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總結|2016最好的4篇Cell綜述(從400多篇文章遴選出來)

2021-01-20 iNature

喜歡我,就關注我(iNature)

iNature:Cell推出了2016年最好的4篇Reviews及10篇Articles。在這裡,iNature編輯組先解讀4篇Reviews,然後近期也會繼續解讀10篇Articles,敬請期待。



Doudna:CRISPR系統的應用及生物學機理




細菌和古細菌具有防禦質粒和病毒感染的一系列機制。其中獨特 的是CRISPR-Cas系統,其提供對外來核酸的適應性免疫作用。 CRISPR系統通過獲取入侵者的基因記錄來發揮作用。 在這篇評論中,Doudna等人討論了最近在理解Cas蛋白質多樣性方面的進展及響應外源核酸的機制;這些系統是如何在大量的生物體中,被用於精確的基因組操作。



原文連結: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5)01699-2



Coussens:癌症免疫學的基礎




癌症異質性是克隆性生存和治療抵抗的標誌,通過主動免疫反應形成。 抗原特異性T細胞可以控制癌症,如臨床上通過免疫治療如過繼性T細胞轉移和檢查點阻斷所揭示的一樣。 宿主免疫系統因此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如果更好地利用,可以顯著提高細胞毒性療法的功效,並改善癌症患者的結果。 然而,要實現這一願景,必須解決一些研究前沿問題。 這些包括制定中和腫瘤促進炎症問題,擴大T細胞庫(通過接種疫苗)的策略,闡明免疫細胞組織腫瘤微環境調節T細胞活性的機制。 這樣的努力將為確定對目前治療的抵抗的聯合療法的新目標鋪平道路,並促進長期的癌症控制。



原文連結: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6)30063-0



Karran:老年痴呆疾病的細胞學假說





阿爾茨海默病(AD)的澱粉樣蛋白假說提出了由Aβ引發並導致痴呆的以神經元為中心的線性級聯。 這種直接的因果關係與臨床觀察不相容。 Karran等人審查證據支持一個長期的,複雜的細胞階段組成的反饋和前饋反應的星形膠質細胞,小膠質細胞和脈管系統。 該領域必須結合這種整體觀點,並利用單細胞方法的進步來解決最初可以補償性反饋的擾動,轉化為不可逆的漸進性神經退行性病變的關鍵時刻。




原文連結: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5)01720-1



Clevers: Organoids技術的發展及疾病中的應用




3D培養技術的最新進展使得胚胎和成人哺乳動物幹細胞展現出其顯著的自組織特性,並且所得的器官組織能反映腎,肺,腸,腦和視網膜等器官的關鍵結構和功能特性。 因此,Organoid技術可用於模擬人體器官發育和各種人體病理學。「另外,患者衍生的類器官有望以個性化的方式預測藥物的反應。 Organoid為再生醫學開闢了新的途徑,並結合編輯技術為基因治療開闢了道路。 這項技術的許多潛在應用只是開始探索。




原文連結:

http://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6)30729-2



猜你喜歡


招聘|中國藥科大學曹崇江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啟事(待遇好,要求低)

研究生還能否與導師和平美好地相處?

重磅|想申請青年千人,這17所大學/機構入選概率最大(另附對於擬入選青年千人詳細統計分析)

630人擬入選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第14批青年千人-生命科學及醫學部擬入選者總結

一作訪談|換個思路,說不定你就成功了(Science一作現身說法,以及給我們誠懇的建議)

Science|上海生科院王二濤組解決了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百年難題

世界頂級生物實驗室介紹(中國上海生科院,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德國馬普,日本理化研究所,美國冷泉港等,值得收藏)(一)

重磅推出|別找了,32名生命醫學部院士候選人最高引文章詳細解析(總共64篇文章傾力打造,值得收藏)(一)

因為讀博期間看了一本舊書,於是發表了一篇《Cell》文章

既然碩士博士待遇差不多,沒比本科高多少,那為什麼還要讀博?





