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立以來,恩智浦一直是一家聚焦在高速發展市場,並以卓越產品去爭取市場份額的半導體公司。進入最近幾年,伴隨著市場的新轉變,公司將目標瞄向了汽車、工業和物聯網、移動以及通信基礎設施等市場。在他們看來,這些前途無限的市場將會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回報。
恩智浦瞄準的四大終端市場
尤其是在汽車相關市場,因為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市場的火熱,這就讓在處理器、網絡和傳感等領域擁有領先優勢的恩智浦搶佔先機。這部分業務也給他們的營收帶來了重要的貢獻。據公司財報數據顯示,在2019年,汽車相關晶片業務貢獻了公司47%的營收。而順勢而為的轉變和創新則是他們擁抱市場的底氣。
NXP公司的營收分布(按照終端市場劃分)
在日前接受半導體行業觀察等媒體採訪的時候,恩智浦全球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史帝夫·歐文Steve Owen告訴記者,恩智浦目前在汽車的智能駕駛座艙、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以及車載網絡等方面都有布局,而公司的合作夥伴方面,也從傳統的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擴展到新興的造車勢力。針對客戶的不同需求,恩智浦也提供了相應的合作方式。
恩智浦全球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裁史帝夫·歐文
從史帝夫·歐文的介紹我們得知,造車新勢力往往會更加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為此恩智浦通常會與它們在電池管理系統、新型網絡電子電氣架構、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等領域展開深入的合作;在傳統的主機廠和一級供應商方面,恩智浦也針對其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特別是基於域架構,恩智浦在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和革新上,與傳統車廠有非常多的合作,並為他們提供多方面的技術支持。
「另一類較新的是在軟體驅動與硬體驅動方面的合作,隨著車聯網時代的到來,在旅途中下載和更新汽車的能力也至關重要。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提供的系統級解決方案始終極具吸引力,從汽車儀錶盤到車載網絡、車身控制、電池管理、網關等等,我們正在與很多廠商緊密合作。」史帝夫·歐文補充說。
之所以恩智浦能與不同汽車客戶在多維度達成合作,廣泛的優質產品線布局是他們的重要倚仗。
例如在汽車處理器方面,恩智浦S32處理器家族提供了一個包含高性能MCU和MPU,以及針對特定應用的加速器和接口的統一架構,並且還能夠跨應用平臺提供相同的軟體環境。在該軟體開發環境中,開發人員能夠共用昂貴的研發工作,從而更快地響應不斷變化的車輛架構和嚴苛的產品上市時間需求。該應用平臺能夠在整車的多個應用領域中提供汽車級的品質和可靠性,以及ASIL D功能安全性能,並能解決汽車在當前和未來面對的連接和安全挑戰。
恩智浦S32G汽車網絡處理器
今年一月,恩智浦宣布推出全新S32G車輛網絡處理器。這款處理器標誌著整車架構設計與實現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作為恩智浦S32處理器系列中的最新產品,S32G處理器可幫助汽車行業轉向高性能、基於域的車輛架構,並降低軟體複雜性,提高加密安全和功能安全。目前這款S32G已被全球主要OEM採用, 並在服務型網關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OEM從汽車製造商轉變為車輛數據驅動型服務提供商,由此拓展商機。
