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優化:牛頓冷卻定律的應用

2020-12-0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信息流作為一種呈現內容的方式,天然地存在一些問題,為了更好地展示信息,滿足用戶需求,需要對信息流進行一些優化。筆者在本文中由牛頓冷卻定律得到啟發,對信息流的呈現提出了優化方法。

之前做社區類產品時,為了讓用戶能夠及時看到一些比較熱門的帖子,以及讓一些新的內容能夠及時呈現給用戶,所以嘗試了很多辦法。

比如,簡單粗暴地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展現帖子,最新發布的就在最上面的位置,實現起來最簡單,但對用戶而言一些熱門的帖子就有可能沉在下面去了。

又考慮結合用戶評價、瀏覽等其他維度的數據綜合來進行評定,分別按一定權重計分,總分最高的排最上面,用這種方式的話從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實現熱門帖子的曝光;但會導致的問題就是越是熱門的帖子越是會被置頂,而新的帖子反而缺少了曝光的機會。

於是,只好想一些其他的辦法,甚至考慮去藉助算法進行實現,但在嘗試去尋找成熟算法的過程中就發現,很多算法相對來說比較複雜,而且最主要的是很多算法都需要在大量的數據情況下才會得到相對準確的結果。

所以,最後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便又回到帖子瀏覽這個事情的本質上來。站在用戶的角度上,一方面當然是希望對於一些比較熱門的帖子能夠及時看到,但另外一方面還是希望能不斷看到新的東西。

一、相關原理

上面的這種場景,概括起來就是新的內容總是會替代老的內容,而它又恰好類似於物理學當中的一個定律,它叫做「牛頓冷卻定律」。

本質上它描述了高於周圍溫度的物體會向外散熱,並逐漸降溫的過程,同時單位時間內散熱與周圍溫差會成正比關係。

而這個就跟我們前面提到的帖子的曝光情況是基本一致的,如果把帖子曝光或者排名情況想像成溫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帖子的排名也是會慢慢降下來。

二、影響因素

根據上面的描述,我們會發現,帖子的排名受到了幾方面的因素影響:

1. 初始熱度

既然是一個隨著時間推移熱度逐漸降低的過程,如果帖子剛被發布的初始情況下,沒有一個默認的熱度值,則會導致帖子沒有辦法降低熱度;出現的結果就是大量帖子的熱度是相同的,那就無法區分排名情況。

所以,對於帖子剛發布時,需要給出相應的熱度,如果完全是模擬溫度降溫的情況,那麼就可以把初始的熱度設置為100,最終帖子的熱度都會慢慢趨近於0,但不會等於0。

而且,由於當時我們有很多不同的內容分類展示在同一個帖子列表當中,而我們又有一些對於不同內容的初始情況下的不同展示傾向,於是便按照不同的內容分類劃分了不同的初始熱度值。

比如有科技、財經、體育、女性等不同類別的內容,而我們傾向的順序是科技、女性、體育、財經,所以最終劃分的初始熱度值就不再都是100,而是劃分成了100,90,80,70。當然,具體的數值,還是需要根據實際上線後的情況去反覆的調整。

2. 用戶行為

如果只是有上面提到的因素,那麼可能會導致的問題就是,有很多相近或者同一時間段發布的帖子,熱度值隨著時間的推移降低的速度幾乎是一致的,這就會導致帖子的排名也基本上是一致的,從而失去了我們做這個東西的目的。

所以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還可以在除了初始熱度以外,引入帖子被發布後用戶對其產生的一些行為,常見的行為可以包括瀏覽、評價、收藏、分享、點讚等。

具體實現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維度劃分權重,然後按照實際的數量乘以對應的權重後(比如瀏覽量、評價量、收藏量、點讚量、分享量分別對應的權重是10%、20%、20%、20%、30%),求總的得分,總分姑且稱之為用戶行為熱度,計算方式為:

用戶行為熱度=瀏覽量*10%+評價量*20%+收藏量*20%+點讚量*20%+分享量*30%

3. 時間

最主要的毫無疑問是時間。

無論對於用戶還是平臺,顯然是不希望一直是同樣的內容霸佔了排行榜或者帖子列表的最前面位置的,而是希望不斷被更新的內容所替代,也可以稱之為帖子的熱度需要隨時時間的推移而慢慢衰減,最好能呈現出下面這樣的一種趨勢:

在時間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隨時間推移的趨勢,站在實際的場景上,對於任一帖子,最好是在某一定時間段之後,帖子順序能夠發生周期性的變化。