溫馨提示:iNature是介紹一流的,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提供專業的完整的同行解析;另外也會介紹全世界知名的實驗室及業界大師;同時為公眾提供一個了解生命科學及科研過程的平臺。掃描或長按下方二維碼可關注「Plant_ihuman」,了解科學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另外,iNature公眾號也開通了「愛科學愛自然」頭條號及sibscas科學網博客,歡迎大家關注。


                              


投稿、合作、轉載以及招聘信息發布等事宜請聯繫liupan@sibs.ac.cn 或微信號「13701829856」。




相關焦點

  • Nature、Cell 數篇深度好文!2016/2017 癌症免疫療法綜述 TOP25
    昨日,科技部發布了 2016 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許琛琦以及李伯良研究組提出的 「基於膽固醇代謝調控的腫瘤免疫治療新方法」 入選該榜單。該研究成果於 2016 年 3 月發表在 Nature 雜誌上。
  • 【Nature、Cell】2016、2017癌症免疫療法綜述TOP25!
    本文轉載自生物探索,為大家推薦了25篇免疫療法綜述文章,這些發表在《Nature》《Cell》等雜誌上的深度好文總結了檢查點抑制劑以及
  • Cell:2016年度最佳文章出爐!
    近日,Cell期刊推出「年度最佳文章」合集。今年的「Best of Cell 2016」共列出10篇最佳文章以及4篇綜述,圍繞CRISPR、免疫療法、類器官、阿爾茲海默症、Zika病毒等研究熱點進行了回顧。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概括起來,文獻綜述的文本具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是綜合性。這是指要儘可能地把前人在某個研究領域的所有重要研究成果都要予以體現或呈現出來。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你認為正確、贊同或喜歡的觀點,也切忌只是敘述或引用該領域某幾個知名學者或某個學派的成果。
  • Cell Research 年度最佳論文出爐,共4篇論文入選
    2019年11月5號,Cell Research雜誌公布了2018年度優秀論文,共有4篇論文入選。adverse effects for safer and effective anti-CTLA-4 antibodies in CTLA4 humanized mice2篇文章,其中杜雪相為這兩篇文章的第一作者; 杜克大學王小凡團隊的:Switching off IMMP2L signaling
  • Cell:2016年度最佳文章出爐!(基因編輯、免疫療法、Zika病毒、冷凍電鏡……)
    今年的年度最佳文章合集共囊括了10篇文章和4篇綜述,圍繞CRISPR、免疫療法、類器官、阿爾茲海默症、Zika病毒等研究熱點進行了回顧。年尾將至,各大網站開啟了年終盤點的工作。近日,Cell期刊推出「年度最佳文章」合集。
  • 我整理了三百多篇論文,得出了寫文獻綜述的這些經驗
    就從知網開始,把自己心裡想要寫的這個題材下載量最高十幾篇或者幾十篇的論文都看一遍,然後再把最新的成果論文都看一遍,其實在這之中會發現,往往越知名的學者寫的論文,可能套路和章法都不同,那這就不是為了看模板,而是看內核、看方法。從而找到最新的一些論文,就可以從中總結出一些模板出來。
  • 超400 篇論文被疑造假:曾質疑曹雪濤院士的 Bik 博士再出手
    Bik 的團隊發現,超過 400 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在標題、圖片,特別是 Western blot 的圖版上極其相似,似乎都是由同一個「論文工廠」產生的,極有可能存在偽造數據的情況,論文發表單位涉及多家中國三甲醫院。
  • +清華大學=7篇Cell、Nature、Science | 附施一公院士最新綜述
    7月22日,施一公教授研究組在Science雜誌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發表兩篇長文,題目分別為「Structure of a Yeast Activated Spliceosome at 3.5 A? Resolution」和「Structure of a Yeast Catalytic Step I Spliceosome at 3.4 A? Resolution」。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榮譽畢業生A就是爭議最大的華西胸外科鄧漢宇博士,從2016年入學以來,他已經發表SCI論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響因子大於120分,40多篇論文包括:Original research:16 篇Comments: 9 篇Meta 分析:10 篇其餘為 letter。
  • 400多篇論文被曝造假,集中在中國山東,數十家醫院涉事,「論文作坊」真面初現?
