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是是大約40萬年前到4萬年前生活在歐亞大陸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解剖學上的現代人最初都被認為是在30萬到20萬年前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 直立人大約在180萬年前出現,並且長期分布於整個歐亞大陸的各個亞種中。與現代人類相比,尼安德特人更加強壯,腿更短,身體更寬大。
根據伯格馬恩規則,這可能是對在寒冷氣候下保存熱量的適應。男性和女性尼安德特人的顱骨容量平均分別為1600立方釐米和1300立方釐米,在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的範圍內,但比現代人平均值略大。尼安德特人遺址的大小和分布以及遺傳證據表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比解剖學上的現代智人更小、更稀疏的群體中。
大腦由軟組織構成,因此,死亡後數分鐘內就因為自溶(或者說自體消化)而開始分解。自溶通常從大腦和肝臟開始。隨後是腐敗,這是一個將組織變成氣體、液體和鹽的分子過程。科學家曾在某些潮溼、缺氧的環境中罕見地發現了仿佛「醃漬」過的古人大腦,比如2,600年前的黑斯林頓人的大腦,但考古記錄中的史前人類大腦寥寥無幾。因此,科學家缺乏完好的尼安德特人和早期智人大腦以供研究。
一種常見的錯誤觀點是,尼安德特人是我們的祖先,我們是從他們進化而來。並不是。據信,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在大約50萬年前擁有共同的人屬祖先,之後走上了不同的進化道路。尼安德特人的祖先比現代人類的祖先更早來到歐洲,並在那裡繼續繁衍進化。不過,儘管尼安德特人和我們處在進化樹的不同分支上,而且他們看上去確實和我們有點不一樣,但他們仍然擁有很多被我們認為是現代人類所獨有的文化習俗。
猶他大學人類學家、人口遺傳學家阿蘭·羅傑斯(Alan Rogers)帶領的一群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遺傳模型,也許可以調和那些差異。該模型推斷,尼安德特人的數量比先前遺傳研究估計的數量更多——這可能使遺傳學發現與根據古器物和化石推斷的數量最終走向一致。它還有助於我們了解尼安德特人從第一次在非洲與現代人類分離,到現代人類遷徙時與其再次相遇,這之間尼安德特人的進化史。
不過從智人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登上食物鏈的頂端,正在滅絕地球上大多數動植物的尿性來看,尼安德特人這種身強力壯,腦容量更大的人種以身體換生存的策略可能並未湊效。當然,他們也並不是就那麼甘心地退出了地球舞臺,尼安德特人的復仇在我們的身體裡種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禍根——抑鬱症、心臟病、尼古丁上癮和免疫系統疾病等要命的基因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