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香園(ID:dingxiangwang)
作者:EVEE 編輯:學妹
近日,知名撤稿觀察網站 Retraction Watch 活躍撰稿人,前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 Elisabeth Bik 再次在其推特曝出驚人消息。
Bik 的團隊發現,超過 400 篇來自不同作者和機構的文章,在標題、圖片,特別是 Western blot 的圖版上極其相似,似乎都是由同一個「論文工廠」產生的,極有可能存在偽造數據的情況,論文發表單位涉及多家中國三甲醫院。
圖源:Elisabeth Bik 推特
Bik 是誰?曾質疑曹雪濤院士論文造假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 Elisabeth Bik 第一次在科研打假上的大動作了。
想必大家還記得去年 11 月,Bik 在 Twitter 和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 PubPeer 上質疑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作為論文作者的一系列論文涉嫌用 PS 來代替實驗數據造假。
圖源:PubPeer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事頓時引起網友熱議,曹院士及論文主要作者也陸續在 PubPeer 給出證據,正面回應 Bik 的懷疑。
圖源:PubPeer
隨後,教育部於 2019 年 11 月 22 日就「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涉嫌論文造假」一事作出回應。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教育部已第一時間調查了解相關情況,並組織專家趕赴上海,對涉事論文及各方觀點進行研判。截至目前,相關的調查進展暫未有進一步更新。
圖源:Nature
不難看出,Bik 博士在論文打假方面向來是重拳出擊。回到此次事件,那 400 多篇被 Bik 質疑可能造假的論文又是咋回事呢?
涉及多篇核心期刊、多家中國三甲醫院
據 Elisabeth Bik 在其博客所述,這 400 多篇文章可能都來自於批量生產論文的 The Tadpole Paper Mill ,即論文工廠,特指那些批量按需生產科學論文,並將論文賣給那些有需求的科研人員的機構。
圖源:Bik 本人的博客 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
根據 Bik 團隊的整理,本次被曝造假的這 400 多篇文章中,最早的論文發表於 2016 年,而大部分論文發表於 2018~2020年,多數論文發表在以下六本期刊,涉及多家出版社。更重要的是,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看起來都不低,出版商也是正經出版商。
圖源:Bik 本人的博客 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
Artificial Cells Nanomedicine and Biotechnology
受質疑文章數量:76 篇
出版商:Taylor & Francis
影響因子:4.462
學科領域:生物工程與應用微生物、生物醫學、生物材料
圖源:Taylor & Francis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受質疑文章數量:57 篇
出版商:Wiley
影響因子:3.448
學科領域: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圖源:Wiley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受質疑文章數量:45 篇
出版商:Elsevier
影響因子:3.743
學科領域:藥學、醫學研究與實驗
圖源:Elsevier
Cellular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受質疑文章數量:26 篇
出版商:Karger
影響因子:已被踢出 SCI,被踢前最後一期 IF=5.550
學科領域: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
圖源:Karger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受質疑文章數量:26 篇
出版商:Elsevier
影響因子:2.350
學科領域:病理學、臨床生化檢驗
圖源:Elsevier
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
受質疑文章數量:21 篇
出版商:Wiley
影響因子:4.522
學科領域:細胞生物學、生理學
圖源:Wiley
從發文單位來看,許多論文作者都來自中國的醫院,其中不乏三甲醫院的身影,而山東地區的部分醫院似乎成了被質疑造假的重災區。
圖源:forbetterscience.com
據統計,下列醫院被質疑造假論文數量較多: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101 篇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59 篇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23 篇
臨沂市中心醫院:16 篇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16 篇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12 篇
其中,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101 篇涉嫌造假的論文分別涉及兒科(15) ,心臟病學(6) ,內分泌學(6),腎臟病學(6) ,和血管外科(5)。
那麼,Bik 團隊質疑這些論文造假的理由是什麼?換句話說,這些被質疑的論文究竟「假」在哪裡?
這些論文「假」在哪裡?