    Bik之前因為揭露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涉嫌學術不端事件而聲名鵲起,這次又爆出新料,400餘篇不同機構的作者撰寫的論文存在高度相似,很有可能是從同一家「論文作坊」生產的。早在2013年,Science就有一篇文章,揭露了中國蓬勃發展的學術黑市,其中包括見不得人的機構、腐敗的科學家和編輯,將提交或已經被接受的論文高額出售給在讀的醫學博士生。
  • 朱健康院士2020年度發表6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及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
    2020年度,來自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的朱健康院士以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共發表了 6 篇綜述文章,涉及植物非生物脅迫的響應、植物基因編輯技術、表觀遺傳調控、植物激素ABA的研究進展等內容。
  • 一篇高引用的綜述文章是如何寫成的
    如果要對整個課題方向全面把握,寫一篇綜述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做過較長時間的相關研究後,寫綜述文章有以下幾個好處:  大的方面,能夠提高對整個課題方向的把握能力。通過詳細的、全面的文獻檢索和閱讀,可以對這個課題方向的發展脈絡、研究進展和最新成果會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和了解。  其次,是對自己工作的總結升華。
  • 發Cell 的必看秘籍
    楊曉虹:Cell Press 旗下的各種子刊之間在審稿權方面是獨立的,Cell 旗下的子刊之間有一個特殊之處,叫 co-submission,也就是「一稿多投」的意思,你完全可以在投稿時同時投給兩家 Cell 子刊,只要在投稿時寫出來就可以了!但是同時投給 Cell 子刊和非 Cell 子刊的雜誌則被視為一稿多投。小編:關於審稿人的遴選?
  • 這篇綜述文章用166篇參考文獻告訴你答案
    來自港科大和第四範式的這篇綜述論文提供了解答。數據是機器學習領域的重要資源,在數據缺少的情況下如何訓練模型呢?小樣本學習是其中一個解決方案。來自香港科技大學和第四範式的研究人員綜述了該領域的研究發展,並提出了未來的研究方向。
  • 清華張長水等人30頁少樣本學習綜述論文,涵蓋400+參考文獻
    選自arXiv作者:張長水等機器之心編譯編輯:魔王這篇綜述文章回顧了少樣本學習(FSL)的演進歷史和當前進展,對 FSL 方法進行了層次分類,並總結了近期多個 FSL 擴展性主題及其最新進展
  • 最近三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
    01第一篇綜述 (Adv. Funct. Mater. 2017, 1605654)在這篇綜述中,北航陳海寧副教授首先對兩步沉積方法的反應過程和原理進行了介紹和討論。在這篇綜述中,瑞士科學家們總結了PSCs的快速演變,因為它們進入了一個可以革命化光伏產業新的階段。 特別是,他們描述了使鈣鈦礦如此突出的性質和目前對PSC器件物理的理解,包括製備效率高於20%的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
  • 《自動化學報》20篇文章入選2019「領跑者5000」頂尖論文
    F5000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選優學術論文,建設了「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F5000)」,集中對外展示和交流我國的優秀學術論文,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提高整體水平,更好地宣傳和利用我國的優秀學術成果,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 冷凍電鏡+清華大學=7篇Cell、Nature、Science
    點擊以下連結可以查看完整綜述: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wol1/doi/10.1002/pro.3018/full  文章表示,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在結構生物學的發展中越來越重要。目前,中國的生物學冷凍電鏡(biological cryo-EM)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 Cell雜誌最受關注十篇文章:穩居一年榜首的是哪篇文章?
    前十名下載論文為: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這篇綜述性文章的重要性可從其長期佔據榜單中窺見一斑:Weinberg教授繼之前的癌症綜述後,又發表了一篇升級版綜述——Hallmarks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這篇同樣也是與Douglas Hanahan合作的論文長達29頁,簡述了最近10年腫瘤學中的熱點和進展,包括細胞自噬、腫瘤幹細胞、腫瘤微環境等等,並且將原有的腫瘤細胞六大特徵擴增到了十個,這十個特徵分別是:自給自足生長信號(Self-Su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