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筆暢合作藝術家辦展,用五種月相折射女性獨特的力量

2020-12-08 新京報網

在2019年新專輯《LUNAR》發行四個月之後,11月13日-12月4日,周筆暢與UCCA Lab 共同出品的「月相Lunar Phases」多媒體藝術展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正式開展。這是繼2017年舉辦個人攝影展後,周筆暢以出品人和聯合創作人的身份投身藝術領域的又一次嘗試。在此次的藝術展中,周筆暢分別與5位當代藝術家合作創作,通過對月亮「 陰晴圓缺」這一自然規律的藝術化闡釋,希冀以不同維度傳遞出女性力量。


主辦方供圖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Lucia Liu 表示,在眾多的文化系統中,月相即被視為女相,月亮的運動遵循規律、有節奏地持續變化,從虧缺到盈滿的輪迴,隱喻女性人生歷程中展現的不同狀態、不同身份,以及表象之下所蘊含的生命力量與含義。在展覽開幕前,周筆暢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分享起了今年她在「月」之主題下,意圖體現女性力量系列作品的全創作過程。從《LUNAR》專輯、「LUNAR」巡演,到如今的「 月相」藝術展覽,周筆暢的聲音系統與藝術系統之間,也許已經產生出新的回聲。


做「最滿意」的專輯後想辦展


在今年7月11日上線的《LUNAR》,是周筆暢在兩年內發行的第三張專輯。近兩年,不止「瘦身成功」、「造型大變」等成了圍繞周筆暢旋轉的關鍵詞,許多女性藝人也經歷著與她相似的命運,「只是我們在討論『女性的身體』的時候,討論的一方,不管讚賞或批評,都是凝視的主角,而被討論者就一直被凝視,一直感受著不可名狀的壓力和要求。而女人如何體現自主,自由,自身呢?」從這樣的靈感出發,周筆暢找到了以「妖冶」、「華麗」著稱,同時一直探討性別、欲望的詞人周耀輝,兩人以女性的身體為題,用「月」的意象去探討所謂宿命下的女性如何邂逅命運,擁抱命運,以至背棄命運,最終尊重也欣賞身為女性的自己。


在《LUNAR》收錄的7首歌曲中,周筆暢與周耀輝對許多身體元素展開了抽象且細膩的描繪——如《浮雲如此躺臥著》描繪的是「耳朵」聆聽,《月半》探討的是「脂肪」與美醜,《女流》則觸及了華語流行音樂中鮮少描繪的「女性生理期」的主題。「這是迄今為止我最滿意的一張專輯,以至於下一張專輯已經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周筆暢笑言,這張不再局限於傳統小情小愛主題作品的誕生,其實也受到了「密友」陳珊妮的一部分影響,「幾年前做《Not Typical》的時候,珊妮就跟我說過眼光可以再放遠一點,因為她可能覺得以我的身份去做這樣的事情,應該可以影響更多的人。其實她本人從前幾張開始也一直在做一些表達社會現象的作品,所以她的這些話有給我一些思考。做完這張專輯之後,我也確實更加明確了之後想做的方向,就是要更有內容,更有意義。」今年年初,在專輯計劃誕生之後,周筆暢也開始醞釀構思這次的「月相」展覽。


《LUNAR》。


邀五位藝術家構建月相空間


女性話題如何在不同媒介中產生層次分明的輻射,是「LUNAR」系列作品持續試驗的課題。在策展人尤洋以及Lucia Liu 的協助下,周筆暢找到苗穎、陶輝、劉詩園、梁曼琪、梁琛五位藝術家,共同創作了五個多媒體藝術空間,每個空間都指向月亮的某一相位,並分別對應一種女性力量的隱喻。同時,月球的盈虧也以動態的方式呈現在展廳內,空間設計師梁琛在「包浩斯建築」框架下,設置了黑白兩顆水平運動的巨型「月球」,透過5個空間對應月相形狀的鏤空屋頂,實現了「月全食」般十分具有壓迫性的視覺挑戰,觀眾行走在特定的觀展路徑中,即置身在抽象與具象構建的多維空間裡。尤洋表示,這一設計不僅構建了展覽的空間結構,隨著其運動軌跡而帶來的光影變化,也將成為貫穿整個觀展體驗的感官指向。


