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反覆蓄熱散熱新型陶瓷 用於太陽能發電系統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日本某大學發表的一份公報稱,該校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能反覆蓄熱散熱的新型陶瓷,有望用於太陽能發電和工廠排熱系統。

  工作原理介紹

  研究小組負責人介紹,利用特殊條件燒結用於製造白色顏料的二氧化鈦,製作出一種名為「λ-五氧化三鈦」的陶瓷。當這種陶瓷受到光照或有電流通過時,它就能積蓄熱能。此後若向這種蓄滿熱能的陶瓷施加一定的壓力,其結構就會發生變化,轉變成「β-五氧化三鈦」。這時,其內部積累的熱能也會隨之散發出來。

  反之,如果加熱「β-五氧化三鈦」,它就會在一定溫度下又恢復為「λ-五氧化三鈦」且繼續吸熱。由於這種轉變能反覆發生,因此可以反覆蓄熱和散熱。

  蓄熱材料的作用是關鍵

  在利用太陽能熱量驅動渦輪機的發電中,為了在夜間穩定發電,蓄熱材料的作用非常關鍵。雖然很多科研人員在嘗試用蓄熱效率很高的熔鹽,但難以解決熔鹽腐蝕管道等難題。

  研製上述新陶瓷的專家認為,這種新材料很廉價,散熱條件不高,因此有望將其開發成太陽能發電所需的蓄熱材料或用於收集工廠排放的廢熱。這一研究小組還準備繼續改良工藝,以增大新陶瓷的蓄熱量。

