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順利著陸月球;阿雷西沃望遠鏡徹底崩塌 | 科學要聞

2020-12-08 騰訊網

· 航天 ·

嫦娥五號順利著陸月球,將首次探索月球未知區域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呂姆克山北部和夏普月溪附近),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在22時57分時,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千米/秒降為零,並快速調整姿態,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通過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科技日報、中國探月與深空探測網)

· 天文學 ·

阿雷西沃望遠鏡徹底崩塌

當地時間12月1日早晨7:55,阿雷西沃望遠鏡徹底崩塌。望遠鏡的三座支撐塔頂部都發生了斷裂,900噸的科學儀器平臺連帶剩下的鋼纜砸向了下方305米直徑的反射面,嚴重損壞瞭望遠鏡。由於現場封鎖,坍塌並沒有造成人員傷亡。阿雷西沃望遠鏡從建成的1963年起,到FAST建成的2016年,這53年間,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望遠鏡。今年11月24日,它曾因兩根鋼索斷裂而被迫提前退役。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工程師當日到達現場,環境評估人員將在次日到達。目阿雷西沃天文臺還有其他小型科學儀器和教育設施,如12米射電望遠鏡和光學雷達等,在確保現場安全性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天文臺將保持這些項目的運行。

· 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可能通過鼻腔進入大腦

據《自然·神經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新冠病毒或能通過鼻子進入人類大腦。作者研究了33名死於新冠肺炎的感染者的大腦和鼻咽,並在其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RNA和蛋白,另外他們還在鼻咽中檢測到了完整的病毒顆粒。其中,嗅黏膜發現的病毒RNA水平最高。作者指出,疾病病程與檢測到的病毒含量呈負相關性,說明病程越短的感染者,其體內發現的新冠病毒的RNA水平越高。作者還在嗅黏膜的特定細胞類型中發現了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而包括嗅感覺神經元、延髓都出現了新冠病毒,說明新冠病毒很有可能通過鼻腔,利用內皮和神經組織來進入大腦。

· 醫學 ·

AI預測殺死癌細胞的藥物組合

藥物通常具有副作用,聯合多種藥物治療癌症能夠減少單個藥物的用量,且能減少副作用和提高治療效果,但篩選出合適的藥物組合往往很緩慢且昂貴。據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預測不同藥物組合對特定癌細胞殺傷力的機器學習模型。利用在以往研究中所得藥物和癌細胞之間關聯的數據,研究人員訓練出了能預測藥物組合對特定癌細胞的選擇性抑制能力的AI模型。該模型有望大大加快藥物的篩選速度。

· 演化 ·

昆蟲如何演化出翅膀

藥物通常具有副作用,聯合多種藥物治療癌症能夠減少單個藥物的用量,且能減少副作用和提高治療效果,但篩選出合適的藥物組合往往很緩慢且昂貴。據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可以預測不同藥物組合對特定癌細胞殺傷力的機器學習模型。利用在以往研究中所得藥物和癌細胞之間關聯的數據,研究人員訓練出了能預測藥物組合對特定癌細胞的選擇性抑制能力的AI模型。該模型有望大大加快藥物的篩選速度。

· 演化 ·

昆蟲如何演化出翅膀

在一項發表於《自然·生態學與演化》的研究中,科學家通過結合上百年前的科學論文和最新的基因技術,部分解答了昆蟲翅膀的演化機制。這項研究認為,昆蟲與屬於節肢動物門的甲殼動物(crustaceans)具有最近緣的關係。它們的翅膀是由原始的甲殼動物腿上的附屬物演化出來的。在從海洋轉移到陸地時(3億年前),一部分甲殼動物接近身體的腿部區域與身體融合,以便更好地支撐身體的重量。而這些附屬物轉移到它們背部,並在後期演化成了具有翅膀的昆蟲。

· 免疫學 ·

人工合成基質模擬T細胞在病變組織中的遷移

細胞外基質是生物組織的主要成分,主要由膠原蛋白組成。膠原網絡在腫瘤細胞附近會變得緻密、僵硬、高度排列,從而促進癌細胞轉移(metastasis)。據《生物物理雜誌》上的一篇研究,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會在病變組織中挖掘隧道「捷徑」,讓其他CTL快速找到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研究人員使用3D網絡模擬出不同濃度的、由牛膠原蛋白構成了細胞外基質,並使用3D活細胞成像技術分析了CTL在其中的遷移軌跡。結果顯示,一些CTL先緩慢地通過細胞外基質並挖出通道,供其他CTL快速通過,從而有效地搜索並清除目標細胞。

