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代人類相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強壯,腿更短,身體更寬大

2020-12-03 一聊歷史

尼安德特人是是大約40萬年前到4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學上的現代人最初都被認為是在30萬到20萬年前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 直立人大約在180萬年前出現,並且長期分布於整個歐亞大陸的各個亞種中。與現代人類相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強壯,腿更短,身體更寬大。

根據伯格馬恩規則,這可能是對在寒冷氣候下保存熱量的適應。男性和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顱骨容量平均分別為1600立方釐米和1300立方釐米,在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的範圍內,但比現代人平均值略大。尼安德特人遺址的大小和分布以及遺傳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比解剖學上的現代智人更小、更稀疏的群體中。

大腦由軟組織構成,因此,死亡後數分鐘內就因為自溶(或者說自體消化)而開始分解。自溶通常從大腦和肝臟開始。隨後是腐敗,這是一個將組織變成氣體、液體和鹽的分子過程。科學家曾在某些潮溼、缺氧的環境中罕見地發現了仿佛「醃漬」過的古人大腦,比如2,600年前的黑斯林頓人的大腦,但考古記錄中的史前人類大腦寥寥無幾。因此,科學家缺乏完好的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大腦以供研究。

一種常見的錯誤觀點是,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祖先,我們是從他們進化而來。並不是。據信,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在大約50萬年前擁有共同的人屬祖先,之後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比現代人類的祖先更早來到歐洲,並在那裡繼續繁衍進化。不過,儘管尼安德特人和我們處在進化樹的不同分支上,而且他們看上去確實和我們有點不一樣,但他們仍然擁有很多被我們認為是現代人類所獨有的文化習俗。

猶他大學人類學家、人口遺傳學家阿蘭·羅傑斯(Alan Rogers)帶領的一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遺傳模型,也許可以調和那些差異。該模型推斷,尼安德特人的數量比先前遺傳研究估計的數量更多——這可能使遺傳學發現與根據古器物和化石推斷的數量最終走向一致。它還有助於我們了解尼安德特人從第一次在非洲與現代人類分離,到現代人類遷徙時與其再次相遇,這之間尼安德特人的進化史。

不過從智人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登上食物鏈的頂端,正在滅絕地球上大多數動植物的尿性來看,尼安德特人這種身強力壯,腦容量更大的人種以身體換生存的策略可能並未湊效。當然,他們也並不是就那麼甘心地退出了地球舞臺,尼安德特人的復仇在我們的身體裡種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禍根——抑鬱症、心臟病、尼古丁上癮和免疫系統疾病等要命的基因變體。

