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出用于振動發電的新合金

2020-11-25 網易新聞

新華網東京4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弘前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教授古屋泰文率領的研究小組25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鐵鈷合金,在微小的晃動下就能產生電力,其振動發電的效率是鐵鎵合金的約2.5倍,是陶瓷材料的10倍。

振動發電指將振動機械能轉換成電能,其作為一種新能源,吸引著各國科學家從事研究。

弘前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利用磁應變金屬材料進行振動發電時,根據合金組成的不同,發電效率也不同。他們經3年反覆研究,最終成功製造出上述新型鐵鈷合金。

在數十赫茲的較低振動頻率下,長2釐米、寬2毫米、厚1毫米的新合金材料,輸出功率可達0.17瓦特,相當於此前被認為最適宜用于振動發電的鐵鎵合金的約2.5倍,是陶瓷材料的10倍。如果材料尺寸更大,能獲得數瓦特的輸出功率,達到世界最高水平。

現在,一般的陶瓷材料用于振動發電時發電量很少,且容易毀壞。新開發的鐵鈷合金除了發電量大外,強度也是陶瓷材料的10倍以上。此外,在振動發電領域,稀土超磁致伸縮材料目前也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含有資源面臨枯竭的稀土,造價比較高,而且同樣非常脆弱。鐵鈷合金廉價且強度高,又很容易加工成各種形狀,從毫米以下到數米的發電裝置都可以使用。

