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網訊 12月15日,《2019中國水獺調查與保護報告》在廣州發布,報告指出,作為中國分布最廣的水獺——歐亞水獺作為河流生態系統中的旗艦物種,近年來在青海三江源活動頻繁,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可能是歐亞水獺在中國最大、最有生存希望的地區。
報告顯示,歐亞水獺目前在三江源地區主要分布在玉樹、果洛兩個藏族自治州,活動範圍覆蓋8縣1市,其中玉樹州玉樹市獲得的有效監測記錄最多。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間,科研人員在玉樹市周邊的巴塘河、扎曲兩條河流,累計徒步行走樣線約400公裡,記錄歐亞水獺排便位點約400處。在歐亞水獺留有活動痕跡的地點,科研人員累計布設紅外相機21臺次,其中在14處拍攝到該物種,在約1300個相機工作日內累計拍攝歐亞水獺近千次。
參與報告撰寫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三江源項目主任趙翔介紹,在淡水生態系統中,水獺往往作為頂級捕食者出現,並常因棲息地破壞和汙染非常敏感而被當成淡水生態的指示物種,同時也被視為區域河流、溼地、湖泊等水生環境保護的旗艦物種。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自然環境保存完好,河道水系發育完整,食物資源充足,使得歐亞水獺種群得以迅速恢復。
報告顯示,我國境內曾共同分布著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和江獺,均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物種。報告以國內分布最廣的歐亞水獺為例,指出目前已調查的面積還不到其潛在分布區的4%,而潛在棲息地中有80%尚不在保護區範圍內。
此外,報告指出,歐亞水獺的棲息地逐漸由歷史上記錄較多的東南沿海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收縮至青藏高原和東北地區等相對邊緣的區域,這些區域可能正是當前歐亞水獺種群的希望所在。
在玉樹巴塘河拍攝到的歐亞水獺。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供圖
作者:祁宗珠 來源:西海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