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新生,死亡永遠是個忌諱的話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死亡的蔑視,相反,它很正式.
死亡,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是肉體的離去,卻不是徹底的消亡.
正如愛需要勇氣,死亡!更需要勇氣與勇敢!
日本NHK電視臺曾在網絡上發布了一位女性—小島,遠赴瑞士選擇安樂死的全程紀錄片,這段視頻看哭了百萬網友!
從憧憬美好到生命的消逝,小島承受了生命之重
小島一家姐妹四人,她排行老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的陪伴令她開心快樂的長大,成年後,小島順利的成為了一名韓語翻譯,那時的她笑靨如花……
中年的生活於她而言,添了些淡然,也添了些平庸,更平添了苦痛掙扎,小島48歲那年,被診斷出多系統萎縮症.這是一種散發性神經退化性疾病,它的發病年紀多在50歲之間.
更可怕的是,迄今為止,醫學研究結果為:誘發病因不明,甚至沒有有效的治療辦法,得了這種病,最後的結果就是病纏臥榻,最終全身都無法動彈.
人到底會在怎樣的心境下選擇死亡
小島51歲這年,她已經變成了一位說話進食都困難,行走更需要輪椅代步的重症病人.醫生對她想要維持現有病狀的願望也無能為力,只能看著她的身體急速惡化,但又束手無策.
一向獨立的小島,不得不需要別人的照顧,從手拿不住碗筷,到晃動的身體不斷摔跤,從撫摸著家人的臉到看不清她們的顏,她感到落寞和失望.
而最後令她選擇安樂死的契機,或許正是她看到了和她同病症的病患,那位病患全身插滿了管子無法動彈,只能靠插著呼吸機才能維持生命,小島或許想像著那是不久後的自己,孤獨無助,痛苦又絕望的活著.
這樣的未來到底能留給自己和家人些什麼呢,沒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點點希望,只有殆盡生命的消耗,留給她和她家人的只有心碎折磨.
那天,小島笑著說她決定安樂死
日本同很多國家一樣,是不支持安樂死的,而支持安樂死的瑞士也有明確要求安樂死的必要條件,包括有:患者有明確的醫院以及疾病沒有復原的跡象且沒有其他治療辦法,而患者有難以承受的疾病痛苦才可以選擇的.
不同於小島的是她的家人們,顯然她們必定經歷了一番徹骨寒,於很多親人一樣,只要能留住親人的存在,無論哪種方式,她們都會接受,因為那就是一種心安幸福,即便小島多次自殺未遂,她們還是無法接受小島的請求.
直到小島的姐姐看了她自從確診後的每篇日記,日記裡記錄了她每天身體變化的點滴,那一點一滴都在打消著她對生活的激情,那裡沒有活下去的動力,只有能看見未來的絕望,因為,不管她多努力掙扎,她都沒有一絲好起來的可能,哪怕就像現在這樣活著,也只是留不住……
小島的家人們最後能為她做的就是理解並支持她的決定,儘管這份決定萬分痛苦!
從籤下同意書,到安樂死,只用了四分鐘……
到了瑞士,醫生首先對小島進行了評估,還給了她兩天反悔的時間,但兩天後,小島並沒有改變心意,她堅定自己安樂死的選擇.對於小島而言,兩天只是生命的倒計時,她在想些什麼?是解脫還是重生!
但不管怎樣,相對於意識健全的離開她更害怕未來毫無意義的痛苦折磨.
「你是否想要結束痛苦?」這是契約書裡的一句話,「是的」小島笑著回答!用來籤名的筆在她帶著戒指的右手上轉了三下,然後,她笨拙地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小島的左手被掛上了點滴,醫生在和她介紹:點滴是由你自己開始的,打開就可以了,點滴開始,數分鐘就會沒有痛苦地死去!
小島錄完了最後一段交給警察的視頻,笑著看向家人;
「那我開始了,真是太謝謝你們了」!
「最後有你們的陪伴,真是意料之外.」
此時,小島的兩位姐姐,早已泣不成聲,只是她們不敢大聲啜泣,她們害怕淚水模糊的雙眼看不清自己妹妹,也害怕自己的哭聲,打破小島最後的心安,她們只能顫抖著撫著她的頭喃喃著:
「對不起了,這樣就能變輕鬆了吧」!
小島吭的笑出了聲;
「我身體並沒有很痛苦喔.因為你們總是來醫院看我,我--真的很幸福喔」
這是小島最後說的一段話,幸福的話音慢慢落下,她永遠合上了雙眼.
姐姐再也忍不住,貼向她的面頰;那一句句對不起,謝謝你都飄散在了風裡.
小島結束了自己52年的生命.這對她來說是種解脫,但對於她的家人來說,無疑是心如刀割,可除了眼淚,卻又不知還能說些什麼.
家人們愛她,疼她,但看著飽受病痛折磨的親人來說,她們再也講不出來讓她加油,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鼓勵,因為大家都知道,前方沒有明路,不過是自欺也欺人罷了.
對於無窮盡的折磨,能親自決定自己的生命,或許就是另一種希望吧.
因為日本國家不承認安樂死一說,所以,小島的骨灰也無法歸國,最後她魂歸在瑞士的一條河道.
「死者已矣」平靜,淡然,面帶笑容的離開,不知道能不能成為小島家人唯一的慰藉呢?
或許正是那句「人生殘酷,活過就好!」#荷蘭將允許1到12歲兒童安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