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一流的聰明人,看起來像個「糊塗蟲」,都有3個處世智慧

2020-12-06 萬家慧

佛不露像,智者不言。古往今來,那些有大智慧的人給人感覺往往是有點木訥與糊塗。絕大部分時間裡唯唯諾諾、迷迷糊糊。

他們儘量不顯示自己的聰明,做人低調,從來不向人誇耀自己抬高自己。他們寵辱不驚,遇亂不躁,看透而不說透,知根卻不亮底。他們把明白的燈火點亮在心中,卻用糊塗的燈籠罩著,然後風雨無阻、悠然前行……

其實糊塗者哪裡是真的糊塗,他們只是因為看清了、看透了,明白與清醒到了極致,在俗人的眼裡才成了糊塗而已。

真正一流的聰明人,看起來像個「糊塗蟲」,都有3個處世智慧——

一、隨方就圓,左右逢源

船體為什麼要設計成圓弧形而不是方形呢?那是為了減少航行時所遇到的阻力,以更快、更省力、更穩定地到達目的地。人生之旅也如舟行大海,處處有風險、時時有阻力。要前進就一定有阻力,我們能做的只有儘量減少阻力。怎麼減少?向船學習,學習它的「形圓」。

《菜根譚》中說:「建功立業者,多虛圓之士」。意思是建大功立大業的人,大多是能謙虛圓活的人。而事業失敗、錯失良機者,必然是頑固褊狹的人。「虛圓」就是不囿於既有的價值觀與固定觀念,能接受任何事物的能力,這麼一來,不論情勢如何變化,都能靈活應對。而固執自己狹隘見解的執拗者,卻做不到這一點,若是思考與行動皆生硬僵化,是很難在人生的舞臺上遊刃有餘的。

我們老祖宗歷來推崇「方圓之道」,認為「方為做人之本,圓為處世之道」。所謂「方」,指的是一個人內心要有自己的主張和原則。所謂「圓」,指的是一個人外在應該圓滑世故,融通老成。

隨便一點,隨和一些,水自漂流雲自閒,花自零落樹自眠。世間熱鬧紛擾,你抽身而出,不為利急,不為名躁,不激動,不衝動,進退有據,左右逢源。這樣貌似糊塗的人生,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人生?

二、得失兩便,悠然處之

什麼是得?男人得到嬌妻是得吧,但你在得到的同時,意味著要失去單身時代的無拘無束。得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是得吧,但也意味著你失去進入其他更好工作的機會……世界上任何一個得到,必然伴隨著失去。

同理,世界上任何一個失去,也意味著得到。其實,得與失之間亦此亦彼、互相依存、互為轉換的關係,在婦孺皆知的「塞翁失馬」寓言中,已經對此作了形象的展現。

然而,生活中不乏有人看不透徹,想不明白。那些自以為精明的人最容易患得患失。患得患失的人不僅為失而痛苦,還會為得而憂慮。

失去了官位會痛苦,而得到了官位也未必開心得起來,他們會為如何保住自己的位置而憂慮,為再往上爬而傷神。這種人處心積慮、挖空心思、巧取豪奪,整天生活在這樣的心態之中,即使是權傾天下、富可敵國,又有什麼生活的質量?

人的情緒與行為很容易被得失所左右。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經歷得與失。得到自然高興,失去難免悲傷——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但深得糊塗三味的人,不會輕易為了得失而費神。

三、寵辱不驚,順其自然

生活在滾滾紅塵之中的你我,誰也逃離不開寵辱。在寵辱問題上,若能做到順其自然,那才叫灑脫。一個人,當你憑著自己的努力實幹,憑自己的聰明才智獲得了應得的榮譽或愛戴時,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莫受寵若驚,飄飄然,自覺霞光萬道,「給點光亮就覺燦爛」。如三國時阮籍所云「布衣可終身,寵祿豈可賴」。

一個人的寵辱感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別人對自己的一種評價,而生命不應該是活給別人看的。生命可以是一朵花,靜靜地開,又悄悄地落,有陽光和水分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長。生命可以是一朵飄逸的雲,或卷或舒,在風雨中變幻著自己的姿態。

在晚明陳繼儒的《小窗幽記》裡有一句這樣的話: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上雲捲雲舒。一個人要是能夠做到「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境界,那麼就沒有事物能絆住他的腳、栓住他的心。而唐朝的女皇武則天,死後立一塊無字碑。武則天貌的無字碑中,透露一種大智大慧、大覺大悟的睿智。她開天闢地、以女流之輩坐南朝北,一手殺親子、誅功臣,一手不拘一格用人才、盡心盡力治國家。榮辱相伴相生,莫一而衷。既然如此,何必學他人為自己立下洋洋灑灑的功德碑?不如糊塗一點,千秋功過,留與後人評說。一字不著,盡得風流。

