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知識
以下文章來源於拉上窗簾 ,作者techerw
拉上窗簾
飛機與閒逛,文章全原創;不寫錯別字,追求高質量~
我們已經說過了民航寬體和窄體等飛機,今天來認識一下公務機。
公務機一般是有錢人買來代步用的。中國現在有將近400架公務機,其中有近一半是房地產老闆們購買的。富豪的增加,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富豪們不差錢,所以我國的公務機基本上都是「噴氣公務機」:飛得快,飛得遠,飛得瀟灑!
很多人以為私人飛機跟汽車一樣,買來就是自己用自己開。其實不然。富豪們擁有私人駕照的很少,大部分還是專業飛行員來駕駛,而且還得僱一個保養團隊——這些算下來,時間長的話甚至比買一架飛機還貴!
圖:三一重工的A319CJ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所以富豪們買了私人飛機之後,一般都託管給專業的「公務機公司」代為打理。這樣資源集中利用,保養成本就低了很多。自己不用的時候,代理公司可以出租獲利——當然也賺不幾個錢,無非是降低成本罷了。
公務機有大有小,波音737和空客A320也可以做為公務機,改改內飾就可以。波音737-700和737-800對應的公務機型號分別叫做737BBJ和737BBJ2. 在A320系列中,A318和A319對應的公務機型號叫做A318CJ和A319CJ. 嚴格地說A320沒有對應的公務機型號,但你一定要買的話廠家也賣。我國就有一架A320公務機,是新疆廣匯購買的。
圖:新疆廣匯A32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A320和737起飛全重都有七八十噸,算是「超大型公務機」,但這不是最大的。我國最大最豪華的公務機是海航集團旗下金鹿公務機公司的一架波音787-8,據說花了22億!這架飛機的出現,使我國超越了美國和日本,成為了全球少數幾個擁有可與沙特王子媲美的公務飛機的國家!(現在在出售,不知賣掉沒)
波音787-8的起飛全重有220多噸,噸位大油耗大,很難理解商界有哪位大佬願意租用這種超大型公務機。當然,如果有錢花不完,買架波音747或者空客A380當公務機也不錯。大飛機空間大,除了辦公桌還可以擺床、擺廚房、擺浴室……那可就真的是「海天盛宴「了!
用大中型客機當公務機雖然很豪華,但外觀很好辨識,本文不再多說。國內三一重工、南山集團和安中石油等企業都擁有這種超大型公務機。如果不是企業賺錢能力超強的話,那至少也說明企業花錢的能力超強!
圖:波音737-BBJ2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用支線噴氣客機當公務機是常見的一種形式。支線客機中比較著名的是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CRJ系列(現已併入空客)和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簡稱巴航)的ERJ系列。其中CRJ-200的公務機型號叫做「挑戰者850」,ERJ-145系列的公務機型號叫做「萊格賽600」。
圖:萊格賽60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挑戰者850和萊格賽600的起飛重量都超過了20噸,做為民航客機使用時都可以搭乘50名乘客,這算是「大型公務機」。在我國,本山傳媒曾經購買過一架挑戰者850公務機,託管在「中一航空」名下,但據說已經轉手了。
圖:挑戰者85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大哥」成龍曾經有過一架萊格賽650公務機,託管在耀萊航空名下,後來又更換為了一架更大的世襲1000公務機。耀萊航空與成龍關係緊密,也有人說買飛機的錢根本不是成龍出的,因為耀萊航空本來就是巴西飛機工業公司在中國的代理商,這兩架飛機也許壓根兒就是用成龍做廣告。
圖:成龍的世襲1000公務機 Jetphotos圖片
攝:Shimizu Brothers
