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蜜蜂蝦及生長環境

2021-02-24 雲南原生魚友

這裡定義的高原蜜蜂蝦是相對於廣州、香港原產地的蜜蜂蝦。在雲南發現原生物種的蜜蜂蝦目前尚無資料記載,筆者已經在雲南某地方圓十公裡範圍內發現3個採集點,採集點地處滇東地區,之前雲南原生魚友在昆明地區也尋找到類似蜜蜂蝦,離筆者的採集點距離百公裡左右,據此推斷出此蜜蜂蝦在滇東地區分布還是較為廣泛,由於地處雲貴高原,故此暫取名為高原蜜蜂蝦。

為了收集資料,筆者決定再次到另一採集點一探究竟。

先到高原蜜蜂蝦水源地探尋,幾個採集點發現的蜜蜂蝦共同特點就是水源地均來自溶洞,溶洞裡水質優良造就了高原蜜蜂蝦獨特的生長環境。

沿洞口進入

溶洞不大,沒啥特別的地方,景觀與其他溶洞差不多。

看見水源

在雲南,溶洞水叫龍潭水。

水質清澈見底,潭中也發現有高原蜜蜂蝦,但洞內的蜜蜂蝦顏色不如洞外蜜蜂蝦的明顯。

毛主席語錄:「。嚴禁汙染水源」。水源地也是當地的生活飲用水源,所以一直得到很好的保護。

不是洞穴專業人士,還是出來轉轉。

洞外溪流的生態環境很好

不知名的水生苔蘚植被,挺好看的。以前也曾經野採回去養殖,但沒有成功,看看罷了。

看上去像是一種水生菌類,

洞外的蜜蜂蝦就比洞內的顏色上更加分明,也許陽光是一個重要因素。

還有食物來源更加充足

身上的條紋及圖案很明顯區別於其他地區的蜜蜂蝦

沒有帶PH值測試紙,但從螺的表面結鈣看,加上石灰巖洞穴水源的分析,蜜蜂蝦的生長環境水質較硬。

從觀察中看,高原蜜蜂蝦喜歡在鈣化的石頭表面覓食,貌似有藻類的物質。

尚未結鈣的螺,但表面很有瓷質感

蜜蜂蝦也喜歡在沉木落葉中覓食。


高原蜜蜂蝦的棲息環境相當未被破壞,目前生態資源狀況尚好,但生態環境相當脆弱,最有效的保護就是極少涉足此地。

查閱當地氣溫資料,採集地區海拔19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4.5°C,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19.7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度。

