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早在今年三月份,我看到微博消息——福州市驚現歐亞水獺,點開文章三秒後,翻了個白眼,默默轉發給斑貓(他是想帶獺回家的福建男生,戳:你我都不是羅小黑,但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無限恩師),想看他怎麼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當時,他幾經搜尋,都沒有找到這隻失落人間的小傢伙。
結果今年10月10日,我再一次看到相同的內容。我再一次轉發給斑貓,這一次,他要站出來澄清些事情了。
2019年3月11日,一條消息在福建的自然愛好者圈內激起千層浪——位於福州市中心的西湖公園裡來了一隻水獺!大搖大擺地當著人撒歡,戲水,摸福壽螺,逮牛蛙……被數位攝影愛好者拍了個正著。
圖片來源見水印
健康淡水生態系統的代表物種,國內曾經廣布,如今已經蹤跡難覓的水獺突然現身鬧市街頭?這簡直不要太酷炫了!一時間,身邊和網絡上的議論此起彼伏。
「會不會是從動物園跑出來的?」
「聽說福州西湖上一次出現水獺已是五十多年前,現在它又回來了,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在改善。」
「福州過去就有野生水獺,從周邊的水系順著內河遊進西湖完全有可能,環境變好了,它們識貨!」
致力於福建地區歐亞水獺調查和保育的東南荒盟對此事怎麼看?難道我們已經實現了「帶獺回家」大計?
你想太多啦!
它是誰?
橢圓的側臉,飽滿的額頭,修長的手指,指尖指甲幾乎退化,這些特徵似乎和我們的項目物種——扁方臉又尖鉤爪的歐亞水獺不是一家?
歐亞水獺有著相對扁的頭部和適合抓緊光滑魚體的尖指甲 東南荒盟
如果了解過水獺物種識別的相關內容,相信你一定已經認出,出現在西湖的這個小傢伙是一隻亞洲小爪水獺。
如果說水獺亞科是鼬科的萌系擔當,那麼作為十三種水獺當中體型最小的亞洲小爪水獺,更可謂是將這個類群軟萌靈秀的外表和調皮搞怪的個性發揮到極致的物種。
北京動物園的亞洲小爪水獺 斑貓攝
它們的平均體重不過三公斤左右,還不及一般的成年家貓大。如嬰孩小胖手般的前肢是適應其特化食性的特徵,和主要以魚為食的大個子表親歐亞水獺和江獺等不同的是,亞洲小爪水獺更喜歡吃螃蟹,靈巧的小手便於它們在溼泥或石縫中捕捉蟹類。
在生境選擇上,也不同於喜歡開闊平緩大水體的江獺和對多種水域生境均表現出強大適應力的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更偏好蟹類資源豐富的溪流溝渠或池塘稻田等小水體,亦會在紅樹林或沼澤中活動。
貓盟在西雙版納拍攝到的亞洲小爪水獺
對甲殼類情有獨鐘的它們在圈養條件下對異域美食小龍蝦也來者不拒。圖片來自網絡。
不同於獨行俠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過著和狼群類似的家庭生活,夫婦之間有著強烈的情感紐帶,共同撫育後代,抵禦外敵,家庭成員之間亦有著許多複雜有趣的社交行為。
它從哪來?
回答這個小傢伙的身世就不免要涉及一個問題:福建到底是不是亞洲小爪水獺的歷史棲息地?
亞洲小爪水獺的分布範圍從南亞的印度次大陸向東部延伸至中國南方。而實際上,除近年雲南、海南等地的確切記錄外,它們在華南其他地區的分布狀況目前依舊模糊。
在福建,儘管早期文獻記載過亞洲小爪水獺的記錄,但並未留下標本或影像等有力證據,無法排除與其他物種誤認的可能。
更何況,這筆記錄還是這一百多年來的唯一一筆,就不免更讓人懷疑究竟是沒被記錄到還是已經消失了,還是壓根就是當初誤記,其實從來沒有過?