龐巴迪和巴航工業都在持續發展自己的公務機產品,龐巴迪在「挑戰者」之後發展出了「環球快車」系列公務機,包括「環球5000」「環球6000」「環球8000」等。環球系列主攻「超遠航程」,其中「環球8000」的航程達到了14600公裡,是地球上飛得最遠的公務機。
環球8000和環球7500的起飛全重達到了50噸,內飾非常豪華,是很多商界大佬追求的目標。
環球系列公務機在我國的主要用戶有碧桂園、三一集團和民生租賃,以及一些不願意透露名稱的公司。
圖:託管在亞聯公務機公司的環球6000 攝影:拉上窗簾
巴航工業則在其民用ERJ-190客機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新一代「世襲1000」公務機。該機差不多與環球8000一樣大小,然而航程卻只有8500公裡。所以雖然配件與ERJ-190客機通用,經濟性較好,卻依然不討富豪們喜歡。
在外形上,「龐巴迪」和「巴航」兩家公務機的窗戶都「近似方形」。其中龐巴迪「最方」,巴航「稍方」——因為外觀與對應的客機相同,所以熟悉支線客機的飛友很容易就能認出它們。
以上都是「兼職生產」公務機的公司。在噴氣公務機領域,有兩家專業公司長期以來牢牢佔領了大部分市場,這就是美國的「灣流」公司和法國的「達索」公司。
圖:一方集團的灣流G55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灣流公務機是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公務機,我國各地產大佬和商界精英們大部分買的也是這種飛機。灣流公務機的特點是「圓窗戶」,所以極及辨識。
灣流在60多年的發展中外觀沒有太大變化,但也有很多型號,目前比較流行的型號有G450、G550和G650. 其中G450在側面有6個窗戶,G550有7個窗戶,G650有8個窗戶——基本上是型號越大,飛機越長,航程越遠。
我國很多企業擁有灣流公務機,例如「鑫苑置業」「富力地產」「蘇寧電器」「天元錳業」等。其中「百榮集團」、「星河灣」和「萬達集團」是最新型號的G650型公務機。
灣流的G650延程型的最大航程接近14000公裡,已經與龐巴迪的全球快車相差無幾。它的最大起飛重量為47噸,也與全球快車接近。但灣流堅持不生產支線客機,而是專心製造「只擺10來個座位」的公務機,這可能也是它成功的秘密之一。
圖:萬達集團的灣流G65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在灣流之後,法國達索公司的「獵鷹」系列公務機也很有名,雖然它的銷量不到灣流的三分之一,但好呆每年也能賣出四五十架。
圖:亞聯公務機公司的獵鷹7X 攝影:拉上窗簾
獵鷹公務機現在最暢銷的系列是「7X」。它一般擺放8-12個座席,最遠可以飛11000公裡。達索公司去年又對它進行了升級,新的型號叫做「8X」。
圖:瀚德集團獵鷹7X公務機,三發都在尾部 攝影:拉上窗簾
包託80年代最成功的獵鷹900在內,達索公司的公務機大多使用三個發動機。這使得它在外觀上最容易辨認。但是因為三發飛機較雙發飛機維護成本高,所以獵鷹系列未來的「6X」和「5X」將重新使用「雙發方案」。
圖:獵鷹2000是獵鷹900的「雙發版本」 攝影:拉上窗簾
我國的「華建偉峰」「藏鉻鉀肥」「盛虹集團」等,是獵鷹公務機的用戶。國內還有一架獵鷹7X公務機屬於著名的「晉商飛行俱樂部」,網傳是山西富商們專門用來「招待朋友」的。
我國有些公務機用戶沒有在國內「上牌」。包括巨人和京東在內,當前共有約50架中國公務機的在境外註冊。這樣做的好處是節約了高額的進口稅,但每次要飛回國內時,申請航線等手續會比較麻煩。
圖:校飛中心的塞斯納680公務機 攝影:拉上窗簾
除波音、空客、龐巴迪、巴航、灣流、達索等品牌外,我國國內也還有不少其它「小眾」品牌的公務機,例如豪客和賽斯納等。我國民航總局有幾架「賽斯納680」公務機,用於機場的校飛工作。在各大新機場完工之前,它總要忙忙碌碌地飛來飛去,也很值得關注。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拉上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