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聯社 記者柳川
自2020年9月28日,賽微電子(300456.SZ)公告「8 英寸 MEMS 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現正式通線投產後,財聯社第一時間聯繫公司公司董秘進行了相關解讀。市場對此反應熱烈,28日、29日,賽微電子連續上漲,兩日漲幅達到12.97%,大幅跑贏大盤。9月29日財聯社記者到賽微電子亦莊廠區進行了實地調研,對新上馬的生產線做更詳細的了解。
更加注重量產、良率和價格競爭力
9月28日公告顯示,具體運營「 8 英寸MEMS 國際代工線」的公司為賽萊克斯微系統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萊克斯北京」),由賽微電子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持股比例分別為70%和30%。
在實地探訪中,塞萊克斯北京首席科學家陸原對記者表示,目前北京這邊的工廠設計產能為每月3萬片,重點放在規模量產上,更加追求產品良率和有競爭力的價格,在此之外也做一定的工藝開發。他進一步說到,小到產品研製大到規模量產都可以幫客戶做,公司的特點是不搞產品設計,所以對客戶不會造成威脅。
資料顯示,瑞典Silex掌握了矽通孔、晶圓鍵合、深反應離子刻蝕等多項在業內具備國際領先競爭力的工藝技術和工藝模塊,擁有目前業界最先進的矽通孔絕緣層工藝平臺(TSI),已有超過10年的量產歷史、生產過超過數十萬片晶圓、100多種不同的產品,技術可以推廣移植到2.5D和3D圓片級先進封裝平臺;為全球廠商提供過400餘項MEMS晶片的工藝開發服務,為客戶代工生產了包括微鏡、微針、矽光子、片上實驗室、微熱輻射計、振蕩器、原子鐘、超聲、壓力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矽麥克風等在內的多種MEMS產品;瑞典Silex目前在瑞典即擁有兩條成熟運營、業內領先的8英寸MEMS產線。
瑞典Silex成立於2000年,長期專注於MEMS晶片的工藝開發及晶圓製造,擁有世界先進的純MEMS代工工藝及正在擴張的代工產能,2019年,瑞典Silex在全球MEMS晶圓代工排名中全球第一,並同時首次進入全球MEMS廠商無差別排名前30強(位列第30位)。
對於投產後對業績的影響,張阿斌對記者表示:「這代生產線是復刻了瑞典 Silex的生產線,一萬片的產能大概能為公司貢獻7到8億的營收,同時對淨利潤也將有積極貢獻。」
MEMS是下一個風口
賽微電子公告顯示,「8英寸MEMS國際代工線建設項目」總投資規模25.98億元,其12.07億資金為2019年公司通過定增募集而來。公司如此大手筆的投資,前景究竟如何呢?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所長葉甜春對記者表示:「在物聯網時代,MEMS與傳感器的需求巨大,同時也是涉及核心技術的一個領域,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將會是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在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丁文武看來,MEMS的確是半導體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市場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如何把工藝水平、產品性能、市場佔有率持續提高,是擺在企業目前的重要任務。
對於MEMS傳感器的需求展望,張阿斌表示:「公司對於MEMS傳感器的投資是一個長期的戰略性行為。公司從15年IPO之後開始收購瑞典的企業,到現在北京建廠並投產僅僅只是一個開始。5G時代下遊的人工智慧、萬物互聯對傳感器的需求是井噴式的增長的,公司對MEMS傳感器能夠以集成電路的方式來生產,可以大幅降低成本。」
根據 CCID的統計數據,2018 年,我國 MEMS 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 504.3 億元,成為全球 MEMS 市場發展比較快的地區。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預測到 2020 年,在物聯網熱潮的推動下,中國 MEMS 市場有望突破 700 億元。天風證券認為,由於近年來硬體創新市場逐漸轉移國內,中國市場對於 MEMS 器件的需求增速遠高於全球 MEMS 市場增速。東興證券預計 MEMS 市場將在 2019 年至 2024 年期間實現顯著增長,市場營收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8.3%,出貨量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 11.9%。其中,消費類市場仍然佔據最大的份額(超過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