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身放閒處,心在靜中;雲中世界,靜裡乾坤。

- The End -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請留言,大家一起交流。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八種「不聰明」的表現,真奇怪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以下八種「不聰明」的表現,或者說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人「心計」,早晚能混出頭,真奇怪。「心計」一、懂得適可而止,不會鋒芒畢露大多數人都有張揚自我、表露聰明才智的欲望,這無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注意適度,一旦心態失衡,鋒芒太露,則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側目與反感,導致自己陷於極其被動的境地中,尤其是在面對上位者時,要想贏得他的認可和喜歡,你就必須注意這個度,反而不要表現得太過聰明,否則就容易為自己招惹禍端。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作為一個真正聰明人,我覺得,他們和人接觸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安心,愉悅,不給人家帶來壓力的感覺。否則,智商再高,卻成為他人厭惡的對象,這樣的人,算不上啥聰明,頂多算個聰明過頭的人,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一個笑料而已。那麼,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特徵呢?
  • 看上去糊塗,實則有「處世大才」的星座:低調內斂,藏匿鋒芒
    塵世間,耍小聰明的人很多,有處世大才的人卻很少。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想自己變得更聰明,但有時候聰明並不是一件好事,"笨"一點才更彰顯智慧。就比如這些星座的人,他們明明心如明鏡,卻裝作非常糊塗,內心豁達,進退有度,不與人計較,不拘泥於世俗,有格局,有眼界,堪稱"處世大才"。
  • 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深度)
    切記一句話:無論什麼時候、任何場合,當大家都誇一個人聰明的時候,說明這個人充其量是個二流的聰明人。因為:一流的聰明人,在別人眼裡都是傻子——水木然 推薦閱讀世界上聰明人不多,估計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見,估計百裡無一。你看,連公認的智者蘇格拉底都自認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無知的。
  • 藏著真本事的人,身上有5個特徵,往往「不好惹」,別隨意挑釁
    你根本不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才是真正不好惹的人。在他們身上,有4個明顯的特徵,很多人都不察覺,一旦觸怒對方就夠受罪的。1、寡言少語:他們對於自己的生活有嚴格的要求,不會被周邊的人或事物的思想所帶偏。《易經》講「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意思就是,有智慧的人,都自覺自己的學問不夠高深,所以很少發表意見,除非不得已,他們會堅持自己的理念,在繁雜的社會中 ,保持自己內心的一片寧靜。
  • 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具有這3大特徵,為人處世有一套
    在職場中,有工作能力強的,也有弱的,但是能力強的不一定混得好,而能力差的也不一定混得不好,混得好的人往往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往往具有這三大特徵,為人處世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1.適時保持沉默人人都要獨立思考,不要受別人想法的影響。和別人交流時,可能可以聽取一點不同的想法,但別人的話,未必適合自己。
  • 做人,真正的聰明人,反而善於忘記三樣東西,是有大智慧的表現
    但是,如果放到為人處世,以及成就事業方面,「善忘」很多時候反而是大格局、大智慧的體現。具體而言,做人,真正的聰明人,在以下三件事上反而很「善忘」,或者說反而善於忘記這三樣東西,是有大智慧的表現。一、忘記恩怨,在恩恩怨怨的事情上很「善忘」「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世上的恩恩怨怨比比皆是,因為是人組成了社會,而人與人之間是通過各種形式的交往而發生關係的。
  • 猶太人智慧:真正的富人,一般有3不問,庸人嘆:知道得太晚
    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很多聰明人,他們事業有成,還玩得開心;而與此相反的是,很多人都是玩也玩不好,做事也做不成,對聰明人很是羨慕。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聰明人,可以看看這篇文章,找到合適的方法,也許你成為聰明人的契機就在這篇文章裡。要成為聰明人,向聰明人學習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 從愛因斯坦到馬雲,真正的聰明人有這四個特徵
    >很多時候,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與別人格格不入:大家都在思考如何謀生的時候,他卻在憂國憂民;別人都在思考賺快錢的時候,他卻做起了平臺類生意;大家都在考慮利潤,他卻開始降價。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真聰明,就看他是否有驚人的言論和想法,是否有讓你覺得感受到不可思議的動作,例如他總是說要改變世界,他要讓每個家庭的桌子上都放上一臺電腦,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讓雲像水一樣隨意使用並連續幾十次的降價。