基於「月相」這一展覽線索,周筆暢親自掌鏡拍攝了真正的月相照片。從城市上空的連環月軌到月球表面地特寫,六張照片由遠及近地呈現月亮的立體形態。而當鏡頭聚焦月球,女人仿佛在完成洞察自己的儀式,而「正視自己」這個動作與本次展覽和周筆暢「LUNAR」系列音樂作品所傳遞的意志不謀而合。對於「月」這個意向,周筆暢在開幕現場也給出了自己的解讀,「月亮和月球,其實是不同的兩個感性概念和理性概念。月亮是很浪漫很唯美的,但是如果人們使用望遠鏡去看的話,月球表面其實是坑坑窪窪的。不過,就是因為經歷過歲月的歷練,它才能夠留下這些與眾不同的美。」


展覽揭秘


1.【夕月】苗穎×周筆暢

「女性智慧」



在首個空間的5分鐘影像作品《失語症》中,周筆暢首度嘗試與「人工智慧」創作音樂。人工智慧程序通過「閱讀」大量莎士比亞著作、來自不同藝術家的歐美R&B情歌的歌詞(45000首),及美國心理學家伯爾赫斯·弗雷德裡克·斯金納的條件反射學術理論,生成了一種既通俗又艱澀的詩歌體。周筆暢使用人工智慧寫出的「仿生」文本創作旋律並演唱成曲,生成「周筆暢×AI.mp3」。「剛拿到AI寫出來的歌詞時,其實讓我蠻頭痛的。因為不管計算機多麼厲害,它寫出來的東西始終還是跟人不一樣。被計算過的東西還是比較死板一些。」周筆暢笑稱,藝術家苗穎還希望她呈現出跟以往不太一樣的音樂面貌,「她希望我在這首歌裡能夠甜美一些,這個要求對我更加有難度。」


不過苗穎卻透露,當她拿到周筆暢譜好的這首十分典型的R&B音樂時,覺得十分自然。在此基礎上,苗穎製作出低保真畫面,加深映射人與科技之間一體雙面的關係,這個影像作品取名為「Aphasia/失語症」,靈感來自於一種由於大腦特定區域損害而引起的無法理解或表達語言的症狀。患者可以與人流利對話,使用正確的單詞和語法,卻無法完全表達正確意思,這種信口雌黃式的答非所問,時而精準時而偏差,荒謬卻又無辜天真。


2.【宵月】陶輝×周筆暢

「浪漫與幻想」



「宵月」空間中,藝術家陶輝的作品《我們共同的形象特別版》,選取了中國影像史上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節目片段作為作品背景滾動播放。與此同時,演員們站在螢屏前,重現背景中呈現的電視臺新聞、電視劇、綜藝等場景,使虛擬與現實疊加出認知上的趣味。在周筆暢的部分,她選擇了個人職業生涯中一個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場景——2005年比賽期間表演《解脫》的片段。在這段錄像中,如今的周筆暢,坐在放著當年穿著綠西裝、戴著茶色墨鏡的周筆暢演唱《解脫》片段的電視旁,以「陌生的普通人」身份與14年前的自己形成鏡像。「可能有些人看到會覺得挺傻的,但蠻有意思,」


周筆暢笑著透露,這段視頻拍攝的過程非常迅速,「我覺得藝術不是一個嚴肅的東西,它有時候也可以娛樂化,那就看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了。有些人可能覺得很無聊,不知道影像中的人在做什麼,有些人也可能會產生一些個人的想法,我本人就還挺樂在其中的。」


3.【滿月】劉詩園×周筆暢

「多面性」



「 滿月」空間中的作品《滿月》,周筆暢與藝術家劉詩園運用聽覺和觸覺,構建了極細膩的空間聲音裝置。14面貫穿空間的「布牆」組成8個柔軟狹長的通道,每個通道都是一人肩寬,只能一個人走入。周筆暢為此創作出8段音頻,在不同布料的通道裡播放——當觀眾剛進入作品時,可以聽到由周筆暢創作的8軌道音頻同時播放,然後觀眾會被迫選擇一條通道進入,越往裡走就只能聽到該通道的單頻音軌,其他背景音會逐漸淡去。例如某個通道會逐漸只留下演講的聲音,某個通道會只剩下空氣聲,某個只會保留鼓聲等。


在這個作品的背景音中,還包含了一段由周筆暢模仿男性視角和語調的英文朗誦。而這封被她朗誦的信件,是當年寫給阿波羅登月者家屬的「太空遺言」,如果登月失敗的話,這封信件就會被公開。這個設置背後暗藏了一系列男與女、徵服與被徵服的關係,意圖引發觀眾另一種深思。在展覽開幕現場,劉詩園談及和周筆暢的合作感受時表示,「我到現在都很驚訝,為什麼會這麼順利?這次合作讓我相信藝術是一門語言,就算兩個人沒有見過面也可以順利溝通。很久沒有這種感觸了,感謝筆筆讓我重新回到了這個原點。」


