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疫苗」與傳統化學農藥相比有何不同?近距離認識「植物疫苗」

2020-12-0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植物與病原菌相互作用中產生的寡糖素信號。

&nbsp&nbsp&nbsp&nbsp在成長過程中,植物同動物一樣,會受到極端環境的刺激和昆蟲、病原菌等侵襲。雖然植物不能移動躲避,但在漫長的進化中,它們已逐步形成完備的免疫防禦系統。

&nbsp&nbsp&nbsp&nbsp那麼,植物的免疫防禦系統是怎樣工作的呢?以植物抵禦病原菌入侵為例,作為對抗雙方的植物細胞和病原菌就像兩座城池,都建有堅固的城牆——細胞壁。在對抗第一階段,病原菌企圖瓦解植物細胞壁入侵,此時,植物會分泌出一系列多糖水解酶來破壞病原菌的細胞壁,以消滅病原菌。這一過程會產生很多寡糖類物質,植物由此啟動第一層免疫反應,分泌植保素、PR蛋白等殺傷力較強的物質對抗病原菌,並產生木質素等物質加厚細胞壁。

&nbsp&nbsp&nbsp&nbsp在第二階段,病原菌受到植物抵禦後會改變戰略,分泌病毒效應蛋白幹擾植物的第一層免疫反應。當然,植物不會坐以待斃,它會激活第二層免疫反應,加速和放大免疫,增強戰鬥力,抵禦病原菌入侵。這時,病原菌會繼續改變戰略,釋放另一種效應蛋白繼續入侵,而植物也會進一步加強自身防線,這一過程會循環往復,直至一方獲勝為止。

&nbsp&nbsp&nbsp&nbsp這為科學家們帶來啟發:外源添加植病對戰過程的一些寡糖、蛋白等物質,是不是可以激活植物的免疫防禦系統,達到增強植物抗病性的目的呢?經過長期研究,這個推測得到了肯定回答。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系列物理、化學或生物的因子都能夠激活植物的免疫防禦系統,從而誘導植物對寒冷、乾旱等極端天氣進行防禦,對病原菌的侵襲產生抗性。這些因子被定義為誘導子,也被形象地稱為「植物疫苗」。

&nbsp&nbsp&nbsp&nbsp研究發現,「植物疫苗」的物質來源十分廣泛,除了一些滅活的病原菌、效應蛋白外,還包括自然界中一些天然產物,例如在植物與病原菌互作過程中產生的寡糖。通過利用自然界中富含多糖的海藻、果膠、微生物等資源,可以大規模製備得到系列寡糖類物質,再經過模擬自然界中植物與病原菌互作的情況,外源噴灑寡糖就可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統,增強抗病性。因此,「植物疫苗」同人類疫苗一樣,都以預防為主,通過激活植物免疫系統來抵禦病原菌入侵,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是一種新型生物農藥。

&nbsp&nbsp&nbsp&nbsp那麼,「植物疫苗」與傳統化學農藥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傳統化學農藥直接作用於病原菌,雖然效果明顯,但可能導致病原菌產生耐藥性,進而需要不斷加大劑量控制病害,造成環境汙染和農藥殘留。「植物疫苗」相當於通過為植物注射疫苗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因此具有諸多優勢:使用濃度低、對人體無害、沒有農藥殘留、不汙染環境;誘導抗病效果顯著,持效期長、作用廣譜;病原菌不會產生抗藥性,對不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無影響,有利於生態平衡和環境保護;此外,還可以與常規殺菌劑配套使用,減少農藥使用量。

&nbsp&nbsp&nbsp&nbsp目前,科研工作者著力開發多種「植物疫苗」,包括寡糖、蛋白、小分子化合物等一系列產品已被研發並投入實際應用。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團隊基於在糖工程與植物保護領域多年研究基礎,創製了一系列高效多糖降解酶,建立了系列寡糖的製備技術,並率先提出「糖鏈植物疫苗」概念。他們還與企業合作,開發出系列寡糖農用製劑,產品已在山東、陝西、海南等地多種作物上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nbsp&nbsp&nbsp&nbsp隨著人們日益重視食品安全,不斷呼喚綠色農業生產,相信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這一新型生物農藥會在我國農業生產中一顯身手,為構建綠色低碳社會貢獻力量。

