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工務店開創利用室內環境振動發電節能新技術

2020-11-25 OFweek

  日本竹中工務店公司日前開發出了一種新技術,可將人的步行及設備機器的運轉等,建築物內日常產生的環境振動的能量轉換成電力,用作傳感器電源。現已將該技術應用於監控建築物內環境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竹中工務店力爭使這種監控系統實現實用化,從而在翻修時無需進行布線施工,實現節能,提高環境舒適性和用戶滿意度。

  辦公室的環境監控

  竹中務工店在其技術研究所內,實施了利用空調管道微振動的辦公空間溫溼度監控實證實驗,通過半年時間,確認了電源自立型系統的運轉情況。今後,將根據應用對象及用途,討論與各領域元件廠商開展業務合作,推廣利用振動發電的技術及系統。

  利用振動發電的能量採集元件和無線傳感器元件是在三美電機公司的協助下開發的,二者現已集成為一體。發電時使用「調諧質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元件,該元件可將環境振動中較多的12~41赫茲振動高效轉換成電力。如果設備機器和管道產生振動,無需使用電池即可連續供電。

相關焦點

  • 日本公司開發出完全獨立的發電單元:靠車輛振動就能發電
    6月25日消息,據日本 Response 汽車專業網站報導,近日,日本的竹中工務社宣布其與湘南 Metaltec 共同研發了一種車輛振動發電技術,目前這項技術已經申請了專利。
  • 東工大成功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帶寬,更便於能量採集
    利用這項成果有助於擴大環境振動發電元件的應用環境,同時還有望提高用於無線IoT傳感器終端等的能量採集(環境發電)技術的性能。本研究為擴大振動發電元件的使用帶寬,設計了在環境振動頻率下也能工作的低閾值整流升壓電路,並提出了利用該電路開發機電系統的方案。另外,還利用MEMS和集成電路技術開發了系統驗證了大帶寬化。
  • 美科研人員開發出昆蟲飛行器 利用翅膀振動發電
    研究人員利用綠花金龜開發出可自行發電的昆蟲飛行器據美國《大眾科學》網站9月1日報導,美國研究人員近日開發出利用昆蟲飛行時翅膀振動發電的技術,這一成果將對微型飛行器的研製大有幫助。研究人員將數枚壓電發電機安裝在一隻經過特殊處理的綠花金龜的翅膀上,利用綠花金龜翅膀的振動發電。實驗數據顯示,綠花金龜飛行中的輸出功率約為45微瓦;並且研究人員預計,如果將發電機直接與綠花金龜的飛行肌相連,發電功率還可以再提高一個數量級。這樣一來,昆蟲翅膀振動產生的電能足以讓安裝在昆蟲身上的神經控制系統運轉,從而實現對昆蟲飛行動作的人工控制。
  • 利用汽車振動發電 日本橋梁夜間照明新法
    相信大多數朋友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知道共振對橋梁的影響,在我們看來多數的振動對於橋體而言是有害無益的,而通過振動來實現節能的想法更是天方夜譚。但是,在日本這一成為了現實,日本的荒川(地名,Arakawa)橋就已經利用汽車經過橋面產生的振動來為橋上安裝的一些夜間照明路燈提供電能。
  • 製造完全不需要帶電處理的振動發電元件~有機EL材料的新發展~
    本文來自Chem-Station日文版 荷電処理が一切不要な振動発電素子を創る~有機EL材料の新しい展開~ spectol21翻譯投稿 炸雞 校對 HaoHu第262次的焦點研究採訪的是千葉大學先進科學中心的石井久夫實驗室的助教田中有彌先生。
  • 推廣創化節能新技術 消除霧霾為期可待
    哥本哈根會議以後,「低碳」成為經濟、生活的熱門話題,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浪潮。一場聲勢浩大的「生態環境保衛戰」已經打響。創化是一家高起點、高要求的創新型企業,它以長沙高新區為依託,集合了一批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共同致力於節能環保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推廣。
  • 方糖大小可發電490mW,美大學振動發電技術提高輸出1000倍
    【新聞連結】 弗勞恩霍夫光通量2090lm的LED燈泡,將 GaN用於控制電路 松下有機EL照明的發光效率超過130lm/W 日產新技術,可直接觀察鋰離子電池的電子運動 用SAW元件分離輸入輸出,從反射率推斷傳感器狀態變化
  • 利用溫差發電 杭師大學生設計的節能設備 獲得專利
    最近,杭師大理學院物理師範專業081班的學生發明了一種新裝置,據說它可以自動調控家裡的採光效果,也可以給大型建築供電。理論上,只要存在溫差,它就能發電。  這個團隊由金佳嫣、張杰、陳苑和石衛四位同學組成,由陳馳一和丁偉兩位老師指導。他們自主研發的這套「太陽能儲能發電裝置」目前已成功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 深耕工業節能 布局低溫餘熱發電 ——訪北京華航盛世能源技術有限...
    可見,若對這些能源合理利用,可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能源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汙染。但由於這部分餘熱品位較低,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技術應用還比較少。面對當前餘熱回收呈現出來的巨大市場,不少企業都在思量著如何走好下一步棋,他們也逐漸意識到技術創新才是形成自己競爭優勢的關鍵。