4.【下弦月】梁琛×周筆暢

「行動力」



「 下弦月」空間中是《月亮的距離》,該系列作品由三個相同尺寸、不同旋轉速率的裝置組成。懸臂所懸掛的分別是水晶玻璃、銅和水銀,在與霓虹燈的交錯中形成類似恆星、行星與衛星間的光影效果。藝術家梁琛稱這個作品是「默契化的沉默的呈現」,而周筆暢則分享稱,這個作品類似宇宙裡的行星軌跡,「宇宙是寂靜的,所以這個房間就是寂靜的。」


5.【娥眉月】梁曼琪×周筆暢

「自我意識」



作為展覽中感官體驗最豐富的空間,梁曼琪在《變相空間》中藉由幾何形狀和顏色探索自身與周圍的環境,由此呈現內心的不確定性,矛盾性和對抗性。周筆暢則在空間中再現本次展覽概念的靈感來源,她將專輯《LUNAR》中曲目的分軌全部解構重組,使7曲混為1曲,濃縮後的作品試圖呈現聲音中月相的圓缺與輪迴。周筆暢透露,這個空間裡的另一個巧思,是觀眾可以站在現場的麥克風前發出任何聲音,根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影像也會穿插出現在牆面原有的影像之中。


對話周筆暢


新京報:《LUNAR》專輯封面是你與一個黑黢黢的、看起來十分具有工業氣息的機器人,這與專輯傳達的女性主題好像有點矛盾。能不能分享一下封面的設計靈感?


周筆暢:其實就是單純覺得好看(笑),其實如果要特意設置一個解讀方式的話,可能就會落入俗套,不同的觀眾看到它,應該會有不一樣的理解。比如你可以想像成,現在的女性都比較像個機器人?這也可以是其中之一的解讀。


新京報:專輯第一首歌《叛逆的繆斯》的開篇,你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愛你自己嗎」(Do you love yourself),對於這個問題,你有自己的答案嗎?


周筆暢:我問過自己,我喜歡現在的自己,但這個答案是需要經過一定的尋找階段的。如果你在我剛出道那幾年問我的話,我可能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新京報:現在的你更經常聆聽哪種類型的音樂?


周筆暢:最近聽Hip-Hop 比較多,可能我還是比較喜歡節奏性的東西,不管是做電子音樂還是其他,我覺得我一直以來喜歡聽的都是節奏性強一點的音樂。


新京報:新專輯的音樂曲風挺「西方」的,似乎用英文詞唱出來也會十分合適。有想過把新專輯再做一張英文版嗎?


周筆暢:確實想過,但是這些都需要錢(笑)。一個是資本的問題,另一個也會想說,把周耀輝的詞翻譯成英文的話,到底要往哪一個方向去做?其實英文詞不會像中文詞那麼講究,大多會比較通俗一點,所以目前還是個問題。


新京報:之前去英國學習音樂製作的成果,最近有得到應用嗎?之後會不會想自己做製作人?


周筆暢:有,起碼已經開始用軟體了,包括這一次藝術展的音樂也都是自己做的,但是離自己做製作人還早,因為國外的製作人其實自己都是懂編曲的。我覺得我就慢慢來吧!在每一次做專輯的過程中,我也會逐漸學到更多的東西。