可以理解為刷新帖子熱度的時間間隔,具體的間隔多少則需要根據平臺的內容量來確定、如果內容較多,希望儘快呈現新的內容給用戶,便可以把時間間隔設置的比較短;如果內容較少,則可以把間隔時間設置的比較長。

三、推導過程

確定了上面的影響因素,便可以參照牛頓冷卻定律整理出對應的算法公式了,牛頓冷卻定律的公式可以表示為:

ΔT(t) / Δt = – k (T(t) – C)

其中T(t)表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函數,t表示當前的時間,C表示一個常量室溫,ΔT(t)表示當前時間從開始到當前時間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差值,Δt則表示從開始到當前時間的間隔,而-k則是牛頓冷卻定律概念當中單位時間內散熱與周圍溫差會成正比關係的比值,又稱之為冷卻係數。

而將上面這個公式利用導函數、積分的知識,進行相應的轉換變形後,可以變化如下(具體過程就不推導了,畢竟沒太大意義):

T = T0 x (1/e) ^(k(t-t0))

而將上面這些變量和常量替換為產品設計當中的帖子情況時,則可以理解為,T代表著帖子當前的熱度,T0代表著初始熱度和用戶行為熱度的總和,k則代表著冷卻係數,t-t0則代表間隔時間。

結合前面提到的關於初始熱度和用戶行為熱度的計算方式,則相關公式可以為:

T0 = H(Type)+ H(Action)

H(Action) = action1* a% + action2* b% + action3* c% + ……

H(Type)則為初始熱度值,可以根據不同類型內容進行設置,H(Action)則為用戶行為熱度值,不同的行為有各自的權重,權重佔比總額為1。

而從函數曲線上來說,k越大,則曲線越陡,意味著熱度降低越快,k越小,則曲線越平緩,意味著熱度降低越慢。

四、注意事項

針對一些異常情況,需要定義相關規則。在熱度值恰好一樣的情況下,需要定義相關的排序規則,比如按照某個單一維度或者綜合維度排序。

上線後,還需要不斷去監控數據情況,如果發現排名變化太快,則需要去對冷卻係數進行相應的調整。

當然,為了更好的拓展相關業務,比如會在正常的帖子熱度當中加入付費的排行,或者其他推廣的業務,可以考慮優化公式,或者強行人工推薦,那麼對於帖子內容可能就會考慮做一些不一樣的帖子池的維護。