入缸圖。入缸後的高原蜜蜂蝦顏色差異如此之大。

相關焦點

  • 野生蜜蜂蝦
    可能還是在春季,沒有雨水,雲南高原地區的春天就是一個枯水季節,一般要過了清明、端午後雨水才多一些。夏季來這裡景色應該更好,這次也算是探路吧。定睛一看的確是蝦,應該是一種區別於普通黑殼蝦的蜜蜂蝦啊?凝氣觀察,的確是蜜蜂蝦,好驚喜,好意外。
  • 蜜蜂的生長環境和基本功能
    蜜蜂類的地理分布取決於蜜源植物的分布,蜜蜂是變溫動物,體溫接近於氣溫,個體不能保持熱量,而群體具有調節蜂巢內溫度的能力,蜂兒發育的適宜溫度在34-35度,溫度低於32度,發育期延長1-3天,溫度高於36度,就會縮短發育期1-2天。
  • 青藏高原植物生長的「氮素」秘密
    作為分布最為廣泛的植被類型,高寒草地約佔高原面積的60%以上,主要由高寒草原、高寒草甸和沼澤化草甸組成(圖2)。其中,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分別主要分布在氣候乾旱的高原西部和氣候溼潤的高原東部,而沼澤化草甸作為一種隱域植被零星分布在高原面上。不管是草甸還是草原植物,都需要通過吸收土壤中的氮或者固定大氣中的氮來維持自己的生長。因此,青藏高原植物生長的秘密可能與氮素密切相關。
  • 美輪美奐「蝦」世界
    編輯/謝佳1、藍魔蝦藍魔蝦屬於淡水龍蝦,原產自美國佛羅裡達州,現在主要有人工天空藍魔蝦、原生天空藍魔蝦、印尼天空藍魔蝦三種。其中,天空藍魔蝦原生種人工培育,經過提純、變異後,蝦的顏色為天空藍色。2、美人蝦
  • 賞蝦丨養蝦人的夢,永不停歇的騎蝦牛仔——關於蝦的精美照片
    紅色蜜蜂蝦,或紅色斑馬蝦,水晶蝦(黑白蜜蜂蝦日本改良種)紅色蜜蜂蝦,或紅色斑馬蝦,水晶蝦紅色蜜蜂蝦,或紅色斑蝦紅色蜜蜂蝦,或紅色斑馬蝦,水晶蝦蜜蜂蝦,產自廣東
  • 什麼是蜜蜂朝王?蜜蜂的生長過程多少天,新蜂試飛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蜜蜂適合該如何養殖?選擇安靜的環境,遠離有汙染源的地帶
    但是養殖蜜蜂的時候,往往一定要注意,必須要先了解蜜蜂的習性,這也是養殖成功的基礎條件。同時還要注意為蜜蜂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環境,這樣它們的生長也才會更好。那麼蜜蜂養殖應該選擇什麼環境之下呢?因為太過嘈雜的環境,對於蜜蜂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最好要注意選擇相對比較安靜的養殖環境,這樣養殖出來的蜜蜂不容易發生問題,而且產蜜量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同時,還要注意選擇一個遮陽效果比較好的環境,最好周圍比較溼潤,且風力相對比較小的地方,這樣的地方對於蜜蜂的生長也是最好的。
  •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長面臨的大氣乾旱脅迫加劇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敬濤報導 在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大氣水汽壓差持續增加,高原草地的大氣環境趨於乾旱化,而這種大氣乾旱會顯著降低青藏高原草地生產力。近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汪濤課題組發表了有關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的相關研究成果。  氣候變暖可導致大氣水汽壓差增加、大氣乾旱化趨勢增強。當大氣水分虧缺時,植物往往通過降低葉片氣孔導度抑制光合作用,還有可能通過增強蒸散發作用加劇土壤乾旱,使植被生長面臨更加嚴峻的大氣乾旱脅迫。青藏高原是氣候變暖最強烈的區域之一。
  • 觀賞蝦大全(值得收藏哦)
    觀賞蝦基本上都體型小,大部分體長都在2.5~75釐米左右。觀賞蝦除了美麗外表具有觀賞價值之外,它們中有些種類還是除藻好手,除藻能力深受水草玩家肯定。觀賞蝦對生存環境的要求並不嚴格,但要想將蝦養出狀態,養出極致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細心。觀賞蝦有一個特徵就是透明,有的都可以看見骨骼了,還有它的遊動姿態很可愛,就導致很多人都喜愛它了,有顏色不同的,就導致觀賞的價值更高了。
  • 走進養蜂人家,了解蜜蜂的生長環境和養蜂人的日常生活
    一個是他的家人,另外一個是形影不離42年的蜜蜂。藍天白雲,空氣清新,這是我對蜂場環境的第一印象。我迫不及待的請董叔給咱們介紹。蜂場裡面整齊有序的擺滿了長方形的封箱,一排排特別像一年級的小朋友排隊做體操的隊形。董叔說蜂場選地是非常的講究,必須是原生態的環境,沒有任何汙染。這樣蜜蜂生活的質量高,產的蜜才好。
  • 蜜蜂生長過程,新蜂多久開始試飛,目的是什麼?