新京報記者 楊暢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趙琳

相關焦點

  • 以「月相」傳遞女性力量 周筆暢月相藝術展開幕
    此次藝術展,周筆暢分別與5位當代藝術家合作創作,通過對月亮「陰晴圓缺」這一自然規律的藝術化闡釋,多維傳遞女性力量。「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現場·「LUNAR」系列藝術化延伸各領域文化為不同群體賦能  從《LUNAR》專輯,到「LUNAR」巡演,周筆暢作為出品人和聯合創作人,發起了「月相 Lunar Phases」藝術展覽項目,對「LUNAR」主題下體現女性力量的系列作品進行藝術化延伸。
  • 周筆暢做藝術展,五大月相藏女性力量
    在此次的藝術展中,周筆暢分別與5位當代藝術家合作創作,通過對月亮「陰晴圓缺」這一自然規律的藝術化闡釋,希冀以不同維度傳遞出女性力量。在展覽開幕前,周筆暢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分享起了今年她在「月」之主題下,意圖體現女性力量系列作品的全創作過程。從《LUNAR》專輯、「LUNAR」巡演,到如今的「月相」藝術展覽,周筆暢的聲音系統與藝術系統之間,也許已經產生出新的回聲。  做「最滿意」的專輯後想辦展  在今年7月11日上線的《LUNAR》,是周筆暢在兩年內發行的第三張專輯。
  • 周筆暢《月相》藝術展2019北京站詳細介紹!
    周筆暢的音樂,肯定聽過;周筆暢的藝術展,你有看過嗎?2019周筆暢《月相》藝術展北京站就要開始了,11月13至12月4日,將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開放。唱作人周筆暢將會帶給我們怎樣有趣的展覽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間隙 | Mind the Gap」中國/華人女性藝術家展將在德拉瓦當代...
    通過這些中國/華人女性當代藝術家的視角,展覽《間隙》試圖尋找並展現人們當下與過去所共通的卻被深藏的縫隙,或是經驗層面的,也可以是想像之中的。這些藝術家來自跨度很大的不同年代,有人生活在美國,亦有人現居中國。她們的作品探索著不同時空和文化的間隙。在策展過程中,策展人包雯璐選擇聚焦在中國女性。
  • 楊冪周筆暢共拍ELLE,周筆暢為楊冪演唱五首影視劇歌曲,真友情!
    楊冪很早就說她2005年就給周筆暢投過票,但是兩個的關係好實際上從2013年開始。楊冪監製的電視劇《微時代》由迪麗熱巴、張雲龍等人主演,當時所有演員都沒有什麼名氣。不知道為什麼楊冪突發奇想邀請了周筆暢出演一個角色,且劇中用了周筆暢的歌曲當插曲。從這時候開始,兩個人的關係才真正好了起來。
  • 黃鶯《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於是我們在三亞灣紅樹林酒店的今日未來展上,把這件作品通過鏡面反射,營造了一個可以無限延伸的空間。在今日美術館答謝晚宴上,我們把這件作品轉換為大型數字繪畫,通過燈光讓它們好像懸浮在空中。2017年我們參加了在上海民生碼頭八萬噸筒倉舉辦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在其中的一個筒倉區域,我們用三件數字繪畫和另一件裝置作品構成了一個溝通歷史和想像的場域。
  • 純月相顯示七款精選月相表
    他們由品牌於五O、六O年代生產的經典黃金腕錶汲取靈感,以圓形表殼搭配古典、簡約的面盤設計,奠定此系列純粹優雅的美學基調。其柏濤菲諾之名便是來自義大利海岸一處小鎮,此地在五O年代為名流聚集的度假勝地,藉此命名即是取其簡單、愜意生活風格之寓意。
  • 中韓藝術交流展驚豔巴陵 27位藝術家求「共通分母」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 徐典波)今天,9位韓國藝術家和18位中國藝術家齊聚洞庭湖畔,在嶽陽市美術館「流動展廳」達觀美術館,聯袂參與「共通分母·兼容」中韓當代藝術交流展。這在嶽陽尚屬首次,對湖南當代藝術也將產生積極影響。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陣容強大。
  • 周筆暢與Jessie Ware合作單曲《Adore You》全網上線
    今日,周筆暢與英倫創作女神Jessie Ware、新晉音樂製作人Sihan共同打造的《Adore You (Endless Remix)》正式上線。周筆暢形容這首三人創作的作品是「冰與火的化學反應」。
  • 值得被惦記的月相腕錶