在今年六月,恩智浦半導體宣布與臺積電達成合作,將採用後者的5nm技術來構建恩智浦下一代高性能汽車平臺。據介紹,在與臺積電合作之後,公司將推動建立更具伸縮性的架構,進一步簡化並實現未來汽車所需的軟體性能的提升。藉助臺積電的工藝,恩智浦也可以滿足高級車輛架構在高水平集成、安全管理、電源管理和計算能力方面的需求。
除此之外,恩智浦在77GHz毫米波雷達方面的投入,也是他們徵戰汽車市場的另一大法寶。作為雷達處理器技術和市場領導者,恩智浦為客戶提供了可擴展產品系列。對於安全關鍵型應用,例如防撞、變道輔助、自動緊急制動,則可以實現更長的監測距離及更高的解析度和精確度。
通過與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的頂尖夥伴合作,恩智浦正在不斷夯實在雷達傳感器和處理器領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組合併推動大規模商用的落地實施。史帝夫·歐文告訴記者,恩智浦在去年4月與隼眼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籤署了投資與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為客戶提供基於恩智浦雷達產品的參考設計解決方案以及系統級技術支持與服務,這將幫助他們以模塊化的方式將雷達解決方案推廣到市場。
在與史帝夫交流中他還強調,電源管理將成為他們在汽車領域聚焦的一個重要方向。他指出,在針對新能源的應用場景中,中國車輛電氣化、對於綠色能源的使用,已經從傳統的乘用車滲透到商用車的應用領域。因此,在傳統的算力、車輛網絡、電子電氣架構之上,恩智浦也把更加高效平衡的電源管理方案推廣到了中國市場。在他看來,隨著當前汽車網絡架構在經歷演變,驅動車輛的方式也隨之改變並顯得尤為重要。
來到智能網聯領域,恩智浦也與合作夥伴有了很多的成果,他們通過連接汽車和車內數據,充分利用車內產生的數據信息。而基於雲服務和基於服務的數據分析,恩智浦目前正在和北汽藍谷信息進行合作,雙方共同開發,通過安全網絡架構,為終端消費者、公司提供雲端和數據管理服務,這些服務將拓展到其他車廠,為他們提供自動駕駛和輔助駕駛的信息安全以及網絡安全的廣泛服務。
最後,在電子駕駛艙應用領域,恩智浦除了提供智能駕艙處理器、功放、視頻和音頻產品外,同時還看到了智能車鑰匙和智能進入這樣的新趨勢。為此他們現在正在推動把UWB技術作為一項新的、安全的與手機互聯互通的方案。
「這是一項用手機連接到車端的安全技術,該技術能夠更加充分地保障手機作為虛擬鑰匙和智能進入的安全性,並進入到未來的智能服務和智能車鑰匙的解決方案當中,它提供了移動業務和汽車業務之間的連接。史帝夫說。
以上僅為恩智浦面向汽車市場推出的一部分產品,但由此足以證明恩智浦在這個領域的專注和實力。我們同樣從這裡看到了他們對於自動駕駛、汽車電動化、智能互聯以及安全等多個領域的關注和聚焦。而這也的確是市場發展的趨勢。
汽車電子和半導體每車成本佔比
據德勤的報告顯示,在汽車行業,安全相關電子系統的普及呈爆炸式增長。他們指出,到2022年,汽車半導體元器件的成本將達到每車600美元。微控制單元、傳感器和存儲器等汽車半導體設備需求激增,汽車半導體供應商將因此獲益。未來十年,自動化、電氣化、數字互聯及安防系統的發展將推動汽車電子設備和子系統中半導體元器件的數量不斷增長。其中尤其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應用領域預計增長最快,這也吸引了其他廠商跨界進入這個領域。
在問到如何應對來自這些新競爭者的競爭的時候。史帝夫告訴記者:「無論在哪個行業,競爭都是一直存在的,並且競爭是健康的。競爭對手的產生,其實也鞭策恩智浦去思考新產品,思考未來的技術如何能夠幫助到客戶,思考市場的需求,以及客戶會覺得哪些功能特別有吸引力。因此對於晶片而言,我們不僅考慮單個產品的性能,我們希望提供的是能適用於儘可能多車輛的完整產品組合。」
史帝夫強調,競爭不僅僅在於一顆晶片或一款產品特定的性能,而更像是一種全面實力的競爭。以汽車行業來講,造車不僅在於性能提升,而是還要涉及到網絡電子電氣架構的升級,是出於綜合方案的實現以及產業鏈完整性的考量。「一顆晶片不能完成一項解決方案,只有結合產業鏈中基於基礎軟體、應用軟體、雲服務的整個配套的開發工具鏈,才是真正意義上成功的基礎。」史帝夫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