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反重力宇宙飛船,首先這不是科幻,目前科學已經具備了製造宇宙飛船的條件。
聊到宇宙飛船首先想到的就是飛船的動力了,那麼反重力宇宙飛船的發動機,是什麼樣子的?
一,反重力宇宙飛船的動力
首先需要討論一個概念,那就是什麼是反重力飛行器?
所謂的反重力飛行器就是能夠脫離地球控制飛行的飛行器,它具有一種萬有斥力,這種飛行器相當於是反轉引力的設備,就像依靠電磁場運行的飄升機。那什麼又是飄升機那?
顧名思義,反重力的飄升機能夠靜靜地飄在空中,它製作起來很簡單,你甚至在自己家裡面就可以做出來。
在物理學家眼中這個飄升機的原理是什麼樣的?
1.反重力原理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加來道雄解釋道:它其實就是用高壓放電產生的離子風作為動力的,但它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反重力,準確的說它應該叫離子推進器,那這這玩意兒能不能在真空中飛行,目前還有待考證。
那麼離子發動機是什麼?
離子發動機其實就是用氣體電離後,粒子加速產生磁場,進而產生推力,然後推動飛機飛行。但是離子發動機能夠在短時間內產生的推力很小,目前還只能在衛星中使用,比如美國的深空1號,中國的實踐9號,所以呢,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認為:離子發動機不可能在大氣層中飛行。
2.離子風推進飛機
但是隨著電子和新材料技術的發展,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個離子風推進飛機。
這個飛機開機啟動後,機翼長5米,重2.45公斤,能持續飛行60米,最令人驚奇的是,懸掛在機翼下面的離子發動機可以在超高電壓下,將氮氣和氧氣電離,從而產生5牛頓/千瓦的推力,與噴氣發動機的輸出功率相當。
科學家們認為整個系統目前的效率還很低下,略低於傳統的飛機,如果想建造一個更大更快的飛行器,還必須將整體的效率提高一倍,如果能夠成功,他將帶來飛行方式上的重大變革。
3.美軍的TR-3B
還有一種離子飄升機,就是美軍的TR-3B。他應該也是一種偵察機,擁有世界上最強的隱身功能。
在國內,國外已經有不少人目擊了TR-3B,據說在2017年,在中國的邊境地區,有人拍攝到了TR-3B。目擊者聲稱:當時有一個不明飛行物突然懸停,然後又突然消失。
在阿富汗和敘利亞戰場上人們也目擊過很多次,俄軍的潛艇在海上也看到過好幾次,據說當時它在離海面10米的地方飛行,時速為每秒8公裡,據說它的外形為正三角形,由核動力提供動力,可以連續在空中停滯15年,同時呢它已經實現了反重力,當它啟動時能夠低耗90%左右的重力,因此,它可以在很低的能耗下達到高速的飛行。甚至還有一些不靠譜的網站說,它能夠用不到20分鐘的時間飛到月球。
在小編來看,美軍的這種新型戰鬥機毫無疑問是真實的,據最近的解密檔案顯示,美國政府已經研究反重力將近70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
下面咱來看一下歷史上都有哪些反重力飛行器。
二,納粹鍾和舒曼博士的專利
首先應該是神秘的「納粹鍾」。
1.納粹鍾
據一些傳說,納粹時代有很多黑科技,特別是武器,比如噴氣式站鬥雞和「V-2飛彈」。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納粹鍾」卻具有反重力,甚至是穿越空的能力。那麼它是否真實存在呢?
