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新華被舉報的Cell文章已被第三方證實,Cell表示不再追究

2020-12-06 生物谷

《Cell》剛剛刊發的「Editorial Note」

9號凌晨,國際頂級期刊《Cell》在最新一期雜誌中發了一則「Editorial Note」,報導稱有兩個實驗室獨立重複出了馮新華實驗室2006年Cell文章中的作者之一梁耀雲聲稱通過操縱實驗得到的圖2F,2H和3G中的結果。這則聲明的原文描述是「Those two labs have now completed their experiments, and their data largely confirm the central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original figures」,Cell表示基於這些重複的實驗將不再有進一步的行動(take no further action),並對這兩個獨立進行實驗重複的lab表示了感謝。

據悉,今年4月7日,《Cell》雜誌發布了一則「編輯部關切」(見下圖)的文章。文章內容提到,馮新華課題組2006年的一篇Cell文章中的作者之一梁耀雲向《Cell》舉報,聲稱她是通過操縱實驗得到的圖2F,2H和3G中的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馮新華反駁了梁耀雲的描述,並對梁的動機表示擔憂。《Cell》也對該論文的原始數據進行了評估,並且當時馮新華所在的單位貝勒醫學院的科研誠信委員會對此事也進行了調查,但是並沒有結論。隨後,《Cell》聲稱給通訊作者一個機會,安排第三方獨立實驗室重複實驗。然後表示實驗尚在進行中,並提到這個「關切」是為了提醒一下科學界注意有關原始數據。

