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是我們青川縣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曾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是全世界自然保護人士心中的聖地,是「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觀賞地」之一,區內有一片中國現存最大的、保護得最好的野生紫荊花林,每年四月都會為其舉辦為期20天的「紫荊花節」。
唐家河的紫荊是豆科植物,與學名叫紅花羊蹄甲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其木似黃荊,先花後葉,一簇數朵,花冠如蝶,花形似唇,花色紫紅,就象袖珍的胡豆花,成熟後會結豆莢,可惜其種子有毒。
這種紫荊的奇特之處是開花無固定部位,甚至在蒼老的樹幹上也能開出花來,因而又有「滿條紅」的美稱。
每到春天紫荊盛開的時候,唐家河內漫山遍野的紫荊花如煙似霞,花枝猶如蓬鬆的花環,花樹恍若燃燒的花炬,就像紫霞仙子降臨凡塵,把唐家河變成了夢幻天堂、人間仙境。
紫荊的皮果木花皆可入藥,《本草綱目》載其「氣寒味苦,色紫性降,入手、足厥陰血分」,有清熱解毒,活血行氣,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治產後血氣痛、療瘡腫毒、喉痺。李時珍說「其皮入藥,以川中濃而紫色、味苦如膽者為勝」,很是看重我們蜀地的這種植物。
據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載: 田真兄弟三人析產,堂前有紫荊樹一株,議破為三,荊忽枯死。 真謂諸弟:「樹本同株,聞將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勝,兄弟相感,不復分產,樹亦復榮。所以紫荊在民間經常被作為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徵。
今天,我去唐家河參加了觀賞紫荊花的啟動儀式,親眼看見今年的花都開好了,如果你對這種美麗神奇的植物有興趣的話,不妨在清明小長假期間到唐家河來一暏其芳容吧。(作者:賈琳 文/圖;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協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