&nbsp&nbsp&nbsp&nbsp(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賈曉晨 單位: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新進展:用植物培育疫苗比細胞更易操作
    總部位於加拿大的Medicago製藥公司和美國的肯塔基生物加工公司(Kentucky BioProcessing)均希望使用該技術開發針對SARS-CoV-2的疫苗,而SARS-CoV-2病毒可導致Covid-19。只要有一種疫苗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它將成為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有史以來批准的第一個植物疫苗。
  • 植物精油:化學農藥好幫手
    ,植物精油是一種揮發性芳香化合物的混合物,具有廣譜高效的抗菌、殺蟲、抗病毒作用,對農作物具有刺激生長、提高產量的效果,對提高化學農藥效果也有明顯作用,近年來逐漸成為農資行業熱銷的新產品。  「植物精油富含芳香族化合物,具有廣譜高效的抗菌、殺蟲及抗病毒作用,對化學農藥也有增效作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無公害農藥研究服務中心教授馮俊濤告訴記者,我國芳香植物多達800餘種,包括柑橘、肉桂、丁香、薰衣草、芥末、薄荷、大蒜等。植物精油對真菌、細菌有明顯的抑制活性,可用於農業生產害蟲防治,比如香芹酚、百裡酚、y-萜品烯、傘花烴的精油,能在極低濃度下致蘿蔔蚜死亡。
  • 新藥物疫苗幫植物對抗病毒
    如今,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快速開發疫苗的方法,最終可以保護農作物免受病毒病原體的侵害。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發現。」並未參與該項研究的美國羅利市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植物病理學家Anna Whitfield表示。病毒是對全球糧食安全的一種不斷演變的威脅,Whitfield說,新技術可以幫助農民對付不斷變化的病原體。
  • 鼻噴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有何不同之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張尼)近日,由廈門大學、香港大學、北京萬泰生物共同研製的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正式啟動臨床試驗。相比於傳統的肌肉注射疫苗,這款鼻噴疫苗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 國產新冠肺炎疫苗驚豔亮相,疫苗知識知多少?
    其中用細菌或螺旋體製作的疫苗亦稱為菌苗。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傷寒菌苗、流腦菌苗、霍亂菌苗等。不同疫苗的生產時間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22個月才能生產出一個批次。
  • 植物作為疫苗生產平臺受邀出席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世界疫苗大會
    2020年11月03日,睿誠海匯(北京)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首席科學家王躍駒教授以及聯合創始人/副總裁陳玉皎作為演講嘉賓應邀出席在新加坡舉辦的亞洲世界疫苗大會(Vaccine World Asia Congress 2020)。通過直播線上演講「植物作為疫苗生產平臺(Plant as Vaccine Production Platform)」。
  • 王春來:細菌菌影疫苗取代傳統滅活疫苗指日可待
    生物谷:細菌菌影疫苗是近些年出現的新技術新概念,能否請您簡單介紹一下目前研究的細菌菌影疫苗類型及各自的特點。相比傳統疫苗具有哪些優勢和不足?細菌菌影(Bacterial ghost)是一種沒有細胞漿和核酸的空細菌體,是利用噬菌體ΦX174 裂解基因E編碼的裂解蛋白在菌體細胞內表達後形成的產物。
  • 葛蘭素史克擬與Medicago合作研發植物性新冠疫苗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全球最大的疫苗製造商葛蘭素史克(GSK)周二表示,將與加拿大生物製藥公司Medicago合作研發以植物為基礎的新冠疫苗,後者得到了菸草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公司的支持。據悉,葛蘭素史克這次合作與此前合作夥伴的研發基礎都不同。一般而言,傳統疫苗是基於動物產品或活性病毒。
  • 國產HPV疫苗和進口疫苗相比有什麼優勢?
    HPV疫苗作為「世界上第一支可以預防癌症」的疫苗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2020年1月,我國首個國產HPV疫苗於日前獲批上市,4月,國產HPV疫苗正式上市,5月可預約接種。整個事件流程歷經18年,我國成為了繼美國、英國之後的世界第三個實現HPV疫苗自主供應的國家。
