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河歐亞水獺進食視頻火了!

2021-03-01 廣元環保

畫面中,一隻水獺正用兩隻前爪緊緊地按著一尾二十多釐米長的齊口裂腹魚,左一口,右一口地大快朵頤,被撕咬的齊口裂腹魚還在不停擺動著自已的身軀,試圖擺脫水獺。最終,在水獺鋒利牙齒的撕扯下,齊口裂腹魚的頭部被成功咬掉,成為了水獺的美餐。

歐亞水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IUCN紅色名錄等級近危,是一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食肉動物。在我國,歷史上從海南島到黑龍江、從東南沿海到青藏高原均有歐亞水獺分布。在華南、華東一些亞熱帶區域的省市,歐亞水獺還會與小爪水獺同域分布。

「2014年4月,唐家河第一次拍攝到歐亞水獺,促成了2019年第十四屆國際水獺研討會在唐家河召開,這也是IUCN水獺專家組第一次在中國舉行此類會議。「據當地相關工作人員介紹,2014年,唐家河工作人員馬文虎在野外巡護時首次拍攝到水獺畫面,至此拉開了唐家河對水獺保護研究工作的序幕。為了更好地保護與恢復唐家河歐亞水獺種群,唐家河保護區和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開展科研合作,成立了歐亞水獺監測隊,自2018年4月下旬開始啟動了唐家河保護區歐亞水獺專項監測調查工作。通過在全區水域設定35條調查樣線、開展野外樣線監測、歐亞水獺糞便和水樣等樣本收集、紅外相機監測等多種方法技術,從不同的深度、廣度全面開展歐亞水獺監測工作。根據收集的資料分析,保護區兩條主要河流中都有歐亞水獺活動,在海拔1000至2000米的河段中活動痕跡最為頻繁,在主幹流域分布有7-8隻水獺,且種群穩定,不會因數量太少而導致滅絕。

 近年來,廣元市青川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中國生態康養旅遊名縣建設,取得了累累碩果。青川已成功創建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榮獲全國最具魅力生態旅遊縣、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廣元青川境內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天然基因庫」「生命家園」和岷山山系的「綠色明珠」,是大熊貓、川金絲猴、扭角羚、綠尾虹雉等13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銀杏、珙桐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生命家園,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公布的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護地綠色名錄,是全世界低海拔地區野生動物遇見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被譽為「世界遺產、人類財富、中國亮點、四川名片」。隨著名片越打越響,這裡已成為國際科研交流重要選址所在地。

