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別名廣豆根,苦豆根,柔枝槐,形態是屬為灌木,莖細長,有時攀援狀,高1-3米,根圓柱狀表面黃褐色,味苦,枝無毛,嫩枝有灰色短絨毛,葉互生,單數羽狀複葉,小葉5-9對,對生或近互生,小葉片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葉邊緣全緣,葉面無毛或散生短柔毛,葉背有緊貼的灰褐色柔毛,葉柄基部的託葉極小,或近於消失,5-7月開花,花黃白色,8-12月結果,果為莢果,呈串珠狀,稍扭曲,果皮有短柔毛,成熟時開裂成兩半,種子卵形黑色,4-5月或8-9月採挖根,洗淨,晾乾備用。
山豆根常生於石灰巖腳下,山頂,山坡的石縫中,廣州,貴州,雲南等省區有出產種植。
功能
可用山豆根6克,煮水喝,可治療痢疾
如出現痔瘡,可用山豆根20克,豬大腸250克,一起燉煮食用。
如出現咽喉腫痛,可用山豆根9克,桔梗9克,玄參15克,射幹9克,加水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