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分布有三種水獺,分別是歐亞水獺、亞洲小爪水獺、以及江獺。這三種水獺不僅都叫水獺,而且長得也都一樣,區別起來並不輕鬆。但是也有區分的方法,以體型最小的亞洲小爪水獺為例成年以後的體重僅有3公斤,歐亞水獺成年體重為4-8公斤,而體型最大的江獺成年後體重可達10公斤。但是單以體重而言從照片中無參照物的情況下也無法判斷其種類。還有一種鑑別方法就是看爪子,亞洲小爪水獺的爪子已經退化,有些像人的指甲剪的很深的樣子,而歐亞水獺與江獺卻有很明顯的爪子,這可能是和它們捕食的獵物有關。
國內動物園普遍圈養的就是小爪水獺,小爪水獺擅長遊泳,每天可遊6公裡左右。因此小爪水獺的飼養環境一定要設置水池,且要具有較好的循環系統,水質變壞可能會引起水獺的皮膚類疾病。除水池外還要一定的路上活動空間,且屋舍內要準備乾燥的墊草。
人工飼養的小爪水獺所餵食的飼料也各有不同,有些動物園中以雞胸肉、淡水魚為主,而有些動物園則餵食泥鰍、小草金等。但是有一些案例中以泥鰍為主食的飼養方法,會出現流鼻血的情況,只要減小泥鰍餵食量更換其他食物,情況就會消失。小爪水獺的日常餵食中,每日投餵倆次,每周添加兩次微量元素即可。
小爪水獺發情是通常會出現情緒不穩定、食慾減退、大聲嘶叫。雄性小爪水獺睪丸水平下降,雌性小爪水獺陰門紅腫、且有追逐咬毛的情況,小爪水獺一般會在水中進行交配,每次5-10分鐘,交配時雄性小爪水獺會咬住雌性水獺的頭部,並在水中翻滾。雌性小爪水獺的妊娠期為50-60天,一胎可產1-6隻,新生幼崽會在30天後睜眼,雌性小爪水獺的哺乳期60天,小爪水獺的幼崽在90天左右便可離開族群,3歲左右達到性成熟。
下面列舉小爪水獺的常見三種疾病
一、肺炎
常見的臨床症狀:精神萎靡不振、拒食、呼吸困難、鼻子上出現乾燥的皮屑。
治療方法:肌肉注射盤尼西林,每日3次,在每日劑量不變的前提下,小劑量、短間隔給藥治療效果要比大劑量長間隔給藥好。3天左右症狀就會減輕。
二、腸道問題
臨床症狀:精神萎靡,拒食、腹部漲大。
治療:發現這樣的情況,首先要禁食一天,然後口中灌服魚石脂溶液,同時按摩腹部,幫助加快腸胃蠕動。
三、膀胱炎
臨床症狀:食慾減退、背部弓起、排尿時轉圈,且尿中帶有紅色。發現此類症狀首先要將患病水獺轉移至溫暖的地方,並增加乾草或者暖和的毛毯墊在身下,限制飲水量可有效的緩解症狀。
小爪水獺的日常飼養中需要注意的一點,經常更換墊草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水質也要乾淨,水質長期不合格,水中的藻類、黴菌滋生會導致水獺的皮膚類與腸道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