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創意設計助基塘生態養殖

2021-01-21 東方財富網

第四屆「順德農商銀行杯」美麗鄉村創意競賽進入評獎環節

美麗田園,綠色基塘。昨天,第四屆「順德農商銀行杯」美麗鄉村創意競賽進入評獎環節,評委將從參賽入圍作品中評出優勝獎、創意獎、特別獎和村民參與獎,最高獲金達10000元。

順德區榕樹頭村居保育公益基金會等單位主辦的美麗鄉村創意競賽,連續4屆得到順德農商銀行獨家冠名贊助,至今已成為廣東首個聚焦傳統文化保育、鄉村振興的藝術鄉建大賽。

今年6月20日,第四屆創意競賽啟動,大賽圍繞《青田範式——中國鄉村文明的復興路徑》體系框架,開展以「美麗田園,綠色基塘」為主題的田野調查和創意活動。順德榕樹頭基金會會長馬錫強表示,本屆大賽旨在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基塘環境保護和生態養殖,通過發展生物科技,開展創意設計,期待順德基塘農業成為更具經濟、文化和環保的綠色產業。

大賽啟動以後,主辦單位連續開展相關配套宣講活動。9月20日,大賽支持單位廣東省農科院組織參賽者先後參觀均安鎮美塘項目、杏壇鎮青田1號魚塘。均安美塘示範基地與省農科院開展產學研合作,在這裡,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糞餵魚,塘泥肥桑,恢復傳統桑基魚塘生態養殖模式,正逐步實現魚桑絲兼取的經濟效益。青田1號魚塘納入「美塘行動」示範基地後,經過水體生態修復,目前基塘草色青青、水體清澈,體現出生物科技的示範作用。

10月30日,廣東電視臺珠江頻道《搖錢樹》欄目走進杏壇,在青田百年大榕樹下,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廖森泰,與順德美塘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智勇,基塘養殖代表瑞叔、允叔、和叔、教叔等座談,探討美塘行動的發展與未來,眾多創意競賽參賽者也應邀參與。廖森泰分享自己多年來研究基塘系統的心得體會,他說自己也是順德人,希望家鄉桑基魚塘文化得到更好傳承和發揚。美塘行動以科技力量激發魚塘農業的經濟、文化和生態價值,修復人與自然的關係,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受到村民的歡迎,而創意競賽參賽者通過田野調查,也從中收穫了創意靈感。

同為主辦單位的嶺南鄉村建設研究院副院長陳碧雲介紹,第四屆創意競賽獲得廣大高校師生和專業團體響應,一些村民也積極參與投稿,經過前期初評挑選,10多件作品入圍評獎。昨天下午,第四屆「順德農商銀行杯」美麗鄉村創意競賽評獎活動在龍潭青田坊東酒亭舉行,主辦方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吉平等6位專家擔任評委,為大賽評出各大獎項。

據悉,第四屆「順德農商銀行杯」美麗鄉村創意競賽頒獎活動將於12月初順德榕樹頭基金會2019年年會上舉行。

(文章來源:珠江商報)

