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別名白花蓮,塘邊籍,三張白,白面枯,白舌骨,是多年溼生草本,高度30-60釐米,根莖橫生,白色,圓柱形,有明顯的環狀節,節間長約2釐米,節上有鬚根,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釐米,先端極尖基部心形,兩面均無毛,莖頂端的2-3片葉較小,在開花期常為白色,故名三白草,4-6月開花,花小,黃色,7-9月結果,果實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果皮凸起,成熟時不開裂,秋採根莖,四季可採全草,鮮用或曬乾用。
三白草主要生長在長江流域各省,以及河北,河南,山東有出產,多生長在山溝,溪邊,田邊,淺水灘等低溼處。
各種療瘡,用鮮三白草莖,葉適量,桐油適量,將其混合搗爛,外敷患處。
平時溼氣水腫腳氣,用三白草根莖60克,瘦豬肉60克,燒湯服用。
兒童皮膚瘙癢,用鮮三白草葉250克,路路通15克,艾葉30克,水煎溫浴,每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