  •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真正的聰明人,會遠離這些人
    老祖宗有四個字特別精闢——大智若愚。想想我們身邊,那些真正的聰明人往往都符合這四個字,看起來簡單容易相處,似乎也沒有什麼心機,更加不會在生活中處處計較。當所有人都認為他們笨、他們傻的時候,其實他們才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
  • 猶太人:愚蠢的人,都會有這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猶太人的智慧在各個領域都有建樹,比如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思想家馬克思、科學家愛因斯坦、藝術家畢卡索等等。他們在為人處世、人生智慧上都有獨特的見解。他們認為:愚蠢的人,都會有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一、不愛思考猶太人奉為致富聖經的《塔木德》裡有這樣一句話:「人類一思考,上帝都發笑。」
  • 一個真正的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你有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無論是在職場中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發現,那些平時看起來很聰明的人,都未必是真正聰明的人。而那些看起來很普通,甚至有些呆的人,往往才是最厲害最聰明的人。正所謂「悶聲發大財」,真正的聰明人往往是低調的,不容易被發現的。一般來說,一個人聰明人身上都有這4種特點,如果你也有的話,說明你也是聰明人。
  • 有一種人看似「糊塗」,實際上是「大智若愚」的聰明人
    02感情的事,有時候也需要裝糊塗,因為有些事你不能太較真,有些事你不能太放在心上,尤其是結婚以後,你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不是你義務範圍內的事,該推掉該拒絕的要懂得拒絕,而這時候,同樣需要適時裝糊塗。03如果讓一些人給上面兩個女人提建議,肯定會有人說「你們不能不顧自己的尊嚴,不能讓自己看起來很卑微,不能總想著別人會算計你」之類的話,因為這是常規的聰明人固有的思路。但這些建議真的對嗎?上面那兩個女人的做法真的錯了嗎?
  • 兩個故事告訴你: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偶爾裝傻,看懂的都是高手
    所謂難得糊塗,做人,真正的聰明人,不會把自己表現得太聰明,反而會偶爾裝點兒傻,以此來解決種種難以解決的問題。以下分享的兩個故事告訴你: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偶爾裝傻,看懂的都是高手;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做人,有一種聰明叫「裝傻」,恍然大悟。
  • 看了《天道》才明白:聰明人會一敗塗地,多半是不懂這兩點
    電視劇《天道》裡有很多聰明人,比如葉曉明還有林雨峰,聰明到作繭自縛,自己挖坑自己跳。一般來說,聰明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可能勝出,但事實上,許多人因為太聰明而失敗。有句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就是個人意思。由此可見,做人光有聰明是不夠的,還有記住兩個規則,人生才能少走彎路。
  • 據說,有這13個特徵的人都是聰明人!
    原標題:據說,有這13個特徵的人都是聰明人! 人前誰也不好意思承認自己聰明。說我聰明?哪裡,不過是擅長應試罷了。但是人後就沒必要虛頭巴腦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的智力水平,這裡提供了13項聰明人的特徵,來看看自己可以滿足其中幾項?
  • 真正聰明的人,都喜歡做這三種「傻」事
    卷首 老子曾說"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這兩句話很有哲理,意思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在外表看起來有些愚笨,真正靈巧之人表象看起來有笨拙。善於藏拙才是有大智慧之人必備的入世功底。
  • 真正的聰明人,往往都有兩種反常特徵,快來看看你有沒有?
    自古以來聰明人有很多,以至於有些人聰明得都讓人驚嘆。比如《三國演義》中,那位有過目不忘本領的張松,氣得曹操都燒掉了自己的兵書。還有楊修,曹操只在盒子上,寫了「一盒酥」三個字,他就能猜出啥意思。
  • 10個改變你生活方式的技巧,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活法,懶人有神器
    如果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每一個獨立的人都應該是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你,都要為自己熱愛的生活打CALL!而達到美好生活的條件都差不多,今天來看看能夠改變你生活方式的一些小技巧,能夠讓你在今後的日子裡能夠過上更加舒適美滿的生活。聰明人有聰明人的活法,而懶人則有各種各樣的神器。
  • 堪稱農村最難的八個謎語,能猜出來的都是聰明人,不信你試試看
    很多人認為農民就是「大老粗」,沒有文化,沒有學識,其實不然,農民才是知識的創造者,老一輩根據自己的生活實踐經驗總結出來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讓後人收益頗深。同樣,謎語也是農民智慧的一種見證,這是一門很有意思的語言藝術,是對農村實物進行形象有趣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