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北京798藝術園區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周筆暢與UCCA Lab共同出品的「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正式開幕,來自藝術領域和時尚領域的名人和藝術家,以及霍思燕、譚卓等知名藝人紛紛出席盛大的盛大幕慶典。這是繼舉辦個人攝影展後,周筆暢以出品人和聯合創作人的身份投身藝術領域。此次藝術展,周筆暢分別與5位當代藝術家合作創作,通過對月亮「陰晴圓缺」這一自然規律的藝術化闡釋,多維傳遞女性力量。
周筆暢在「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LUNAR」系列藝術化延伸各領域文化為不同群體賦能
從《LUNAR》專輯,到「LUNAR」巡演,周筆暢作為出品人和聯合創作人,發起了「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覽項目,對「LUNAR」主題下體現女性力量的系列作品進行藝術化延伸。周筆暢作為流行文化的時代符號,她的多元身份為展覽聯結不同領域的文化,將公眾身份的觀察和認知轉化為對群體賦能的判斷力。女性話題如何在不同媒介中產生層次分明的輻射,是「LUNAR」系列作品持續試驗的。
在開幕式中,周筆暢與策展人尤洋及5位藝術家分享展覽理念。每個空間都指向月亮的某一相位,並分別對應一種女性力量的隱喻。現場周筆暢表示:月亮與女性都是被賦予了感性的屬性,作為女性藉由月亮的豐富變化詮釋女性深藏的洶湧力量,是非常有趣並有意義的聯結,希望不同身份觀眾透過「月相」展覽可以解讀出不同視角下的女性力量,以豐富女人表象之下所蘊含的生命力量。
·宏觀空間到微觀質地 「月相」可觀、可聽、可觸
基於「月相」這一展覽線索,周筆暢掌鏡拍攝真正的月相照片。從城市上空的連環月軌到月球表面的特寫,六張照片由遠及近的呈現月亮在美學上的豐富想像力。當鏡頭聚焦月球,女人仿佛在完成洞察自己的儀式,而「正視自己」這個動作與本次展覽和周筆暢「LUNAR」系列音樂作品所傳遞的意志不謀而合。
周筆暢在「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整個展廳設計以「月相」概念為延展,空間設計師梁琛在「包浩斯建築」框架下,實現了「登月」的壯舉。黑白兩顆水平運動的巨型「月球」,透過5個空間對應月相形狀的鏤空屋頂,實現「月全食」般具有壓迫性的視覺挑戰,觀眾行走在特定的觀展路徑中,即置身在抽象與具象構建的多維空間裡。
作品《失語症》中,周筆暢首度嘗試與「人工智慧」創作音樂,程序通過「閱讀」大量莎士比亞著作,「仿生」創作歌詞及旁白。周筆暢使用此「仿生」文本創作旋律並演唱成曲,生成「周筆暢×AI.mp3」。藝術家苗穎製作的低保真畫面則加深映射人與科技之間一體雙面的關係,《失語症》是理智與情感自然摩擦出的藝術作品。
「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周筆暢選擇具有個人職業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場景之一——2005年比賽期間表演《解脫》的片段,在《我們共同的形象特別版》作品中「魔幻」再現。當她以「陌生的普通人」身份與14年前的自己形成鏡像。藝術家陶輝以演員在屏幕前重現屏幕內容的形式,使虛擬與現實疊加出認知上的誤會,周筆暢和她所代表的的文化系統,則為「共同的形象」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在作品《滿月》中,周筆暢與藝術家劉詩園運用聽覺和觸覺,構建了極細膩的通感場域。14面貫穿空間的「布牆」組成8個柔軟狹長的通道,周筆暢為此創作8段音頻,並包含一段模仿男性視角和語調的英文朗誦,這封塵封的信件內容為:如果人類登月失敗,則會被公開的「太空遺言」。其中暗藏的男與女、徵服與被徵服的關係向我們重新提問:人類如何平衡遐想與實踐,如何修復我們與世界的關聯?
周筆暢在「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
《變相空間》作為展覽中感官體驗最豐富的空間,梁曼琪藉由幾何形狀和顏色探索自身與周圍的環境,由此呈現內心的不確定性,矛盾性和對抗性。周筆暢則再現本次展覽概念的靈感來源,其專輯《LUNAR》中,曲目的分軌將其全部解構重組,使7曲混為1曲,濃縮後的作品將試圖呈現聲音中月相的圓缺輪迴。而觀眾的即興聲音可通過交互裝置呈現在作品中,通過「色」與「形」的疊加衍生出不可限定的「場」,貫徹女性細膩的洞察。
周筆暢「月相 Lunar Phases」多媒體藝術展,11月13日-12月3日北京798藝術園區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