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質量為負1kg的物體?只需達到此條件,反重力將實現

2021-01-20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說法:從之前曝光的美國51區、52區等採集到的各類情報資料,美國似乎正在研發一種新型飛行裝置,這種裝置被稱作「反重力星際飛碟」,而且通過資料顯示,美國已經成功研發出來了,不過至於內部結構,飛行原理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人們仍然一無所知。

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厲害?要知道,星際飛碟一直都是人類的夢想,特別是再加上「反重力」這三個字,就更不得了,看起來似乎人類很快就要飛離地球,到宇宙中去開疆擴土了。不過,這種說法並不靠譜,首先,最關鍵的一個點就是所謂的「反重力」。

雖然很多科學家承認反重力的存在,但是它仍然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的預言之一。1916年,愛因斯坦預言了引力波,不過,在此後的很長時間裡,愛因斯坦都懷疑引力波是否真的存在,一直到1959年,第一次通過實驗探測到了引力波的存在,才正式的成為科學上的巨大發現之一。

反重力就與引力波有關。在上世紀,英國小說家在自己的作品匯總第一次進行了「反重力」的描述,人類的飛船可以不受到重力的影響,快速地抵達月球。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在未來「反重力」一定會改變世界,於是,美國成功研發出反重力星際飛碟的消息一發布,立刻引發了人們的熱烈討論,並且網上還有黑客聲稱黑進了NASA的系統,找到了反重力星際飛碟的研發設計圖。

不過,如果美國真的成功研發出反重力星際飛碟,那麼為何美國如今連再次登月,都存在著很多問題呢?要知道,通過反重力,完全可以將時空朝著另一個方向扭曲,而藉此我們可以去往任何一個地方。

當然,科學家表示,如果美國成功找到了一種名為負質量的負物質,並且這個負物質的質量恰好是-1kg,那麼美國的反重力星際飛碟還是有可能實現的。不過,這就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第二個問題?試問這種-1kg的負物質在哪裡呢?地球上存在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科學家相信它的存在,並且一直都在努力的尋找,但是對不起,至今都毫無下文。

這就表明,美國成功研發出反重力星際飛碟這個說法,一開始就是一種陰謀論。當然,如果未來真的找到了上文中我們提到過的質量為-1kg的負物質,那麼,人類就可以把量子蟲洞撐大,然後瞬間去往宇宙中的任何地方。甚至如果真的存在平行宇宙,只要技術成熟,甚至可以讓你宇宙之間相互串門。當然,前提是我們真的能找到這種負物質。