如果這種鐵鈷合金實現實際應用,就可以製作通過按壓按鈕發電而無需電池的遙控器、利用路面振動提供電力的路燈等,使至今一直被忽視的振動能有望成為新能源。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原標題: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9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磁場會發生變化,可用于振動發電。 這項研究由東北大學、弘前大學和東北特殊鋼公司聯合進行。這種由鐵和鈷製成的新材料屬於磁致伸縮材料,在施加磁場時,會出現微小變形。
  • 日本公司開發出完全獨立的發電單元:靠車輛振動就能發電
    日本公司開發出完全獨立的發電單元:靠車輛振動就能發電 2019年06月25日 10:40作者:陸添智編輯:陸添智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日本開發出新磁性合金材料 可為汽車振動發電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9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磁場會發生變化,可用于振動發電。  這項研究由東北大學、弘前大學和東北特殊鋼公司聯合進行。這種由鐵和鈷製成的新材料屬於磁致伸縮材料,在施加磁場時,會出現微小變形。
  • 日本開發可存儲靜電的液體,實現自由伸縮振動發電元件
    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NIMS)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產綜研)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能半永久存儲靜電的液狀駐極體材料,通過與柔軟的電極組合使用
  • 日本開發出反覆蓄熱散熱新型陶瓷 用於太陽能發電系統
    日本某大學發表的一份公報稱,該校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能反覆蓄熱散熱的新型陶瓷,有望用於太陽能發電和工廠排熱系統。  工作原理介紹  研究小組負責人介紹,利用特殊條件燒結用於製造白色顏料的二氧化鈦,製作出一種名為「λ-五氧化三鈦」的陶瓷。
  • 美科研人員開發出昆蟲飛行器 利用翅膀振動發電
    研究人員利用綠花金龜開發出可自行發電的昆蟲飛行器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利用昆蟲飛行時翅膀振動發電的技術,這一成果將對微型飛行器的研製大有幫助。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多年來都致力於開發以昆蟲為原型的微型飛行器,但電力的供給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難題。最近,一個來自密西根州的研究小組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研究人員將數枚壓電發電機安裝在一隻經過特殊處理的綠花金龜的翅膀上,利用綠花金龜翅膀的振動發電。
  • 日本開發可反覆蓄熱的新陶瓷 或用於太陽能發電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本筑波大學13日發表的一份公報稱,該校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出了一種能反覆蓄熱散熱的新型陶瓷,有望用於太陽能發電和工廠排熱系統。筑波大學副教授所裕子和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大越慎一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特殊條件燒結用於製造白色顏料的二氧化鈦,製作出一種名為「λ-五氧化三鈦」的陶瓷。當這種陶瓷受到光照或有電流通過時,它就能積蓄熱能。
  • 東工大成功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帶寬,更便於能量採集
    利用這項成果有助於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的應用環境,同時還有望提高用於無線IoT傳感器終端等的能量採集(環境發電)技術的性能。本研究為擴大振動發電元件的使用帶寬,設計了在環境振動頻率下也能工作的低閾值整流升壓電路,並提出了利用該電路開發機電系統的方案。另外,還利用MEMS和集成電路技術開發了系統驗證了大帶寬化。
  • 竹中工務店開創利用室內環境振動發電節能新技術
    日本竹中工務店公司日前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將人的步行及設備機器的運轉等,建築物內日常產生的環境振動的能量轉換成電力,用作傳感器電源。現已將該技術應用於監控建築物內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竹中工務店力爭使這種監控系統實現實用化,從而在翻修時無需進行布線施工,實現節能,提高環境舒適性和用戶滿意度。
  • 方糖大小可發電490mW,美大學振動發電技術提高輸出1000倍
    > 以基板微細加工使LED亮度翻倍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出了可使發電量達到原來1000倍以上的振動發電技術。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的年會兼展會「the 2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上,喬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教授發表了有關論文:「開發出了可取代汽輪機的新型發電技術,相信該技術在不遠的將來會改變世界。」 王中林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發各種振動發電元件。
  • 振動傳感器用於風力發電機組故障振動監測
    原標題:振動傳感器用於風力發電機組故障振動監測   風力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利用風力發電可以減少環境汙染,節省煤和石油等常規能源。
  • 美振動發電技術 投骰子就可為手機供電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出了可使發電量達到原來1000倍以上的振動發電技術。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的年會兼展會「the 2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上,喬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教授發表了有關論文:「開發出了可取代汽輪機的新型發電技術,相信該技術在不遠的將來會改變世界。」  王中林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發各種振動發電元件。
  • 製造完全不需要帶電處理的振動發電元件~有機EL材料的新發展~
    說個小八卦,石井先生是個身高194cm的巨漢,可是說是日本化學界最高的人了(他的名片上印的也是The tallest chemist in Japan)。筆者曾經也有幸親眼見過石井老師一面,石井老師不僅是個長腿歐巴,研究也做的棒人也很nice。今天介紹的研究成果成功地利用了有機分子的排列特性,發明了新型振動發電元件。
  • 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 「發電樹」或改寫發電史
    陽光、風、水、核……人類正嘗試多種途徑發電。如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正在實驗一種新方式——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項目負責人瑞安·哈恩在《聲音與振動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樹形發電裝置,這種裝置體積不大,用鋼鐵製成,像樹那樣有一個主幹和多個枝杈,不過沒有「樹葉」。
  • 【日本海洋能源開發】(4)全球唯一處於運轉狀態的海洋溫差發電設備
    【日本海洋能源開發】(2)奪回技術失地,新項目紛紛上馬 始終致力於海洋溫差發電的佐賀大學的實力 100米左右的海洋表層能夠存儲太陽熱能。另一方面,在極地冷卻的海水會隨著海洋環流向低緯度地區移動,沉入600米~1000米的海洋深處。
  • 日本擔心嫦娥三號技術用於飛彈開發
    雖然國際上大多數媒體都對「嫦娥三號」的成功表達了祝賀和讚賞,但是日本媒體卻對中國的成功表現出了擔憂。據日媒報導,月球土壤含有豐富的可用作核聚變發電燃料的「氦3」,同時蘊藏有鈦等有用的礦物資源。「嫦娥三號」實現軟著陸以後,中國不僅能獲得更多的資源數據,而且也可以在以後月球表面開發的國際競爭中增加話語權。
  • 微型振動發電機:只有我最搖擺
    振動發電技術已經有些歷史了,而人們也依然在開發更多這類能夠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的工具。荷蘭一家夜總會利用彈簧地板收集人們舞動時的能量並且將其轉化為電能供應照明,已經成了新能源行業的一個經典案例,但是這種方式顯然不適合家庭使用。在微型化振動發電的領域,幾年前就已經有了與這塊電池相似的產品問世。  最傳統的做法是使用一塊懸掛的磁鐵,發電機是通過電磁感應來完成能量轉換的。
  • 漸行漸近的壓電發電技術
    另據報導,日本的NEC等公司聯合開發了新型發光道路標識,在公路下埋有壓電發電裝置,使其驅動LED發光指示牌,基本達到可自供電的實用水平。 同樣,以色列技術研究院也在普通路面的瀝青中植入大量的壓電晶體,通過汽車駛過時的壓電轉換來發電。據測算,1公裡的路面能產生約100~400千瓦的電力。
  • 浦項科技大學開發用於精確語音識別的可穿戴式振動傳感器
    因為它們通過感知空氣中的振動進行工作,因此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容易受到環境噪聲的影響。  據傳感器專家網報導,近日國外的一項研究成果,成功解決了這項難題。浦項科技大學(POSTECH)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靈活且可穿戴的振動響應傳感器,可準確識別用戶的聲音。當連接到頸部時,傳感器可以通過頸部皮膚的振動精確地識別聲音,並且不受環境噪聲或聲音音量的影響。
  • 利用汽車振動發電 日本橋梁夜間照明新法
    相信大多數朋友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知道共振對橋梁的影響,在我們看來多數的振動對於橋體而言是有害無益的,而通過振動來實現節能的想法更是天方夜譚。但是,在日本這一成為了現實,日本的荒川(地名,Arakawa)橋就已經利用汽車經過橋面產生的振動來為橋上安裝的一些夜間照明路燈提供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