相關焦點

  • 日本開發可反覆蓄熱的新陶瓷 或用於太陽能發電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筑波大學13日發表的一份公報稱,該校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能反覆蓄熱散熱的新型陶瓷,有望用於太陽能發電和工廠排熱系統。筑波大學副教授所裕子和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大越慎一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特殊條件燒結用於製造白色顏料的二氧化鈦,製作出一種名為「λ-五氧化三鈦」的陶瓷。當這種陶瓷受到光照或有電流通過時,它就能積蓄熱能。
  • 日本成功開發出車用蓄熱陶瓷材料
    研究概要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理學系研究科化學專業的大越慎一教授等人組成的聯合研究小組發現了能長時間蓄熱、而且施加較弱的壓力即可提取儲藏的熱能的高性能蓄熱陶瓷。新開發的蓄熱陶瓷的晶體結構為λ型五氧化三鈦,且顆粒為塊狀,因此被命名為塊狀λ五氧化三鈦(Block-type λ-Ti3O5)。
  • 日本開發出用于振動發電的新合金
    新華網東京4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弘前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教授古屋泰文率領的研究小組25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鐵鈷合金,在微小的晃動下就能產生電力,其振動發電的效率是鐵鎵合金的約2.5倍,是陶瓷材料的10倍。
  • 氮化鋁複合碳化矽材料顯著提高聚光太陽能發電塔集熱器壽命
    2018年12月,俄羅斯莫斯科國立科技大學鋼鐵合金學院(NUST MISIS)的科研人員和他們來自埃及開羅中央冶金研究院的同事一起開發出了一種氮化鋁結合碳化矽的複合材料,可以將聚光太陽能發電塔集熱器的使用壽命延長至5年。這篇研究文章已經發表在《Renewable Energy》雜誌上。
  • 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組成
    太陽能熱發電是利用集熱器將太陽輻射能轉換成熱能並通過熱力循環過程進行發電,是太陽能熱利用的重要方面.80年代以來美、歐、澳等國相繼建立起不同型式的示範裝置,促進了熱發電技術的發展。世界現有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大致有三類:槽式線聚焦系統、塔式系統和碟式系統。
  • 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日本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讓太陽能電池板壽命延長   原標題:新材料可讓太陽能 電池板壽命延長   新華社東京6月9日電 (記者樂紹延)日本日清紡織公司日前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薄膜,可使太陽能電池板在實驗中的「保質期」提高約50%,從而延長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
  • ...太陽能微型逆變器開發套件提供了面向高性能太陽能發電系統的...
    該套件實現了一款基於 TI C2000 Piccolo™ TMS320F28035 微控制器 (MCU) 的完整併網太陽能微型逆變器。太陽能微型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行業中的一個新興的區段。太陽能微型逆變器系統沒有採取將一部設備中的所有太陽能電池板全部連接至一個集中式逆變器的做法,而是把較小的(或「微型」)逆變器安放在每個個別太陽能電池板的輸出端。
  • 一文看懂太陽能光熱發電原理及分類
    集熱系統採集太陽能,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   熱傳輸系統:熱傳輸系統主要是傳輸集熱系統收集起來的熱能。利用傳熱介質將熱能輸送給蓄熱系統。傳熱介質多為導熱油和熔鹽。理論上,熔鹽比導熱油溫度高,發電效率大,也更安全。熱傳輸系統一般有預熱器、蒸汽發生器、過熱器和再熱器等組成。熱傳輸系統的基本要求是:傳熱管道損耗小、輸送傳熱介質的泵功率小、熱量傳輸的成本低。
  •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的概念與分類
    此外,考慮到太陽能的間歇性,需要配置蓄熱系統儲存收集到的太陽能,用以夜間或輻射不足時進行發電,因此成熟的蓄熱技術成為太陽能熱發電中的另一關鍵技術。直接光發電和間接光發電是太陽能熱發電中最常用的分類方式。
  • 史丹福大學開發太陽能電池散熱技術,可使模塊溫度下降18度以上
    【相關新聞】 【氫社會的真實】(三)日本提倡的氫產業金字塔 【氫社會的真實】(二)日本領跑家用燃料電池 零化石燃料環繞地球一周,太陽能飛機「Solar Impulse」的挑戰 三菱化學:有機薄膜太陽能電池將在「零能耗建築」上大顯身手
  • 新型高倍聚光太陽能發電系統(CPV)用的玻璃菲涅爾透鏡
    菲涅爾透鏡是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CPV)的核心部件,目前大多採用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壓鑄菲涅爾透鏡,也有部分採用玻璃上加矽膠的菲涅爾透鏡。這些透鏡的最大問題是可靠性和壽命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這也是防礙高倍聚光太陽能光伏發電(CPV)技術推廣的主要問題。
  • 國內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廠商一覽
    2017年,日出東方四季沐歌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能源技術中心(Canmet ENERGY)籤署合作協議,合力開發太陽能跨季節區域供熱系統項目。目前,日出東方旗下已建設完成西藏浪卡子縣太陽雨大型太陽能跨季節蓄熱採暖項目、西藏仲巴縣太陽雨大型太陽能跨季節蓄熱採暖項目等多個大中型太陽能跨季節儲熱清潔供暖項目。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光熱發電技術淺析
    它是一個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利用聚光鏡等聚熱器採集的太陽熱能,將傳熱介質加熱到幾百度的高溫,傳熱介質經過換熱器後產生高溫蒸汽,從而帶動汽輪機產生電能。此處的傳熱介質多為導熱油與熔鹽。通常我們將整個的光熱發電系統分成四部分:集熱系統、熱傳輸系統、蓄熱與熱交換系統、發電系統。
  • 日本新型鋰離子儲能電池系統主打日本市場
    日本貿易公司已經開始銷售其針對日本住宅光伏市場的新型Smart Star L鋰離子儲能電池系統。該公司與橫濱的製造商NF公司合作設計了該系統。其新的Smart Star L儲能系統擁有9.8千瓦時的額定容量,伊藤忠稱其容量足以為一個家庭提供24小時的電力。
  • 陶瓷纖維的製造工藝及應用前景
    新產品的開發主要有:晶質氧化鋁連續長纖維、複合材料生產用的新型纖維增強體和納米結構晶質氧化鋁連續長纖維的開發等。近些年,由於能源價格不斷上漲,燃料成本將會成為扼制陶瓷業發展的瓶頸,節能愈加重要。人們對窯爐熱損失愈來愈關心,有的直接在原有耐火內襯表面加貼一層耐火陶瓷纖維以提高熱效率。在加貼前必須將窯壁上明顯的裂紋或剝落部位修復好。
  • 張北縣蔡腦包村使用太陽能土壤蓄熱供暖
    2020年12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張北縣蔡腦包村進行了實地探訪。據介紹,該工程由太陽能真空管集熱系統(屋頂24組30根1.8米真空集熱管)、土壤蓄熱系統(10組深埋地下80米pert單U管)、室內散熱系統(23組高效盤風機)、56KW雙機頭熱泵機組組成。
  • 徐州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價格
    徐州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價格 2021-01-15 12:47:25 來源:
  • 熔融鹽傳熱蓄熱技術
    目前,隨著國際能源需求的與日俱增,傳統的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等因儲存和產量的限制,價格不斷攀升,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太陽能取代傳統的化石能源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而太陽能熱發電被認為是太陽能發電技術中最有前途的發電方式
  •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系統中的儲能電池分析
    這是由於這兩種發電方式受到大自然條件變化的影響,而具有間歇性和不可控性。小型風能和太陽能非併網發電系統普遍採用鉛蓄電池組作為儲能裝置。目前風力發電機組已由千瓦級發展到兆瓦級,這就要求儲能系統必需大型化。同時由於發電系統地理位置的限制,儲能系統必需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價格便宜,充電效率高,使用壽命長並且有充分的抗惡劣天氣和使用條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