其實,如今伴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很多關於科學研發方面的陰謀論也一直層出不窮,特別是地球上一些超自然現象和未解之謎,也往往被人冠上「外星人」或者「神學」的帽子,而且因為編得振振有詞,所以很多人相信,並且替他們進行傳播。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前沿不要被這些陰謀論所誤導。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質量-1kg物質,反重力星際飛碟即將研發成功?
    儘管許多科學家認為反重力是存在的,並且也是可以實現的;但由於技術難關無法突破,它仍然是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的理論之一 事實上,反重力的研究就與引力波有一定關係。
  • 反物質的質量是否負的嗎?
    反物質沒有負質量。在我們的宇宙中,沒有負質量這樣的東西。質量僅以正形式出現。相反,電荷可以是正或負。負質量的不存在具有深遠的影響。首先,引力總是有吸引力的,永遠不會排斥。據推測,如果存在負質量,它將被具有正質量的物體(例如地球或太陽)所排斥。
  • 反重力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戰略制高點
    在廣義相對論上,萬有引力來源於存在質量對時空的扭曲,而不是引力場的作用。在量子引力中,引力微子被假定為重力的傳送媒介。呀,初中物理沒學好,這麼多術語看不懂怎麼辦,其實就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只要是有質量的物體都會有引力。這裡只討論物質層面的引力,非物質層面的引力太奧妙。那重力又是什麼呢?重力並不等於地球對物體的引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阻力,叫做重力。
  • 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
    反物質是否遵循反重力定律?物理學家有大量理由相信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對這一說法進行測試。現在傑弗瑞·漢斯特(Jeffrey Hangst)與他的同事正在進行一項叫做ALPHA的實驗。他們已經找到一個測試方法,並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中展示了他們的成果。
  •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揭開反重力之謎,反重力飛船或將有望問世!
    那麼,反物質是什麼?人類對反物質已經了解了多少呢?反物質就是由與正物質完全相反的粒子構成的物質。由於反物質需要在特殊條件下才能形成,所以,在宇宙普通正物質環境下反物質極不穩定,很難形成。但不排除在負宇宙中,因為其物理規則完全與正宇宙完全相反,所以,反物質可能在那裡大量存在。
  • 波音公司研究反重力系統 引力波概念將改變世界
    反重力研究再入科學家視線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質有: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攜帶能量和與波源有關的信息;是橫波,在遠源處為平面波;最低次為四極輻射;輻射強度極弱;物質對引力波吸收效率極低,引力波穿透性極強,地球對引力波幾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為兩個獨立的偏振態等。
  • 科技前沿 | 人類製造了反重力技術,科學家給出答案
    據NASA表示,重力是一個行星或其它天體將物體向其重心吸引的力。反重力,顧名思義,它是一種假定的,能夠抵消重力影響的方法。儘管很多科學家都說,反重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我們並沒有因此嘗試停止嘗試。但反重力飛行裝置從理論上還是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因為反重力存在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理論上認為,重力G由引力產生,大小物體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得到重力,表述為G=mg。這樣如果給物體一個地面之外的作用力,與重力形成對衝平衡時,人或物就可以處於懸浮狀態。
  • 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
    重力似乎對人們的作用並不大,人們即使傾斜走路也不會摔倒。同時兩個人站在屋內,你會發現相互呈現奇怪的傾角。在這些神奇現象的吸引下,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體驗「失重」的感覺。這裡是個典型的引力異常點。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歷史上不斷有人研究反重力裝置,但均已失敗告終。
  • 科學家造出「負質量」液體
    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物理學家創造出了一種帶有「負質量」的液體,物如其名,被按壓時,它不會順之加速,而是朝著反方向加速。該大學相關學科的助理教授麥克·弗比斯說:「這種現象很少能在實驗室條件下創造出來,它能用來探索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與宇宙相關的觀點。」
  • 反重力研究是科學還是科幻,現在有突破嗎?
    但反重力飛行裝置從理論上還是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因為反重力存在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理論上認為,重力G由引力產生,大小物體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得到重力,表述為G=mg。這樣如果給物體一個地面之外的作用力,與重力形成對衝平衡時,人或物就可以處於懸浮狀態。
  • 反重力研究是科學還是科幻,現在有突破嗎?
    但反重力飛行裝置從理論上還是有一定研究價值的,因為反重力存在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理論上認為,重力G由引力產生,大小物體質量乘以重力加速度g即得到重力,表述為G=mg。這樣如果給物體一個地面之外的作用力,與重力形成對衝平衡時,人或物就可以處於懸浮狀態。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一、什麼是反重力? 首先,根據牛頓老師樹下吃蘋果的理論,從物理學上講,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 人類如果掌握了反重力技術,世界將會怎樣?
    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大。「反重力」是抵消重力影響的一種假設手段目前,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反重力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但這並沒有阻止很多人想辦法創造它。事實上,已經有幾位發明家聲稱已經這樣做了。反重力理論中,一個更為基礎的理論,涉及反物質。反物質是由反粒子組成的,反粒子的物理電荷,與其在正常物質中的等價物相反。它們不是有正質子和負電子,而是有負質子和正電子,兩者中的中子都保持中性。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成功地製造了反氫,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也製造了反氫。然而,反物質與引力的關係究竟是如何?
  • 波音承認正研究反重力裝置 或有改變世界潛能
    反重力研究再入科學家視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質有: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攜帶能量和與波源有關的信息;是橫波,在遠源處為平面波;最低次為四極輻射;輻射強度極弱;物質對引力波吸收效率極低,引力波穿透性極強,地球對引力波幾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為兩個獨立的偏振態等。
  • 反重力裝置發明成功,人類生活格局將改變
    ,本文將詳細的為大家介紹反重力的相關知識,並且介紹人類在反重力研究上所作出的探索。>宇宙中黑洞所產生引力波概念是不同的)和反引力的預言,當時的研究的重點是放在引力波的研究上,但是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發展,對引力波的研究方興未艾,反引力或稱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這項研究可能獲得的成果或許將徹底實現人類實現恆星際航行的夢想,科學家值得為這項研究投入畢生的精力和才華。
  • 如果一位農民發現反重力原理會怎樣?科學並未完全堵死反重力之路
    反重力就是克服重力,反重力的原理就是產生一個和重力方向相反的力,有什麼好發現的呢?而在量子力學裡,假設的傳遞引力的基本粒子引力子同樣無法找到,既然連引力都還不知是怎麼回事,反重力自然更是難以研究了,所以主流科學家中並沒有去研究這個東西的。
  • 美國逆天黑科技——反重力飛行器曝光
    眾所周知,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當質量越大時引力越大。而反重力系統就是給物體一個反作用力。當這個反作用力大於物體的重力時,這個物體就可以脫離地球的引力。在一定重力與反重力之間達到平衡時。就可以懸浮在大氣層與地表之間。當然,我們同樣要考慮到大氣壓強的問題。
  • 科學家表示:沒有負質量也能穿越蟲洞
    一項新研究表明,穩定蟲洞的秘訣是使它們看起來很完美。通過對蟲孔進行整形,使其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形,我們也許可以使該隧道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來穿過。唯一的收穫是,所說的蟲洞必須非常小。蟲洞(如果存在的話)將使您從A點到某些遙遠的B點,而不必為從A點到B點的所有艱苦旅行而煩惱。它們是捷徑。看到數百萬光年遠的一顆星星嗎?如果您有一個蟲洞將您連接到該恆星,則只需幾分鐘即可到達。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牛頓理論說:「引力,物體之間由於質量而產生的吸引力。」重力遵循一個「平方反比定律」—在兩倍於給定距離的情況下,引力的強度只有原來的四分之一. 氣球不是反重力裝置,它是因為質量位移而漂浮的(阿基米德原理) 螺旋槳/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不是反重力裝置。它通過將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來產生推力。
  • 探秘反重力技術
    人們要運用反重力技術,關鍵是如何實現這個「調整」。至於用什麼樣的工程手段實現這個調整目的,方法多種,在此從略。在這裡需要說明,理論同實踐是吻合的.反重力本質理論及工程運用的實驗表現都是超常規和反常規的,一開始就會打破好些定律約束,並均可用實踐重複驗證。用現有理論在很多地方是不能直接接受的,工程實驗也只會使許多人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