  • 美振動發電技術 投骰子就可為手機供電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開發出了可使發電量達到原來1000倍以上的振動發電技術。在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的年會兼展會「the 247th ACS National Meeting & Exposition」(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上,喬治亞理工學院王中林教授發表了有關論文:「開發出了可取代汽輪機的新型發電技術,相信該技術在不遠的將來會改變世界。」  王中林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發各種振動發電元件。
  • 日企開發車輛震動發電技術 搭配LED燈作為停止線照明
    打開APP 日企開發車輛震動發電技術 搭配LED燈作為停止線照明 發表於 2019-06-26 16:58:10 日本的竹中工務社宣布與湘南 Metaltec 共同開發一種專利的車輛震動發電技術,可以嵌入在馬路裡面,當車輛通過後就可進行發電,同時配合省電 LED 模塊作為照明應用,當前正在衝繩的宜野灣市的 PARCO CITY 百貨停車場進行測試,利用在停車場內配置四個這樣的發電裝置、並於停止線安裝 LED 燈,作為當車輛接近停止線的警示。
  • 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 「發電樹」或改寫發電史
    陽光、風、水、核……人類正嘗試多種途徑發電。如今,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正在實驗一種新方式——收集振動甚至噪音來發電。項目負責人瑞安·哈恩在《聲音與振動雜誌》上發表文章說,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樹形發電裝置,這種裝置體積不大,用鋼鐵製成,像樹那樣有一個主幹和多個枝杈,不過沒有「樹葉」。
  • 振動傳感器在風力發電機振動監測中的應用分析
    ,用之不竭,利用風力發電可以減少環境汙染,節省煤和石油等常規能源。風力發電技術成熟,在可再生能源中成本相對較低,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風力發電技術可以靈活應用,可以與其他能源技術形成互補發電系統。風電場運行模式可以為國家電網補充電力,小型風力發電機可以為偏遠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提供電力。
  • 成都中建材亮相綠建展,發電玻璃開啟節能新理念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甚是耀眼,一張能發電的玻璃吸引了許多參展人員前來觀看,窗簾一拉一合,只要有微弱的光,玻璃就能發電使燈泡亮起來,這樣的技術通過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推廣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並且這種玻璃材料造價並不高,是真正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的建築材料。
  • 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原標題:日本製成用于振動發電的廉價合金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19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磁性合金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磁場會發生變化,可用于振動發電。 這項研究由東北大學、弘前大學和東北特殊鋼公司聯合進行。這種由鐵和鈷製成的新材料屬於磁致伸縮材料,在施加磁場時,會出現微小變形。
  •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所以,一直以來,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陰雨天它會變得很無能。
  • 日本開發出用于振動發電的新合金
    新華網東京4月2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弘前大學研究生院理工學研究科教授古屋泰文率領的研究小組25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鐵鈷合金,在微小的晃動下就能產生電力,其振動發電的效率是鐵鎵合金的約2.5倍,是陶瓷材料的10倍。
  • 利用「陰影效應 」發電
    現在,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利用這種常見但往往被忽視的光學效應來發電的方法,給陰影注入了積極的活力。這一新穎的概念為在室內照明條件下產生綠色能源,為電子產品供電開闢了新的路徑。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和物理系的一個團隊創造了一種名為 "陰影效應能量發生器"(SEG)的裝置,它利用光照和陰影區域之間的光照對比來發電。
  • 利用「植物生長」發電 荷蘭研發新技術點亮城市街燈
    這項利用植物發電的技術項目很適合應用在城市建築物和房屋的屋頂。據介紹,新技術基於自然的過程,從土壤中捕獲電子,依靠植物的持續成長過程產生電力。該方法使用過程中不會損傷植物,僅需光、二氧化碳和水。當植物生長時,它們會產生比其自身需要更多的糖,這些多餘的糖會被周邊土壤回收和分解,釋放出質子和電子。研究人員則將電極放置入土壤,從中捕獲電子發電。
  • 天壕環境:擬向清新節能轉讓節能環保板塊18個餘熱發電項目
    昨天 20:47 · 億歐 天壕環境公告,公司擬向清新環境全資子公司清新節能轉讓公司節能環保板塊18個餘熱發電項目,包括16個分公司的餘熱發電項目資產和負債(「餘熱發電項目資產組」)、全資子公司重慶天壕渝琥新能源有限公司(「重慶渝琥」)100%股權、控股子公司寧夏節能投資有限公司(「寧投公司」)直接持有的寧夏節能茂燁餘熱發電有限公司(「寧夏茂燁」)100%股權,支付方式為現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