相關焦點

  • 基塘農業再煥生機
    實際上,早在一年前,杏壇青田就已經進行「美塘行動」,探索蠶桑生態、創意農業的發展路徑;而均安南沙300畝連片桑基魚塘景區還原「百畝基塘十裡桑,萬株仙果千棵萄」的農業盛況;國家3A旅遊景區、南國絲都絲綢博物館以基塘、絲綢文化打造的主題公園雛形初現,都是對基塘農業文化的傳承、延伸和拓展。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佛山日報訊 記者譚海琪報導:為了深入挖掘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價值,昨日,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在市農科所掛牌成立。研究中心還將陸續在南海、三水、高明等區設立工作站,協助開展項目研究和項目成果轉化。基塘農業系統是珠三角人民創造的一種高效的農業物資循環利用模式。
  • 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作為基塘農業系統的典範,佛山基塘農業通過不斷完善基塘農業種植方式,形成了系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並衍生出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對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我市基塘農業近年來也出現了基塘系統景觀與生態組分退化、基塘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退化、基塘文化瀕危等問題。
  • 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獲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11月13日,記者從西樵鎮政府獲知,廣東省農科院、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佛山市農科所、南海區農業農村局、西樵鎮人民政府等相關人員日前在西樵召開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座談會,並現場為西樵鎮的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項目授予「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牌匾。
  • 水鄉記憶 基塘申遺
    重磅:珠三角最大基塘系統申遺據悉,從2012年開始,國家農業農村部每兩年發掘和認定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全國共有91個項目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而廣東目前只有廣東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近年來,佛山基塘區域不斷開拓創新,構建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益的新型多元化基塘農業系統,並輻射帶動周邊基塘農業生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 惠農助農,康能生物以蟲草素科技扶持農業企業,推出特色農產品
    惠農助農是江蘇康能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蛹蟲草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程,藉助公司十五年來蟲草素科技的基礎科研,幫助農戶農企開發具有特色的優質農產品。 圖:康能生物研發基地多年來,康能生物向當地農戶和農企免費提供蛹蟲草基質,用於禽類養殖和培育,產出具有特色的農產品,最終由康能生物尋找渠道售賣,帶動農企產業升級。2017年,康能生物獲得中央財政 「新網工程」重點項目資金支持,幫助康能更快更好的扶助特色農業發展。
  • 佛山市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名列第五批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近年來,農業文化遺產開始得到了重視,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消息,認定天津津南小站稻種植系統等27項傳統農業系統為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其中廣東2項名列其內:廣東佛山基塘農業系統,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東莞)
  • 仿生建築設計:生態+科技+創意
    建築仿生是根據自然與社會生態規律,結合了生物學、美學等,把建築結構、建築功能和自然生態環境進行綜合搭配,注重環境生態、經濟效益與形式新奇的有機結合
  • 推薦一種高產生態環流對蝦養殖技術
    ; 蛋白分離:分離魚、蝦排洩物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改善水質和生態系統,降低有毒物質的產生,促進浮遊生物的生長; 臭氧殺菌、分解氨氮、硫化氫和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降低水中有毒物質對水生生物的影響; 提高水產物種對飼料的吸收,增加養殖密度,提高養殖產量; 預防南美白對蝦早期死亡綜合症EMS。
  • 塘圍中學團隊獲全省創意機器人大賽冠軍
