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 「發電樹」或改寫發電史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陽光、風、水、核……人類正嘗試多種途徑發電。如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正在實驗一種新方式——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項目負責人瑞安·哈恩在《聲音與振動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樹形發電裝置,這種裝置體積不大,用鋼鐵製成,像樹那樣有一個主幹和多個枝杈,不過沒有「樹葉」。它可以插在建築物上,利用「振動能」來發電。比如高大建築物在風中輕微搖擺、人類走路踩踏地面等產生的振動都可以被轉化為電能。這些能量若不加以利用,將被白白浪費掉。實驗顯示,哈恩和同事們製作的「發電樹」的確可以發電,若是加入噪音,得到的電流更強。他們計劃先在監控摩天大樓穩定性的傳感器上實地測試這一「發電樹」。當前,這種傳感器靠插電或電池工作,監控整座大樓的振動情況,而這種振動恰好能讓「發電樹」產生電能。若是測試成功,傳感器今後就可以實現自給自足,不再需要外接電源工作。(新華社微特稿)(荊晶)

相關焦點

  • 日本公司開發出完全獨立的發電單元:靠車輛振動就能發電
    日本公司開發出完全獨立的發電單元:靠車輛振動就能發電 2019年06月25日 10:40作者:陸添智編輯:陸添智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 漸行漸近的壓電發電技術
    科研人員利用壓電發電技術,正在力圖使它成為現實。 將無處不在的機械振動能轉變為電能 其實,能量無處不在。我們每天跑步、跳躍、行走、活動,不斷產生機械振動能。壓電發電技術瞄準的正是這些不起眼的能量,將其收集起來有效利用。 當然,「讓人類自己發電」還遠不能涵蓋壓電發電技術的全部。
  • 日本開發出用于振動發電的新合金
    新華網東京4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弘前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教授古屋泰文率領的研究小組25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鐵鈷合金,在微小的晃動下就能產生電力,其振動發電的效率是鐵鎵合金的約2.5倍,是陶瓷材料的10倍。
  • 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原標題: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9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磁場會發生變化,可用于振動發電。 這項研究由東北大學、弘前大學和東北特殊鋼公司聯合進行。這種由鐵和鈷製成的新材料屬於磁致伸縮材料,在施加磁場時,會出現微小變形。
  • 方糖大小可發電490mW,美大學振動發電技術提高輸出1000倍
    用於控制電路 松下有機EL照明的發光效率超過130lm/W 日產新技術,可直接觀察鋰離子電池的電子運動 用SAW元件分離輸入輸出,從反射率推斷傳感器狀態變化 以基板微細加工使LED亮度翻倍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出了可使發電量達到原來1000倍以上的振動發電技術
  • 日本發明家發明「發電地板」 用噪音和震動供電
    隨時隨地發電,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發電,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不久的將來也許成為現實。日本發明家速水浩平應用震動發電技術發明了「發電地板」,更奇妙的聲波發電機正在研製中。  速水浩平現年27歲,現為音力發電公司總裁。他的夢想就是使震動和噪音成為未來世界能源的主要來源。
  • 美振動發電技術 投骰子就可為手機供電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出了可使發電量達到原來1000倍以上的振動發電技術。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的年會兼展會「the 2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上,喬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教授發表了有關論文:「開發出了可取代汽輪機的新型發電技術,相信該技術在不遠的將來會改變世界。」  王中林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發各種振動發電元件。
  • 基於壓力發電的電源系統研究
    摘要:目前,微機電系統(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可以通過越來越低的能量運行,而環境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沒有被利用的或者被浪費的能量,例如太陽能、風能、熱能、振動能等。收集環境中的能源。將其轉換成人們可以使用的電能,達到能量回收利用的目的。但收集來的能量由於受制於環境的影響,一般無法穩定和及時為負載供電。
  • 太陽能發電的特點_太陽能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太陽能發電的特點   太陽能光伏發電具有許多獨有的優點:   1、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淨能源,而且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安全可靠的,不會受到能源危機和燃料市場不穩定因素的影響;   2、太陽光普照大地,太陽能是隨處可得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對於偏遠無電地區尤其適用,而且會降低長距離電網的建設和輸電線路上的電能損失;
  • 你知道風力發電一些不為人所知的缺點嗎?
    風力發電是指把風的動能轉為電能。風力發電有非常多的好處,利用風力發電非常環保,且風能蘊量巨大。今天介紹幾種風力發電不太為人所知的缺點,這些缺點可能知道的人就比較少了。首先是風力發電會產生低頻噪音,低頻噪音對人體影響較大,通過與我們臟腑接近的低頻振動與噪聲的頻率引起共振,常年在低頻噪音的影響下,會導致心臟,肺,脾,腎,肝等受到不可逆的損害。
  • 法工程師耗時3年發明新型「風力發電樹」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日報導,法國工程師團隊經過3年研究,發明出一種能夠依靠風力發電的人造樹。據悉,該「風力發電樹」的人造樹葉裡安裝有細小的機械葉片,既可以忽略方向問題,也不會產生噪音。
  • 風力發電原理
    風力發電的原理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來促使發電機發電。
  • 同樣是太陽能發電,為什麼光熱發電一直「默默無聞」?
    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含有P-N結的半導體材料,P-N結可以吸收太陽光,並在內部建立電場,當在電場兩側接入一定的負載時,負載上就會產生電流,整個過程就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基本原理。而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原理是,通過反射鏡將太陽光匯聚到太陽能收集裝置,利用太陽能加熱收集裝置內的傳熱介質(液體或氣體),再加熱水形成蒸汽帶動或者直接帶動發電機發電。
  •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主要形式_太陽能光熱發電有哪些特點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什麼原理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原理: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原理是,通過反射鏡將太陽光匯聚到太陽能收集裝置,利用太陽能加熱收集裝置內的傳熱介質(液體或氣體),再加熱水形成蒸汽帶動或者直接帶動發電機發電。
  • 東工大成功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帶寬,更便於能量採集
    利用這項成果有助於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的應用環境,同時還有望提高用於無線IoT傳感器終端等的能量採集(環境發電)技術的性能。本研究為擴大振動發電元件的使用帶寬,設計了在環境振動頻率下也能工作的低閾值整流升壓電路,並提出了利用該電路開發機電系統的方案。另外,還利用MEMS和集成電路技術開發了系統驗證了大帶寬化。
  • 海大教授制出波浪發電裝置 海浪起伏就發電(圖)
    主要研製者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史宏達教授表示,這一裝置使用潛浮體配合張力錨鏈進行海上安裝定位,利用組合式陀螺體型振蕩浮子與雙路液壓系統,把波浪能轉化為電能,這一技術海大擁有完全自主的智慧財產權,國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給予了資助。
  • 太陽能光熱發電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鏡面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
  • 日本開發出新磁性合金材料 可為汽車振動發電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9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磁場會發生變化,可用于振動發電。  這項研究由東北大學、弘前大學和東北特殊鋼公司聯合進行。這種由鐵和鈷製成的新材料屬於磁致伸縮材料,在施加磁場時,會出現微小變形。
  • 核聚變發電進入「文藝復興」時代,發電技術百花齊放
    核聚變發電技術被稱為「夢幻能源」,如今備受全球關注。其原理是與太陽中心相同的核聚變現象,利用反應能量進行發電(圖1)。如果核聚變發電能夠投入實用,很可能會改寫全球的能源狀況。「燃料」不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採購成本低廉。在原理上也不會像核裂變反應那樣失控,與核電相比,出現嚴重事故時的安全性能好。
  • 一文看懂光熱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區別
    光熱發電的概念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   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矽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