相關焦點

  • 萌物丨唐家河保護區拍到珍貴視頻,水獺在河邊享用魚宴大餐
    12月21日冬至節下午,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馬文虎在野外巡護時,再次拍攝到了水獺進食的珍貴畫面。這是他第二次拍攝到歐亞水獺的畫面,並且完整記錄了水獺進食的全過程。     馬文虎告訴記者,儘管在日常工作中已多次觀察到水獺,但很難拍攝到它們的影像資料,首次在唐家河保護區拍攝到水獺畫面還是在6年前的2014年。
  • 原來,國外是這麼研究水獺的啊!
    從那時不見水獺,到現在水獺全國廣布,每年有超過100隻送到博物館,也不過是40多年。瑞典的水獺,和中國最常見的是同一種,即歐亞水獺(Lutra lutra)。這個分布區橫跨整個大陸、生態位寬闊的捕食者,曾幾何時,也遍布於中國的山川湖田,直至海濱,而且從縣誌等歷史記錄看來,除極乾旱區域外,都是水獺的地盤。
  • 五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三是世界水獺日,來認識一下我國的三種水獺
    東北虎豹公園裡面的歐亞水獺我國分布有三種水獺——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和江獺。在某些地區,水獺被當作拖人下水的「水猴子」,被視為邪惡的怪物。歐亞水獺歐亞水獺是我國分布範圍最廣的水獺,分布在長江流域、東南沿海、三江源、東北長白山脈、黑龍江流域和額爾齊斯河流域。
  • 中國水獺保護現狀「喜憂參半」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記者15日從中國多個NGO、科研組織及相關保護部門獲悉,時下中國水獺雖正「回歸」公眾視野,但研究與保護尚處於起步階段,「喜憂參半」。   水獺是河流生態系統的旗艦種以及頂級食肉動物,對於河流生態系統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在中國分布的主要為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及江獺。
  • 與玉樹市民「比鄰而居」的歐亞水獺
    2018年6月8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與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林業局對外發布,在玉樹市扎曲河由紅外相機記錄下歐亞水獺捕食魚類活動影像。歐亞水獺是河流生態系統的旗艦種以及頂級食肉動物,對於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供圖  在位於三江源頭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首府玉樹市,悄然進駐了一群歐亞水獺,「定居」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
  • 叢林「千裡眼」 唐家河野外巡護員六次邂逅野生大熊貓
    馬文虎眼力極好,他一天到晚在唐家河轉悠,左邊一轉頭,嘿,斑羚,右邊一轉頭,喲,金雕,舉個相機瞄一瞄,哎呀,金絲猴……這都不算啥了,最讓人羨慕的是,他好像自帶吸引野生大熊貓的天賦,在青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26年,6次在野外邂逅大熊貓並且拍下照片。  馬文虎是青川人,今年50歲,從24歲來到唐家河,他已有超過一半的人生在這裡度過。
  • 《2019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發布三江源或保有我國最大的歐亞...
    青羚網訊 12月15日,《2019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在廣州發布,報告指出,作為中國分布最廣的水獺——歐亞水獺作為河流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近年來在青海三江源活動頻繁,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可能是歐亞水獺在中國最大、最有生存希望的地區。
  • 福州中心公園發現歐亞水獺?您可別開玩笑了
    「聽說福州西湖上一次出現水獺已是五十多年前,現在它又回來了,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在改善。」 「福州過去就有野生水獺,從周邊的水系順著內河遊進西湖完全有可能,環境變好了,它們識貨!」 致力於福建地區歐亞水獺調查和保育的東南荒盟對此事怎麼看?難道我們已經實現了「帶獺回家」大計?
  • 珍稀野生動物成深圳人「好鄰居」,深晚記者獨家專訪還原歐亞水獺...
    解鎖屏幕後,彈出了一張圖片和一段時長 10 秒的視頻。點開、放大,一個熟悉的身影填滿屏幕,讓他瞬間溼了眼眶 ……"水獺來了!來我們公園了!"直覺告訴戎燦中,視頻中的主角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歐亞水獺。這是當天凌晨 4 點,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利用紅外相機拍攝到的圖片和視頻。當天晚班的同事在例行處理當天的紅外相機資料時,將這個不同尋常的發現第一時間轉發給了戎燦中。
  • 水獺:深圳,我來了
    他們通過體態、體型等各種特徵,不約而同地鎖定了照片和視頻上的對象,字裡行間也有著同樣的高興和欣慰。於此同時,剛剛收到視頻和照片的工作群,討論也變得熱烈起來,和先前一模一樣。2020年10月25日凌晨4點,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南區紅外相機拍攝到疑似水獺一隻。經過專家研判、影像分析和現場痕跡採集,基本確定為歐亞水獺(Lutra lutra )。
  • 雪鶉、藏黃雀、三稜蝦脊蘭……過去一年,大熊貓公園唐家河區域發現...
    川報觀察記者 寇敏芳日前,記者從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區域在2019年--2020年的科研監測工作中,有了一批新發現,首次監測到雪鶉、藏黃雀、利安德水鼩等多種保護動物和毛泡桐、三稜蝦脊蘭等野生植物。說明當地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生態系統進一步向好。
  • 小爪水獺
    中國現分布有三種水獺,分別是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以及江獺。
  • 日本國內時隔38年發現水獺 種類尚未確定
    原標題:日本國內時隔38年發現水獺 種類尚未確定   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7日報導,日本琉球大學教授伊澤雅子等的團隊17日宣布,在長崎縣對馬地區拍攝到一隻水獺的影像。
  • 海南吊羅山發現亞洲小爪水獺
    海南島廣闊的熱帶雨林是許多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的家園,其中,國家級二級保護動物水獺已經非常罕見。4月1日,記者從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自2017年保護區與香港嘉道理成立國內首支水獺監測隊伍以來,已經在吊羅山區域發現了4隻小爪水獺。
  • 視頻來了!唐家河黃喉貂登上央視!
    讓我們一起在下面的視頻中看看它的表現如何吧!黃喉貂是典型的食肉獸,從昆蟲到魚類及小型鳥獸都在它的捕食之列,主要以齧齒動物、鳥、鳥卵、昆蟲為主,有時也攻擊鹿科動物。除動物性食物外,也採食一些野果、漿果,同時,黃喉貂也會採食蜂蜜,通常將蜂箱掏一個洞,鑽進去偷吃蜂蜜,因此也有稱之為蜜狗。
  • 我叫「水獺ta」,不叫「水懶lan」,更不叫「水瀨lai」!|每周一寵
    如果您是從西南門進入北京動物園的話,那麼您向右手方向一拐,遇到的第一個展區就是水獺館。來到這裡的第一件事,當然是先看看展示說明牌,尤其要看清楚上面寫的是「水獺ta」,千萬別念成「水懶lan」,更不念「水瀨lai」。言歸正傳,水獺在分類學上是隸屬於食肉目、鼬科的哺乳動物。
  • 香港機構報告稱內地水獺瀕臨滅絕:立即保護仍有希望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港媒稱,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出內地水獺數目正急劇減少,不少地區的水獺種群已經消失。研究通過野外調查、翻查文獻及專家訪問,發現近十年間內地僅有19處地點發現水獺蹤跡,中國內地水獺已在絕種邊緣。
  • [視頻]驚人的化石發現:巨型水獺體型和狼差不多
    (原標題:[視頻]驚人的化石發現:巨型水獺體型和狼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