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建材亮相綠建展,發電玻璃開啟節能新理念

2021-01-15 經濟網

 中國經濟周刊一經濟網訊  12月11日,主題為「綠色建築 人人有責」的2020中國西部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博覽會在西安隆重舉行。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甚是耀眼,一張能發電的玻璃吸引了許多參展人員前來觀看,窗簾一拉一合,只要有微弱的光,玻璃就能發電使燈泡亮起來,這樣的技術通過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推廣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並且這種玻璃材料造價並不高,是真正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的建築材料。

2020中國西部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博覽會盛大開幕

碲化鎘發電玻璃一材多能,既是綠色建材又是清潔能源,具備建築玻璃的典型特徵,美觀大方,款式多樣,弱光發電,功能性強,是分布式發電,建築一體化及綠色建築的最佳選擇。它的核心原材料碲化鎘是由碲和鎘形成的一種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的化合物。發電多,效能高,複雜環境條件下表現好,低能耗,無汙染,生命周期結束後可回收,碲化鎘發電玻璃是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中產業化最成功的產品。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潘錦功博士做主旨論壇演講

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工作量與當地的日照情況有很大關係,因為成都日照時長較為普通,平均每塊玻璃每年能夠發電264度,如果是在陝西一年大概能達到300度電,這種碲化鎘發電玻璃可以持續發電,從早上天亮到晚上七點多才停止,具體發電量是計量的。對於碲化鎘玻璃的推廣來看,公司認為陝西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地方,地理位置好,日照時間充足,尤其在黃土高原這種特殊地形的情況下,電線架設困難的地區,碲化鎘發電玻璃就是最好的產品。所以碲化鎘發電玻璃也真正是一材多能的產品,它既是建築材料,也是發電材料,也是保溫隔熱材料。這種玻璃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應用案例也很多,其中包括在北京、上海、河北、江蘇、江西以及成都本地都有建築企業大量使用這種玻璃。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博士潘錦功說道:「在這麼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領導的大力扶持下,我相信我們的企業將會走得更遠」。

成都中建材展區發電玻璃吸引參會人員參觀

碲化鎘發電玻璃可以代替磚頭和水泥作為綠色節能的建築材料,降低水泥建材的用量,可以從源頭減少霧霾和二氧化碳,是建材行業獨有的綠色可發電的新一代建築材料。可廣泛應用於大型太陽能地面電站,太陽能屋頂,發電玻璃建築構件,工廠,機場,站臺,車棚,陽光房,候車廳,隔音牆,圍欄,路面等場景和建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據統計,我國每年建築用材料折合80000億塊磚,相當於耗費120萬畝土地。採用發電玻璃就可以保護綠水青山。我國現有建築700億平方米,如果採用發電玻璃改造40億平方米的現有建築,就相當於建設3個三峽電站,而且不改變生態環境,不需要巨大的投資。(郭印旭 閆娜)