    11月28日,第九屆廣東省創意機器人大賽線下複賽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全省19個地市及澳門地區的212間學校320支隊伍展開激烈角逐,陽東區塘圍初級中學代表隊以初中組總分第一名榮獲一等獎。本次大賽複賽分功能競賽和問辯陳述兩個環節,功能競賽主要評價參賽作品的檢測準確率和工作效率,問辯陳述主要從作品的整體結構、外觀造型、傳送帶設計和功能創新4個方面進行評審。在功能競賽中,塘圍中學的阮裔創、陳俊成、麥秋嫻、陳振華組成的團隊,用時22秒以百分百的準確率完成比賽。
  • 佛山南風古灶和基塘農業系統入選國家級遺產名單
    另外,農業農村部官網 近日 公示了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佛山基塘農業系統榜上有名。     基塘農業系統是珠三角人民創造的一種高效的農業物資循環利用模式。經過幾百年的發展,作為基塘農業系統的典範,佛山基塘農業通過不斷完善基塘農業種植方式,形成了系統的農業生產技術,並衍生出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對佛山乃至珠三角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重要影響。
  • 東興:淡水龍蝦養殖助農增收
    在東興市馬路鎮大橋村,鼎盛生態農業科技專業合作社敢試敢為,率先在東興市規模化養殖世界最名貴的經濟蝦種之一——澳洲淡水龍蝦,在提振效益的同時,合作社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特色養殖,幫助他們走上穩增收脫貧致富路。
  • 山東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紀實
    山東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紀實2015-10-15 09:2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臨清政務網        據記載,丁馬甲魚2300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因養殖在丁馬村馬家湖而得名,隨著朝代更迭丁馬甲魚成為皇室貢品。如今,得益於山東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新傳承,丁馬甲魚及其衍生產品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東方鱉寶」、「高鈣寶」等讓更多的消費者感受到了甲魚產品的美味營養。丁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歷經22載奮戰,不僅發展成為支柱企業,而且帶動當地群眾致富。
  • 河蟹養殖貼士:河蟹塘蝦塘殺藍藻後如何解毒
    河蟹養殖貼士:河蟹塘蝦塘殺藍藻後如何解毒2014-03-07 09:2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對於這種死亡的原因,按照我們的推測,應該和河蟹對藍藻毒素的敏感性和其它養殖產品不同有關,因此對於河蟹塘殺藍藻的注意事項給予總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河蟹塘藍藻毒素在水中的代謝機理  藍藻毒素是一種水溶性有機毒素,同時耐高溫,耐氧化,因此用硫代硫酸鹽等吸附螯合劑解毒效果不理想;同時用強氧化劑來解毒的方案也不可行。
  • 為什麼6月中旬後河蟹養殖塘口更易滋生藍藻?
    伴隨著三殼的開始,江蘇、安徽河蟹養殖主要地區已經進入梅雨季節了,標誌著高溫、低壓、陰雨、悶熱天氣從現在起將一直持續到8月下旬,直至河蟹最後一次蛻殼高峰結束。  每年的6月份開始,江蘇、安徽河蟹養殖主要地區,當塘口水溫持續在25℃左右時,適宜的水質環境和氣候條件,大多數河蟹成蟹養殖塘口基本上都是在這個季節最易滋生藍藻。
  • 泰興優化江沙蟹生態養殖模式 畝純收入逾萬元
    中國江蘇網12月14日 泰州訊泰興市水產生產技術人員和廣大河蟹養殖戶利用西瀕長江充沛的江水資源和東部高沙土土壤質地二者天然融合的獨特自然資源優勢,創新養殖模式,積極開展「泰興江沙蟹」高沙土池塘提水生態養殖,取得了獨特的高沙土池塘生態養殖成功經驗。
  • 下塘水鳥溼地成海南越冬水鳥密度最高區域 鴴鷸類水鳥數量最多
    近年來,由於東寨港保護區禁止在保護區內養殖鹹水鴨,因此,養殖戶紛紛搬進下塘溼地。據調查,鹹水鴨養殖戶從2013年前的3戶,增加到現在的17戶。雖然東寨港保護區管理局將該地列為鳥類監測重點巡查點,有效遏制了偷獵亂獵活動,但目前,在溼地內過度養殖、放牧、捕撈等活動仍十分普遍;同時,下塘溼地生活、建築垃圾排放堆放沒有採取任何處理措施,對下塘溼地的水質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龍蝦養殖剛放進塘裡可以加水嗎?
    了解最新龍蝦諮詢,就上longxia.com 氣溫不穩定的話,對於小龍蝦養殖來說,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般來說,氣候多變的季節都有溫差過大,缺氧嚴重水體PH值失衡的現象發生,這樣的生態環境很容易導致小龍蝦大面積死亡。
  • 高產花鰱池塘的養殖設計方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芳草
  • 史上最難設計題:如何讓矽基生物充滿碳基生物的氣息?
    蜂窩移動邁入5G了,無線通信實現WI-FI 6了,自動駕駛也要全面進入L3了——人們正處在前所未有的科技氛圍中,並通過科技進步來逐步替代過去親力親為的勞動行為。 然而你會發現,當我們這群碳基生物越是身處矽基生物遍布的陌生科技環境中,越會想念過去人與人之間交流的親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