這兩年我們在福建多地做水獺調查,走訪居民所得的信息中也從未出現與亞洲小爪水獺相似的描述,目前福建能確認存在的水獺物種仍只有歐亞水獺。
而西湖個體不太怕人的行為表現也指向了其很有可能是被圈養過的,那會是從動物園出來的嗎?不是,福州動物園和西湖公園周邊的熊貓世界,海底世界均沒有展出過亞洲小爪水獺。
所以這個小傢伙最有可能的身世是:寵物逃逸或棄養。
愛獺 先了解一下你愛的方式會帶來什麼
亞洲小爪水獺也是飽受非法寵物貿易摧殘的物種,可愛的外表並沒有給它們帶來好運。在網絡社交媒體上走紅,和萌寵化的傳播催化了畸形的市場需求。
近年已有大量水獺從印尼、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走私流入日本等寵物市場。在這類被曝出的信息中,大部分都是亞洲小爪水獺。
由於圈養繁殖水獺需要較長的周期和高昂的成本投入,這些被售賣的個體大都來自野外捕捉,又由於寵物市場的需求,遭殃的又以水獺幼崽為多。
因為亞洲小爪水獺是具有家庭觀念的群居動物,幼崽被捕捉,其家庭中的成年個體往往也逃不開被盜獵與殺害的命運,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幼崽因應激和糟糕的運輸環境等原因死在捕捉、運輸和出售的過程中。
在印尼寵物市場上待價而沽的亞洲小爪水獺寶寶。圖片來自網絡
日本萌寵咖啡館中任顧客把玩的亞洲小爪水獺。圖片來自網絡
即便是僥倖活著到了買家手裡,水獺對食物、活動空間和居住環境的需求也不是普通家庭或寵物咖啡廳等場所能滿足的。
同時也別被可愛的外表騙了,腥臭的氣味、吵鬧好動的性格和水畔頂級捕食者的屬性都決定了它們不會是易於相處的寵物。
吸獺?當心鼻子都給你咬掉。圖片來自網絡
今年八月,在瑞士舉辦的第十八屆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大會上,亞洲小爪水獺和江獺獲批列入公約附錄一,這意味著它們從此將受到最高級別的保護,全面禁止國際間的商業貿易。
在中國,水獺亞科的所有物種都是按照至少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處理,任何無證馴養,運輸,買賣水獺的行為均屬違法。
但令人不安的是,這一兩年中國的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市場對水獺的需求似乎也在抬頭,各種網絡平臺上充斥著大量水獺售賣和求購的信息,貨源主要來自越南等地的走私個體。
我們已經以開發,汙染和獵捕將本地的水獺逼到了滅絕的邊緣,難道還要再以「可愛」的理由間接消耗鄰國的水獺種群?
這些因愛心之名而被非法馴養的水獺,極易出現營養問題,其自然行為也得不到表達,最終在心理或生理疾病的折磨中死去,又或者被飼主棄養而自生自滅。
即便被執法人員查獲解救,回歸野外對於這些難以確認產地來源,且普遍有健康和行為問題的個體來說基本沒戲,在具備合法資質的機構中度過餘生已經是最好的結局。
圖片來自網絡
它該何去何從?
現在說回福州西湖的這隻小爪水獺,綜上所述這個故事的實際情況根本不是什麼「環境變好了,神奇動物回到了它原來的家園。」
而極有可能是,一個在幼時就被剝離父母的孩子,在受盡恐懼、囚禁和壓制天性的折磨後逃脫藩籬後(或被遺棄)流落異鄉。
對於這個小傢伙來說,人流密集的市中心公園顯然不是一個容易生存下去的地方,儘管羅非魚和無齒螳臂、相手蟹等食物資源相對豐富,也不乏隱蔽的棲身場所,但路上的車輛和遊蕩的家犬等因素都隨時可能威及它的生命。
圈養條件下長大的個體也極有可能存在行為問題,由於缺乏生存經驗,地籠甚至下水管道等人工設施都有可能成為好奇的小水獺能進不能出的陷阱。
所以這還能怎麼辦呢?只能儘快將其找到,再捕獲送至有關機構接受收容的命運了。
得知這一消息,我們第一時間就趕去搜尋,然而持續一個多月的搜尋下來並沒有任何發現,安裝的紅外相機也無功而返,隨著時間的推移,希望一天天渺茫,卻沒想到五月中旬,竟然又有遊客在西湖公園目擊到水獺。
儘管後續的搜尋依舊沒有任何進展,哪怕糞便等線索都沒有發現,小傢伙至今依舊下落不明。
但如果你有它的消息,請微博聯繫@東南荒野保育聯盟。
西湖的小傢伙,圖片來源見水印
顯然,像它一樣的故事還會再重演嗎?
愛不是佔有,希望真正喜愛水獺的你能把這一切告訴更多的人,拒絕並且舉報非法馴養和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以及,關注和支持與之相關的在地保護行動。
來自福建野生歐亞水獺的一個吻 東南荒盟
我們不做任何人的寵物,若真愛我們,請帶我們回到曾經的家園。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