本文由 @小風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用牛頓冷卻定律計算熱度?
    一、什麼是牛頓冷卻定律牛頓冷卻定律是由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1642-1727)所提出的一個經驗性的關係。是指物體所損失的熱的速率與物體和其周圍環境間的溫度差是成比例的。其中:T(t):物體當前的溫度H:為周圍的溫度k: 為比例係數它進行變化後就變成:如果H=0,則公式就是:從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牛頓冷卻公式的衰減過程
  • 網易攝影引入牛頓冷卻定律
    引入牛頓冷卻定律,核心展區實現算法自動更新  在牛頓冷卻定律中,如果物體的溫度高於環境溫度,那麼隨著時間流逝,物體就會慢慢冷卻,溫度下降。同樣,這個原理也適用於對熱門攝影作品的篩選。在網易攝影社區中,每幅作品都有一個熱度峰值,當一副攝影作品發布後,隨著用戶關注度的提高,作品熱度也會慢慢提升,並在一段時間後達到峰值。
  • 打卡 | 牛頓冷卻定律是?
    兩個完全一樣的陶瓷杯中分別裝有半杯沸騰的熱茶和半杯冷牛奶,如果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做一杯溫度儘可能低的奶茶,下列方法效果最好的是:A.在熱茶冷卻2分鐘後,將牛奶倒入其中B.在冷牛奶倒入熱茶中,再冷卻2分鐘C.在熱茶冷卻2分鐘後,將其倒入牛奶中
  • 煮雞蛋的時間控制學問:牛頓冷卻定律
    牛頓冷卻定律:物體的溫度在任何給定時刻變換的速率大致地正比於它的溫度和周圍介質溫度只差如果H是物體在時刻t的溫度,而Hs是周圍的常溫度,則微分方程是如果用(H-Hs)替代y,則因為Hs是常數,最簡單的推導得出現在我們知道dy/dt=-ky,這是最簡單的一階齊次微分方程,它的解就是這裡的y(0)=y0,用y替換(H-Hs),這就說明H0是t=0時的溫度,這就是牛頓冷卻定律現代版的等式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三、牛頓第二定律適用範圍1.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慣性參考系(相對地面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參考系)。2.牛頓第二定律只適用於宏觀物體(相對於分子、原子)、低速運動(遠小於光速)的情況。四、應用牛頓第二定律的解題步驟1.明確研究對象。根據問題的需要和解題的方便,選出被研究的物體。2.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畫出受力分析圖,明確物體的運動性質和運動過程。
  • 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
    從牛頓第二定律來看,牛頓第二定律研究物體受力和運動之間的關係,使我們能夠把物體的受力情況和物體的運動情況聯繫起來。因此,我們可以說,牛頓第二定律不但是物理學中力學分支的基礎,它在後期的電磁學等領域也有重要的應用。一般情況下,我們後續的學習中,關於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主要有兩種思路。第一是,由物體的受力情況,我們在解出物體的加速度後去分析和解決物體的運動情況。
  • 牛頓冷卻定律告訴你答案
    以上解釋算初中物理水平,想在妹子面前裝啥都懂估計不夠用,我們要請出一位名人壓陣——偉大的牛頓先生。對,就是那個傳說被蘋果砸了頭的牛頓。牛頓先生發現了若干物理定律,其中有一個比較冷門,也許你沒聽過,叫做牛頓導熱冷卻定律(也稱冷卻定律):當物體表面與周圍存在溫度差時,單位時間從單位面積散失的熱量與溫度差成正比,比例係數稱為導熱係數。
  • 牛頓第一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一定律物體的慣性和物體能量一樣神秘②.意義:a.指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b.指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即力是產生加速度的原因。3.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慣性與慣性定律是兩為事,不能混淆。
  •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
    牛頓運動定律應用例題分類分析  二要求:認真聽,認真看,認真做筆記,課後整理,當天完成,及時上交。
  • 牛頓第二定律:整體、隔離體方法的應用
    雖然在我們課本上,牛頓第二定律是通過探究一個物體所受合外力與其質量和加速度的關係得出的,但在實際應用中,如果組成系統的各個物體的加速度相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系統看成一個物體應用牛頓第二定律建立方程。如圖所示:如果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質量為M的斜面和質量為m的物塊相對靜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a,不考慮所有接觸面的摩擦力,則有:F=(M+m)a這就是整體法的應用。
  • 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牛頓運動定律中的各定律互相獨立,且內在邏輯符合自洽一致性。
  • 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和表達式(一)、物體的牛頓第二定律1、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
  • 應用加速度的分解解決牛頓第二定律問題
    在解決牛頓第二定律的相關問題中,如果研究對象的加速度不在水平或是豎直方向,我們可以把其加速度分解為沿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兩個分量,如圖所示:這樣就可以較為快捷地解決問題,同時,還可以確定一些未知矢量的方向。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1、牛頓第三定律    內容: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衡中內部資料|物理之牛頓一二三定律知識梳理及應用
    說到牛頓三定律,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牛頓到底有多牛?
  • 《牛頓運動定律》資料匯總!
    牛頓運動定律包括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和牛頓第三運動定律三條定律,由艾薩克·牛頓在1687年於《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總結提出。其中,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體獲得加速度;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2。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是高中物理的重點!
  • 牛頓第二定律及其綜合應用
    一般思路:分析物體該時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瞬時加速度2.[解析] 選A 在剪斷前,對A、B及彈簧整體由牛頓第二定律有:F-3mg=3ma,對B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彈-2mg=2ma,由此可得:F彈=2F/3,細線被剪斷後的瞬間,彈簧彈力不變,此時對A球來說,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彈力,
  • 【科普知識】你知道遊樂場裡有哪些牛頓定律的應用嗎?
    【科普知識】你知道遊樂場裡有哪些牛頓定律的應用嗎?但你知道嗎,我們經常玩的遊樂項目中還暗藏著牛頓定律。今天,就讓我們在遊樂項目中重溫一下牛頓定律吧。牛頓第一定律表明:物體具有保持原有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我們把這個性質叫作慣性。在遊樂場中我們最熟悉的碰碰車,就涉及到了牛頓第一定律。
  • 「高考輔導」高考物理真題分類彙編——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
    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實質上主要是指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一、知識梳理:1.定律的表述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2.對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合外力恆定不變時,加速度也保持不變。合外力變化時加速度也隨之變化。合外力為零時,加速度也為零(2)矢量性:牛頓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矢量式的含義在於加速度的方向與合外力的方向始終一致.
  • 感悟牛頓第二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是物理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定律,是經典力學的基礎定律,是我們高中物理的重要學習、考試內容。今天學習了牛頓第二定律,從今往後,只要是考物理,不管將來你是參加高三的全國高考,還是高二的「廣東學業水平測試」,那將必定有考到牛頓第二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