    月相功能常常被放置在一個特殊形狀的半圓的窗口內,這個特定形狀包括一個半圓弧和兩個小圓弧,這個形狀與月相盤上的月亮結合,能比較準確地告訴我們月亮在一個周期開始或結束時的形狀。作為值得把玩的複雜功能之一,月相腕錶還呈現一種神秘的魅力,是眾多腕錶愛好者喜歡的功能之一。
  • 酷樂表情|為什麼要買月相表?因為浪漫啊!
    寶璣Reine de Naples那不勒斯王后系列8908腕錶,月相顯示盤唯美浪漫,精緻月相在典雅錶盤的襯託中若隱若現,大溪地珍珠母貝錶盤將優雅氣韻融合其中, 偏心錶盤中央璣鏤刻花圖案細膩獨特,錶冠鑲嵌的0.27克拉天然紅寶石、表圈和錶盤凸緣鑲嵌的128顆明亮式切割美鑽,與光線時刻應和,熠熠生輝。玫瑰金鍊帶錶帶更能襯託出溫婉動人的女性氣質。
  • 周筆暢大膽突破中性風,穿「透視」裝暴露「螞蚱肚」,簡直太驚豔
    隨著潮流的發展,女性的著裝不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著裝上更加大膽和個性化,她們經常用一些性感的衣服來展示自己的身體魅力,尤其是女明星,為了拍廣告或做宣傳,用一些性感的元素來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但她們對性感指數的控制只是一個點到為止的問題,以免產生違和感。
  • 多位藝術家眼中的福特野馬跑車
    為慶祝福特野馬跑車正式登陸法國,美國福特汽車公司與綜合廣告公司 l』écurie合作,精心挑選了來自不同行業的五組法國創意人員,
  • 月相:最美的腕錶功能 沒有之一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劉博雪)月相顯示賦予了腕錶獨有的詩意色彩,也是腕錶中最浪漫的複雜功能之一,制表大師以卓越技藝將月相盈虧凝結於方寸腕間 腕錶的 「月相功能」源自天文學,「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月相、月蝕、月亮的陰晴盈虧不僅是中國詩人筆下爭相歌頌吟詠的景觀,也是古往今來天文學家探索自然神秘力量的動力。制表大使通過精密機械運作將月亮的陰晴圓缺逐一展現在錶盤之上,精湛的技藝讓錶盤上多了一份詩情畫意,而月相功能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腕錶中最浪漫的功能。 早在17世紀時,月相盈虧的規律運動就被納入鐘錶製作之中。
  • 腕上花開月正圓,中秋節你不知道的腕錶「月相事」
    在優美的白18K金表鏈上,以216顆色調不同的藍色與紫色藍寶石構成獨特的雙排造型,搭配66顆圓形明亮式切工鑽石,全鑲鑽的表鏈由三條靈動的白18K金鍊帶組成,外側的表鏈重現了海瑞溫斯頓標誌性的拱門造型。這款限量版腕錶特意將月相窗口最大化,以突出星空月相之美。
  • 周筆暢與Jessie Ware合作單曲〈Adore You〉上線 迷離聲線演繹冰與...
    今日,周筆暢與英倫創作女神Jessie Ware、新晉音樂製作人Sihan共同打造的《Adore You (Endless Remix)》正式上線。周筆暢形容這首三人創作的作品是「冰與火的化學反應」。
  • 藝術家紐約展出互動藝術品 鏡子迷宮折射城市自然
    藝術家紐約展出互動藝術品 鏡子迷宮折射城市自然 (1/3) "← →"翻頁
  • 「向藝術家致敬」——INSUN恩裳2015A/W發布秀啟幕
    藝術靈動展獨立女性精神 自品牌創立之初,INSUN恩裳就一直倡導:「一個人要麼成為一件藝術品,要麼穿一件藝術品」,並一直將此理念貫穿始終。 現場除了服飾給人帶來藝術觀感之外,在秀場設置上INSUN恩裳也幾乎將整個「藝術館空間」位移到場:畢卡索的《夢》懸掛於T臺中央,舒緩優雅的音樂隨模特步伐靈動,簡約且充滿現代感的細節散落於角落,動靜交融、光影變動最終營造出豐富的藝術美感和生生不惜的獨立女性的精神力量。
  • 女性力量與時間永恆
    用時裝承載的內在力量打破固有的性別認同,去展現拋開了宿命束縛的新女性的堅忍、浪漫、自由和強大的內心蛻變。秀場音樂捨棄background,僅僅使用源自於大自然的獨特樂器手碟等現場演繹,純淨空靈的自然感音樂平靜舒適,極具溫暖。裝置與音樂結合秀場復古主題,傳遞出無論世界如何運轉,無論在什麼樣的時代下,文明與復古的事物都保有自己的情緒,回歸溫暖。
  • 曬曬周筆暢在廣州的家,家裡還放著聖誕樹,喜歡過著西式生活
    曬曬周筆暢在廣州的家,家裡還放著聖誕樹,喜歡過著西式生活周筆暢最初以超女出道的時候就備受大家喜歡,帥帥的短髮形象在那個年代也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存在了,後來她也一直沉迷於創作,為大家帶來了很多不錯的作品,這些年在娛樂圈打拼為自己贏得了很多粉絲,而且不爭不搶的性格也深受大家喜歡,在臺上帥帥的周筆暢私底下又是什麼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