相關焦點

  • 尼安德特人身體強壯,2個智人不是對手,為何還會滅絕?
    在對尼安德特人研究之初,有一個問題備受關注,在所發現的尼安德特人骨骼分析的過程當中發現,他們的身體非常的強壯,要比人類力量大得多,甚至兩個智人都不是一個尼安德特人的對手,為什麼身體如此強壯的尼安德特人會在進化當中滅絕呢?最終保留下來的為什麼會是智人呢?
  • 尼安德特人身體強壯,腦容量比現代人還大,為何卻被智人同化了?
    人類的先祖是誰?相信大家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智人」,或者更為精確點,應該是新人,也就是「晚期智人」。但實際上,現代人類的先祖並非晚期智人這一種,只能說晚期智人的基因組佔據了現代人類基因組的絕大部分。因為在現代人的基因組中,還有一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甚至還有一些地區的人會同時擁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只不過佔比極少。
  • 尼安德特人身體強壯,腦容量比現代人還大,為何卻被智人同化了?
    人類的先祖是誰?相信大家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智人」,或者更為精確點,應該是新人,也就是「晚期智人」。但實際上,現代人類的先祖並非晚期智人這一種,只能說晚期智人的基因組佔據了現代人類基因組的絕大部分。因為在現代人的基因組中,還有一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組,甚至還有一些地區的人會同時擁有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組,只不過佔比極少。就好比尼安德特人,其在現代人類基因組中的佔比就只有2%左右。
  • 科學家分析:人類祖先像現代專業運動員一樣強壯
    安妮米克以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為這個古老爭議增添了新的數據——長期以來,學者們認為尼安德特人的武器太重,無法投擲,因此必須手持矛等武器直接刺向獵物。但與從遠處投擲相比,這種刺穿技術風險高,成功率低,而且這可能是導致尼安德特人最終滅絕的原因之一。
  • 尼安德特人都是「大塊頭」!研究發現,他們一出生就有個大胸腔
    雖然佔比只有1%-4%,但是這些基因的存在仍然可以證明,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智人,曾經在漫長的時間裡,和尼安德特人進行過雜交,實現過不同人種之間的基因融合。作為除了智人之外,對現代人類的出現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種,尼安德特人自從發現後,一直是古生物學家們研究的對象,因為它們的身上,的確存在著太多的謎團。
  • 智人靠雙腳從非洲走向世界,尼安德特人為什麼沒智人那麼能走?
    尼安德特人可以稱得上被關注最多的人類遠親,這個大約3萬年前消失的人類,曾經像現在的我們一樣,在地球上生息繁衍,還和現代人類的祖先交往頻繁。與尼安德特人近40萬年的擴張相比(40萬年前到3萬年前),智人的效率明顯更高,這與智人更適合在開闊的平原進行遠距離行走有關,而尼安德特人的腿腳更適合在丘陵地帶的短距離運動。由於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寒冷期,根據「伯格曼定律」和「阿倫定律」,他們的腿比智人短,尤其是小腿部分的脛骨和腓骨,以此來減少身體暴露的表面積,從而降低熱量流失,化石證據也證明了這一點。
  • 更強壯和腦容量更大尼安德特人為什麼在生存競賽中輸給了智人?
    如果要說誰是最接近智人的物種,那麼非尼安德特人不可,他比智人擁有更粗壯的身體和更大的腦容量,但在最後的競爭中還是敗下來了。有人說這是因為智人的主動獵殺上,但是其實只是自然環境演變所造成的一種無意識的替代,而這個過程持續了很長很長時間。那麼智人靠什麼打敗了尼安德特人呢?
  • 兩個智人都打不過一個尼安德特人,這麼強壯的人種,為何會滅絕?
    古人類學界都認為,尼安德特人(下文稱尼人)要比人類要強壯一些,無論是從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分析還是從尼人的生活過的痕跡考證,尼人都要比人類有力量得多!尼安德特人到底有多強壯?尼安德特人應該是和智人一起發展起來的十幾個人種中,走到距離現代最近的人種之一,另外兩種是佛羅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1856年尼人的遺蹟在德國尼安德河谷被發現,歐洲各地最後發現的尼人遺蹟大約是在3萬年前!
  • 強壯的尼安德特人,為何神秘消失,其中蘊含著多少殘酷故事?
    有人認為古人類的一支~尼安德特人大腦發達,且強壯有力,比我們智人祖先要強,但卻滅絕了,這其中到底蘊藏著什麼秘密呢?我們一起來探秘。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是人類進化史上很重要的一脈,但在2萬多年前滅絕了。對於其滅絕的原因,有多種說法,至今沒有一個統一的定論。比較多的說法是被智人所滅,還有環境變遷的原因和基因原因導致等等說法。
  • 一項研究比較了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的大腦頂葉
    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大腦。圖片:Pereira Pedro等現代人的大腦和腦殼具有獨特的球形形狀,包括頂突和小腦膨出。相比之下,尼安德特人儘管具有相似的顱內體積,但顯示出更多的拉長的顱骨內膜和較平坦的頂葉和小腦區域。