  • 科學認識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疫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全世界都在期盼早日戰勝病毒,對疫苗研發寄予厚望。當前,疫苗研發的進展成為了關注的焦點,同時公眾對新冠疫苗也存在諸多疑慮。了解疫苗研發背後的科學常識,有助於正確認識新冠疫苗,掌握各類的疫苗優缺點,制定科學的抗疫政策。
  • 基於植物的四價病毒樣顆粒流感疫苗效價高、安全性好
    基於植物的四價病毒樣顆粒流感疫苗效價高、安全性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7 23:05:04 加拿大Medicago生物製藥公司Nathalie Landry團隊研究了基於植物的四價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有效性
  • 輝瑞宣布新冠疫苗研製成功,和國產疫苗相比有哪些優劣?
    來源:中產先生ID:mr-middle-com德美研發的輝瑞新冠疫苗目前宣布三期臨床大獲成功,有效性超過90%,比流感疫苗的有效性還要高,目前正在尋求美國FDA的緊急授權使用。據悉,此次疫苗屬於mRNA疫苗,和國內目前緊急使用的滅活疫苗有哪些區別?
  • Moderna公布新冠疫苗3期臨床試驗結果,兩款mRNA疫苗相比,有何異同點?
    而mRNA-1273預防重症COVID-19的保護力為100%(疫苗接種組無重症),這一數字十分有說服力。疫苗接種無嚴重不良事件。今天公布的Moderna的疫苗結果之所以成為定心丸,是因為與輝瑞/BioNTech的mRNA疫苗BNT162b2相比,Moderna疫苗還具有四大優勢。
  • 植物與昆蟲的戰爭-光明日報-光明網
    最近,科學家在墨西哥狄華坦沙漠峽谷的中心地帶,發現了植物和昆蟲的兩個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一種植物的葉子在被受到害蟲侵襲時,能夠噴射一種化學毒素,最遠的噴射距離將近2米;一種聰明的昆蟲在察覺自己吃到的樹葉毒素過強時,它們可以準確切斷樹葉的毒素疏導管,巧妙避開這種植物的防禦系統。
  • 植物源農藥(中草藥提取的植物農藥)市場到底怎樣
    之前做過兩年的植物源農藥。說好聽點是產品經理,說俗點呢,我就是個試藥的。我在不同地區的不同作物都多次做過實驗,植物源農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們先來了解下植物源農藥的特點再來看它的市場怎麼樣。1、植物源農藥種類植物源農藥屬於生物農藥的一個類別,說簡單點就是提取自植物體的農藥,比如常見的除蟲菊、苦參鹼、印楝素、藜蘆鹼等等上圖為苦豆子,苦參鹼的原料
  • 新冠疫苗打哪種好?一文讀懂三種新冠疫苗的區別
    新冠疫苗全民接種在即,根據公開信息查詢,目前全球正在研發的進入三期的新冠疫苗主要有三個方向: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而國內普遍使用的則是全病毒滅活疫苗。不同疫苗之間有何區別?國產疫苗和進口有何區別?我們該如何抉擇?今天,我們就從安全性、優缺點、有效性、原理等幾個點出發,來聊聊這三款疫苗的相似與區別。
  • 科學網—中國植物化學與天然藥物研發
    然而,隨著先進分離方法及儀器、分離材料以及結構鑑定方法的快速發展,如今從植物中發現和認識其次生代謝產物的速度已大為提高,但植物中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異常複雜和結構多樣性的特點,對於某些藥用植物,我們也可能僅僅認識了其主要成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仍將不斷有所發現和突破。
  • 植物健康是園林綠化的核心價值
    所有這一切都源於生長於各類綠地中的各種植物,有賴於以植物為主體營造的園林綠化環境。        沒有園林植物,也就沒有城市綠地。沒有城市綠地,何來園林綠化?沒有園林綠化,城市與《寂靜的春天》及「鋼筋水泥」「碉堡」式的「鴿子籠」有何區別?失去綠色生命的城市化還有何價值和意義?
  • 新冠疫苗何時上市 安全性有何保障?官方回應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新冠疫苗何時上市,安全性有何保障?官方回應目前我國已有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新京報快訊(記者 應悅 吳為)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進展。
  • 中國愛滋病疫苗有好消息
    邵一鳴說,這種新免疫策略有利於與HIV這種潛伏期很長(8-10年)的慢性病毒感染打持久戰, 傳統和常規疫苗技術只對新冠病毒這種急性病毒感染(潛伏期1-2周)才有效。近些年,國際上的研究團隊也逐步認識到複製型載體路線的優勢,逐步開展了該路線的愛滋病疫苗研究。據國際愛滋病疫苗行動組織(IAVI)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美國等其他國家的該類疫苗或完成一期、或正在進行一期。中國愛滋病毒疫苗已完成一、二期臨床試驗研究,在進程上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