4月7日出版的《Cell》刊發的「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馮新華教授

BioAt簡評:當初《Cell》4月7號刊發那篇「關切」文章後,該消息隨即傳遍朋友圈,「知識分子」也做了相關報導並獨家採訪了馮新華教授,更有好事媒體報導《施一公、孟安明、馮新華署名論文涉嫌造假?《細胞》關注》。當時圈內不少PI表示,《Cell》這樣做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如果以後學生對以前的導師不滿然後舉報聲稱自己發表的論文中圖造假將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大家在支持馮新華教授的同事也為馮捏了一把冷汗,好在整整5個月過去了,《Cell》最終還馮老師以清白了。相信經過此事後,馮老師要投的那篇《Cell》不會受到幹擾,衷心祝願馮老師近期實驗室的大作能早日發表。(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Cell Stem Cell:證實心臟也有自產的幹細胞
    澳大利亞Victor Chang心臟研究所幹細胞生物學家理察-哈維(Richard Harvey)是該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說,本地心臟幹細胞應當有潛力讓心臟自我修復,但是沒有人能確定地證實這樣的細胞存在過:受損心臟組織中發現的幹細胞可能是來自血液或者骨髓,因為它們能夠派送幹細胞到受損位點。
  • in-cell與on-cell觸控技術最新進展及應用
    預估2013年in-cell佔整體觸控面板市佔率將達10.8%、on-cell市佔率則為12.5%,合計in-cell及on-cell內嵌式觸控面板2013年市佔率將逾23%。隨著出貨量持續成長,預估到2014年,in-cell及o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合計市佔率可能接近24.9%。
  • 什麼是In-cell及On-cell(in-cell/o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與
    什麼是In-cell及On-cell(in-cell/on-cell),將觸摸面板功能與 作者: 51Touch     時間:2010-12-15     源於:未知    總點擊: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Jeremy  Rich  認為,「這證實了許多人談論的有關癌症幹細胞是腫瘤轉移來源的假說。」     早在150年前,密西根州大學癌症中心就已經假設,癌症可能是來自於幹細胞。因為從腫瘤發生的條件來看,幹細胞的確是癌變基因的理想萌生處和持久的載體。
  • Cell:細胞死亡的複雜途徑
    作為發育和動態靜止的一個關鍵機制,細胞程序性死亡能夠清理細胞內已不需要的或受損的細胞。儘管細胞凋亡是了解最多的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近期研究人員開始對自我吞噬作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個過程是一種高度調節、異化過程,能使細胞自己吃掉自己。有趣的是,自我吞噬還能為細胞提供在不能進行凋亡時的一種替代形式的自我毀滅。
  • LTE系統中宏小區與femtocell的切換方法
    根據用戶的位置及切換請求將用戶分為四類,對前兩種類型用戶進行自適應功率控制,第三種類型用戶以CAC算法為基礎,自適應選擇HOM,進行不同HOM的CAC切換,第四種類型用戶進行簡單的標準切換即可。通過與CAC算法和標準切換算法進行仿真對比,仿真結果表明,該算法明顯降低了掉話率,減少了不必要的切換,提高了用戶的平均吞吐量。
  • Cell Stem Cell:開發出在體外長期培養成體幹細胞的方法
    研究人員描述了獲得來自在日常治療肺部疾病期間收集的各種組織樣品中的氣道幹細胞(airway stem cell),並對它們進行增殖。這種方法似乎也可用於幾種其他的組織,如皮膚、胃腸道內壁和生殖道。人們已提出很多假設來解釋在體外培養時只能有限地維持成體幹細胞的性能,包括保護染色體末端的端粒丟失和細胞衰老。Rajagopal團隊著重關注一種已知調節細胞生長和關鍵性分化過程的細胞信號通路。當被TGF-β和骨形態發生蛋白(BMP)等蛋白激活時,這種信號通路利用胞內蛋白SMAD將信號傳遞到細胞核。
  • 年度總結|2016最好的4篇Cell綜述(從400多篇文章遴選出來)
    原文連結: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5)01699-2原文連結: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6)30063-0
  • 細胞生物學新貴—Cell reports
    背景介紹Cell Reports是Cell Press出版社(Elsevier的子集團)2011年創建,2012年1月發表第一期的一本開放獲取期刊。Cell Reports是三大名刊CNS中《Cell》的子刊,是Cell出版集團旗下2011年創建的開放獲取期刊。
  •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聯合Cell Press在中國推出Cell Mentor
    麻薩諸塞州丹佛斯和北京2019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領先的抗體、試劑盒和服務提供商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和40餘種主要研究與評審期刊的領先出版商Cell Press今天宣布,面向生物系學生和研究者的教育資源Cell Mentor™已在中國推出。
  • Cell Stem Cell:一種可防脫髮的膠原蛋白
    日本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幹細胞》雜誌上報告說,動物實驗證實毛根缺乏一種膠原蛋白可同時導致脫髮和白髮。這一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開發出治療脫髮和白髮的新藥。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教授西村榮美等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ⅩⅦ型膠原蛋白的作用可使毛囊幹細胞不會枯竭,從而防止脫髮。同時,這種膠原蛋白在毛囊幹細胞產生轉化生長因子-β的過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
  • Cell Stem Cell:應取締市場上兜售的未經證實和未經許可的用於治療...
    2020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隨著COVID-19大流行進入第三個月,美國的企業正在推銷未經許可和未經證實的幹細胞療法和外泌體產品,聲稱它們可以預防或治療這種疾病。許多幹細胞診所都有銷售未經證實的未經許可的用於治療從阿爾茨海默病到肺部疾病到脊髓損傷等損傷和疾病的幹預措施的歷史。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一些公司又增加了 「免疫力增強性」療法以治療由SARS-CoV-2感染引起的COVID-19和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宣稱。這些公司為來自臍帶和羊水等來源的幹細胞幹預和外泌體產品打廣告。
  • Namocell, Takara Bio, HepaTx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
    2020年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單細胞分離系統提供商美國Namocell公司與Takara Bio及HepaTx聯合宣布三方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方案,將HepaTx研發的可發育成肝臟細胞的脂肪組織內幹細胞,首先利用Namocell專有的單細胞分離儀進行分離,然後用Takara
  • 兩篇Cell文章:發布幹細胞研究重大成果
    在第一篇Cell文章中,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追蹤細胞表達的一種蛋白質,發現了這些骨軟骨網狀(osteochondroreticular,OCR,生物通譯)幹細胞。利用這一標記物,研究人員發現了這些OCR細胞可以自我更新並再生出一些重要的骨細胞和軟骨細胞,包括成骨細胞(osteoblasts)及軟骨細胞(chondrocytes)。
  • On-cell/In-cell將成全貼合觸顯一體化終極方案|廈門天馬微電子...
    走在前列的日韓企業主導的On-cell和In-cell技術,成功實現將顯示屏和觸控屏做在到一起,成為目前「觸顯一體化」道路上的先驅。      相比In-cell技術,On-cell目前在技術上更容易實現,隨著On-cell技術的亮相,液晶面板和觸摸面板的一體化迎來了轉機。由於只需在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板之間形成簡單的透明電極圖案,On-cell更容易確保成品率。
  • Cell Stem Cell:成體神經幹細胞小生境的構造
    在2008年9月11日出版的《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上,來自美國和西班牙的科學家發表文章稱,他們發現大腦的成體神經幹細胞生境存在一種獨特的「紙風車型」結構。在封面文章中,科學家表示,他們發現成年小鼠的SVZ B1細胞延展出一個微小的頂部末梢來直接接觸腦室,以及一個血管上的長底部末梢。對於腦室表面的更進一步分析顯示,在成年神經發生區域存在令人意外的風車型結構。其中風車的中心含有B1細胞的頂端末梢,而在風車周圍則包含兩種室管膜細胞:其中一種是多纖毛的E1細胞,另一種則是具有2纖毛以及非常複雜基體的E2細胞。
  • B肝在研新藥HepTcell和在多國啟動第2期臨床試驗
    一種治療性B肝疫苗在研藥物HepTcell,啟動多國第2期臨床試驗。HepTcell為Altimmune公司正在開發的一種新的治療慢性B肝免疫療法,該藥為新的肽鏈型免疫治療藥物,針對慢性B肝病毒感染方向。
  • 對抗OLED LCD產業鏈拼in-cell產能
    IC設計廠敦泰對外表示,針對in-cell\on-cell的單晶片(IDC)觸控顯示驅動IC出貨快速成長,二季度單月出貨量已達1KK規模,差不多是一季度出貨量的總和,預估今年全年總出貨量可望突破10KK。
  • 全球第二家量產柔性on-cell打孔屏!華星光電已交付小米10曲面屏
    全球第二家量產柔性on-cell打孔屏!華星光電已交付小米10曲面屏 TCL科技的投資者關係官微3月6日透露,TCL華星向小米10手機供應的AMOLED曲面屏已經量產交付,TCL華星成為繼三星之後、第二家可量產柔性on-cell打孔屏的公司。
  • 慶祝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創建10周年
    首頁推薦文章 點擊此處,et al. Doi: 10.1186/scrt218 Mesenchymal stem cells generate a CD4+CD25+Foxp3+ regulatory T cell population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Th1 and Th17 ce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