· 生態學 ·

植樹造林控制減排的花費會越來越高

植樹造林應對森林退化被認為是應對全球變暖問題的關鍵措施,但《自然·通訊》的一項研究發現,隨著減排計劃越來越大,完成這一措施所需要的花費將會急速增長。到2050年,為了將升溫控制在1.5℃以內,光在種樹和保護森林上就需要每年花費3930億美元。熱帶地區將完成種植和保護森林計劃的72%~82%,類似巴西一些擁有大片森林的國家將需要付出更多的經費支持。研究指出,溫帶地區需要向沒有林地的地方引進樹木,緩解其他地區的經費支出,促成減排目標。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美射電望遠鏡突然坍塌,俄專家為中國祝賀
    據環球網12月1日報導,我國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成功著陸於月球表面,於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區域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開啟月球採樣工作。嫦娥五號在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後,於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成功完成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和封裝工作。
  • 給外星人發信號的望遠鏡,剛被砸報廢,又徹底崩塌了
    12月1日早晨7:55,阿雷西沃望遠鏡徹底崩塌。大量天文學家、工程師還有其他科學家,都在分享他們職業生涯中和阿雷西沃望遠鏡的故事。而在阿雷西沃57年的歷史中,它也為天文學做出了許多貢獻。,阿雷西沃望遠鏡在尋找外星人方面也下足了功夫。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北京時間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圓滿完成48小時工作任務後,不負眾望實現高難度的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順利飛離月球表面。月面起飛不簡單嫦娥五號於 12 月 1 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球,由於這次沒有在月球過夜的計劃,所以科學家們並沒有給嫦娥置備抵禦寒夜的「棉衣」。為避免極端寒冷環境,嫦娥五號必須在月球白天的 48 小時內,完成採樣和其他科學任務,保證在月球入夜前離開月面。事實上,嫦娥動作很利索。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北京時間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圓滿完成48小時工作任務後,不負眾望實現高難度的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順利飛離月球表面。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還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了一面真實材料製作的「織物版」五星紅旗。
  • 嫦娥五號著陸點為何是月球風暴洋 嫦娥五號幾號到月球
    北京時間 11 月 30 日凌晨 4 時 40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將擇機月面軟著陸,為什麼著陸點是月球風暴洋?據介紹,人類已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 380 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在此之前,沒有其他探測器曾經到達這裡。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告訴中新社記者,月球正面風暴洋相對較年輕,富集鈾、釷、鉀等放射性元素,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獲得這些年輕玄武巖的同位素年齡,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它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研究的一個重要空白。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目前,正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另據法新社巴黎12月1日報導,這是中國太空計劃的重大飛躍:嫦娥五號探測器周二成功在月球著陸,這項任務對於實現2030年載人登月目標至關重要。2019年初,中國探測器實現全球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著陸,引發轟動。如今的嫦娥五號是中國太空計劃的新階段。該探測器以中國神話中月亮上的仙女命名,於上周二發射。
  •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推進太空探索能力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後,已經採樣成功。下一步等待時機上升與軌道器交會對接,擇機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美國阿雷西沃望遠鏡突遭意外,美國政府對它的命運是這樣態度
    我們都知道貴州大窩凼有一架大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但在地球對面,美國波多黎各也建有一座大鍋,305米口徑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阿雷西沃(Arecibo)。阿雷西沃望遠鏡饋源艙 / Arecibo阿雷西沃自1963年落成,直到2016年7月FAST建成之前,一直獨攬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桂冠數十年,為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等研究領域提供了海量的研究數據
  • 獨闢蹊徑 選擇在月球風暴洋著陸的嫦娥五號面臨哪些困難?
    原標題:獨闢蹊徑 選擇在月球風暴洋著陸的嫦娥五號面臨哪些困難?時40分,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而嫦娥五號探測器選擇在位於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區,它年齡約32至40億年,這個年齡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會選擇在月球西北部的風暴洋著陸呢?
  •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著陸月球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著陸月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接下來,持續約2天的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將正式開始,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一起發條微博,祝賀嫦娥登月!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原標題: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兵器造」雷射探測器助力嫦娥五號月球著陸「挖土」
    2020年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工作。目前,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
    每經編輯:步靜據央視新聞,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接下來,持續約2天的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將正式開始,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12月1日消息,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於2020年11月24日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目前已完成兩次軌道修正,兩次近月制動,11月30日完成軌返組合體與著上組合體受控分離,計劃於12月1日擇機實施動力下降,軟著陸於月球正面預選區域。、自我國探月工程正式實施,到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我們已經六次造訪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並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成功在月球著陸。[email protected],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