▍雷同的標題結構
對於母語不是英語的研究人員來說,標題結構的雷同其實非常普遍,誰還不參考下前人起名的藝術啊。
但是,這 400 篇文章的題目雷同的太有規律了,Bik 團隊甚至總結出了以下的結構特點:論文題目=生物分子+動詞+細胞過程+癌症類型/細胞類型+介詞+動詞+生物分子。
圖源:Bik 本人的博客 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
翻譯成中文句式就是:生物因子 A 通過改變生物因子 B 從而影響了細胞 C 中的細胞代謝過程。
舉個例子,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篇來自濟寧第一人民醫院被質疑論文的標題結構。
圖源:NCBI
標題 Bilobalide + alleviates +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ancreatic beta‐cell MIN6 apoptosis and dysfunction+ through + upregulation of + miR‐153,翻譯成中文就是:Bilobalide 通過上調 miR-153 減輕了腫瘤壞死因子-α 誘導的胰腺 β 細胞 MIN6 的凋亡和功能障礙。
還有這篇來自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的被質疑論文:
圖片來源:NCBI
標題 mir-488 + inhibits + cell growth and metastasis +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by +targeting + hMgn5 翻譯為中文就是:mir-488 通過靶向 hMgn5 抑制腎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當然,雖然論文的標題結構確實存在一定的規律,但不能直接作為論文造假的證據,我們繼續看看 Bik 團隊提出的其他質疑。
▍相似的柱狀圖版式
除了題目結構之外,這次被質疑的 400 多篇論文中的柱狀圖看起來也非常相似:全部都是非彩色的灰度圖,圖片最左邊的長條固定是黑色,並且每個條形都有雙邊的誤差線。
圖源:Bik 本人的博客 scienceintegritydigest.com
同樣的,論文中的柱狀圖版式相似也不能算實錘,畢竟大家學習借鑑好的圖版形式是十分正常的。而且不用彩圖也有可能是為了省錢,省下版面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來自不同機構的多篇論文出現相同的圖片版式時,這就可能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規律且乾淨的 Western blot 條帶
Western blot 條帶是公認的論文圖像造假重災區。
2018 年,一篇發表在 FEBS Letters 的論文就曾專門對 Western blot 條帶的造假進行了分析。
圖源:FEBS Letter
在本次被質疑的 400 多篇論文中,Western blot 條帶間隔十分規律,而且條帶都呈啞鈴狀或蝌蚪狀,圖中沒有任何實驗中常見的汙跡或汙漬。
圖源: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此外,所有 Western blot 條帶背景都十分相似。增強對比後,可以發現所有條帶都具有相同的背景,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從其他來源複製粘貼的,或者是通過電腦生成的。
圖源:PubPeer
▍奇怪的流式細胞結果
除了 Western blot 條帶,這些論文的流式細胞儀圖也異常相似。
就流式細胞儀來說,即便用同樣的樣本,細胞最終落點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細胞的最終落點只是會大體位於同一象限,大體位置接近,但絕不會每次都一樣。
Bik 團隊用一篇發表在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的論文舉了個例子。
圖源: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我們不難看出,在這篇論文中,所有的流式細胞儀圖片的模式都有跡可循:通常是 Q3 象限陽性,Q4 象限少許聚集,Q1 和 Q2 象限少量散布。
圖源: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而且,即使在不同的流式細胞圖中,居然還存在完全一致的細胞最終落點,這就顯得十分奇怪了。
圖源: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查看此次被質疑論文列表[7],一探究竟。
本次被質疑論文列表:網頁截圖
期待及時公開的回應
略有諷刺的是,就在 Bik 團隊提出質疑前幾日,科技部剛剛印發了《關於破除科技評價中 「唯論文」 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
通知要求,嚴控論文發表支出,打擊買版面發文。除代表作和「三類高質量論文」外,其他論文發表不允許列支;發文必要性要經過審核;項目評定中,加強論文列支情況核驗;不允許將論文發表數量、影響因子等與獎勵獎金掛鈎。
圖源:科技部官網截圖
如今,不少醫院都將「發表省級以上期刊論文、申請科研基金」作為評定高級職稱的必要指標,還有地區將「發表高質量的 SCI 論文、主持國自然基金」作為破格晉升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職稱的主要指標。
當然了,發一篇真正有質量的 SCI 論文,要花的時間可能一點不比做 1000 臺手術少,但評估醫生臨床投入與學術產出之間的量化方式,確實存在較大差距。這絕不是學術造假的合理藉口,但確實成了催生部分學術造假的現實因素。
對於許多人來說,論文買賣早就不是一件聞所未聞的新鮮事。早在 2009 年武漢大學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第三方論文代寫代發市場已達到 10 億元以上的年產值規模。而這次被質疑的論文竟然大量來自中國的醫院,這無疑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Bik 在博客的結尾表示,儘管已經有 400 多篇論文引起團隊關注,但是他們認為,或許還有更多的由「論文工廠」統一生產的論文已經被出版,目前找到的這些論文,只是因為相似性極高的所以先被發現。
更重要的是,上述這些論文都經過了經過同行評審,並且由期刊編輯進行了質量控制,但是這些明顯的圖像問題卻並未被發現。
Bik 指出,這樣的情況應該要為科學界「敲響警鐘(raising the alarm)」。對論文圖像和其他數據進行嚴格篩查應該是科學論文出版之前必須經歷的過程,而虛假的數據和圖表無疑會對關注這些研究領域的科學家造成誤導。
學術之爭,越辯越明,我們期待看到及時且公開的回應。
文章來源:丁香園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Plus
參考文獻:
2. Hao Y, Wang W, Wu D, et al. Bilobalide alleviates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induced pancreatic beta‐cell MIN6 apoptosis and dysfunction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miR‐153[J]. Phytotherapy Research, 2020, 34(2): 409-417.
3. Wei X, Yu L, Kong X. miR-488 inhibits cell growth and metastasis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by targeting HMGN5[J]. OncoTargets and therapy, 2018, 11: 2205.
4. Christopher J. Systematic fabrication of scientific images revealed[J]. FEBS letters, 2018, 592(18): 3027-3029.
5. Liu L, Xu H, Zhang J, et al. Intermedin attenuates cardiomyocytes hypoxia‐injury through upregulating long noncoding RNA MALAT1[J].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20.
6. Tang S, Han J, Jiao H, et al. Long noncoding RNA MEG3 deteriorates inflammatory damage by downregulating microRNA‐101a[J]. 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20, 121(2): 1801-1810.
7.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KXqTAyl4j-jVorFPMD2XRpr76LcIKJ0CVyIvRj0exYQ/edit#gi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