    蜜蜂有一種行為方式,在很多地方被稱做朝王,這究竟指的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人還不是很清楚。其實這種說法在川渝地區比較多見,是指蜜蜂下午兩點左右,大量在蜂箱周圍飛行,朝王是這種表現的本地方言。對於蜜蜂的這種表現,以前傳統的養蜂人認為這是蜜蜂在朝拜蜂王,其實正確叫法應該是新蜂試飛,而試飛朝王的都是工蜂。哪蜜蜂為什麼要試飛呢?試飛的目的是什麼?(為了湊數字,先來說一下蜜蜂的生長發育過程)。蜜蜂的生長過程從蜂王產出的卵開始計算,卵化成幼蟲需要3天,從蟲到封蓋6天,封蓋蛻變到出房需要12天,也就是說工蜂從卵到出房,成為一隻蜜蜂大概需要21天。
  • 靚蝦|亮瞎你的眼
    如今橘米蝦色彩基因已極為穩定,不會隨環境和水質的波動而變化。該蝦飼養較為簡易,耐高溫,繁殖簡單。蜜蜂蝦蜜蜂蝦(New Bee Shrimp),屬於指蝦科的蜜蜂蝦是中國廣州的原生種蝦類,多由香港出口,身體間雜著四道黑白條紋,花紋的顏色的間隔並不明顯
  • 植物志 | 高原上的每一朵花,都讓人著迷
    在青藏高原,每一朵花都讓人著迷。它們不僅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生存下來,還能開花結果,繁衍後代。我們在採集藏蜜的過程中,就遇到了許多非常迷人的植物,它們在雪域高原上爭先恐後的生長著,處處湧動著活力與希望。野韭菜開花是紫色的,蜜蜂可以採蜜
  • 蜜蜂的天敵胡蜂防治方法
    尤其是在#蜜蜂#北方的胡蜂比較多,環境適於生長。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的總科,蜂家族的一員。體壁堅厚,光滑少毛,靜止時前翅縱折,具強螫針的蜂類。本總科昆蟲通稱胡蜂,俗名黃蜂。全世界約有1.5萬種,已知五千種以上。中國記載兩百種。為捕食性蜂類。蜂巢結構為馬蜂亞科和胡蜂亞科的胡蜂所建立的蜂巢是用枯枝、葉或者動物糞便所造成的,而非蜂蠟。這一點與蜜蜂及其他胡蜂有所不同。分布區域在全世界。
  • 談談我國的原生觀賞蝦以及由其改良而來的觀賞蝦
    在水族林林總總的觀賞生物裡,觀賞蝦一直都是不冷不熱的一個狀態,多年前,因水晶蝦尤其是紅白水晶蝦的出現,掀起過一陣飼養觀賞蝦的熱潮,但隨著這股子勁兒過去後,也就剩一些發燒友在堅持飼養著水晶蝦,而其他的觀賞蝦,除了之前講過的蘇蝦較具特色外,大多已經淪為生態缸內的工具生物。
  • 世界地理小區域——東非高原
    材料一 蜜蜂可以大量集中採蜜的地方被稱為蜜源地。東非高原是世界蜂蜜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地區,蜜源地集中在衣索比亞、坦尚尼亞、肯亞三國,這三國的蜂蜜產量佔非洲蜂蜜總產量的70%以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非洲蜂蜜的國際市場佔有率低、競爭力弱。右圖為衣索比亞、肯亞、坦尚尼亞三國位置示意圖。材料二 非洲蜂有著極強的繁殖能力和遷徙能力,其產蜜能力也較高。
  • 蜜蜂有哪些生活環境特性?
    蜜蜂養殖在我國有著上千年的悠久歷史,也是現代社會許多養蜂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不光如此,也有很多愛蜂人憑藉其濃厚的興趣飼養蜜蜂,但不管出於什麼目的,作為養蜂人都應該對蜜蜂的生活以及環境有所了解,掌握蜜蜂的生活習性和對養殖環境的要求,這樣不但蜜蜂養得好,也能收穫「甜蜜的事業」,那麼蜜蜂生活環境的特性又有哪些呢
  • 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改變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長的季節動態
    新華社蘭州2月18日電(記者張文靜)由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賀金生教授課題組牽頭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氣候變化對高寒草地植被生長格局的影響機制。賀金生介紹,近50年來,青藏高原經歷著兩倍於全球平均的升溫過程以及顯著的降水格局變化。
  • 蜜蜂花生長需要的環境條件,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蜜蜂花生長期宜溫和潮潤的氣候。又耐寒,在我國華北地區露地栽培冬前稍加培土覆蓋,可安全越冬。對土壤要求不嚴格,較耐乾旱,但不耐澇。能耐輕度的鹽鹼地。較耐肥,喜光照。3.栽培技術(1)繁殖方法。用種子播種或分株繁殖。
  • 高原上的「鳥類貴族」它是世界上唯一生長並繁殖於高原的鶴類!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生長並繁殖於高原的鶴類,棲息於海拔2000~5000米的高原地區,是我國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每年4~6月飛到青藏高原西南部和甘肅、四川北部等地繁殖,10月後又南遷至西藏南部及雲貴高原越冬。