據傳說這個裝置是納粹時代所開展的「巨人計劃」的一部分,那個「巨人計劃」在今天的德國和波蘭地區,建設了一系列的秘密基礎設施。
這些設施大都非常隱蔽,有些還建在山體裡面,根據傳說「納粹鍾」就是通過這一計劃建造的,它的大小大約有4~5米高,3米寬,全部是由金屬構成的。
而關於它的用途就比較神奇了,據說剛開始的設計初衷,是產生反重力的推力,將飛船推升到極高的高度,並使其高速移動,但是本質上它是一種飛行器,外形像一個鍾,傳說它一旦啟動,周邊200米範圍內,會催生一系列奇怪的現象,比如說,在這個範圍內,動植物各種組織會變成晶體,血液會變成膠質,植物就會分解成油脂類的物質,據說當時參與研究的7名科學家有5個在研究過程中喪命。
據當時的科學家稱,「納粹鍾」能夠產生動力的原理,是內部有一個對旋式氣缸,運行時能夠產生一種叫「塞洛姆525」的燃料,傳說這種燃料呈現紅褐色,有非常強的粘性,如果它最終是真的,那麼確實比較神奇,甚至還有人說納粹曾乘坐它到了月球,火星。
2.美國海軍的神秘飛行器
除了「納粹鍾」這種反重力飛行器,在最近的2018年的12月4號,美國的專利局授權給美國海軍一份反重力航空器的專利。在這份專利中提到了已經完成的實驗的核心內容。
在這個報告中聲稱,這項技術是引用了曾經參與德國飛碟研發的舒曼博士的放電管控制技術專利。這個舒曼博士的歷史,大家可以去網上找找,也和納粹有點關係。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的反重力飛行技術,來自於德國的舒曼博士的飛碟技術,這份專利中還聲稱,這款飛行器能夠超越光速。難道這種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橋段要馬上變成現實了?
說完反重力飛行器的歷史,接下來是本篇文章的重點:
三,宇宙飛船的循環系統
首先應該就是人造重力,近日美國的一個初創公司-月光谷,推出了一款名叫月球漫步者的板鞋,人穿上之後可以體驗到失重的感覺,並且每走一步都有一種太空漫步的輕盈感。原來是設計師在鞋底中嵌入了兩層N45的磁鐵。然後利用同極相斥的原理,在兩層磁鐵之間,形成了強大的排斥力。
接下來咱們看一下飛船的循環系統。不可否認的是,飛船上的循環系統確實比地球上的水循環系統更複雜,它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封閉空間,一切都可以循環利用。
1.循環系統
第一,要循環的就是食物,飛船需要一個設備,可以把人體的熱量轉化成美味的佳餚。也就是說人類需要一個把二氧化碳轉化為食物的技術,這個技術可以批量的複製生產食物。還需要一個水培裝備,以便可以種植一些新鮮的食物。第二,要循環的就是能量,飛船要有足夠的能量,因為飛船的飛行和食物的消耗需要大量的能源,雖然宇宙中存在著可以利用的能源,但是不管怎麼節約,飛船上的能源都在不斷的減少。第三,要循環的就是氧氣,在這個問題上,人類付出了很慘痛的代價。早期的時候太空人是用純氧進行呼吸,因為用純氧可以攜帶更多,這樣的話太空人呼吸的時間會更久,但是在1961年的3月,前蘇聯的模擬宇宙飛船在地面實驗室發生火災,太空人被活活燒死,同樣的情況發生在1967年的阿波羅1號上,由於艙內攜帶的是純氧,電纜產生的火花引發了火災,三名太空人精英又被活活燒死。有了這些慘痛的經驗,在蘇聯的宇宙飛船上,太空人呼吸用的空氣從氧氣變成了氧氮混合氣體,後來的阿波羅飛船,和平號空間站,還有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太空人呼吸的都是混合氣體。
最後就是需要攜帶足夠的人,以往生物學經驗是,一個種族中最少需要50個個體才能完成協作,因此如果是長期飛行,宇宙飛船上最少要攜帶50個人。
那麼世界各國的宇宙飛船什麼狀態呢?目前人類已經先後研製成功了三種類型的宇宙飛船。
2.飛船的類型
第1種類型是單艙型,這種宇宙飛船最簡單,只有太空人的座艙。第2種類型是雙艙型,這種類型的宇宙飛船是由座艙和服務艙組成,服務艙用來提供動力電源,氧氣和水,這樣太空人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第3種類型是三艙型,這種類型的宇宙飛船最複雜,它是在雙艙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軌道艙,這個軌道艙用來增加活動空間,進行科學實驗,還有這個軌道艙也可以用來登月,用於在月面著陸或離開月面,阿波羅號飛船就是這種類型。
雖然有了這麼多的宇宙飛船,但還不是真正的反重力飛船,就像小編剛開始介紹的離子動力的飛行器一樣,類似美軍的TR-3B。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星際旅行真的不再是夢想。誰能想到在飛機發明的僅僅一百多年之後,人類就可以飛到外太空。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討論到這裡,你認為真正的反重力飛行器是什麼樣子的呢?如果你能在留言區留下觀點並進行討論,並分享給朋友,將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