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換個角度聊情感。分享你的故事,讓我做你的專屬樹洞,陪你淌過情感低谷!
今天閒來無事,突發奇想問朋友:最近有沒有什麼感情問題啊?朋友已經結婚了,算是一個對生活很佛系的人;有個帥氣的在讀幼兒園的兒子,有個溫柔還能養家的媳婦兒;感覺他這個年齡段,感情方面出問題的概率很小了。
果然,他的回答是:人生還沒有看透。
我的回答是:不需要,看透了人生就失去了樂趣。
什麼是看透
在我看來,看透分為兩種:不在乎和不期待。看起來這兩個詞差不多,但是一個是精神的升華,一個是物慾的妥協。
不在乎可以看作佛家的「頓悟」;符合「萬物皆空」的概念。就像禪宗六祖惠能的那首《菩提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能達到這種程度的看透,就能做到「不在乎」。不在乎生死、不在乎金錢、不在乎地位、不在乎愛與被愛;因為在他們看來,金錢如糞土,美女是皮相。
敲黑板劃重點:這樣的人生會更幸福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萬事皆虛無,他們不在乎幸福,或者說他們不需要知道什麼是幸福。
不期待這種更接近我朋友的感覺。「喝」多了心靈毒雞湯,覺得「人間不值得」。
都說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受傷後的不期待。因為害怕結束,所有的關係都選擇不開始。
記得看到過這樣一個很喪的小故事:
女孩覺得今生過得太失敗,對自己的未來沒有了任何期待。於是女孩選擇了結束生命。來接引女孩的地府使者告訴女孩,因為是她自己了斷了生命,需要通過十八層地獄的歷練,才能完成救贖。終於,女孩成功通過了前面十七層,來到第十八層門前。當她推開門的那一剎那,耳邊響起一個聲音:歡迎來到人間。
所以,人生也是一場修行,沒有期待的看透,反而是痛苦至深的根源。
不在乎——是看花是花,看山是山。不期待——是看花不是花,看山不是山。無論是哪一種,都是主動摒棄了七情六慾,生活中看不到驚喜和希望。
做個俗人,貪財好色
之前就聊過,我是德雲社和郭德綱的粉絲。記得郭德綱段子裡有一段對「雅俗共賞」的解釋:
什麼叫雅,什麼叫俗?牙佳為雅,人谷為俗。嘴裡說出來的,吃飽了沒事兒坐那兒叨叨叨,叨叨叨,說出來的,這叫雅。單立人兒,一個谷,五穀雜糧的谷,這字兒念俗。吃喝拉撒,這是俗。人可以不說,就是說,你可以不需要雅的東西,但這俗,你離不開。雅要雅的那麼俗,俗要俗的那麼雅,雅到極致不風流,你雅還能雅得過崑曲嗎?
人應該先滿足基本需求,才能有機會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升華。
讓大家做個「俗人」,不是讓你庸俗、低俗;而是讓大家認清現實,了解自己的最根本的需要——活著,儘可能幸福地活著。
「貪財好色」,乍一看就是個貶義詞。其實「金錢」和「美色」沒有錯,錯的是人永不滿足的「貪慾」,和為了這貪慾而犯下的錯誤。
金錢這是人活著的基本條件。
美色這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基礎。
想像一下,所有人都沒有賺更多錢的欲望,那就不需要工作,經濟不存在,那麼人類社會應該還在原始群居階段;
如果沒有對美色的追求,人類這個種族應該早就已經滅絕。
不哭想說
「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做個幸福的、會煩惱的俗人也很好。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對文章如有建議或疑問,歡迎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