  • 尼安德特人和現代智人
    人是在逐漸進化的,所以大量身體特徵並不是清晰可分的。以大腿骨為例,並不是說大腿長的兩個化石就一定比較接近,因為有可能你找到的化石本來是一個大腿短的種群,而你偏偏發現了其中一個特例是長腿的。所以要避免這種誤差,必須通過綜合特徵比較,才能相對準確的判斷古人類之間的關係。而困難的是許多化石其實都很不完整,只遺留很一小部分殘缺的身體骨骼,因此化石的完整性直接決定了其研究價值。
  • 2個智人也打不過1個尼安德特人,如此強壯的人種,為何走向滅絕
    2個智人也打不過1個尼安德特人,如此強壯的人種,為何走向滅絕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是目前地球上面唯一的主宰,也是目前人屬動物當中唯一的人種,從基因的角度上面來說,現代人都是古智人的後代,但是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當中,不僅僅只有智人一個人種,先後還出現了直立人、能人等等,這種人種存在的時間不一
  • 強壯又聰明的尼安德特人是如何滅絕的?智人:這只是個意外
    為了能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尼安德特人的特徵,小編給大家分開來講。一、強壯先來說說尼安德特人的強壯程度,這麼跟大家說吧,每一個尼安德特人,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天生的戰士,他們有著比「晚期智人」還要粗壯的骨骼,同時為了抵禦十二萬年前被冰雪覆蓋的歐洲寒冷氣候,以及諸如劍齒虎、猛獁象、洞熊等大型野生動物的侵襲。
  • 為何有人例假會更外疼?別慌,你可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當疼痛的信號開始傳輸的時候,首先會到達大腦當中,有一基因是專門負責傳遞人身體的疼痛信號的,被稱為疼痛基因,在這一基因裡面有一個特殊的蛋白質,當我們感受到疼痛的時候,蛋白質就會釋放一些例子,刺激神經細胞,最終將這些疼痛感傳遞給大腦,我們就會感覺到疼痛感了。身體裡面帶有這一基因的更容易會感到疼痛,比普通人的痛感會更加敏感一些。
  • 人類祖先起源於非洲?尼安德特人滅絕原因眾說紛紜
    大概十萬年前,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智人走出非洲,分布到世界各地,我們中國人,也是這些智人的後代。智人走出非洲後,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早期走出非洲的那批親戚,但下場悲慘的其實是親戚,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尼安德特人。大約在100多萬年前,歐洲終於有了人類的足跡,這些早期走出非洲的人類也在持續不斷地繁衍和進化,以適應新的環境。大約50萬年前,海德堡人的足跡踏遍了歐洲大陸。海德堡人後來發展成了尼安德特人。從20萬年前開始,尼安德特人統治著歐洲和西亞。
  • 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智人贏在了拇指上?因為它,人類才走到了今天
    與黑猩猩相比,那時的人類雙手最大的變化是拇指開始變長,達到了中指長度的3/5,而黑猩猩的拇指只有中指的大約2/5。隨著人類拇指越來越多地參與到手部活動中,大魚際肌日漸發達,不僅能夠握緊雙拳,雙拳還變得格外有力。
  • 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與一個痛疼基因突變有關
    ,並且還在直布羅陀發現了尼安德特人的用火遺蹟,另外與尼安德特人相關的石器文化另有Chtelperronian文化、奧瑞納文化與格拉維特文化等,都顯示尼人最晚的生活軌跡可以追溯到2.2-2.4萬年前,此後再也沒有找到更近的尼人遺蹟!
  • 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的滅絕,可能與一個痛疼基因突變有關!
    尼安德特人的活動範圍很廣比現代人更優秀:抗紫外基因另外早先以為非洲人沒有尼安德特人的混血基因,但現代基因測序發現,非洲人的抗紫外基因就來自於尼安德特人,據分析應該是在2萬年前的智人與尼人的混血將這個基因帶回非洲的
  • 一個尼安德特人能挑戰兩個智人,如此強大的人種,為什麼會滅絕?
    我們都知道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越強大的人種應該是能夠更好地生存下來,於是很多人認為,智人能夠成長起來,成為現代人類的祖先,說明智人比其它的人種更強壯,更能夠適應大自然的生存。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科學家也是這麼認為的,站在進化論的角度,強壯的生物生存下來的機會自然會更高。
  • 你更怕疼、更容易抑鬱、對新冠更易感...可能是因為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研究者發現,攜帶尼安德特人BNC2基因的現代歐洲人通常皮膚較白,且在日照下不易曬黑,但更容易曬傷。例如,今年7月《當代生物學》雜誌發表的一項進化遺傳學研究顯示:尼安德特人編碼神經細胞離子通道上NaV1.7蛋白(與痛覺傳輸有關)的基因序列中,發生了三個變異,而攜帶該變異的現代樣本(0.4%的英國人)體內NaV1.7蛋白的形狀發生了變化,這些人對痛覺也更加敏感。研究者稱,這個人群的痛覺感知與比他們年長8歲的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