔老實人」、「老實人為什麼經常被欺負」等等類似的問題。有人會說那是因為「老實人」善良、不與人計較,所以才會被小人欺負。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用什麼堵住「逆淘汰」的黑洞
    然而在人類社會中,劣者上、優者讓,老實人靠邊站,違背自然規律的「逆淘汰」時有發生。   上個月,《人民論壇》雜誌和人民網進行的一項大型調查顯示,有53.5%的受訪者認為「逆淘汰」就在身邊。空談的淘汰實幹的,投機的淘汰忠誠的,優秀的反被拙劣的擠掉,「逆淘汰」的惡劣之處就在於,它如黑洞一般將優秀人才埋沒掉,卻把庸才劣才送上了雲端。
  • 《一個勺子》敢於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很有深度
    《一個勺子》敢於面對嚴酷的社會現實,很有深度看完了《一個勺子》,總覺得很沉悶。看了後揪著一顆心,如梗在喉,憋著一股憤慨之氣於胸,冷靜下來後,現在我卻有點兒疑惑了:現實中真的會有這樣的貌似無釐頭的事情發生嗎,在這信息發達的社會中,人真的那麼好騙嗎,軟弱無能的人沒有維護自身的權益的能力,而讓自己及家人滑向深淵嗎,現實社會是否真的就是個食物鏈,弱肉強食的本質,也許我一開始不願意承認,不願意接受現實。
  • 老實人的三大「生存法則」,你的善良請帶些鋒芒
    你的善良本身沒有錯,但請帶些鋒芒,別當沒有脾氣的爛好人,因為總有人把你的忍讓與遷就當成軟弱無能來踐踏現實殘酷,人心複雜,人不能太老實,太善良,老實的人,沒有心機,不懂拒絕,常常被人惡意利用,生活中老實人若是懂得這三種「生存法則」,則會很少吃虧上當。
  • 為什麼老實人最後都變成了渣男?
    首先,什麼是老實人?有人說,老實人就是長得很普通,看起來就很好欺負的人;也有人說老實人往往不善言辭,有點內向;還有人說,老實人就是心地善良,對周圍人都很好的人。可見,老實人真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但是,通過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是否是老實人,的確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許多人看起來很老實,實際不過是一個善於偽裝自己內心的人,因為懶散,因為了內心冷漠,因為懦弱狹隘,而假裝自己天然呆的人可不少。1.在我看來,真正的老實人與外貌無關,與內心、人品有關,他們往往勤奮善良,對人和善,願意為了感情去付出自己的所有真心,對待愛情更是一心一意,知世故而不世故,懂算計而不耍手段。
  • 這四種類型的女生,老實人可千萬別追,因為她們真的「很會玩」
    前言前幾天的深夜,我的一個小粉絲過來找我訴苦,說他曾經和談過一次假戀愛。事情是這樣的。男生很喜歡一個女孩,一直在追她,但是那個女生,總是喜歡玩,而且身邊的異性朋友太多了。我的小粉絲每次約她呢,她也能答應出來吃飯,看電影啥的。
  • 民間識人術:老實人的身上,通常都有這5個特徵
    由此看來,成年人的世界,老實人容易吃苦。什麼樣的算是老實人呢?根據老祖宗留下的識人術,老實人身上,通常都有這5個特徵。一、太好說話,不懂拒絕朋友之間的交往,講究真心換真心,但現實的社會有多少真心付出的朋友呢。古人云:「相識滿天下,知己有幾人。」
  • 老實人有3個缺點!明知道是「陷阱」,還是一根筋的飛蛾撲火
    在現在的社會當中,人脈已經成為一種很重要的資源,會讓我們做起事情來半功倍。但是,往往越是那些幹活踏實的人,老實人的手裡的資源啊,會越虐,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分析了幾點原因啊,大家看一看是不是在理兒。第一點就是:社交能力弱!
  • 達爾文進化論同樣適用於人類社會,有的人可能被無情淘汰
    達爾文的進化論,不僅適用於自然界動物界,也適用於人類社會。人類也在進化,而且是不停的進化,有的人可能被淘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能適應環境的動物或人,會被淘汰;在身體方面,如果不能進化出新的特點,也會被淘汰。
  • 老實人不長命?騙子總逍遙?快來看看《自私的基因》怎麼說!
    然而,為什麼社會上有些人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輕信騙子?為什麼無論再好的社會治安條件下,都會有不務正業、騙財騙色的人出現?「吃一塹,長一智」這種說法從何而來,是否具有它的科學性?無論在生物學、心理學還是腦科學等領域,都有比較完整的理論解釋體系來解釋人類的欺騙行為。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看看,《自私的基因》一書是如何評價「騙子」這種生物的吧!
  • 那些經常吃虧的老實人,難道他們真的傻嗎?
    但是他們卻心地善良,經常樂於助人,但是卻有很多人仗著他們單純善良的性格,隨意的欺負他們,佔盡老實人的便宜,甚至經常欺負他們。舉個我身邊的例子,以前我們班上有個同學很老實,但是他個子卻是我們班最高的,於是大家都叫他傻大個,但是因為他人比較實在,也沒有跟同學們鬧翻,由於長期被人叫成傻大個,都叫習慣了,他也不以為然了。
  • 《一個老實人的世態炎涼》2020歲末最讓人潸然淚下的一篇文章
    24:09來自大唐亮劍一個老實人的世態炎涼文/ 吳樹,來自/ 《浙江日報》1父親去世三年後,你來到了我家。可是,50歲的母親需要一個老伴兒,而一個50歲的老人對另一半的要求也務實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而你具備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你是遠近聞名的好人,具體地說,你是一個老實人。和我母親第一次見面那天,你很難堪。因為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沒有優勢——房子小、工資少、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剛剛結婚的兒子一家還需要你的幫襯。
  • 老實人,越是「狠」,越有福,別不信
    人生是奇妙的,你如何對待它,它也會如何對待你,所以,想擁有一個有福的人生,其實並不難,其實只是自己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老實人,越是「狠」,越有福,別不信。所以,老實人應該學會對別人狠一些,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一件好事。給自己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也是保護自己的另外一種方式方法吧。對生活狠一些,生活才會厚待你。
  • 老實人如何護自己周全?牢記這4句話,沒人再敢拿你當軟柿子捏!
    第1句話:說話謹言甚微,做事留有餘地老實人有錯嗎?一點錯都沒有,可這個社會為什麼總是欺負老實人呢?因為老實人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心思太過單純,容易把自己的想法、掏心窩子的話說給對方聽,結果很簡單,那就是被別人給算計了。有句俗話說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 論文化的「淘汰」與「失傳」
    堅信中華民族自古用辛勤勞動與智慧創造出的文明,並不低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智慧。但是,隨著我們不斷挖掘祖先文化遺產,我們也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有的文化漸漸離我們遠去了。讓我們不禁感到惋惜。這裡的「遠去」 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失傳」, 由於文化斷代,能夠理解這個深刻懂得的人少了,能夠願意繼承它的人漸漸沒了。但是這個文化,對於現在生活仍然有意義。
  • 「思維」深度思考:給大腦安裝探測器
    在當今社會,人人都想要具備深度思維,大多數人碌碌一生,也沒有學會如何具備深度思維。看待問題的角度與深度,決定了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和反應,也決定了我們未來的成就與高度。我們應該如何學習具備深度思維呢?在商業課程中,有一則經典的故事,足以說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