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馬斯·曼:「死亡是一種幸福,是非常深邃的幸福……是在痛苦不堪的徘徊後踏上歸途,是嚴重錯誤的糾正,是從難以忍受的枷鎖桎梏中得到解放。」
在這個世界上,想要活著的人有千千萬萬,然而,主動選擇死亡的人,卻只有一小部分。畢竟人好不容易來到了這個世界一趟,誰不希望能夠活得更長久一點,將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都做到,也將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都一一實現。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我們的責任與義務,同樣也有我們的夢想與未來,生活的美好讓越來越多的人貪戀著這個世界,甚至不惜去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但是,卻還是有那麼一批人,因為無法忍受現實的痛苦,最後甚至主動尋求死亡。對於這些人而言,比起活著,死亡恐怕才是他們最解脫的方式。
一. 世間快樂與痛苦並存
我們在生活當中,大多數看到的都是世界美好的一面,在這個世界當中存在的每一個人,他們臉上或許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他們身邊的動態或許也同樣是幸福而又美好的。不過,我們看到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畢竟世界這麼大,我們能夠窺探到的又有多少呢?更何況,是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快樂的,他人也應當是快樂的,但殊不知,人世間的煩惱卻同樣不比快樂少。同時,還有許許多多的痛苦與煩惱,是我們想解決而又無力解決的,這些事情甚至有可能影響我們的一生。
關於這些痛苦而又煩惱的事情,其中讓人無比恐懼而又無法擺脫的,那就是疾病了。如果只是普通的感冒,或許還並不是什麼大事,稍微休息兩天感冒也就好了。但如果是更加嚴重的疾病,或者說是一些今天仍然沒有治療方法的症狀,就讓人顯得有些無能為力。之前有一個報導,是關於日本姑娘安樂死全程,而這個日本姑娘之所以選擇安樂死,就是因為她患上了無法治癒的疾病。而安樂死的全程,從清醒到死亡只有4分鐘,這個日本姑娘最後的遺言讓人落淚,同樣也讓人悲傷。
二. 因患病而早逝
這位患病的日本姑娘名叫小島美奈本,她的一生有過快樂的時光,也有過痛苦的日子,而她去世的那一年,不過也才五十一歲,尚且剛年過半百。但她卻沒能迎來一個新的開始,反而從此陷入了黑暗之中,長眠不醒。對於小島美奈本的家人而言,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消息,她們沒有想到小島美奈本這個年紀竟然會因患病而離開人世,也沒想到她最後還選擇了安樂死這個方式。如果不是小島美奈本選擇了安樂死,她其實還可以繼續活一段時間,最後可能變成有生命體徵但是沒有任何行動能力的植物人。雖然這樣的局面也不算好,然而對於小島美奈本的家人而言,卻比她選擇死亡更容易接受。
其實,從小經歷過苦難的小島美奈本,哪怕後來的生活過得幸福滿足,但她還是沒有辦法忘記幼年時期的生活。對於小島美奈本而言,自從患病之後的這個過程,無異於是將人世間的痛苦都經歷一遍,而且小島美奈本還能夠清楚的感知到自己正在一天天的邁向死亡,這才是最讓人痛苦而又絕望的過程。既然遲早要走到這一步,遲早會成為動都不能動的植物人,還不如早早的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輕鬆的離開這個世界。
三. 毅然選擇安樂死
安樂死現在其實已經成為了不少對於生活失去希望的人的首選,他們既想離開這個世界,又希望沒有痛苦的離開,安樂死就成為了一個最好的選擇。英國就有一個安樂死的過山車,也有不少國家逐漸將安樂死定義成為了一種新的死亡方式,不過安樂死在日本還沒有得到支持與推廣。為此,小島美奈本甚至還專門向其他國家申請安樂死,希望能夠去到他們的國家完成安樂死。最後,是瑞士接收了小島美奈本,而她也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前往了瑞士。
雖然是安樂死,但其實死亡的選擇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小島美奈本臨時反悔,安樂死的手術也可以不進行下去,她還能夠多活幾日。但小島美奈本顯然已經做好了準備,於是她做出了決定,而從她清醒到死亡,也才不過只有四分鐘的時間。這四分鐘的時間裡,小島美奈本似乎已經看完了自己的一生,她沒有遺憾,也沒有悔恨,最後留下來的遺言,也就只有謝謝兩個字。
這兩個字其實就已經讓人落淚了,對於自己的命運,小島美奈本沒有感到不平,也沒有感到不公,她對於這個世界依然存有善意,也依然愛著這個世界的人和物。如今,我們只能祝願,如果真的有來生,希望小島美奈本可以過上幸福安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