相關焦點

  • 成都中建材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正式投產
    中國金融信息網訊4月17日,成都中建材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四川省成都市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正式投產。這標誌著我國企業已完全掌握了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的核心技術,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圖為成都中建材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投產儀式現場成都中建材致力於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的研發與產品化。
  • 發電綠建新成果:6000平米漢能漢牆成就全國最大光伏發電玻璃幕牆
    近日,位於南昌市高新區的南昌國家醫藥國際創新園聯合研究院完成華麗「變身」,6000多平方米漢牆鋪設順利完工,在實現太陽能幕牆發電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外立面效果,成為南昌城市新地標,而完成這一創舉的正是來自全球領先的發電綠建解決方案提供商漢能。
  • 成都中建材光電:「發電玻璃」工業和商業應用已較成熟
    據蔣猛透露,由於中建材光電有建材出身的屬性,介入到「發電玻璃」這種新能源材料的出發點就是將新能源產品建材化。在他看來,「發電玻璃」非常重要的應用就是建築一體化。「我們很多客戶,都將『發電玻璃』來替代傳統玻璃建材來使用」。蔣猛認為,「發電玻璃」的建材屬性十分重要,現在主推的「發電玻璃」建材化領域還是空白,市場空間很大。
  • 碲化鎘發電玻璃: 一場理論創新推動材料革命的浪潮
    2017年,世界第一塊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在四川成都下線,凱盛科技集團所屬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開啟從實驗探索到產業化應用的新徵程。 2018年,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投入商業化運行,生產線當年投產當年盈利,利潤達3000萬元。 2019年,碲化鎘發電玻璃進入服務國防、邊防事業領域。
  • 成都造「發電玻璃」,能把建築物變發電站
    這是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現場,也是中國第一條100兆瓦碲化鎘發電玻璃生產線,按照德國工業標準4.0打造,90%以上設備從德國等歐美國家採購,實現實驗室轉換效率17.8%,小組件轉換效率14.5%,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項技術的突破,標誌著中國建材掌握了全球領先的大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自主核心技術,同時也打破了國外巨頭的壟斷。
  • 「成都造」全球最大單體面積碲化鎘發電玻璃
    」技術引領世界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坐落於成都雙流,隸屬於世界500強央企中國建材集團下屬創新轉型發展平臺凱盛集團,公司依託中建材在玻璃行業的領先技術優勢,專注於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的研發與產業化,致力於成為中國新玻璃產業的引領者、新能源產業的領軍者。
  • 碲化鎘發電玻璃助力綠色建築革命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在博覽會上甚是耀眼,一張能發電的玻璃吸引了許多參展人員前來觀看,窗簾一拉一合,只要有微弱的光,玻璃就能發電使燈泡亮起來,這樣的技術通過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的推廣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並且這種玻璃材料造價並不高,是真正的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性價比高的建築材料。
  • 世界最大「發電玻璃」在成都誕生!
    但這些發電模式都有一個特點——資源成本太高。無論是建造大壩還是建風電場都需要高昂的成本,而且對生態問題有著一定的影響。 那麼有沒有一種成本低,大家都可以自己自發的發電的設備的呢?居民自己發電自己用?或許有很多人想到,那不就是太陽能發電嗎?
  • 世界首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成都投產
    4月17日上午,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雙流區正式投產,這標誌著成都中建材完全掌握了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的核心技術,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創新步履不停,格力亮相2019伊拉克國際建築建材展
    當地時間9月30日,2019年伊拉克國際建築建材展開幕,格力電器攜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工業製品三大品類的產品驚豔亮相,以「高效節能」為主題,展出光伏多聯機、GMV6人工智慧多聯機等明星產品,在國際舞臺上演繹「中國造」的硬核實力。
  • 邯鄲經開區中建材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項目年底投產
    原標題:邯鄲經開區中建材碲化鎘薄膜發電玻璃項目年底投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
  • 建材節能:看玻璃行業建築節能新趨勢
    玻璃是木牆和門窗中難以替代的**重要材料,雖然玻璃技術的發現提供了許多選擇,但是將採光為主的玻璃放到多種功能要求的幕牆中,問題並不簡單,玻璃對節能的貢獻不容忽視,玻璃的節能歸根到底離不開玻璃本身所具有的反射、透射、散射以及聚光特性、利用光線反射、折射、散射和聚光襲用對室內光線的均勻分布避免陽光眩光、防止熱輻射將起重大作用。
  • 全球最大尺寸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在成都投產應用
    用「發電玻璃」製作的幕牆  成都菁蓉匯7號樓是2018年全國雙創活動周開幕式的主會場,這棟樓的右側外立面有一面黑色的玻璃幕牆,面積約30平米。玻璃幕牆由約14塊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組成的。和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晶矽發電玻璃相比,這些玻璃在較弱的光強下也可以發電,不再受晴天、陰天的限制,突破了傳統太陽能發電的局限性。
  • 成都造黑科技:玻璃變「發電廠」搶佔光伏建築一體化市場
    這是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建材)生產的「發電玻璃」,又叫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這塊「發電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鍍上一層4微米厚的碲化鎘光電薄膜所形成,一塊1.92平方米的特殊玻璃,一年可發電250~260度。從理論上計算,三四千塊玻璃產生的電量,相當於一口普通油井一年產油可轉化成的發電量,所以又有人叫它「掛在牆上的油田」。
  • 綠建源「新型無機複合材料空心牆」獲選新型建材重點推廣項目
    綠建源「新型無機複合材料空心牆」獲選新型建材重點推廣項目 佛山市禪城區綠建源建築研究院一直致力於創造良好的、與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一貫堅持走發展新型牆體與綠色牆材、綠色建材、綠色建築相結合;發展新型牆體材料與巨大促進建築節能、防火相結合;發展新型牆體材料、新型牆體結構與資源綜合利用相結合;發展新型牆體材料與建築材料的循環再生相結合;發展新型牆體材料與住宅建設產業化相結合;發展綠色建築與工民建革新相結合
  • 會發電的玻璃讓光伏發電成為更賺錢的產業
    光伏發電正在以多種方式走入我們的生活,建築建材中嵌入發電功能,使建築變得節能環保。利用玻璃等建材,在規劃之初就考慮發電功能,供給建築物日常用電,連接電網後,還能實現賣電賺錢。一棟會發電節能別墅是我們夢寐以求,正在成為很多人的現實。
  • 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蓉投產
    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蓉投產     (上接01版)「它的電能就來自你腳下踩著的玻璃。」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成都中建材的圍牆、玻璃外牆、觀光行道都鋪設了這種玻璃。在室內光照條件較差的環境下,這種發電玻璃仍能輸出電流。這樣的特性使它可以適應立面、平面、傾斜面等多種安裝方法,應用的環境和區域非常廣泛。案例證明,該產品對於大型公司甚至普通家庭用戶來說,都可實現推廣應用。  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80萬平方米,共計100兆瓦。
  • 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
    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賀迎春)9月29日,北京水立方,漢能發布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牆。據漢能創始人李河君介紹,漢牆採用全球最先進的玻璃基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技術,兼具安全性與發電性能,是全球首套「發電牆綠色系統解決方案」。
  • 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投產
    近日,中國建材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世界第一條大面積發電玻璃生產線在四川成都正式投產。該生產線填補了國際上大面積碲化鎘弱光發電玻璃技術的空白,掀起了建材領域的又一次技術革命,拓展了玻璃產業發展的新未來。
  • 成都中建材:創建中國品牌 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2020年,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中建材)碲化鎘電池實驗室轉化率突破19.3%,《碲化鎘發電玻璃工業化製備關鍵技術與研究》榮獲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中國矽酸鹽學會建築材料科學技術一等獎。這項技術在行業中引領著新的國際發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